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四方雲動

李亨匆匆趕回東宮,穿戴整齊,獨自一人在書房裡咬破手指寫下了一份血龘書,宣誓認楊玉環爲母,終生不離不棄。

李亨知道事情緊急,也不敢再耽誤時間,立即帶着幾個宮女太監就趕去了楊玉環的寢宮。很顯然,李亨公開離開東宮向楊玉環寢宮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皇帝的案頭上。

李隆基陰沉着臉,回頭瞥了高力士一眼,冷漠道,“老東西,李亨可是去了玉環那裡?”

“是,大家。”高力士恭謹回答,沒有多說一個字。

李隆基今天的情緒特別糟糕,糟糕到一個讓高力士這種絕對親信都要小心謹慎應對的程度。

李隆基冷笑一聲,“這是去求玉環來朕這裡說情了?這個混賬東西,就是不讓朕省心。朕這方纔覺得,他長了點出息,就稍稍提攜他一下,結果卻就開始得意忘形了……”

“東宮一個良娣,竟敢擅用皇妃儀仗,其罪當誅。”李隆基憤怒地擺了擺手道,“要不是看在竇氏老夫人的面上,朕一定廢了這無恥無知的婦人。”

高力士默然不語。

張瑄可有下落?”

“回大家的話,還沒有。羽林裡和京兆府幾乎把長安翻了一個底朝天,也沒有發現張瑄的蹤跡,死活不知。”

高力士試探着輕輕又道,“倒是午後楊相那邊派人送來了一些奏表大家可要翻閱?”

“這個小廝啊,難道真的夭折了?朕觀他也不是早亡之相……哎,可惜了!”李隆基輕嘆一聲,又惱火地擺手道,“朕不看了。朕不用看,也能猜得出,這些人上書肯定是要朕廢除東宮、另立李琬爲太子了。老東西,你給朕說說都有誰來着?”

“高仙芝,裴敦復,薛德旺董智合:另有咸宜公主、盛王……等皇子女十一人。”高力士輕輕道,眸子裡卻是閃過一絲疑惑。

到了這個份上,高力士雖然自問非常瞭解李隆基的性情但此刻也琢磨不透皇帝的真實心思了這李亨,究竟是廢還是不廢?似乎皇帝早有主張,又似乎拿不動主意。

“這些混賬東西,一個個都長本事了,知道聯合起來威脅朕了。老東西這是在逼宮啊,要挾朕吶!”李隆基冷哼着“朕倒是要看看,他們究竟還會幹什麼?”

高力士欲言又止。

卻聽皇帝又道,“老東西,汝說說看朕是不是該廢李亨立李琬吶?”

高力士一怔,輕輕笑道,“這是陛下家事陛下無論如何,都理所應當老奴不敢過問。”

李隆基瞥了高力士一眼,手指着高力士突然笑了,“你這老東西,倒是狡猾。當年李林甫,也是如你這般說廠是故,朕就廢了李璞,立了李亨,看如今這架勢,朕難道還要走當年的老路?”

高力士心中一個激靈,心道李亨完了,皇帝已經動了廢意。

李亨倒是沒有遮掩,打着向楊玉環求救的幌子,就進了楊玉環的寢宮。

楊玉環本不想見他,但因爲焦灼於張瑄的下落,她又不好親自過問,於是便想通過李亨探聽一下張瑄的消息。

“讓太子進來吧。”

楊玉環端坐起來,神色肅然。

李亨匆匆進門,神色悽惶地拜倒在地,哀聲道,“兒臣李亨,求娘娘救命!”

“太子不必如此,且起來說話。”楊玉環掃了李亨一眼,淡然道,“既然太子開門見山,那麼本宮也就說幾句實在話。如果陛下真要廢你,本宮求情也是枉然。”

“求娘娘救命,李亨對天立誓,若李亨逃過一劫,必昭告天下,拜娘娘爲好……這是兒臣的血龘書,請娘娘一觀。”

李亨知道楊玉環心軟,與其說一些廢話,不如直截了當切入正題,哀求相告,說不定她還能憐憫一二。

接過李亨的血龘書,楊玉環看了倒是非常動容。只是她猶豫着,有心答應李亨去皇帝那裡求求情,但又覺得李亨與李琬此番相爭,幾乎沒有勝算可言,這麼幫了李亨,必被李琬嫉恨上。

要知道,方纔李琬進宮求見,她可是稱病不見的。

見楊玉環神情猶豫不決,李亨惶急中也顧不上許多,上前跪行幾步,掏出張瑄的書信來遞了上去,“娘娘,兒臣這裡有張瑄的書信一封。”

楊玉環聞言眼前一亮,豐腴的肩頭都有了瞬間的抖顫,而冷淡的臉上也悄然浮起一絲激動的漲紅。

但她很快就定了定神,若無其事地接過信函,當着李亨的面拆開看罷,沉吟良久才望着李亨輕輕道,“亨兒……你先退下吧,容本宮好好想一想。你且寬心,縱然陛下要廢汝的太子之位,本宮也一定會保住你的身家性命和後半生的榮華富貴。”

高力士向李隆基躬身爲禮,“大家,娘娘派人來報,說她身體不適,思念親人,想要出宮去虢國夫人府上小住幾日。”

“哦?”李隆基正在伏案批閱奏表,聞言擡頭來輕輕笑了,“老東西,看來是李亨說動了玉環,玉環這是要出宮去替他爭取楊國忠的支持了。不過,以朕看來,楊國忠這狗東西最是能趨炎附勢見風使舵,如今榮王氣盛,他焉能棄榮王而助李亨?”

