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遇到個吳員外(求收藏,求推薦)

這一路他們行得很慢,從開封府到應天府,不過二百多裡,卻走了足足五日纔到。

之所以走得如此之慢,是因爲武好古約了日本老和尚戒絕和五臺山官僚和尚魯智深同行。魯智深沒什麼,身強力壯的又能騎馬,真要拼命趕路,二百多裡一日一夜便到了。

可是戒絕老和尚不行,他年事已高,又騎不得馬,只得坐了一輛大相國寺派出的騾車緩緩行路。

而且這老和尚一看就有道亨,每到一處館驛(戒絕和魯智深都是有官身的,又是奉旨東行,自然領了驛券,可以免費入住館驛,而武好古等人便掛上老和尚隨處的名義蹭住),都會招來幾個過路的達官貴人來探究佛法。有時候,還會有出京赴任的官員主動伴行,一路上和老和尚高談闊論。

不過這也倒方便了武好古,有官人爲伴,沿途的稅卡自是一路放行,直到入了應天府城,也沒交一文錢的稅。

應天府原名宋州,趙匡胤還沒篡位之前便是殿前都點檢兼宋州歸德軍節度使。宋朝的國號便由此而來,而宋州也就成了宋朝的“龍興之地”,升格爲應天府。在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應天府再次升格成爲南京,並且在此營建了行宮正殿,城市也一再擴建,變成了規模不亞於東京開封府的大城。

不過應天府的人口卻遠沒有開封府那麼多,便是入了府城,仍然有一種空曠之感。

進入應天府城後,武好古等人還是尋到了應天府的館驛,還沒進門,就看見一個白麪長鬚,身着錦袍,富商模樣的男子大步上前,到了老和尚跟前便大禮叩拜。

“佛弟子吳知,叩見戒絕法師。”

老和尚戒絕還了一禮,便道:“這位施主快快請起。”

自稱“吳知”的男子又拜了拜,才立起來,恭謹道:“弟子昨日夢中見了菩薩,說今日可遇到羅漢,不想真的在應天府見到大師了。”

老和尚戒絕似乎早就習慣這種被信徒膜拜的場面了,只是笑了笑說:“施主認得老僧嗎?老僧向在五臺山修行,已經十多年沒有出來行走了。”

“弟子去過五臺山,”吳知大官人道,“在真容院裡有幸聽法師講過佛理。

不知大師怎到了這應天府?可是雲遊到此的?”

“老僧在五臺山修持多年,僥倖悟得一些佛理,想要傳回東瀛,以度日本國之蒼生。”

“那便是天大的功業啊。”

吳知聽了這話,又納頭便拜,口中還唸唸有詞道,“怪不得菩薩說今日可見羅漢,原來戒絕大師是要證羅漢果了,我今日得見大羅漢,真是前世修來的福分啊!”

說着說着,吳知大官人居然痛哭流涕起來,看上去真是虔誠無比。

對於佛教,武好古也就是將信將疑(他本來是無神仙論者,然則遇上了靈魂穿越這等事情,也就有點信了,不過也不知哪家纔是真神仙),在開封府也見過不少比較虔誠的佛弟子。不過如眼前這位,見個老和尚便哭成一團的,倒也少見。

這少見之人,見一見便可,要是沒完沒了就不好了。想到這裡,武好古衝着正攙扶着老和尚的傅和尚使了個眼色。

傅和尚馬上會意,開口便道:“時候不早了,還是先讓法師入館歇息吧。”

那吳知大官人聞言立馬站了起來,對老和尚道:“實在不該耽誤大師修行,但佛弟子還是有個不情之請,還望法師成全。”

“哦,”老和尚笑了笑,“施主說吧。”

“佛弟子知道此處不遠的南大湖旁觀音禪院的素齋是南京第一,佛弟子想在那裡擺上一席,請大師享用。”

“也好,”老和尚沒有推脫,“待老僧安頓則個,便去觀音禪院。”

“那佛弟子便去安排了。”

吳知大官人行了一禮,便匆匆而去,從頭到尾都沒有和武好古說過一句話。

武好古也只當他是個信佛信到癡迷的佛弟子,壓根沒想到此人便是縱橫鄆、濟、濮三州的孝義黑三郎宋江之下的第二號頭領,智多星吳用。

他正是奉了宋江之命,裝成佛弟子接近武好古,想要摸清底細,纔好方便下手。

就在吳用去觀音禪院準備素齋的時候,武好古等人已經憑着驛券在應天府的館驛中開好了房間,安放下了行李。由於時間還早,戒絕和尚和魯智深並沒有出門,而是讓傅和尚去邀武好古、潘巧蓮一同去品茶聊天。

武好古和潘巧蓮剛一進門,就聽見魯智深在說那個“吳知大官人”。

大和尚說:“那吳大官人樣的佛弟子在大宋這邊可不多見,倒是遼國多得很。”

“遼國?”武好古這時正隨着傅和尚進門,“智深大師還知道遼國的事兒?”

