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1章 軍國 四

章援屍骨未寒,他的兩個兒子,六個孫子,包括一個還在襁褓中的嬰兒的腦袋就被他的另一個兒子下令消滅了。

在殺掉了兩個兄弟,六個侄子,稍後又將章援的其他幾個兒子都圈禁在秦王川城大書院中,“終身研究天理學說”之後。章倬暫時消除了競爭者,然後改名章理,並且將河西大教化團改名爲天理教,自稱“天理子”。

隨後他就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天理教,將各級教諭、教師的名號改爲“天理大學士”、“天理學士”、“天理師”、“天理士”和“天理學生”。

同時,章理也改革了河西轄區內的行政系統。將轄區分爲“天理學路”,“天理學府”,“天理學城”和“天理學院”四級,以對應路、府(州)、縣、寨(鄉、城)等行政區劃。

並設立了河西學路、安西學路、西州學路、西藩學路、草原學路等五大學路,負責管理天理教在河西、安西、西州、吐蕃、草原的統治區或學院、書院。

順便說明一下,天理教並不是安西、西州、吐蕃和草原地區唯一的統治力量。真正完全置於天理教統治下的地盤,也只有河西一路。

而在安西,天理教的地盤非常零碎,和趙乾順、趙忠順的地盤混雜在一起。不過二趙兄弟現在已經將主力拉去了天竺國,在拉合爾建立了新的統治中心。

和富庶的天竺西北相比,到處都是沙漠的安西無異於雞肋。所以他們並不想和天理教爭奪,而是逐步撤退。

所以真正在安西對天理教的統治構成威脅的,並不是趙乾順、趙忠順的軍隊,而是信奉天方教的封建主。

雖然天理教政權實行的是宗教信仰自由,並沒有禁止包括佛教、道教、天方教、薩滿教、儒學各派別,以及博士團系天理教在其領地內的傳播。

但是教派之間的矛盾,始終是不能避免的……

在西州,信奉佛教、摩尼教的西州回鶻正受到東西兩個天理教政權的擠壓——河西天理教政權在東,碎葉耶律大石的博士團系天理教政權在西。

這兩個天理教政權在章援統治河西的時代就結成了同盟,達成了以天山爲界,平分西州的協議——天山以南,包擴富庶的伊州(哈密)、高昌,全部歸河西天理教所有。而天山以北的草原(準格爾草原)和伊犁河谷,全都分給碎葉政權。

在草原地區(指漠南、漠北草原),河西天理教政權在河套北安草原建立了五原學府和陰山學府,還不斷向漠北、漠南各部派出天理師和天理士傳教佈道,拉攏草原部族。

在吐蕃地區,早在河西政權建立的初期,章援就將處於後世柴達木盆地的草頭韃靼、黃頭回鶻征服,把他們變成了天理的信徒,並且利用他們向西擴張,侵佔安西、西州的地盤。

同時,章援還向青唐城派出了天理教的學者,試圖拉攏崇信佛教的趙保忠。

河西天理教勢力在這些年中,發展的還是非常迅猛的,建立起了好大的勢力。

不過地盤大了,管理起來就難免粗疏了。武好古統治的周國的本土只有二十多萬平方公里,而且交通便利,土地富饒,工商業發達。稍微誇張一點,就是整個國家都在武大元首的眼皮子底下。

而章援草創的政權,卻分佈在二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山地、草原、沙漠和事宜農耕的土地上。土地貧瘠、交通不便,工商業極不發達。而且人口很少,二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約只有不到三百萬人口。平均下來,一平方公里連兩個人都湊不齊。

在這麼一片人少地廣,物產貧瘠,交通不便的地盤上,要建立起如中原一樣的文武分離的流官統治,實在是不可想象的!

光是行政成本,就足夠讓河西政權破產上十次了。

所以河西政權採取了類似政jiao合一加上封建領主制的統治方法,也就非常自然了。

也只有這樣,涼州的天理子,才能號令四方,將兩百多萬人民,都置於一個由儒學發展而來的天理教的統治之下。

而在自稱天理子,在安西、西州、吐蕃和草原地區建立政jiao合一政權的同時,章理還在其父章援所創立的“騎士莊園制”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建立了部曲封建制——這也是章理可以得到包括於同道、劉龍在內的河西軍諸將擁護的主要原因。

所謂的“部曲封建制”和“騎士莊園制”最大的不同,就是後者封的是土地,前者封的是人口!

用西方的標準,這就是邪惡的農奴制!

而這種制度的建立,自然也和河西統治區人少地多的情況分不開。

對於河西的一萬五千多個騎士戶而言,土地並不是稀缺資源。沒有人耕種放牧,劃上惡霸大地主的成分也得要飯去。

如果說周國有點像普魯士,以親自經營土地的容克階級爲軍事上的基礎,以工商業大城市爲經濟上的基礎。那麼河西就彷彿是沙俄,農奴制莊園纔是整個國家的基礎。由國家牢牢控制的東正教是維持帝國統一的紐帶。而皈依了東正教的哥薩克部落戰士,則是帝國擴張的利刃……

15000多個部曲制莊園成爲了天理教政權的軍事和經濟基礎——部曲制莊園除了承擔兵役,還必須繳納貢賦,以維持政權的運行。而爲了保證這些莊園有能力長期提供兵力和財富,章理在進行部曲制改革的同時,還規定了長子繼承製。

所有的莊園,都不得進行分割!