“楊國忠目前保持沉默,不過是要等待朕的態度罷了。也罷,朕就再給李亨一個機會,看看他到底還能唱出什麼大戲來。傳朕的口諭,貴妃身體不適,着其出宮去虢國夫人府上養病,派數名御醫相隨。”

“是。”高力士趕緊領命,吩咐一個小太監去楊玉、環那裡宣皇帝口諭。

“李琬那邊,可有異動?”李隆基推開桌案上的奏表,提筆在一張空白的宣紙上寫下了斗大的四個字:中流砥柱。

高力士在側恭聲回道,“據報,榮王府正在舉行飲宴,賓客無非是高仙芝、裴敦復之流。”

“楊國忠沒有去?呵呵,這廝倒是越來越老奸巨猾了……”

“老東西啊,安祿山安思順那兩個胡兒有何動靜?”

高力士遲疑了一下,“據說安祿山最近大宴賓客,還三次登門拜訪玉真殿下,送了玉真殿下一斛明珠、百餘胡姬。”

李隆基冷笑一聲,順手將毛筆扔下,拍了拍手……“長安城裡是越來越熱鬧了,什麼牛鬼蛇神都冒出頭來興風作浪,朕倒是要看看,朕尚在,誰敢放肆?!”

……

榮王府,燈火通明,僕從侍女往來如織。

而客廳之上,高朋滿座,全部都是榮王李琬堅定不移的追隨者和支持者,除了高仙芝、裴敦復、薛德旺等朝臣武將之外,皇族中人也來了不少。

李琬淡然笑着舉杯朗聲道,“諸位,李琬感謝諸位鼎力相助,略備薄酒不成敬意……如此,本王先乾爲敬!”

衆人哈哈笑着一起舉杯響應。

盛王李綺舉杯一飲而盡,放下酒杯大聲道,“六哥,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咱們明日再次上書,看看父皇還有何話說?”

李琬笑着搖了搖頭,“綺弟,不妥。

吾等這番聯合上書,已經引起父皇不滿了,若是再得寸進尺,怕是父皇會問罪於本王喲。”

“這事兒急不得,慢慢來。本王自問品德、才能都強於太子,想來,父皇會有所考慮的。”李琬淡然說着,眸子裡投射龘出強烈的自信光芒。

他相信李隆基會做出英明的選擇,因爲他們的父皇一向都非常“英明”一之前李隆基之所以不廢李亨,因爲強勢的皇帝需要一個傀儡儲君,但如今皇帝日漸老朽,必將考慮大唐社稷的千古傳承。李琬相信自己會比李亨更合適當皇帝,這一點,是皇帝私底下也認同的。

而事實上,如果不是得到了皇帝的暗示,李琬又怎能從容暗中謀劃多年,而今日一朝發動。

“太子怯懦無能,徒佔東宮儲君之位,兼之品德不堪,實難爲天下之主。”姿容秀美頜下三縷美髯的高仙芝,笑吟吟地瞥了盛王李綺一眼,又道,“殿下,臣以爲,目前殿下當緊着去爭取楊國忠的支持,只要楊相點頭,縱然陛下有心保全太子,但最終也會改立殿下爲儲君。”

“是故,吾輩當此,要穩紮穩打,不可輕易冒進一殿下,臣明日去訪那安祿山一趟,看看這胡兒究竟是何打算?不管如何,也得逼他表明立場!”

“如此,有勞高帥了。”李琬拱手爲禮,致謝道。

高仙芝因爲戰卓著,在天寶名將中首屈一指,在西域威望尤其之高。文卝字百卝度貼卝吧首卝發兩人結交多年,軍中威信高、掌握重兵的高仙芝可謂是李琬在外最大的依靠。所以,對高仙芝,李琬一向是非常尊重的。

高仙芝慨然應允,但眼眸中卻閃過一絲複雜。

他固然與李琬結交多年,可以算是榮王一派的中流砥柱。但他卻並不想如此草率地參與到李琬的奪嫡爭鬥中來。怎奈怛羅斯之戰,他在西線兵敗於黑衣大食,損兵折將引發朝野非議。

他在進京之前,聽聞皇帝有意撤免了他的安西四鎮節度使職務,入京任右金吾大將軍。察覺到兵權有被解的危機,高仙芝思量再三決定鋌而走險,跟隨榮王李琬賭一把。榮王要是起家,他的地位自然只能會更加穩固,而出於鞏固自身派系力量的考慮,李琬肯定會攛掇皇帝繼續增兵西域,加強高仙芝的兵權。

