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勸降

一個20多歲面容清秀的小廝穿戴整齊,趺坐在廳中的案几後面,有些出神地、癡癡呆呆地凝望着窗外的風景,臉色一片麻木。

張瑄推門進來,輕輕乾咳了一聲,這個小廝才慌不迭地起身拜倒在地,“小的拜見王爺!王爺殿下萬安!”

小廝的神情有些惶恐和不知所措。

他被圈禁在永寧王府大半年了,雖然衣食無憂,但張瑄卻沒有來看過他。這還是他被禁足以來,張瑄這個永寧王頭一次出現在他的面前。

張瑄一直沒有標明態度,準備怎麼處置他。

從一開始的惶然絕望相比,此刻,小廝已經徹底麻木了。

難道……難道他要向我下手?小廝猛然警醒,額頭上冒出一層細密的汗珠來,伏在地上不敢擡頭。

張瑄凝望着他,默然不語。

小廝便更惶恐,連連叩首。

良久,張瑄才淡淡道,“史偼,這些日子以來,你在王府之中,過得可好?”

“小的安好,小的叩謝王爺不殺之恩。”這史偼也是一個聰明伶俐之人,聽張瑄的話頭和這大半年來的幽禁,他判斷張瑄並不想要他的命,否則也就不會等待現在了。

“你前番在靈州犯下重罪,本王本該將你就地斬首以儆效尤,但念在你是觸犯,又念及你父史思明乃是朝廷大將,爲國整軍有功,就網開一面,沒有上報朝廷治罪,而是將你禁足於王府之中,讓你閉門思過!”張瑄的聲音非常平靜,甚至可以說是有一絲的冷漠,不帶任何的感情。

“王爺厚恩,史偼感激涕零……”史偼聽出了自己有獲得自由的希望,不由心下狂喜,當場痛哭流涕叩謝不已。

“本王既往不咎,可以放了你。但是……”張瑄欲言又止,淡然一笑。

史偼緊張地低着頭,焦急地等待着張瑄的下文。

“你可知道,范陽安祿山起兵謀反,你父隨安祿山起兵,目前朝廷震怒,正在調集全國兵馬平叛……”張瑄嘴角浮起了一抹古怪的笑容。

史偼聞言心頭一個激靈,又有些絕望地癱倒在地。

安祿山謀反,他一點也不意外,因爲安祿山準備叛唐已非一日。可是,安祿山叛唐,他的父親史思明身爲安祿山的大將,焉能不隨之起兵,如此一來,他作爲叛軍大將的兒子,在張瑄這裡哪裡還能有活路?

史偼心念電閃,立即撲上去抱住張瑄的腿哭號道,“王爺,王爺開恩啊,我父在安祿山部下爲將,隨從叛亂也是身不由己啊,請王爺開恩恕罪啊!”

“史偼,你認爲,安賊能成事否?”張瑄淡然一笑。

史偼急急回道,“王爺,安祿山不忠不義起兵反叛朝廷,不義之兵必敗無疑。小的請王爺開恩,給小的父子指一條活路,小的闔家感激不盡!”

史偼也不是傻子,他知道張瑄突然跑來跟自己說這些,定然有所圖,他想了想,也就順着杆子網上爬了。

“當初,本王派大將郭子儀率兵往范陽捉拿你們父子,安祿山不肯庇護於你,將你交予本王處置,不講情分,是爲不義;朝廷待安祿山高官厚爵恩寵似海,但安賊反過來罔顧朝廷恩典,起兵反叛,狼子野心,是爲不忠。正如你之所言,如此不忠不義之人,天下當共誅之!”

張瑄擺了擺手。

史偼連連點頭,“是,是,是!”

“你父奉安祿山之命自正定府率軍西進河東,若是你能說服你父歸順朝廷,舉兵共誅不忠不義之賊,本王不僅可以保住你們全家的性命,還可奏請朝廷,讓你父取安祿山而代之,封侯拜帥乃至封王入相都指日可待!”

張瑄說完,目光凝重地望着史偼,威嚴四射,帶給了史偼很大的壓力。

史偼稍稍遲疑了一下,立即點頭應下,“請王爺放心,只要王爺能給小的機會,小的一定苦勸父親率兵歸順朝廷,幫助王爺剿滅安祿山叛軍!”

史偼漲紅了臉,唯恐張瑄反悔,又連連追加道,“小的父親對朝廷一向忠誠不二,只是受了安祿山的脅迫……請王爺放心,小的父親一定會棄暗投明將功折罪!”

張瑄微微一笑,“既然如此,你就親自修書一封,本王這就派人送往河東,若是史思明肯起兵歸唐,助朝廷平叛,本王當奏請陛下,赦免史思明反叛重罪,且冊封爲范陽大都督,取安祿山而代之!”

“縱然是史公子,也可在本王的隴朔大軍中任個郎將,待來日平叛功成,朝廷再論功行賞!”

