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兵車行

三月十八日,卯時。大都督府。正堂。

張瑄手下的文武屬官全部提前到齊,都分列兩班等候張瑄到來點卯。

今日,是張瑄正式率軍離開長安,就藩隴朔,同時護送萬春公主和親吐蕃的日子。

張瑄換上了平時不怎麼穿的軍裝鎧甲,披掛整齊,慢慢出了後庭向前院行去。

身後,崔穎、李騰空帶着如煙和如玉緩步相送。

張瑄停下腳步,回頭來望着崔穎,見崔穎神色悽婉充滿離別的哀傷,不禁大步走回去一把將她擁在懷中抱了抱,伏在她耳邊輕輕柔聲道,“穎兒,莫傷心,至多仲秋,我必回返長安與你相聚。”

新婚燕爾即要分離,崔穎一時情動,忍不住淚盈滿眶。

她緊緊伏在張瑄胸膛上,哽咽道,“妾從今天開始,日日盼郎君東歸長安!今後,妾不在郎君身邊,郎君要照顧好自己。”

“郎君將行,妾無以爲送,就爲郎君撫琴一首,爲君壯行。”

崔穎從張瑄的懷裡脫出,示意如煙去取琴來。

如煙和如玉將崔穎的琴取來,崔穎席地而坐,定了定神便開始撫琴。

兩人眉目相對間,無盡的情意在心底滋生流淌。一切無言,卻勝似有聲。

崔穎纖纖玉指輕輕彈動,當日宮中飲宴上她曾經彈奏過的、代表着兩人真正心靈相通感情相融的一首曲子,傾瀉而出。

張瑄輕輕一嘆,仰首望天,然後又靜靜地低頭來凝視着在這一刻顯得異樣端莊和溫柔的妻子,目光中閃動着絲絲不捨。

崔穎玉指連撥,琴音變得婉轉低迴起來,張瑄朗聲唱道——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伴隨着張瑄的歌聲,崔穎的琴音即激越流暢又百轉千回,待張瑄唱完最後一句,她的琴音也及時走向了尾聲。嗡地一聲,琴絃發出充滿離別傷懷的顫音,崔穎緩緩起身凝望着張瑄輕輕道,“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郎君好走,妾不遠送了!”

說完,崔穎深施一禮,然後轉過身去,向回走去。

張瑄明顯看到她清瘦的背影上,肩頭輕顫。

張瑄招了招手,卻又毅然放下。對於他來說,暫時的分別不算什麼,今日的離別是爲了來日終生的廝守。

李騰空怔怔地神色複雜地望着柔情蜜意難分難捨的兩人,張瑄和崔穎共和的那句“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更是讓她心神搖曳,頗爲所感。

張瑄掃了李騰空一眼。

大步走過去,望着她,突然拱了拱手道,“穎兒和張某全家,就拜託空兒姑娘了!他日張某返回京師,必有所報!”

李騰空眉梢一挑,默然點頭,轉身追着崔穎而去。

張瑄定了定神,回頭深深凝望着一片靜寂的後庭,以及後庭那跪伏了一地的下人婢女,朗聲一笑,轉身大步而去。

張瑄緩步走進了正堂。

正在互相小聲交談的文武屬臣立即肅然,挺直了腰板,目視着張瑄氣勢昂揚地走上主位坐下,然後一起上前拜伏道,“下官(末將)等拜見大都督!”

“諸位免禮。”張瑄目光凝然,坐在那裡向衆人望去。

此刻在堂上之人,基本上都是他的心腹班底了。

文有副大都督兼隴朔兵馬指揮使封常清、大都督府長史周旭初、大都督府丞兼靈州安撫使張巡、行軍司馬兼隴朔轉運使崔進、侍御史兼大都督府錄事參軍陳通,武有剛剛升任中郎將的顧惜、郎將蕭十三郎、校尉雷萬春和南霽雲。

此外,十幾個出身大唐權貴家族的子弟,也在張瑄這裡謀了職位,要隨張瑄一起趕赴隴朔。

周旭初出班恭謹道,“啓稟大都督,時辰已到,請大都督出城閱軍點卯,軍馬整軍待發,萬春殿下的車馬儀仗也已經出了城。下官還得到消息說,監國太子殿下要親率文武百官出城爲大都督送行!”

