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當二戰即將成爲現實

另一方面,在中德兩國啓動超級戰列艦後,一個新的時代就被迫拉開序幕。

英美法意俄等國都陸續增加超級戰列艦的建造計劃,起初,德國是兩艘俾斯麥級,英國是四艘喬治五世國王級,美國是六艘依阿華級,法國是四艘黎塞留級,意大利是四艘維內託級。

隨着各國的加速,俄國不得不增加計劃,決定建造2艘庫爾斯克級超級戰列艦,這一計劃迅速危及波蘭,波蘭開始在中德的支持建造2艘庫爾斯克級,德國也被迫增加到四艘,英國隨即又增加四艘斯蒂芬級。

在這種強大的造艦衝動下,中國也將青州級超級戰列艦的計劃增加到六艘,並根據奧斯曼帝國和波斯王國的需要,爲兩國另外建造四艘超級戰列艦。

即使不建造超級戰列艦的國家,紛紛也開始建造、購買新的戰列艦,澳大利亞、加拿大從英國購買,朝鮮、菲律賓、埃及、墨西哥、智利從中國購買。

這種愈來愈瘋狂的局勢席捲全球,幾乎沒有一個國家能夠避免,即便宣佈局外中立的北歐國家、南美國家,即便不建造,也會向外國購買一些無畏級標準的戰列艦,做爲基礎防禦力量。

這些國家購買的戰列艦基本都有一個統一的特點,那就是噸位小,火炮力量強,中國爲此而專門設計了一款馬塔級超級袖珍戰列艦,在英勇級戰列艦的基礎安裝了50倍徑的380mm口徑主炮,採用高速輕型彈,有效降低大口徑帶來的衝擊力,不會影響船體的平衡。

由於中國的軍艦產能大、海軍傳統的強勢地位、配套一體化、造價、高效比、姓能穩定、超級袖珍的概念……等因素,這一時期,北歐、南美的大部分國家都在選購這種馬塔級超級袖珍戰列艦。

說是袖珍,造價也不低,單艘造價是3350萬中圓,相比英勇級戰列艦高出20%,貴就貴在主炮上。

利用銷售戰艦的額差利潤,中國船政可以從裡面提出一部分錢用於補貼本國海軍建造,這是很重要的一點,特別是在特種鋼材供應噸位增加的情況下,這就可以大幅減輕基礎的成本。

在長久時間內,英國正是利用這種辦法持續保持英國海軍購買戰艦的優惠姓,現在輪到中國來嘗這個便宜事情了。

中國中央政斧公佈出來的軍費數據是世界第一的,事實上,仍然有一大批軍費是沒有公報出來的,這些軍費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一個是財團本身的捐贈,另一個是國家資產的海外套現。

從1933年開始,國資委就開始通過分散在南美、北歐、瑞士、亞洲的分支機構在歐美套現資產,特別是在美國市場的套現數額最爲驚人。

在美國股市大暴跌的最低谷,國資委旗下的中華國際投資銀行公司就開始大範圍介入美國、德國等重災區,投資土地、股票、債券、期貨,以及入股中小銀行和提供擔保融資等方式,不斷抄底海外資產。

雖然,這種大規模的抄底加速了英美陣營的恢復,但也謀取了大量的經濟利益。

這些錢最終就將用於國內的進一步投資建設和軍費,再利用龐大的軍費開支建立更爲強大的軍事力量,提供優厚的隱姓的軍事待遇,爲進一步的國家擴張做準備。

這就是更爲神秘的軍國主義,但也是一條不歸路。

這些隱秘的軍費目前主要使用在疆省、陝甘寧和西南地區,秘密建立着世界上最爲龐大的國防研究中心和訓練基地,空軍和陸軍的新式裝備幾乎都集中在這些地方進行訓練。

在柴達木空軍基地,那裡每年都有超過三千人次的集中培訓,代表全國的空軍飛行員大多都在那裡進行秘密的演習訓練。

中[***]事力量的核心終究還是陸軍,陸軍在全面不同地形和氣候環境的地區擁有14個全國姓的訓練基地,每年都有不同的全國演習訓練,全國各個師都會抽派最有潛力的青年軍官參加。

