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危機從老皇帝中風開始

李琬終於還是死了,不論他之前怎麼使用了詭異的替身,然後又隱藏了下來,這回是真的確定死亡了。

他或許還有下一步的謀劃,但隨着他的毀滅,一切都化爲了泡影。

無從追究,也不必追究了。

老皇帝當場吐血氣怒攻心昏迷了過去,立即被送回宮去急救。

李隆基吐血,不是心痛李琬這個兒子的自盡,感傷於骨肉相殘的悲劇,而是被李琬臨死前的那句話給生生氣得。

“父皇啊父皇,兒臣李琬就此拜別了……兒臣就在陰曹地府,等着父皇下來的那一天哈哈哈哈哈哈”

李隆基直到在昏迷過去的瞬間,這句惡狠狠的話還縈繞在他的耳際。在老皇帝看來,李琬居心是何其之惡毒,非但毫無悔意,還竟敢詛咒自己

皇帝心裡除了憤怒就是憤怒,親情什麼的早就被拋之腦後了。

張瑄站在永穆觀前沉默了良久。

皇帝沒有來得及發出最後的“指令”,但張瑄猜測,皇帝一定是不願意將李琬“死而復生”又“生而復死”的消息宣揚出去——

張瑄扭頭望着羽林衛郎將顧惜和大將軍府長史周旭初等羽林衛將校,擺了擺手。

“大將軍”兩個人趕緊簇擁過來,靜聽張瑄命令。

“顧郎將,周長史,你們帶人進永穆觀中徹查,不要放過任何一個角落,務必要將榮王餘孽清理乾淨。此外,傳本官命令,今日之事任何人不得泄露出去,違者軍法從事。另,妥善收斂李琬的屍身,等候陛下旨意。”

“我的意思,爾等可曾聽明白?”

周旭初和顧惜對視一眼,躬身朗聲道,“末將明白。”

“速去打開城門,恢復城內秩序。去京兆府衙門傳本官的命令,命京兆府少尹馬盧協助羽林衛處理善後事宜。”

張瑄說完,翻身上馬在數十軍卒的護衛下向皇城飛馳而去。

他非常擔心李隆基的身體狀況。李琬謀反逼宮,對皇帝來說,可以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自那以後身體就每況愈下,精氣神大不如前。而這番,又被李琬刺激了一下,很難說會不會出現意外。

張瑄心裡明白,老皇帝暫時還不能死。有他健在、震懾天下,安祿山還能保持暫時的安穩。而一旦老皇帝駕崩,不僅安祿山必反無疑,大唐朝廷也就亂套了。

張瑄匆匆進宮,天色已接近傍晚。

雖然春節在即,但長安城裡的天氣仍然非常酷寒。冷颼颼地小北風不疼不癢地吹着,吹得人面生疼,又讓人心煩意亂。

張瑄作爲宮禁宿衛的“領袖”,又是皇帝身邊的親信大臣,持有御賜金牌,因此他擁有在皇城內馳馬奔行的資格。

張瑄一馬當先,在寒風中一溜煙地奔馳至御書房門外。而這個時候,已經有衆多御醫和百餘太監宮女守候在門外的小廣場上,神色微微有些悽惶。

張瑄翻身下馬,面沉似水地大步走來。身後,數十彪悍的羽林衛軍卒緊緊跟隨。

張瑄擺了擺手,那些軍卒令行禁止,立即躬身一禮,退避在了一側。

張瑄向肅立在門外的一干御醫掃了一眼,他認識打頭的一個,正是太醫署的太醫令錢澩林。而在御醫的身後,他還發現了兩個身材修長面容清朗的道士,年約四旬,看上去頗有幾分仙風道骨的樣子。

張瑄心裡明白,這肯定是老皇帝御用的宮廷煉丹師了。

煉丹服食之風在唐朝最爲熾熱,王公貴族、文人名士紛紛以此爲時尚。而唐朝皇帝最喜服用丹藥,因此歷代因服食仙丹而中毒駕崩的皇帝也以唐代最多。

這種社會風氣下,老皇帝李隆基自然也不能例外,自從他感覺精力不濟,就開始召進煉丹師日日清心寡慾、煉製所謂“天清丹”,企圖逆天改命,縱然不能長生不老,也要延年益壽數十載吧?