“怎不知道?”魯智深站起身迎了武好古和潘巧蓮則個,然後請兩人落座,“灑家便去過遼國。”

“去過遼國?”武好古奇道,“很容易去麼?”

“容易啊,”魯智深笑道,“五臺山便靠近遼國地界,而且遼人崇佛遠勝於我朝,凡僧人過去,關卡上都通行無阻,到了遼國也有寺廟和佛弟子招待。”

“哦。”

武好古隱約記得不知誰給遼國、金國的滅亡下的定義,叫“遼以釋廢,金以儒亡”。“釋”便是佛教了,堂堂大遼,便是信佛信得廢掉了……

“如今北境頻頻有警,遼人莫不會興兵南下吧?”潘巧蓮對遼國佛教沒甚興趣,不過卻很關心宋遼之間的衝突。因爲她哥哥潘孝庵便是捧日軍裡面的指揮,若是宋遼開戰,那可真的要上戰場了!

“不會。”魯智深肯定地道,“如今契丹人信佛向善,五京之地佛寺林立,僧侶如雲,早非昔日恁般兇悍了,還如何南下?

對了,武大郎,你的寫真本事了得,若能給戒絕大師寫上幾幅,來日尋個機會帶去遼國,送給他們的大貴人,定可得到不少賞賜,若是要在遼國做買賣,也就容易多了。”

原來戒絕大師不僅在宋國有不少信徒,在遼國那邊也是信衆如雲——佛弟子都知道傳法是莫大功業,戒絕老和尚到中華求法,傳於日本國,怎麼都能證個羅漢果。

如果武好古給他畫了像,將來老和尚一圓寂,這可就不是《戒絕和尚寫真集》,而是《戒絕羅漢真容集》了。對於遼國那些信佛信得入迷的大貴人言,一幅和真人一模一樣的“羅漢真容圖”,那就是無價之寶,比吳道子的真跡還寶貝!

老和尚聽了魯智深的話,也哈哈一笑道:“武施主,便給老僧畫上幾紙,也叫老僧帶回日本國吧。”