第450章 南詔急報!第207章 繞道的意圖無人懂第66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下)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231章 奪軍權!第408章 定都?第191章 蕭潛還是蕭鼎第281章 史詩之戰(3)第359章 最艱難最重大的選擇第132章 籠絡楊錡第129章 聚香閣上(上)第139章 危機從老皇帝中風開始第116章 各懷鬼胎、離心離德168章 衝冠一怒第89章 殺機!危機!(下)第157章 與老皇帝的交易第214章 密見安祿山(下)第253章 火器顯神威第36章 玉真公主與崔穎第293章 萬春的婚配第36章 玉真公主與崔穎第25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第237章 教訓郭烯第311章 酷吏之子第226章 滔天大禍!第253章 火器顯神威第55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中)第370章 冒險出戰?第25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第40章 裴徽拜師第140章 李亨頭一次距離皇位這麼近第355章 建八軍!第311章 酷吏之子第400章 感動第171章 張瑄軟硬不吃第120章 安祿山逃第124章 削藩合併大計第346章 新皇登位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106章 安祿山和李琬終於進甕了第306章 親情高於政治第293章 萬春的婚配第13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1)第10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4)第304章 火上澆油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123章 與皇帝的密談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176章 張瑄的野心第182章 再次解纓終成眷屬第4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3)第217章 記住,你欠本官一個天大的人情!第109章 鴻門宴(2)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412章 兵臨城下之城門風波第188章 圍困玉真觀第452章 田可馨的真容第431章 四妃爭風第344章 宮變第59章 奴家中了你的道第256章 捷報入朝!第104章 解纓第182章 再次解纓終成眷屬第455章 滅突騎施之策第150章 春節之玉真公主的條件第358章 勸反第292章 懷恨在心第102章 張瑄的志向第396章 黃袍加身第25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第423章 冊封后妃?第337章 又是一鍋端了!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2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2)第330章 勸進第354章 回靈州第414章 登基御極,吾皇萬歲第179章 三點式內衣的風情萬種第331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289章 回京述職第443章 朕要征服你!第29章 李岫登門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183章 女劍客第366章 太上皇薨!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6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3)第338章 犯錯誤了第140章 李亨頭一次距離皇位這麼近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168章 衝冠一怒第196章 敲山震虎、父母獲封第148章 春節之老皇帝的殺機第199章 李琦求親第313章 張瑄的派系第11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5)第345章 老皇帝進殿第102章 張瑄的志向第134章 崔家門庭若市第325章 塵埃落定
第450章 南詔急報!第207章 繞道的意圖無人懂第66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下)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231章 奪軍權!第408章 定都?第191章 蕭潛還是蕭鼎第281章 史詩之戰(3)第359章 最艱難最重大的選擇第132章 籠絡楊錡第129章 聚香閣上(上)第139章 危機從老皇帝中風開始第116章 各懷鬼胎、離心離德168章 衝冠一怒第89章 殺機!危機!(下)第157章 與老皇帝的交易第214章 密見安祿山(下)第253章 火器顯神威第36章 玉真公主與崔穎第293章 萬春的婚配第36章 玉真公主與崔穎第25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第237章 教訓郭烯第311章 酷吏之子第226章 滔天大禍!第253章 火器顯神威第55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中)第370章 冒險出戰?第25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第40章 裴徽拜師第140章 李亨頭一次距離皇位這麼近第355章 建八軍!第311章 酷吏之子第400章 感動第171章 張瑄軟硬不吃第120章 安祿山逃第124章 削藩合併大計第346章 新皇登位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106章 安祿山和李琬終於進甕了第306章 親情高於政治第293章 萬春的婚配第13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1)第10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4)第304章 火上澆油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123章 與皇帝的密談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176章 張瑄的野心第182章 再次解纓終成眷屬第4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3)第217章 記住,你欠本官一個天大的人情!第109章 鴻門宴(2)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412章 兵臨城下之城門風波第188章 圍困玉真觀第452章 田可馨的真容第431章 四妃爭風第344章 宮變第59章 奴家中了你的道第256章 捷報入朝!第104章 解纓第182章 再次解纓終成眷屬第455章 滅突騎施之策第150章 春節之玉真公主的條件第358章 勸反第292章 懷恨在心第102章 張瑄的志向第396章 黃袍加身第25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第423章 冊封后妃?第337章 又是一鍋端了!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2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2)第330章 勸進第354章 回靈州第414章 登基御極,吾皇萬歲第179章 三點式內衣的風情萬種第331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289章 回京述職第443章 朕要征服你!第29章 李岫登門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183章 女劍客第366章 太上皇薨!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6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3)第338章 犯錯誤了第140章 李亨頭一次距離皇位這麼近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168章 衝冠一怒第196章 敲山震虎、父母獲封第148章 春節之老皇帝的殺機第199章 李琦求親第313章 張瑄的派系第11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5)第345章 老皇帝進殿第102章 張瑄的志向第134章 崔家門庭若市第325章 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