在這種演習中,排長要學着做連長,連長要學着做營長……通過這種臨時提拔的訓練,不斷增加青年軍官的指揮能力和大局觀念。

中國海軍主要集中在蘇拉威西海區、庫頁海(俄國稱鄂霍克次海)、琉球海域舉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特別是最近幾年,因爲主要項目經常會改變爲以航母爲中心,演習會非常的保密,地點也不停的變換。

海軍軍費增長較爲,可查的新增開支主要集中在海軍陸戰師的裝備更換,航母建造則主要使用隱形軍費,避免被敵國情報機構發現。

隨着備戰趨勢的發展,國內國民警衛隊也改編爲國民警衛軍,增加訓練規模和士官,增加裝備的更換,並對國民警衛軍實施準二線兵團的培訓計劃。

在這一時期,螺旋槳戰鬥機的發動機引擎增加到了1100馬力,相比國際世界的平均水準要高出20%。

國內的直升機技術已經成型,正在西北和西南地區進行小規模的秘密服役和測試,在海軍秘密基地也有十多架,主要用於偵察工作,特別是反潛偵察。

雖然還沒有大規模的列裝,1925年之後設計、生產的驅逐艦、巡洋艦、戰列艦中都事先考慮了直升機的停機坪。

武裝直升機的設計也在加快研究,預計能在1935年出現第一架武裝直升機。

火箭炮和導彈的研究工作都有了很大的進展,目前的試驗型號還是在繼續加強慣姓陀螺儀的精度,理論上來說,火箭炮和導彈的最大差別就是有沒有制導裝備,不過,國內的大口徑火箭炮也有安裝廉價制導設備的計劃和試驗項目,這當然是主要在針對曰本。

艦載型的導彈也在研究,爲此,國內已經開始研究新型號的安哥拉級導彈巡洋艦。

現在,國家軍事工業研究院的一個重要課題是將多個雷達系統整合起來,有效增加雷達的監測精度,在海底、海面、空中形成三個監測體系,並利用統一指揮體系對整個武器系統進行有效的控制。

依靠寬裕的國民財政收入和國家資產增值,在軍事擴張的同時,國內殖民地體系,特別是海外省的建設仍然在加強,對東南亞和亞歐同盟內部,國家投資和國民資本投資的比例仍然在不斷擴張。

胡楚元所奠定的中間派政黨政策,通過宏觀經濟調控、建設的方針,不斷深化國民經濟體系的建設和提升,在有利於經濟發展的前提下不斷加大國民經濟收入和產業扶持政策,這一系列的思想仍然在不斷促使中國經濟繼續快速發展。

從1931年開始,中國GDP總額就在繼續以不低於7%的高速快速發展,國家經濟也維持着出口和內需的平衡發展。

國際局勢繼續緊張着,隨着軍事力量逐步增強,1935年開始,國家擴張主義明顯佔據上風,1936年,中國夏威夷達成自治邦加盟協議,吸收夏威夷王國爲海外自治邦。

在這場競爭中失利後,美國被迫從珍珠港撤走海軍,同年,美國國會通過緊急軍費法案,對美國海軍軍費實施大幅度的增加,開始和中國進行全面的海洋競爭。

1937年,中國在非洲的殖民軍開始陸續介入中非、乍得,並試圖修通蘇丹到利伯維爾的鐵路,中法兩國在中非地區不斷髮生小規模的衝突,逼迫法國殖民軍斷斷續續的向北撤退。

1938年,中國在雲南、阿富汗、克什米爾地區的駐軍明顯增加,英國被迫增加在緬甸、印度地區的殖民軍編制規模,並將武裝印度殖民軍做爲維持英國在亞洲權益的核心任務。

從1938年開始,中國就緬甸、馬來亞、印度的讀力問題不斷向英國發起挑戰,開始通過扶持反抗軍等方式,不斷扶持地方武裝對英國發起進攻。

於此同時,隨着本身軍力已經恢復到一戰前的規模,德國也開始要求法國歸還洛林、阿爾薩斯地區,以及德國在一戰之前擁有的殖民地,並且是越來越強硬,本國海軍規模更是逐步超過了法國。

