第407章 君無戲言

楊國忠默然不語。其實,大多數文武大臣都在保持着異樣的沉默。

換言之,對於大唐朝廷與張瑄大軍相抗,幾乎沒有人看好。

李豫見無人吭聲,沒有他想象中的羣臣鼎沸而起,紛紛表示要趕赴國難的殷切場面,不由有些失望和惱火地怒視着衆人。

他的目光從楊國忠等文臣身上掃過,又越過哥舒翰,一直落在李光弼的身上。

別人不吭聲倒也罷了,但李光弼作爲李唐皇室最近扶植的將領,竟然也不主動開口,這讓李豫心裡很不高興。

但此刻朝廷正是用人之際,他縱然羞怒,也只能使勁按捺下心中的火氣去。

感覺到李豫投射過來的清冷的目光,李光弼心裡暗暗一嘆,稍稍猶豫了一下,出班拜了下去,“陛下,臣李光弼,願意率軍討賊,報效朝廷!”

李光弼雖然自命不凡,覺得自己屬於那種數一數二的統帥之才,但他手下這七八萬人,除了一萬唐軍作爲班底之外,其他都是剛剛招募到的新兵。這些放下鋤頭換上甲冑的關中農夫,還沒有完全實現從平民到軍卒的轉變,讓他帶着這支軍馬去與驍勇善戰且裝備有神威火器的張瑄大軍相抗,無異於送死。

如果再給他半年的時間,李光弼相信自己能訓練出一支像樣的兵馬來,然而時間太倉促了。

李豫長出了一口氣,儘量用溫和的口吻道,“李郡王,國難當頭,你即刻率軍進攻潼關,爭取將張瑄叛軍阻擋於潼關之外。只要你能拿下潼關,守住關中,便是朝廷的功臣。”

“值此國難之際,朕希望諸位臣工能戮力同心,與朝廷共進退,與叛軍決一死戰!朕不會離開長安,朕誓死捍衛宗廟社稷,與長安共存亡!”

“楊相,以朝廷的名義,發佈討賊詔。張瑄逆賊,罪該萬死,當誅九族!”李豫惡狠狠地大喝一聲,霍然起身,拂袖而去。

太監程元振趕緊扯着嗓子呼喝着,“退朝一一”

皇帝走了,衆臣無精打采地各自出宮回府。半路上,楊國忠突然發現宮中衝出一隊氣勢洶洶地宮禁宿衛,打馬向西市的方向行去,不由心頭一動。

讓下人打探了一下才知道,原來皇帝惱羞成怒之下,將原先張瑄在長安的永寧王府查封,所有下人閹割進宮爲太監,婢女被賣入娼門。而大唐朝廷爲張瑄立的功臣碑也在最近被拆除,而樹立在永寧王府前的功德牌坊更是被拆了個乾乾淨淨。

張家如今在城裡城外的產業、莊園什麼的,基本上都被朝廷充公了。當然張瑄也並不在乎這些。

楊國忠皺了皺眉,覺得李豫有些狗急跳牆了。

到了這個時候,恐怕長安朝野上下沒有一個人不清楚,張瑄早就存有了反心。否則的話,張瑄的所有親屬、內眷、宗族包括他身邊一些近臣的親眷等人,都全部提前接出了長安。

楊國忠想了想,立即寫了一封密函,送往了長安城的中華商號。

長安城中知道中華商號背後大老闆是張瑄的人並不多,也就是楊國忠等少數幾個楊家的嫡系人,楊國忠知道中華商號的人一直跟張瑄有着密切的聯繫,這封密函到了中華商號,也就相當於到了張瑄手上。

當日,李光弼離開長安,趕赴灞橋軍營,率他募集訓練的新軍七萬,號稱十萬大軍,奔襲潼關,準備賭一把。如果能僥倖趕在張瑄回師之前拿下潼關,那就說明大唐王朝還能再荀延殘喘一段時日。

