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

金登乾的挑釁和威脅並沒有讓胡楚元生氣,胡楚元很冷靜,他知道,這件事的背後不僅站着赫德,也可能有英國政斧部分人士的密謀和策劃。

他。

不在乎!

等金登幹狐假虎威的說完這一切,胡楚元就很冷淡的起身送客,道:“那麼,我知道你和赫德先生的意思了,我很忙,就不親自送你了。”

金登幹微微有點意外。

他很奇怪,他也不相信……胡楚元哪裡有條件拒絕他,這個人根本就沒有和世界上最強大的大英帝國政斧打過交道,應該是充滿了害怕和畏忌吧?

可他也沒有失望,只是輕蔑的冷笑着,高傲的起身告辭離去。

他知道,要不了多久,胡楚元就會像一條賤狗那樣的來求他,乞求他的出手和援助。

胡楚元倒沒有將這件事和這個人放在心上,繼續收拾行李,做着前往美國的準備。

1879年11月1曰,胡楚元正式啓程前往美國,因爲平均航速只有13節,經歷了長達十二天的海上旅行,泰昌號才抵達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州府波士頓。

說起波士頓,胡楚元就想到了非常著名的傾茶事件,恰恰是這件事引發了美國讀力戰爭,而事情的起源則是東印度公司。

茶葉對於波士頓有着特殊的意義,羅素家族和伍氏家族也一直住在這座城市裡。

同時,他們也是耶魯大學的重要資助人之一。

伍淑珍正成長於這裡,回到故鄉的感覺總是很美好的,船離着海港灣還有十幾裡遠,她就迫不及待的拉着胡楚元到了甲板上,高興的眺望着城市的輪廓。

相比於其他的美國城市,波士頓是漂亮的,美麗的,充滿了歷史的厚重感,這裡也是英國移民和五月花號的第一站。

和在英國不同,胡楚元在美國的很多行程都已經被安排的很緊密。

在伍家的招待晚宴結束後,胡楚元就在伍振邦的安排下,住在伍家花園的西側莊園裡,並在這裡和容閎、留美幼童的幾名代表會晤。

留美幼童整件事的開端就是容閎提倡的,主要的支持人是曾國藩,曾國藩死後,此事就由李鴻章扶持艹辦,由留學事務局直接管轄,歸屬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直轄。

第一批留美幼童有三十人,於1872年啓程前往美國。

前後總計有四批,共有120人,平均年齡是十二歲,除先期有9名學生因不守紀律而被遣返外,其餘都還在美國求學。

這些學員的具體資料和名單,胡楚元很早就通過徐潤和容閎拿到了,包括那些私費留學,搭附在留學事務局的廣東籍學生7人,目前總計有50人考取了大學。

此次前來見胡楚元的代表有三個人,分別是歐陽庚、樑敦彥、陸永泉,他們都曾在福州船政學堂讀書,年紀比其他同批的學生大幾歲,因爲有英語功底,又學過一些基礎,很快就在適應了當地的生活,並很早就考取了耶魯大學。

其中,歐陽庚是留學幼童中第一個考上大學的,還是很難考的耶魯大學。

此時的歐陽庚是十九歲,和胡楚元恰好同年,只是彼此之間差距未免太大。

都是年輕人,大家似乎也談的來。

邀請他們坐下來後,胡楚元就和他們問了問在美國的生活情況,他其實還挺羨慕這些人,能夠考上耶魯大學。

和三人陸續的詢問一番,胡楚元不免有點失望。

確實有不少學生已經考上了大學,真正就讀於工科專業的卻僅有幾個,其他的都讀文科類專業,歐陽庚和樑敦彥學的是法律,陸永泉學的是拉丁文學。

失望啊!!!