史偼連連叩謝不已。

史偼當即修書勸降,當即交給張瑄手下之人,晝夜兼程送往河東太原。其實,這個時候,史思明所部還沒有攻到太原,只是張瑄這個穿越者,從一開始就知道,史思明會兵臨太原。

張瑄也親自寫了一封勸降信,信中詳詳細細給史思明分析了安祿山起兵的利害關係,指出安祿山必敗無疑,要求史思明儘快棄暗投明“改邪歸正”,唯有這樣,纔能有一條光明大道。否則,要是跟安祿山一條道走到黑,結果可想而知。

張瑄之所以一直留着史偼,就是等的這一天,爲了勸降史思明。

對於張瑄的勸降,張巡等人都頗有些不以爲然。

正廳之中,望着張巡欲言又止的樣子,張瑄忍不住微微一笑,“張大人,是不是對本王勸降史思明覺得多此一舉白費功夫?”

“下官不敢。”張巡趕緊笑着抱拳回道,“只是王爺,下官以爲,史思明乃是安祿山心腹大將,他跟隨安祿山十餘年,單憑史偼一封信函,恐怕……”

“呵呵。張大人,你們幾個其實並不瞭解史思明這個你。此人貌似對安祿山忠誠不二,其實野心勃勃。而安祿山恣行暴虐,必將衆叛親離,史思明其人與安祿山恐怕早就並非戮力同心了。”

張瑄擺了擺手,望着張巡幾個人朗聲道,“更重要的是,史思明睚眥必報,心胸狹窄,安祿山無情無義,前番放棄他的兒子史偼,他必心懷怨憤。一旦有了機會,他焉能不反叛安祿山!”

“當然,史思明降於不降,並不取決於他的兒子史偼,而取決於天下大勢。我隴朔大軍連番戰勝吐蕃,不斷開疆闢土,若是吐蕃戰事完結,我大軍揮軍南下勤王——”

“只要我軍佔據主動和優勢,史思明必生異心。如果本王估計不錯,他一定會趁機向朝廷上書歸降,爾後率軍從安祿山的後背上橫插一刀,以泄私憤,同時向朝廷邀功!”

“他早就想取安祿山而代之了,如今有了機會,怎麼會放過呢?”

“他會觀望一陣,然後待本王大軍所致,必望風歸降。當然,也不排除他會直接向陛下上書求降,繞過本王!”

“只是他縱然向朝廷請降,恐怕陛下和朝廷也不敢受降。安祿山前車之鑑在前,陛下焉能不防?”

張瑄哈哈大笑。

張巡等人長出了一口氣,躬身齊聲道,“王爺英明!下官等佩服之至!”

但封常清卻皺了皺眉道,“王爺,史思明乃是反覆無常的小人,縱然歸順朝廷,也不可信,讓他取安祿山而代之,恐怕大有不妥。”

張瑄微微一笑,卻是沒有回答。他承諾表示奏請朝廷讓史思明取安祿山而代之,不過是權宜之計。像史思明這種小人,就算是不殺也要罷官免職,焉能再留任養成大患。

只是這種話張瑄不會說,只能做。

有了赤松德讚的教訓,這一次,張瑄絕對不會再心慈手軟。

封常清眸子一轉,便不再說下去。

他猜出了張瑄的真正心思,但有些事註定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說出來對誰都不好。

從張瑄留下史偼從容應對今日之局的行爲,衆人都暗生敬畏。不管此番勸降能不能成功,都足以看出張瑄看問題的深遠和處置問題的心思縝密,非常人可及。

最讓封常清等部將敬服的是,張瑄從一開始就跟衆將說,安祿山必然會在恆州正定府分兵兩路,一路自己親率進攻河南和東都洛陽,直入長安;而另一路則由史思明統率,進佔河東,準備兩面夾擊長安。

後來的事實證明,張瑄的判斷絲毫不差。如此神機妙算和運籌帷幄,讓封常清郭子儀這些軍中宿將歎服。

張瑄在隴朔大軍中的威望,是通過一連串戰勝吐蕃的實際行動和一系列近乎神來之筆的運籌帷幄,一點點積累起來的,非一日之功。

另一方面,張瑄真正做到了大公無私。恐怕大唐開國以來,再也沒有一個人能像張瑄這樣視金錢如糞土。不要說安祿山了,就算是王忠嗣、哥舒翰這些忠臣名將也做不到。

張瑄的俸祿和王府供給,全部拿出來用於火器研發,而之前的火器製造,所消耗的全部都是張瑄個人的私財。隴朔官員和將領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因此,在律法制度上,他治軍御下之嚴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但很少有人反對。因爲要求部下做到的,張瑄首先會做到,衆人無話可說。