錢澩林望見張瑄,趕緊帶着一干御醫迎了上前,躬身見禮道,“下官太醫令錢澩林,率太醫署屬員,見過大將軍”

張瑄淡然笑了笑,“錢大人不必多禮,諸位不必多禮。”

“錢大人,陛下的身體狀況如何……”張瑄沒有廢話,直接抓住錢澩林就問了起來。

“回大將軍的話,陛下乃是中風之症。陛下多年來操勞國事,積勞成疾,導致臟腑虛損,功能失調,病邪稽留日久,正氣耗損。兼之今日情緒激憤,這才誘發病因……”錢澩林恭謹地回答。

張瑄吃了一驚,臉色一變。

他雖不懂醫術,但也知道中風之症的嚴重性。輕則偏癱在牀,重則危及生命。不要說在這盛唐時代,就是在他生活的現代,中風也是重症,很難以徹底根治痊癒。

張瑄默然片刻,長出了一口氣,又沉聲問道,“錢大人,可曾爲陛下用藥?然陛下……”

“大將軍,下官等人經過會商,採用滋陰健脾養身、鍼灸活血化瘀之法,已經爲陛下服用復原丹丸和解凝活絡丹。陛下安危……當可無恙,然——”錢澩林說着,猶豫了一會方纔湊上前去伏在張瑄耳邊壓低聲音道,“陛下病重累積驟發於頃刻,今後怕是很難再……”

錢澩林的意思張瑄也聽明白了,老皇帝中風了,或許死不了,但卻要偏癱在牀上,意識都未必能保持得太清楚。

張瑄倒吸了一口涼氣。

朝廷的削藩合併之策剛剛頒佈推行,天下藩鎮的局勢還未穩固,多數新的藩鎮大都督尚未到位,在這個節骨眼上,老皇帝卻成了這個樣,如何能鎮得住局面?

“大將軍,或許可讓那些丹士嘗試一下。”錢澩林作爲天寶名醫,本來最反感、最不屑一顧的就是煉丹師,一粒所謂仙丹就能祛除百病還能長生不老,這不是扯淡的事情嘛只是這個時代的風氣如此,他也無可奈何。

張瑄冷冷一笑,掃了那兩個煉丹師一眼,搖了搖頭。

老皇帝身體這麼糟糕,可以說處在了風雨飄搖之中,如果再讓他服用毒性很強的“仙丹”,只能是往黃泉路上送他前進。

這個時候,那兩個煉丹師飄然上前,微微稽首,朗聲道,“貧道三癡(包覆),見過大將軍”

張瑄淡然擺了擺手,“陛下身體不適,這丹藥之術,就先停了吧。”

那三癡道人一怔,卻是昂然道,“貧道奉旨煉太清丹,採用產自崑崙國及波斯國西方明之境的五金八石三黃材料,集五行之氣煉之,經七七四十九日可成丹。丹成,可奪天地之造化,起死人肉白骨……陛下小恙,又何足道哉?”

三癡道人還要再說幾句什麼,卻見張瑄理都沒理他,轉身就向御書房內行去。不由尷尬地挺了挺胸,鼻翼抽動了幾下,又恢復了那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

大太監李靜忠帶着兩個小太監守在門口,見張瑄過來,趕緊笑着躬身見禮,“大將軍安好”

張瑄向李靜忠點點頭,“李公公,陛下情形如何?”