九月十五日,張瑄命僕固懷恩率飛豹軍四萬人及部分范陽降軍鎮守范陽十三郡,而范陽十三郡的政務則交給了張巡,讓他二人一文一武配合起來,儘快讓范陽撫平戰亂的痕跡休養生息。

張瑄親自率神策軍、神武軍、飛虎軍、葛勒的回紇軍,共計十萬大軍,離開范陽,火速回師洛陽。

九月二十七日,張瑄率軍過虎牢關,重回洛陽。

已經移防洛陽的大將軍張同和顏真卿將張瑄迎接進城,屁股還沒有坐熱,就傳來了長安的消息。

聽說皇帝李豫命李光弼率軍進攻潼關,張瑄忍不住冷冷一笑,擺了擺手道,“讓李光弼來!傳令封常清,緊守潼關,不得出戰。我軍在洛陽休整三日,三日後開拔,入潼關。本帥要親自指揮,與李光弼一戰!”

崔穎等家眷已經來到洛陽多日了。如今的洛陽百廢俱興,處在張瑄大軍的絕對保護之中,非常安全。

雖然張同之前力勸崔穎率一干內眷住進長安的皇宮中去,但崔穎在沒有得到張瑄的同意之前,拒絕了張同的提議,而是居住在一座商人的舊宅。雖然也是一座大宅,但與長安的永寧王府沒法比。

不過,勝在幽靜。

張瑄回師洛陽的消息早已傳進了府中,母親柳氏等一些親人、夫人崔穎帶着衆女翹首期盼地站在府門前迎接,見一路煙塵席捲而過,馬蹄聲奔馳如雷,知道張瑄到了,都興奮地張望了起來。

兩排彪悍的神策軍騎兵飛馳而至,翻身下馬,戒備森嚴地將府門前護衛了起來。

不多時,張瑄獨自縱馬來到府前,也下了馬。

張瑄大步上前,拜了下去,“兒子拜見母親。兒子不孝,讓母親大人擔驚受怕了!”

柳氏確實有些寢食不安。兒子張瑄本是大唐垂臣,突然一下子變成了大唐叛臣,還要篡唐自立,這種巨大的反差,如何讓柳氏不擔驚受怕。

她日日擔心張瑄的安全,如今見兒子就活生生地站在眼前,不由眼圈一紅,一把抓住張瑄的手顫聲道,“瑄兒,你回來就好,看到你一切平安,爲娘安心了!”

張九鳴和張九皋這兩個長輩也在一側嘆息了一聲,“瑄兒!”

張家本是世代忠良,卻驟然變成了叛逆,這讓性格比較迂腐的張家兄弟多少有些接受不了。可是,如今的局面已經不是他們所能掌握得了的,張瑄想要做什麼,他們也無法阻攔。

張瑄淡然一笑,向張九鳴和張九皋拜了一拜,淡淡道,“侄兒拜見兩位叔父!”

說完,張瑄又起身環視一干親眷同族,大聲道,“李唐皇室逼迫我太甚,如果我不反,不要說張家今日的地位權勢保不住,恐怕連性命都難保!”

“我自問對得住皇帝,可皇帝卻要卸磨殺驢,我總不能坐以待斃。你們且安心在洛陽,我來日便出潼關,下關中,奪長安,改朝換代!”

張瑄的聲音清朗,臉上神光湛然,一股強大的自信、高高在上的凜然的威勢油然而生。

張瑄的兩位兄長或者是堂兄堂弟堂姐堂妹這些張家的二代,沒有一個敢正視張瑄的眼神,都唯唯諾諾地退了下去。

張瑄向衆人揮了揮手,然後大步又向崔穎等女走了過去。

“穎兒!”