武好古也覺得這注意不錯,遼國大貴人的賞賜他自不放在眼裡,但是能拉上關係也是好的。

至於把自己的作品傳到日本國,說不定還能擺在平安京的皇家寺院裡面,也算是走出中國,跨向世界了……

第1015章 兵臨城下——資本家害怕了第1105章 遼國求和了第1197章 皇帝果然是個危險職業第655章 割人頭啦!第613章 誰是好漢 六第462章 地產興邦 五第858章 請蔡入翁 五第517章 話語權 三第1424章 東宋南進!第九十四章 又見紀才子第1096章 契丹大勢已去?第229章 談婚論嫁第1013章 兵臨城下 一第391章 好男兒 下第1379章 宋魂已逝第587章 君子之約第1373章 宣和復古——東賊百萬來第847章 國際奸臣武大郎第1426章 光明頂第1400章 革了地主老財的命第720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五第857章 請蔡入甕 四第855章 請蔡入甕 二第1217章 共和國,成立!第七十四章 有病要早治(求收藏,求推薦)第546章 奸黨的崛起 十四第五十四章 書畫行首第1487章 東宋,你要小心啊!第1161章 共和國的崛起 七第611章 誰是好漢 四第694章 大宋官人完顏斜也第625章 我們就是路過的第1449章 鐵牛第1150章 大金將興,桀遼必亡?第139章 潘巧蓮和趙佶的故事 (第三更,求首訂)第十六章 鬼市子 (求收藏,求推薦)第152章 誰的通天梯,求月票,求訂閱)第1299章 撕裂大宋的利益集團 上第1295章 發鈔權之戰 一第733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九第1113章 國賊,軍亂 四第1319章 阿骨打之死 八第1499章 走向戰場第1253章 國賊三人組第696章 強盜來了 上第954章 兄弟能同心嗎?第340章 燒冷竈第1095章 房奴的嘆息第1312章 阿骨打之死 一第1361章 謀萬世,顧眼前第1370章 太原人民喜迎共和軍第470章 分田地,做騎士 二第680章 敵在開封府 完第757章 契丹來也 完第574章 論道 四第339章 何來百萬石第1353章 宋奇諾第784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一第四十三章 佳人有約(求收藏,求推薦)第546章 奸黨的崛起 十四第1162章 共和國的崛起 八第248章 自由市 下第1117章 國賊,軍亂 八第1216章 被逼無奈宋道宗第125章 婚姻得聽父母的第1368章 關中自古帝王家第1154章 大遼有救第1295章 發鈔權之戰 一第1464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從今天起一更)第459章 地產興邦 二第1447章 光明教的崛起第939章 好大的畫餅 完第806章 真理邪路第917章 中國獅子王第1010章 這是洋務運動?第473章 難兄難弟 二第867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七第1129章 咱們共保大宋天下第160章 送你升官發財(第四更)第995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官家不怕第740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六第1263章 聯金防周吧第680章 敵在開封府 完第627章 夾着尾巴的殖民者第712章 中計了,沒錢了第201章 很奸的奸相第1391章 新周和東宋第502章 這很封建 十七第965章 大宋書生能掌兵 三第四十二章 潘家園,西四房第591章 士林有公敵第574章 論道 四第671章 房奴的最後一戰 下第六十八章 好一番算計(求收藏,求推薦)第1421章 侵略者義勇第十三章 醉羅漢 中 (求收藏,求推薦)第345章 商人的手段第533章 奸黨的崛起 一第1352章 大宋有進步第872章 輪到武好古倒黴了 一
第1015章 兵臨城下——資本家害怕了第1105章 遼國求和了第1197章 皇帝果然是個危險職業第655章 割人頭啦!第613章 誰是好漢 六第462章 地產興邦 五第858章 請蔡入翁 五第517章 話語權 三第1424章 東宋南進!第九十四章 又見紀才子第1096章 契丹大勢已去?第229章 談婚論嫁第1013章 兵臨城下 一第391章 好男兒 下第1379章 宋魂已逝第587章 君子之約第1373章 宣和復古——東賊百萬來第847章 國際奸臣武大郎第1426章 光明頂第1400章 革了地主老財的命第720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五第857章 請蔡入甕 四第855章 請蔡入甕 二第1217章 共和國,成立!第七十四章 有病要早治(求收藏,求推薦)第546章 奸黨的崛起 十四第五十四章 書畫行首第1487章 東宋,你要小心啊!第1161章 共和國的崛起 七第611章 誰是好漢 四第694章 大宋官人完顏斜也第625章 我們就是路過的第1449章 鐵牛第1150章 大金將興,桀遼必亡?第139章 潘巧蓮和趙佶的故事 (第三更,求首訂)第十六章 鬼市子 (求收藏,求推薦)第152章 誰的通天梯,求月票,求訂閱)第1299章 撕裂大宋的利益集團 上第1295章 發鈔權之戰 一第733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九第1113章 國賊,軍亂 四第1319章 阿骨打之死 八第1499章 走向戰場第1253章 國賊三人組第696章 強盜來了 上第954章 兄弟能同心嗎?第340章 燒冷竈第1095章 房奴的嘆息第1312章 阿骨打之死 一第1361章 謀萬世,顧眼前第1370章 太原人民喜迎共和軍第470章 分田地,做騎士 二第680章 敵在開封府 完第757章 契丹來也 完第574章 論道 四第339章 何來百萬石第1353章 宋奇諾第784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一第四十三章 佳人有約(求收藏,求推薦)第546章 奸黨的崛起 十四第1162章 共和國的崛起 八第248章 自由市 下第1117章 國賊,軍亂 八第1216章 被逼無奈宋道宗第125章 婚姻得聽父母的第1368章 關中自古帝王家第1154章 大遼有救第1295章 發鈔權之戰 一第1464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從今天起一更)第459章 地產興邦 二第1447章 光明教的崛起第939章 好大的畫餅 完第806章 真理邪路第917章 中國獅子王第1010章 這是洋務運動?第473章 難兄難弟 二第867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七第1129章 咱們共保大宋天下第160章 送你升官發財(第四更)第995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官家不怕第740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六第1263章 聯金防周吧第680章 敵在開封府 完第627章 夾着尾巴的殖民者第712章 中計了,沒錢了第201章 很奸的奸相第1391章 新周和東宋第502章 這很封建 十七第965章 大宋書生能掌兵 三第四十二章 潘家園,西四房第591章 士林有公敵第574章 論道 四第671章 房奴的最後一戰 下第六十八章 好一番算計(求收藏,求推薦)第1421章 侵略者義勇第十三章 醉羅漢 中 (求收藏,求推薦)第345章 商人的手段第533章 奸黨的崛起 一第1352章 大宋有進步第872章 輪到武好古倒黴了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