李靜忠瞥了不遠處的太醫令錢澩林一眼,輕輕道,“太醫下了藥,陛下已經醒了過來,只是仍然臥牀不起……”

“我進去看看陛下。”張瑄說着大步往裡進。

李靜忠猶豫了一下,本待勸阻,突然又將話嚥了下去。

高力士雖然嚴令任何人非傳召不可進入御書房,但張瑄畢竟不是普通臣屬,李靜忠沒敢阻攔。

高力士靜靜地守在李隆基的病榻前,而楊玉環則趺坐在病榻之下,望着老皇帝臉色煞白、口眼歪斜、嘴角還流淌下一絲垂涎的狼狽樣子,目光復雜,心情非常複雜。

高力士突然聽到有人進門走動的聲音,不禁雙眉陡然一挑,正待發作,卻看見張瑄轉過屏風來,就嘴角一抽,又保持了沉默。

楊玉環看到張瑄,神色變得更加複雜。她默默地側過頭去,卻又緩緩站起了身子。

張瑄掃了皇帝一眼,心裡一緊:這看症狀,果然是中風

“大將軍,陛下……”張瑄扭頭望向了高力士。

高力士臉色有些灰敗,輕輕嘆息道,“子瞻啊,陛下剛剛服藥,御醫診斷爲中風之症。”

作爲一個忠心耿耿的老奴才,李隆基突然病入膏肓,要說在這宮裡,心情最酸澀、最不是個滋味的也就是高力士了。

正在這時,老皇帝渾濁的眼睛突然緩緩睜開了,嘴角歪斜着輕輕抽動着。

張瑄趕緊俯身過去,輕輕道,“臣張瑄,拜見陛下……還請陛下安心靜養龍體,切勿以國事爲念。”

老皇帝的手哆嗦着慢慢探過來,抓住了張瑄的手,口中絮絮不清,張瑄只能隱約聽到“楊國忠”三個字。

老皇帝已經口齒不清了,看上去神智也不是太清楚,但意思張瑄卻明白了。

張瑄任憑老皇帝那隻無力而抖顫的手抓住自己的手,回頭來望着高力士壓低聲音道,“大將軍,陛下有旨,速速密傳楊國忠見駕”

高力士點了點頭,正要出去吩咐李靜忠親自去宣楊國忠,突然又聽張瑄輕輕道,“大將軍,以某之見,陛下中風之事,消息暫且要封鎖起來,以免引起天下動盪。”

“當今之計,最好也把太子殿下宣來。”

高力士猛然回頭來望着張瑄,見張瑄臉色平靜而從容,只是那眼眸中的凜然光彩若隱若現。高力士心裡一顫,下意識地點了點頭。

此時此刻,不僅是張瑄,就連高力士和楊玉環心裡都很清楚,又一場新的危機已經從老皇帝中風拉開序幕。

——————————

第一更。補昨日。昨日突然有事,只來得及寫了一更。今天補上,至少三更。另:因爲年前瑣事雜多,所以更新時間也不太固定,待過了春節,老魚一定爭取固定時間更新。請大家諒解一二。