“郎君!”崔穎眼圈紅潤,凝視着自己多時不見的丈夫,心頭充滿着溫情。

張瑄也不顧衆人異樣的眼神,先抱了抱崔穎,然後又挨個抱了抱李騰空、蘇扈冬、花奴兒、楊三姐、楊玉蓮。萬春一直躲躲閃閃,神色複雜地縮在衆女身後,張瑄掃了她一眼,過去將她擁在懷中,壓低聲音柔聲道,“萬春,你莫要如此。我也不想這樣,但是如果我坐以待斃,你們都會跟着我吃苦。我早就說過,無論怎樣,我都會竭盡全力,保護你們過上幸福安全的日子。”

萬春這些日子以來,心情非常壓抑,雖然有崔穎等人時時開解,但畢竟她是李唐皇室的公主,丈夫與孃家開戰爭奪天下,她的心情會好得了?

張瑄抱緊了萬春,能感覺出她身體的顫抖。

萬春悲從中來,伏在張瑄懷中幽幽抽泣起來”,

張瑄回洛陽的第一夜,衆女知道萬春心裡難受,便讓張瑄陪着萬春。

晚上,張瑄極盡迎合和愛撫,才漸漸撫平了萬春心裡的一絲創痕。

“瑄郎,能不能答應奴家,不要把皇兄他們……”萬春赤着身子蜷縮在張瑄懷裡,探出纖纖玉指在張瑄的胸膛上畫着圈圈,幽幽道。

她的話雖然還沒有說完,但張瑄怎麼不知道她是計麼意思。

張瑄心裡暗歎,嘴上卻笑着道,“你放心就是……”

“你不給奴家一個承諾,奴家不放心吶……”萬春幽幽一嘆道,“到了這個份上,奴家也別無所求了,只求你看在奴家的份上,給他們一條活路。”

張瑄長出了一口氣,點了點頭輕輕道,“萬春,你寫一封書信送到長安,給你的侄子李豫,告訴他,就說我說的,若是他肯退位讓賢,我冊封他爲唐王,世襲罔替,鎮守太原。

萬春欣喜地坐直了身子,渾然不顧胸前春光畢現,認認真真地望着張瑄道,“君無戲言,你將要登基稱帝,做皇帝的人了,可不能出爾反爾!”

張瑄一笑,“自然,我說到做到。”