張瑄點點頭。

他向那十幾個神色激動看上去頗有些躊躇滿志的權貴公子哥兒掃了一眼,向錄事參軍陳通,也就是陳希烈的長孫笑了笑,“陳通!”

陳通雖是權貴子弟,但心性卻異常沉穩,老練成熟,遠非他的弟弟陳和那種只會風花雪月的紈絝子弟可比。

“下官在。”陳通出列拱手恭謹地回道。

“陳通,過來一些。”

陳通一怔,向前走了幾步,靠近了張瑄的帥案。

“陳通,此去隴朔,事關重大。我給你200護衛另組一隊,你的任務就是給我把這些公子哥們收攏起來,緩緩隨大軍一起行動,務必要保護得他們周全,將他們安全帶到靈州。”

“約束好他們,一路之上,不得違抗軍紀、不得滋事生非,告訴他們,若是有違抗軍法者,本官絕不姑息養奸。”

張瑄附過去輕輕道。

陳通一怔,旋即苦笑了一聲,點頭道,“謹遵大都督軍令。請大都督放心,下官一定將他們安全帶到靈州。”

陳通說完,回到隊列當中,掃了那十幾個公子哥兒,心裡卻是暗暗叫苦。看上去,張瑄給了派了一個悠閒的差事,其實這差事一點都不悠閒。

這批公子哥兒出身貴族,一向嬌生慣養花天酒地,如何能吃得了長途跋涉的辛苦和寂寞,在路途之上,萬一鬧出什麼事端來,恐怕他也控制不住。

陳通本來想在張瑄麾下好好表現一番,將來也好圖個不錯的前程,不料卻成了權貴子弟觀光團的團長,心裡自是鬱悶之極。

他心裡明白,這些長安權貴之所以明知隴朔地處邊陲還要送這些嫡系子弟跟隨張瑄去吃這種苦頭,無非是跟他一樣,想要在軍中鍍金。

……

……

紅日高照,春風送爽。

城外旌旗招展,馬嘶長鳴,人聲鼎沸。

一萬多軍馬、數千人的輜重糧草運輸隊伍,再加上萬春公主和親吐蕃的各種雜役、護衛、工匠等千餘人,此番跟隨張瑄前往隴朔的人馬總數接近了兩萬。

旌旗遮天蔽日,車馬儀仗一眼望不到邊。

而現場之中,還有無數趕來送別的軍卒親友,長安官僚以及圍觀的商賈百姓,開元門外人山人海,那條通往驪山的官道上擠滿了人羣。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杜甫的這幾句詩,正是此時最佳的寫照。

軍馬列隊,這一萬二千名羽林衛,半是騎兵,半是步卒。從張瑄一行縱馬奔馳出開元門的角度來看,刀槍林立,寒光閃閃。

咚咚咚!

震天的軍鼓敲響,張瑄率文武屬官縱馬馳至,翻身下馬,直奔高高的點將臺。

張瑄長身而立,在數萬人的注視中昂首站立,心裡升騰着一種莫名的激動的情緒。

他清澈的凌厲的目光緩緩從臺下一干屬官的臉上掃過,目光落在了停駐在不遠處的萬春公主的和親儀仗上。那輛超級豪華寬大的馬車上,萬春探出頭來凝望着這廂,清秀的臉上浮蕩着複雜而柔和的光芒。