胡楚元也沒有將這種心情表露出來,繼續和他們閒聊。

耶魯大學的本科教育是不分具體的專業,除醫學院、法學院,其餘都只實施通識教育,畢業後授予文理學士學位,在研究院纔會開設各專業學院。

歐陽庚、樑敦彥就讀於法學院,而陸永泉則在社會學院就讀。

毫無疑問,他們對於美國的生活和學習是很滿意的,唯獨不滿意的就是督學吳嘉善,也就是那個以保守著稱的吳子登,正是這個人非常關鍵的中斷了留美事業。

可據胡楚元所知,吳嘉善也不是純粹的保守派,事實上,他起初是很支持留學事業的,也是洋務運動的支持者,以精通西洋數學而聞名,和李善蘭、華蘅芳都是至交。

這樣的人決定停止留學事業,顯然也是有他自己的判斷,而不是盲目的反對留學。

胡楚元怎麼說呢?

他只能說,蒼蠅不盯無縫的蛋,事情總是有兩面姓的,在這個時代下要求吳嘉善放棄他個人的原則,那也不太可能。

百度有些東西真的不能信。

用130年後的政治想法來評斷今天的事情,本身就是錯誤的,用這個時代的清人的觀點看這些留學生,他們確實有很多讓人無法接受的問題。

當然,胡楚元是可以接受的。

他和歐陽庚三人一直聊到了深夜,對他們的情況大體也有了第一手的瞭解,對於他們和吳嘉善之間的衝突,更是非常的清楚了。

說實話,此刻的他居然不覺得吳嘉善有錯,換了清朝的任何一個官員過來,這種情況都是必然會發生的。

吳嘉善啊,他算是某種極限了。

換了別人,還真忍不了這麼久。

將歐陽庚三人送出自己的公寓後,胡楚元心裡不免有點沉重。

他默默的感嘆,這個時代的事情真的不好辦啊。

換人?

換人也沒有用,不用130年後的“GCD的先進政治道德”來評斷,吳嘉善真的算是很不錯了!

胡楚元不由得有種一時無語的感覺。

見他一直不說,容閎就有點奇怪了,主動開口問道:“胡少,你現在是怎麼想的?”

胡楚元想了想,道:“我會盡力和吳大人、陳大人溝通一番,不過,我覺得應該要讓步的反而是你和這些學生。”

“這?”容閎無語,這倒是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胡楚元則道:“容博士,你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別人,尤其是吳嘉善、陳蘭彬這樣的清朝廷官員。恕我直言,據我所知,這兩位官員已經算是清朝廷中最爲開放的幾個人,如果你連他們都得罪光了,連他們都不支持了,我看朝廷中斷留學之事就在兩三年間。”

容閎畢竟也是有地位的人,他有點難以承受這樣直接的批評,很有些生氣的質問道:“這麼說來,所有的錯都是因爲我咯?”

胡楚元道:“中國人說,小不忍則亂大謀,我認爲您有點艹之過急了。改變中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你完全指望靠120個學生去改變中國,那更加的不可能。他們只是孩子,只是學生和年輕人,如果身爲長輩的你和吳嘉善不能合理的約束他們,只是任由他們按照自己的喜好自由發展,一味的享受美式的自由主義思潮,結果怕是很可悲的!”

容閎更加生氣,問道:“那你想怎麼辦?”

胡楚元倒是不賭氣,道:“循序漸進,無功者何以談權勢,無權者何以談變革。先想辦法讓這些留學生能夠成爲清朝廷的有功之臣吧。您想辦法讓幾個有責任心的學生組織一個自愛會,自愛、自助、自強,爲中國而學習,爲四萬萬同胞而學習,而不僅僅是爲了他們自己學習。兩方面着手,他們自律,而我想辦法緩和矛盾,雙方各退一步,優先確保他們能夠在美國讀完大學。”

聽了這番話,容閎沉默了片刻才道:“他們既然是來美國學習的,就應該在他們能夠爲國效力的前提下,給他們足夠的自由,讓他們有機會和空間理解真正的西方思想,我認爲,這纔是改變中國的唯一道路!”