李唐王朝起家於太原,張瑄在太原安置李唐皇室,也算是妥當。

只是李唐皇室肯心甘情願地放棄江山社稷嗎?張瑄掃了一臉興奮之色的萬春一眼,心裡輕輕一嘆。

第240章 引君入甕第292章 懷恨在心第198章 天大的誤會第82章 立威第435章 不滅吐蕃,朕不歸國!第352章 蘇扈冬和李騰空的軍職第276章 吐蕃人要戰,那便戰!第427章 告御狀第150章 春節之玉真公主的條件第104章 解纓第158章 狗仗人勢的魚朝恩第13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1)第62章 不是一個輕易受人擺佈的主兒第340章 憲陽宮、老皇帝第164章 上元詩會第324章 何懼之有!第400章 感動第72章 哥舒翰的密報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59章 奴家中了你的道第238章 撩撥第4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3)第188章 圍困玉真觀第327章 政治交換第379章 張瑄的表現第258章 楊三姐試探楊玉環第34章 氣煞李林甫第27章 崔穎的個性第432章 忠烈之僕第318章 男人的擔當第55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中)第176章 張瑄的野心第22章 李隆基的暗示第128章 保太子第443章 朕要征服你!第416章 該怎麼處置李唐皇室第38章 太真仙子賦第17章 羞煞蕭復第265章 殺史思明的念頭第60章 早朝風波第125章 光宗耀祖第128章 保太子第58章 暗流涌動第47章 玉真觀外高朋滿座第152章 崔穎的決絕第340章 憲陽宮、老皇帝第320章 忠與奸,一念間!第276章 吐蕃人要戰,那便戰!第344章 宮變第300章 君子之節不可辱!第112章 夜半迷情第304章 火上澆油第135章 岳母大人羞紅了臉第413章 兵臨城下之李豫退位第240章 引君入甕第190章 賣身爲奴第329章 張瑄的承諾第154章 殺人有很多種方法第432章 忠烈之僕第407章 君無戲言第457章 難題第196章 敲山震虎、父母獲封第255章 張瑄名動吐蕃第456章 鐵血漢柔情第116章 各懷鬼胎、離心離德第39章 才子佳人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314章 文字獄第25章 羞惱的皇帝168章 衝冠一怒第216章 我的野心與你不同第37章 虢國夫人詩第197章 奴要做你真正的女人第469章 曖昧與陰謀第220章 安祿山心裡畏懼的種子第123章 與皇帝的密談第244章 杖責郭子儀,殺鄭雄!第39章 才子佳人第59章 奴家中了你的道第234章 萬事俱備第97章 陰差陽錯(下)第25章 羞惱的皇帝第186章 無賴,惡棍,流氓,我要殺了你!第360章 滅赤松德贊當封萬戶侯!第312章 衝突、拿下!第176章 張瑄的野心第164章 上元詩會第306章 親情高於政治第399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下)第93章 遊說楊國忠(1)第263章 封賞張瑄之爭!第74章 威脅第199章 李琦求親第25章 羞惱的皇帝第306章 親情高於政治第14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2)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471章 比試第342章 登基大典(2)
第240章 引君入甕第292章 懷恨在心第198章 天大的誤會第82章 立威第435章 不滅吐蕃,朕不歸國!第352章 蘇扈冬和李騰空的軍職第276章 吐蕃人要戰,那便戰!第427章 告御狀第150章 春節之玉真公主的條件第104章 解纓第158章 狗仗人勢的魚朝恩第13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1)第62章 不是一個輕易受人擺佈的主兒第340章 憲陽宮、老皇帝第164章 上元詩會第324章 何懼之有!第400章 感動第72章 哥舒翰的密報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59章 奴家中了你的道第238章 撩撥第4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3)第188章 圍困玉真觀第327章 政治交換第379章 張瑄的表現第258章 楊三姐試探楊玉環第34章 氣煞李林甫第27章 崔穎的個性第432章 忠烈之僕第318章 男人的擔當第55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中)第176章 張瑄的野心第22章 李隆基的暗示第128章 保太子第443章 朕要征服你!第416章 該怎麼處置李唐皇室第38章 太真仙子賦第17章 羞煞蕭復第265章 殺史思明的念頭第60章 早朝風波第125章 光宗耀祖第128章 保太子第58章 暗流涌動第47章 玉真觀外高朋滿座第152章 崔穎的決絕第340章 憲陽宮、老皇帝第320章 忠與奸,一念間!第276章 吐蕃人要戰,那便戰!第344章 宮變第300章 君子之節不可辱!第112章 夜半迷情第304章 火上澆油第135章 岳母大人羞紅了臉第413章 兵臨城下之李豫退位第240章 引君入甕第190章 賣身爲奴第329章 張瑄的承諾第154章 殺人有很多種方法第432章 忠烈之僕第407章 君無戲言第457章 難題第196章 敲山震虎、父母獲封第255章 張瑄名動吐蕃第456章 鐵血漢柔情第116章 各懷鬼胎、離心離德第39章 才子佳人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314章 文字獄第25章 羞惱的皇帝168章 衝冠一怒第216章 我的野心與你不同第37章 虢國夫人詩第197章 奴要做你真正的女人第469章 曖昧與陰謀第220章 安祿山心裡畏懼的種子第123章 與皇帝的密談第244章 杖責郭子儀,殺鄭雄!第39章 才子佳人第59章 奴家中了你的道第234章 萬事俱備第97章 陰差陽錯(下)第25章 羞惱的皇帝第186章 無賴,惡棍,流氓,我要殺了你!第360章 滅赤松德贊當封萬戶侯!第312章 衝突、拿下!第176章 張瑄的野心第164章 上元詩會第306章 親情高於政治第399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下)第93章 遊說楊國忠(1)第263章 封賞張瑄之爭!第74章 威脅第199章 李琦求親第25章 羞惱的皇帝第306章 親情高於政治第14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2)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471章 比試第342章 登基大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