雖然張瑄給了她一個承諾,但萬春心裡其實卻沒有多少底氣。

和親的事情再也沒有一絲更改的迴旋餘地,她目前已經成爲了載入金冊的和親公主,而那個可惡的吐蕃王子赤松德贊就騎在高頭大馬上,披紅掛綵,得意之極。

此去吐蕃,大約月餘的路程。而到了隴朔,再往前就是吐蕃境內。萬春實在是想不出,張瑄還有什麼辦法能將她留在隴朔,不往吐蕃。

出爾反爾,擅自扣留和親公主,若是引發吐蕃與大唐戰爭,縱然張瑄權勢再大,也難逃死罪。

這些日子來,她一直默默地等候在宮中,沒有出宮去找張瑄。她靜靜地等待着,這個已經成爲她男人的年輕藩鎮,將會帶給自己怎樣的驚喜……或者,是絕望。

哎……萬春幽幽一嘆,將頭縮了回去。

軍鼓再次敲響。

大都督府長史周旭初大步上臺,站在張瑄身後揮動令旗朗聲呼道,“吉時已到,大軍出發在即,大都督點卯!”

“隴朔兵馬大都督府副大都督、隴朔兵馬指揮使封常清!”

封常清肅然上前慨然道,“下官在!”

“大都督府丞兼靈州安撫使張巡!”

“下官在!”張巡也出列上前。

……

……

“大唐和親副使、靈武將軍兼隴朔監軍李輔國!”

周旭初唱完名字,沒有看到李輔國出列應卯,不由皺了皺眉。

“大唐和親副使、靈武將軍兼隴朔監軍李輔國!”

周旭初加重語氣再次朗聲點卯道。

臺下一片死寂。衆人面面相覷,不知道這宮裡派來的太監監軍究竟何在。

張瑄的臉色旋即陰沉下來。

就在這個時候,卻見開元門的方向疾馳來數輛馬車,揚起一溜煙塵。

車馬到了近前,臉色並不好看的李輔國帶着兩個貼身的小太監下了車,匆匆來到點將臺下,隨意向臺上的張瑄拱了拱手道,“大都督,咱家奉召去東宮,晚來了片刻,請大都督見諒!”