而沒有繼承權的兒子們,根據章理的命令,都必須進入天理學院(其實是個地方行政機關)管轄的天理書院(是真正的書院,也擁有部曲制莊園)學習儒學和武藝,成爲天理教政權的官吏或軍人,用功勳去贏得屬於自己的莊園。

不用說,擴張的動力一樣是十足的!

只不過這個政權內部多少有點問題……章理的血腥手段也有違儒學的“親親尊尊”,難免遭人非議。

而爲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化解內部的疑慮,章理就必須高舉天理旗幟,發動戰爭!

……

蘇適快步走進了新落成的遺老齋,這是他父親蘇轍致仕後在泉州洛陽江畔的居所。

和另一個時空在潁川隱居歸老不同,這個時空的蘇轍是在判泉州府的位置上光榮退休的。因爲年老體弱,所以趙佶下了恩旨,賜第洛陽江畔。也就是這座“遺老齋”。蘇轍也就自號“洛陽遺老”,在泉州隱居。由擔任泉州市舶司使兼知臺灣州事的次子蘇適照料。

因爲晚年得志,心情愉快,他的壽命也比歷史上要長。歷史上蘇轍在政和二年冬季就過世了。而現在,眼看已經政和四年秋了,老人家還活得好好的。

蘇適現在雖然兼知臺灣,不過並不在鹿港的衙署辦公,而是在泉州的市舶司衙署辦事兒。

而他所管轄的臺灣州,也是個比較特殊的存在。是個一堆羈縻縣組成的州,其實也不是什麼縣,不過就是在臺灣海邊上適合修建港口的地方,建立的城堡據點。

除了鹿港縣、澎湖縣之外,都是泉州海商的財產。蘇適用這些“縣”從泉州的海商豪門那裡換到了一百多萬緡,再用這筆錢買下了周國海軍的幾十艘槳帆船。建立了歸屬臺灣州管轄的澎湖巡檢司戰船隊。也沒有幾十艘戰船的規模,僅僅配備了十二艘狀態較好的槳帆船,餘下的戰船,則被轉賣給了福建沿海的漢人海商——這些由天津船廠建造的戰船,用料講究,質量一流,其中的一部分還配有猛火油櫃,戰鬥力非常強大。對於福建海商們來說,絕對是搶手貨!

哦,海商爲什麼要那麼好的戰船?

當然是爲了去馬六甲海峽以西、以南貿易了。

自治的南洋都護府因爲可以得到博士團還有紀家海軍的支持,這幾年擴張得很厲害。不僅在爪哇島上搶了地盤,還在馬來半島(南洋都護府爲之命名爲南洋州)上搶了許多地盤。還控制了馬六甲海峽以東的一系列羣島。

儼然就是南洋的霸主了!

地盤大了,貿易的觸角自然長了。不僅控制了馬六甲海峽的貿易,而且還依託爪哇島上的殖民地,掌握了香料羣島的貿易。

甚至還把觸角深入了印度洋!開始和天方教、印度教海商搶地盤。

而失去了貿易線的天方教、印度教海商,則紛紛淪爲海盜,開始打劫漢人海商的船隻。

於是配備了猛火油櫃和爆裂火箭的戰船,就成了海商們的必須品了。

現在的天下真的讓蘇適都看不懂了!海商們在海上擴張,天理教在西北擴張,大周共和國則在東北亞海陸雙擴張,而最讓他感到意外的是,本來已經萎靡下去的大宋朝廷不知怎麼回事,居然又鬼使神差一般,想要對交趾國這個南方小霸王下手了!