胡楚元哭笑不得。

他不得不說,容閎恐怕在此事上的責任更高,但容閎又沒有任何錯。

想了想,他只能說道:“在清朝廷控制着中國一切的情況下,您這樣的想法太冒險了。恕我直言,假如他們最終被集體招回國內,並遭到朝廷的冷遇,堅決不用他們爲官,您屆時算是在救國呢,還是毀了120個年輕人的前途,毀了中國工業革命的所有希望?”

“你……?”

容閎氣憤的說不出話來,可他知道,和他說話的人畢竟是胡楚元,一個令他也敬佩的奇才,一個真正有可能改變中國的人,而不是陳蘭彬、吳嘉善那樣的傳統官員。

他自己也思量了很久,道:“胡少,你這話說的有點太重了。”

胡楚元則道:“博士,好心未必就能辦出好事。咱們首先要保證的還是這些人的未來,保證留學事務局能夠繼續經營,一切都要從長計議。咱們呀,先保住國家不受外強侵略吧,如果我們連這都做不到,就算在幾十年後,我們最終是改變了中國,得到的中國也將是殘破的,貧困的,餓死過,戰死過幾千萬人的中國。”

容閎不由得沉默良久,隨後才問道:“你是這樣認爲的?”

胡楚元堅定的點着頭,道:“是的,思想救國這種事,請您悄悄做,暗中做,慢慢做,過於張揚必然失敗,因爲胳膊永遠擰不過大腿。即便擰過了,那也不是胳膊很強,而是大腿非常弱了,事實是……現在的那個大腿還很強,此時的我們又何必要急於求成呢?”

容閎更加無語,一時之間,他還難以接受胡楚元的想法。

其實,他就是那種明知不可爲而要爲之的人,幻想着某種特殊的奇蹟。

這一點,胡楚元也有所察覺,他又慎重的想了想,再和容閎感嘆道:“我倒覺得您身上的重擔很重,正是因此,您也要特別的慎重。當然,實在是無法挽回了,那就靠我們的經費支持他們繼續學下去……這種事嘛,做兩手準備吧!”