第420章 豐王反叛第261章 豐功偉績!第82章 立威第352章 蘇扈冬和李騰空的軍職第181章 大婚第153章 痛斥高力士第185章 刺客的來歷第383章 張瑄的預言第161章 錦被深處暗生香第115章 兵臨宮門第370章 冒險出戰?166章 張瑄的大境界第90章 圖窮匕見第152章 崔穎的決絕第376章 張瑄聲名到達頂峰!第307章 張瑄的規矩第36章 玉真公主與崔穎第213章 密見安祿山(中)第411章 兵臨城下之朝臣迎駕第309章 豔福不淺膽大包天第68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上)第337章 又是一鍋端了!第434章 御駕親征第289章 回京述職第77章 楊勳第103章 嚇掉了李鴻的魂第213章 密見安祿山(中)第178章 加官進爵第266章 從謙謙君子到殺伐果斷第338章 犯錯誤了第320章 忠與奸,一念間!第55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中)第47章 玉真觀外高朋滿座第335章 安祿山要反!第5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2)第151章 春節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323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下)第62章 不是一個輕易受人擺佈的主兒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286章 史詩之戰(8)第54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上)第276章 吐蕃人要戰,那便戰!第396章 黃袍加身第222章 皇權是一碗“春藥”第158章 狗仗人勢的魚朝恩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118章 拿下金吾衛大將軍第355章 建八軍!第265章 殺史思明的念頭第335章 安祿山要反!第194章 斬,立決!第414章 登基御極,吾皇萬歲第194章 斬,立決!第213章 密見安祿山(中)第194章 斬,立決!第239章 你便是吐蕃王子赤柱!第283章 史詩之戰(5)第432章 忠烈之僕第339章 天生的尤物第97章 陰差陽錯(下)第480章 大朝會,吾皇萬歲第328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嬌娘守空房第315章 妙計救杜甫第404章 李亨又要逃,李豫李倓逼宮第479章 楊國忠的鋌而走險!第272章 借李倓的嘴第234章 萬事俱備第30章 針鋒相對第398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上)第218章 李亨:把張瑄召回?第27章 崔穎的個性第409章 宿命一戰!第42章 光大門楣的希望第377章 打狗給主人看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456章 鐵血漢柔情第258章 楊三姐試探楊玉環第224章 郭子儀的兒子?第283章 史詩之戰(5)第290章 改封王、強軍權第269章 封王之宴!第279章 史詩之戰(1)第425章 一箭雙鵰第375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下)第393章 氣吞山河如虎!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384章 安祿山之死第195章 與楊國忠的再次合作第237章 教訓郭烯第207章 繞道的意圖無人懂第58章 暗流涌動第147章 金鯽數尾戲三癡(下)第96章 陰差陽錯(上)第248章 吐蕃入侵,一場大戲的序幕開啓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242章 驚天動地的心思第326章 張瑄的底線第265章 殺史思明的念頭第449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154章 殺人有很多種方法
第420章 豐王反叛第261章 豐功偉績!第82章 立威第352章 蘇扈冬和李騰空的軍職第181章 大婚第153章 痛斥高力士第185章 刺客的來歷第383章 張瑄的預言第161章 錦被深處暗生香第115章 兵臨宮門第370章 冒險出戰?166章 張瑄的大境界第90章 圖窮匕見第152章 崔穎的決絕第376章 張瑄聲名到達頂峰!第307章 張瑄的規矩第36章 玉真公主與崔穎第213章 密見安祿山(中)第411章 兵臨城下之朝臣迎駕第309章 豔福不淺膽大包天第68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上)第337章 又是一鍋端了!第434章 御駕親征第289章 回京述職第77章 楊勳第103章 嚇掉了李鴻的魂第213章 密見安祿山(中)第178章 加官進爵第266章 從謙謙君子到殺伐果斷第338章 犯錯誤了第320章 忠與奸,一念間!第55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中)第47章 玉真觀外高朋滿座第335章 安祿山要反!第5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2)第151章 春節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323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下)第62章 不是一個輕易受人擺佈的主兒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286章 史詩之戰(8)第54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上)第276章 吐蕃人要戰,那便戰!第396章 黃袍加身第222章 皇權是一碗“春藥”第158章 狗仗人勢的魚朝恩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118章 拿下金吾衛大將軍第355章 建八軍!第265章 殺史思明的念頭第335章 安祿山要反!第194章 斬,立決!第414章 登基御極,吾皇萬歲第194章 斬,立決!第213章 密見安祿山(中)第194章 斬,立決!第239章 你便是吐蕃王子赤柱!第283章 史詩之戰(5)第432章 忠烈之僕第339章 天生的尤物第97章 陰差陽錯(下)第480章 大朝會,吾皇萬歲第328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嬌娘守空房第315章 妙計救杜甫第404章 李亨又要逃,李豫李倓逼宮第479章 楊國忠的鋌而走險!第272章 借李倓的嘴第234章 萬事俱備第30章 針鋒相對第398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上)第218章 李亨:把張瑄召回?第27章 崔穎的個性第409章 宿命一戰!第42章 光大門楣的希望第377章 打狗給主人看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456章 鐵血漢柔情第258章 楊三姐試探楊玉環第224章 郭子儀的兒子?第283章 史詩之戰(5)第290章 改封王、強軍權第269章 封王之宴!第279章 史詩之戰(1)第425章 一箭雙鵰第375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下)第393章 氣吞山河如虎!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384章 安祿山之死第195章 與楊國忠的再次合作第237章 教訓郭烯第207章 繞道的意圖無人懂第58章 暗流涌動第147章 金鯽數尾戲三癡(下)第96章 陰差陽錯(上)第248章 吐蕃入侵,一場大戲的序幕開啓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242章 驚天動地的心思第326章 張瑄的底線第265章 殺史思明的念頭第449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154章 殺人有很多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