還要讓他去調查交趾國有否不臣——開什麼玩笑!交趾國能讓你查?別把性命給查沒了。

所以得到旨意的蘇適沒有忙着出發,而是到處調集兵力,組織了一個武裝調查團。現在調查團已經組成,今天他就是來和父親道別的。

第848章 請上賊船第876章 公民模範軍 上第406章 界河商市 上第1488章 主昏臣奸是東宋第538章 奸黨的崛起 六第1013章 兵臨城下 一第381章 勉爲其難聽個政第139章 潘巧蓮和趙佶的故事 (第三更,求首訂)第1243章 草原上的三國志第156章 畫院是特務機關(第四更)第1000章 戰爭纔是最大的生意第1219章 軍國 二第四十七章 潘巧蓮寫真圖 中第1175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一第292章 永遠的利益第1202章 士大夫是公民麼?第1188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一第629章 新的商市第791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八第757章 契丹來也 完第1067章 高俅,危險 一第1123章 武好古的大目標第165章 花花公子第384章 傻官有傻福第227章 武大郎當官第1415章 風波亭 上第202章 奪命的寫真第533章 奸黨的崛起 一第995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官家不怕第347章 兄弟之邦第570章 強盛大國第1373章 宣和復古——東賊百萬來第478章 房奴 七第1178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四第956章 階級敵人武好文 下第371章 開天闢地 三第1339章 好一個武義久第三十章 美人恩(求收藏,求推薦)第1042章 南征北伐——奉旨搶劫第11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548章 義務府兵制第969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三第1092章 妖法厲害第1385章 趙楷有機會第256章 奴隸盼造反第765章 高俅冤枉 六第1334章 敵在避暑宮 二第1005章 經濟戰已經開始了第276章 高人要有架子第五十八章 魯智深,李師師(漏章已補)第858章 請蔡入翁 五第1019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三第865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五第836章 一心爲公蔡元長第341章 大藝術家第646章 假子軍團第1111章 國賊,軍亂 二第301章 西門青超兇的第877章 公民模範軍 下第1342章 兵臨都門,無路可退矣第1076章 真正的考驗第1159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五第614章 誰是好漢 完第818章 星主的崛起 上第1250章 大石有辦法第861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一第五十二章 誤會,都是誤會啊第765章 高俅冤枉 六第257章 好一個火坑第124章 嶽和賣馬第930章 要去羅馬?第1104章 童貫還是奸的!第554章 以德服人 完第176章 賀正旦第11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428章 大儒中的壞人第523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一第421章 大儒 八第556章 騎士、博士和城第99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蔡京來了第1140章 驅虎鬥虎第339章 何來百萬石第544章 奸黨的崛起 十二第496章 這很封建 十一第1207章 公民不平等第1062章 投名狀第1007章 結硬寨,打呆仗第226章 唯有讀書高第1257章 官家想跑第855章 請蔡入甕 二第391章 好男兒 下第676章 敵在開封府 四第937章 好大的畫餅 中第267章 搞出人命了第204章 權力的產業第839章 不知同行是冤家第1139章 大宋萌古王合不勒第449章 點亮燈塔 完第856章 請蔡入甕 三第110章 養成(求收藏,求推薦)
第848章 請上賊船第876章 公民模範軍 上第406章 界河商市 上第1488章 主昏臣奸是東宋第538章 奸黨的崛起 六第1013章 兵臨城下 一第381章 勉爲其難聽個政第139章 潘巧蓮和趙佶的故事 (第三更,求首訂)第1243章 草原上的三國志第156章 畫院是特務機關(第四更)第1000章 戰爭纔是最大的生意第1219章 軍國 二第四十七章 潘巧蓮寫真圖 中第1175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一第292章 永遠的利益第1202章 士大夫是公民麼?第1188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一第629章 新的商市第791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八第757章 契丹來也 完第1067章 高俅,危險 一第1123章 武好古的大目標第165章 花花公子第384章 傻官有傻福第227章 武大郎當官第1415章 風波亭 上第202章 奪命的寫真第533章 奸黨的崛起 一第995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官家不怕第347章 兄弟之邦第570章 強盛大國第1373章 宣和復古——東賊百萬來第478章 房奴 七第1178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四第956章 階級敵人武好文 下第371章 開天闢地 三第1339章 好一個武義久第三十章 美人恩(求收藏,求推薦)第1042章 南征北伐——奉旨搶劫第11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548章 義務府兵制第969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三第1092章 妖法厲害第1385章 趙楷有機會第256章 奴隸盼造反第765章 高俅冤枉 六第1334章 敵在避暑宮 二第1005章 經濟戰已經開始了第276章 高人要有架子第五十八章 魯智深,李師師(漏章已補)第858章 請蔡入翁 五第1019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三第865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五第836章 一心爲公蔡元長第341章 大藝術家第646章 假子軍團第1111章 國賊,軍亂 二第301章 西門青超兇的第877章 公民模範軍 下第1342章 兵臨都門,無路可退矣第1076章 真正的考驗第1159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五第614章 誰是好漢 完第818章 星主的崛起 上第1250章 大石有辦法第861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一第五十二章 誤會,都是誤會啊第765章 高俅冤枉 六第257章 好一個火坑第124章 嶽和賣馬第930章 要去羅馬?第1104章 童貫還是奸的!第554章 以德服人 完第176章 賀正旦第11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428章 大儒中的壞人第523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一第421章 大儒 八第556章 騎士、博士和城第99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蔡京來了第1140章 驅虎鬥虎第339章 何來百萬石第544章 奸黨的崛起 十二第496章 這很封建 十一第1207章 公民不平等第1062章 投名狀第1007章 結硬寨,打呆仗第226章 唯有讀書高第1257章 官家想跑第855章 請蔡入甕 二第391章 好男兒 下第676章 敵在開封府 四第937章 好大的畫餅 中第267章 搞出人命了第204章 權力的產業第839章 不知同行是冤家第1139章 大宋萌古王合不勒第449章 點亮燈塔 完第856章 請蔡入甕 三第110章 養成(求收藏,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