對後面的這番話,容閎倒是更爲期待一些。

他寧願選擇後者。

(未完待續)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七億兩白銀第一章 胡雪巖死了第一百四十章 美洲財團的開局第一百五十五章 胡梅一黨第二百零五章 改革之策第二百二十一章 西北的叛亂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二百七十三章 人人有錢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一百六十五章 醇親王的大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美國,終究是JP摩根的第一百三章 新民黨太招搖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的中國,新的起點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內相瞿鴻機第二百八十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六十三章 顧家的古董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緒第二百七十八章 蘇曼西亞共和國總統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八十一章 這樣的結果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一百九十三章 日本海軍的最後之力第二百四十四章 君權級的絕唱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內相瞿鴻機第二百九十章 柯立芝繁榮第一百一十七章 克琳娜,達格爾的寧芙女神第四章 八個罈子七個蓋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中國1922第二百八十七章 中美海軍爭霸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津,暗殺胡楚元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一百章 踏上前往歐洲採購戰艦的道路第二百四十章 琉球島戰役(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五十七章 密帳第二十九章 旅居長崎的潘先生第二百一十二章 1896兵變第二百七十二章 卸任第二百三十八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四十九章 拙政園的密會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四大總掌櫃第一百六十六章 頤和園的真相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蘭灣戰役第九十五章 鄧世昌和葉富第六十四章 見利不忘義第一百六十八章 在日本的情報工作第七十章 江南鹽禍案的終結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親和日本人第八十二章 入股万旗洋行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滿清賭一局第二百六十六章 從始至終都是屠殺(一更)第二百四十章 琉球島戰役(一)第五十二章 陸三元第三十一章 潘麗美小姐第一百八章 劉步蟾的決定第一百九十章 督戰天下第五十章 左宗棠的鹽價第一百二十二章 捷達洋行和銀行夢第二章 左宗棠來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胡委員長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百萬兩銀子的賄賂第二百八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九十六章 有的就是錢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永福和天地會第一百八十九章 要麼不打,要打就打三年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東大戰(二)陰險的劉銘傳第二百五十章 胡維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登乾的恐嚇第一百三十章 排華案風波(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當二戰即將成爲現實第二十九章 旅居長崎的潘先生第八十七章 江南國學館的附帶屬性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親和日本人第二百五十章 胡維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第四十二章 重回上海第二十四章 滅曹計(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國家的利益,我的利益第二百零二章 龍川戰役——大山岩之死第六十四章 見利不忘義第七十八章 一個條件第九十八章 控股太古洋行第八十四章 梅譚之別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二百六十八章 國家的利益,我的利益第一百四十一章 做生意講誠信第七十一章 福州船政局的事終於來了第一百四十章 美洲財團的開局第二十二章 雌雄龍骨第九十九章 何璟回來了第三百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國人的“清室歸政”第五十一章 梅啓照的配合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九十七章 華蘅芳和太古洋行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國開始備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魏瀚來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七億兩白銀第一章 胡雪巖死了第一百四十章 美洲財團的開局第一百五十五章 胡梅一黨第二百零五章 改革之策第二百二十一章 西北的叛亂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二百七十三章 人人有錢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一百六十五章 醇親王的大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美國,終究是JP摩根的第一百三章 新民黨太招搖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的中國,新的起點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內相瞿鴻機第二百八十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六十三章 顧家的古董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緒第二百七十八章 蘇曼西亞共和國總統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八十一章 這樣的結果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一百九十三章 日本海軍的最後之力第二百四十四章 君權級的絕唱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內相瞿鴻機第二百九十章 柯立芝繁榮第一百一十七章 克琳娜,達格爾的寧芙女神第四章 八個罈子七個蓋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中國1922第二百八十七章 中美海軍爭霸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津,暗殺胡楚元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一百章 踏上前往歐洲採購戰艦的道路第二百四十章 琉球島戰役(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五十七章 密帳第二十九章 旅居長崎的潘先生第二百一十二章 1896兵變第二百七十二章 卸任第二百三十八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四十九章 拙政園的密會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四大總掌櫃第一百六十六章 頤和園的真相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蘭灣戰役第九十五章 鄧世昌和葉富第六十四章 見利不忘義第一百六十八章 在日本的情報工作第七十章 江南鹽禍案的終結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親和日本人第八十二章 入股万旗洋行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滿清賭一局第二百六十六章 從始至終都是屠殺(一更)第二百四十章 琉球島戰役(一)第五十二章 陸三元第三十一章 潘麗美小姐第一百八章 劉步蟾的決定第一百九十章 督戰天下第五十章 左宗棠的鹽價第一百二十二章 捷達洋行和銀行夢第二章 左宗棠來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胡委員長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百萬兩銀子的賄賂第二百八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九十六章 有的就是錢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永福和天地會第一百八十九章 要麼不打,要打就打三年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東大戰(二)陰險的劉銘傳第二百五十章 胡維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登乾的恐嚇第一百三十章 排華案風波(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當二戰即將成爲現實第二十九章 旅居長崎的潘先生第八十七章 江南國學館的附帶屬性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親和日本人第二百五十章 胡維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第四十二章 重回上海第二十四章 滅曹計(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國家的利益,我的利益第二百零二章 龍川戰役——大山岩之死第六十四章 見利不忘義第七十八章 一個條件第九十八章 控股太古洋行第八十四章 梅譚之別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二百六十八章 國家的利益,我的利益第一百四十一章 做生意講誠信第七十一章 福州船政局的事終於來了第一百四十章 美洲財團的開局第二十二章 雌雄龍骨第九十九章 何璟回來了第三百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國人的“清室歸政”第五十一章 梅啓照的配合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九十七章 華蘅芳和太古洋行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國開始備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魏瀚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