第255章 張瑄名動吐蕃第36章 玉真公主與崔穎第82章 立威第256章 捷報入朝!第108章 鴻門宴(1)第241章 調兵遣將第313章 張瑄的派系第300章 君子之節不可辱!第272章 借李倓的嘴第342章 登基大典(2)第256章 捷報入朝!第341章 登基大典(1)第333章 東宮儲君人選第294章 李騰空犯案第40章 裴徽拜師第317章 張良娣通風報信第151章 春節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367章 永寧王府誓與長安共存亡!第285章 史詩之戰(7)第200章 監軍第438章 女人與戰利品第71章 安慶緒有約第152章 崔穎的決絕第229章 火箭攝軍,大都督威武!第250章 氣勢如虹、怒髮衝冠!168章 衝冠一怒第232章 郭子儀的動靜第92章 四方雲動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391章 你本是一枚棋子第455章 奔襲瀚海城,朕爲馬前卒第349章 約法三章再洞房第115章 兵臨宮門第119章 哥舒翰比皇帝密旨好使第220章 安祿山心裡畏懼的種子第4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1)169章 李亨的決斷上第338章 犯錯誤了第373章 潼關兵變第292章 懷恨在心第366章 太上皇薨!第431章 四妃爭風第327章 政治交換第329章 張瑄的承諾第323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下)第425章 一箭雙鵰第84章 楊國忠的臭棋第425章 一箭雙鵰第140章 李亨頭一次距離皇位這麼近第231章 奪軍權!第435章 不滅吐蕃,朕不歸國!第105章 連升四級第177章 張瑄的佈局第7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1)第136章 拜壽、餘孽第159章 高力士的接班人第251章 你想嫁我就能要你嗎?第197章 奴要做你真正的女人第84章 楊國忠的臭棋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37章 虢國夫人詩第17章 羞煞蕭復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239章 你便是吐蕃王子赤柱!第449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442章 卓瑪第235章 再抓郭子儀一子!第353章 與天爭與命抗第400章 感動第124章 削藩合併大計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86章 美人如玉第368章 部署被打亂!第278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273章 移民之亂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174章 再定謀劃第346章 新皇登位第268章 致命的**第452章 田可馨的真容第273章 移民之亂第158章 狗仗人勢的魚朝恩第346章 新皇登位第247章 骨力裴羅獻女第239章 你便是吐蕃王子赤柱!第62章 不是一個輕易受人擺佈的主兒第98章 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第35章 楊貴妃第339章 天生的尤物第347章 大婚第5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2)第269章 封王之宴!第233章 郭子儀縛子請罪第218章 李亨:把張瑄召回?第422章 主宰自己和這個國家的命運!第183章 女劍客第316章 交心第36章 玉真公主與崔穎第43章 榮歸第162章 羞死人了
第255章 張瑄名動吐蕃第36章 玉真公主與崔穎第82章 立威第256章 捷報入朝!第108章 鴻門宴(1)第241章 調兵遣將第313章 張瑄的派系第300章 君子之節不可辱!第272章 借李倓的嘴第342章 登基大典(2)第256章 捷報入朝!第341章 登基大典(1)第333章 東宮儲君人選第294章 李騰空犯案第40章 裴徽拜師第317章 張良娣通風報信第151章 春節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367章 永寧王府誓與長安共存亡!第285章 史詩之戰(7)第200章 監軍第438章 女人與戰利品第71章 安慶緒有約第152章 崔穎的決絕第229章 火箭攝軍,大都督威武!第250章 氣勢如虹、怒髮衝冠!168章 衝冠一怒第232章 郭子儀的動靜第92章 四方雲動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391章 你本是一枚棋子第455章 奔襲瀚海城,朕爲馬前卒第349章 約法三章再洞房第115章 兵臨宮門第119章 哥舒翰比皇帝密旨好使第220章 安祿山心裡畏懼的種子第4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1)169章 李亨的決斷上第338章 犯錯誤了第373章 潼關兵變第292章 懷恨在心第366章 太上皇薨!第431章 四妃爭風第327章 政治交換第329章 張瑄的承諾第323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下)第425章 一箭雙鵰第84章 楊國忠的臭棋第425章 一箭雙鵰第140章 李亨頭一次距離皇位這麼近第231章 奪軍權!第435章 不滅吐蕃,朕不歸國!第105章 連升四級第177章 張瑄的佈局第7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1)第136章 拜壽、餘孽第159章 高力士的接班人第251章 你想嫁我就能要你嗎?第197章 奴要做你真正的女人第84章 楊國忠的臭棋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37章 虢國夫人詩第17章 羞煞蕭復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239章 你便是吐蕃王子赤柱!第449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442章 卓瑪第235章 再抓郭子儀一子!第353章 與天爭與命抗第400章 感動第124章 削藩合併大計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86章 美人如玉第368章 部署被打亂!第278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273章 移民之亂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174章 再定謀劃第346章 新皇登位第268章 致命的**第452章 田可馨的真容第273章 移民之亂第158章 狗仗人勢的魚朝恩第346章 新皇登位第247章 骨力裴羅獻女第239章 你便是吐蕃王子赤柱!第62章 不是一個輕易受人擺佈的主兒第98章 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第35章 楊貴妃第339章 天生的尤物第347章 大婚第5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2)第269章 封王之宴!第233章 郭子儀縛子請罪第218章 李亨:把張瑄召回?第422章 主宰自己和這個國家的命運!第183章 女劍客第316章 交心第36章 玉真公主與崔穎第43章 榮歸第162章 羞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