第17章 羞煞蕭復第145章 真誠與陰謀第404章 李亨又要逃,李豫李倓逼宮第314章 文字獄第156章 借刀殺人第241章 調兵遣將第392章 楊貴妃的危機第67章 楊貴妃的提點第297章 更成熟更老練第349章 約法三章再洞房第473章 慘烈之戰第225章 大都督駕到!第259章 張瑄威望與跳樑小醜第436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266章 從謙謙君子到殺伐果斷第282章 史詩之戰(4)第288章 史詩之戰(完)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424章 一後、六妃第175章 楊國忠舉薦張瑄第265章 殺史思明的念頭第380章 下野?第5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2)第150章 春節之玉真公主的條件第401章 神秘的女軍師(上)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176章 張瑄的野心第64章 楊貴妃召宴第329章 張瑄的承諾第256章 捷報入朝!第291章 京城暗流涌動第25章 羞惱的皇帝第451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83章 坦誠相對第181章 大婚第342章 登基大典(2)第131章 兵圍駙馬府第462章 龜茲之變第453章 突騎施人的婊子第391章 你本是一枚棋子第70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下)第83章 坦誠相對第253章 火器顯神威第188章 圍困玉真觀第449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248章 吐蕃入侵,一場大戲的序幕開啓第456章 鐵血漢柔情第10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4)第52章 丈母愛郎,小孩愛糖第284章 史詩之戰(6)第410章 兵臨城下之十八鐵衛第334章 韓國夫人獻女第316章 交心第317章 張良娣通風報信第58章 暗流涌動第222章 皇權是一碗“春藥”第290章 改封王、強軍權第390章 殺!第119章 哥舒翰比皇帝密旨好使第305章 家宴第419章 朕爲天子,唐爲臣民!第463章 兵進康國第319章 李亨的咆哮第325章 塵埃落定第217章 記住,你欠本官一個天大的人情!第358章 勸反第47章 玉真觀外高朋滿座第468章 陳通頂罪第447章 野性第269章 封王之宴!第344章 宮變第102章 張瑄的志向第53章 楊國忠得勢第450章 南詔急報!第136章 拜壽、餘孽第362章 生化武器!第434章 御駕親征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429章 選秀第94章 遊說楊國忠(2)第230章 李光弼的下馬威和張瑄的當頭棒第85章 替太子索權要官第149章 春節之密謀第226章 滔天大禍!第22章 李隆基的暗示第236章 郭子儀絕望,張瑄如何處置第5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2)第136章 拜壽、餘孽第290章 改封王、強軍權第49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第425章 一箭雙鵰第234章 萬事俱備第310章 母老虎第137章 一個驚世駭俗的判斷第350章 范陽急報!第440章 郭芙逼寢第387章 張瑄的三個子女第337章 又是一鍋端了!第411章 兵臨城下之朝臣迎駕
第17章 羞煞蕭復第145章 真誠與陰謀第404章 李亨又要逃,李豫李倓逼宮第314章 文字獄第156章 借刀殺人第241章 調兵遣將第392章 楊貴妃的危機第67章 楊貴妃的提點第297章 更成熟更老練第349章 約法三章再洞房第473章 慘烈之戰第225章 大都督駕到!第259章 張瑄威望與跳樑小醜第436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266章 從謙謙君子到殺伐果斷第282章 史詩之戰(4)第288章 史詩之戰(完)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424章 一後、六妃第175章 楊國忠舉薦張瑄第265章 殺史思明的念頭第380章 下野?第5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2)第150章 春節之玉真公主的條件第401章 神秘的女軍師(上)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176章 張瑄的野心第64章 楊貴妃召宴第329章 張瑄的承諾第256章 捷報入朝!第291章 京城暗流涌動第25章 羞惱的皇帝第451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83章 坦誠相對第181章 大婚第342章 登基大典(2)第131章 兵圍駙馬府第462章 龜茲之變第453章 突騎施人的婊子第391章 你本是一枚棋子第70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下)第83章 坦誠相對第253章 火器顯神威第188章 圍困玉真觀第449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248章 吐蕃入侵,一場大戲的序幕開啓第456章 鐵血漢柔情第10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4)第52章 丈母愛郎,小孩愛糖第284章 史詩之戰(6)第410章 兵臨城下之十八鐵衛第334章 韓國夫人獻女第316章 交心第317章 張良娣通風報信第58章 暗流涌動第222章 皇權是一碗“春藥”第290章 改封王、強軍權第390章 殺!第119章 哥舒翰比皇帝密旨好使第305章 家宴第419章 朕爲天子,唐爲臣民!第463章 兵進康國第319章 李亨的咆哮第325章 塵埃落定第217章 記住,你欠本官一個天大的人情!第358章 勸反第47章 玉真觀外高朋滿座第468章 陳通頂罪第447章 野性第269章 封王之宴!第344章 宮變第102章 張瑄的志向第53章 楊國忠得勢第450章 南詔急報!第136章 拜壽、餘孽第362章 生化武器!第434章 御駕親征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429章 選秀第94章 遊說楊國忠(2)第230章 李光弼的下馬威和張瑄的當頭棒第85章 替太子索權要官第149章 春節之密謀第226章 滔天大禍!第22章 李隆基的暗示第236章 郭子儀絕望,張瑄如何處置第5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2)第136章 拜壽、餘孽第290章 改封王、強軍權第49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第425章 一箭雙鵰第234章 萬事俱備第310章 母老虎第137章 一個驚世駭俗的判斷第350章 范陽急報!第440章 郭芙逼寢第387章 張瑄的三個子女第337章 又是一鍋端了!第411章 兵臨城下之朝臣迎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