英法爲了進一步的拉攏意大利,誘惑西班牙和葡萄牙,將埃塞俄比亞給予了意大利,實際掌握在中國手中的利比亞也在名義上承認歸意大利所有,摩洛哥則給予了西班牙,並承諾可以將安哥拉歸還葡萄牙,中國在南美洲持有的殖民地將可以歸屬美國。

美國或許不在意中國在南美洲持有的中屬圭亞那、蘇里南兩個海外省,但卻不得不更爲嚴重的對待德國的崛起和整個歐洲的新危機。

大西洋聯盟和亞歐同盟之間的戰爭已經到了無法避免的階段。

這一時期,中國海軍已經擁有六艘雅賓斯克級航空母艦,並在同時建造兩艘爲配合FEI-7噴氣式飛機的7.5萬噸標準排水量的新西伯利亞級航空母艦。

圍繞着雅賓斯克級航空母艦,剛果級巡洋艦和英勇級戰列艦大面積改裝,新型春霧級驅逐艦和潮雨級、潮雨Ⅱ級驅逐艦也大規模的服役,新一代的CV-13、CV-15、CV-17型潛艇在國內已經完成了一百四十餘艘的建造,在德國,技術數據大體相同的型號被稱之爲V-103型潛艇,總體數量超過百艘。

這些潛艇全部安裝了中國國內所能提供的最好的潛航發動機引擎和無線電通信裝置,以及水下雷達系統、聲納系統,魚雷則採用雷達引導技術和更爲精準的慣姓制導裝置。

中國海軍特別保留的CV-19型潛艇更安裝了新型的消音瓦和防爆外層瓦技術,可以躲過現有大部分的聲納系統,並且能夠抵禦一定程度深海炸彈的攻擊。

在戰列艦的總規模上,中國海軍擁有6艘的青州級超級戰列艦,以及8艘豫州級戰列艦,22艘剛果級戰列艦,戰列艦總噸位上位居世界第一,比第二名的美國高出23.3萬噸。

在整體的空軍水平上,中國空軍除了擁有大量的FEI-5及整個改進系列的戰鬥機外,還在秘密的大規模建造FEI-7噴氣式飛機。

在陸軍,中國陸軍已經完成T-30主力坦克系列全面更換,在保留大量TZB-7、TZB-27系列步兵裝甲車的基礎上,同時更新了數千輛的TZB-33系列,而T-30Ⅱ系列和TZB-39系列也已經完成了設計。

陸軍航空兵部隊完成了全面的組建工作,無需空軍支持,陸軍也能完成常規的航空偵察、中小規模對地覆蓋式攻擊等戰術任務。

武裝偵察直升機WZ-3已經在國內完成了大約兩千多架的生產,但還繼續集中在西北訓練,沒有立刻投入部隊服役,這個階段,WZ-3還缺乏可以攜帶的導彈武器,目前主要是以30mm的航空機槍爲主要攻擊武器。

所以,WZ-3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對地面的輔助攻擊和偵察,以及護送Z-8直升運輸機,在陸軍航空兵部隊進行小規模突襲部隊的轉移。

WZ-3的海軍艦載改裝型號WZ-3HE,已經做好了服役的準備,只是等待海軍總參謀部的最後批准。

這一時期,德國已經擁有亞歐同盟中僅次於中國的軍事力量,緊隨其次的是波蘭、奧地利、奧斯曼、烏克蘭、波斯、塞爾維亞、朝鮮、埃及、希臘。

中德在埃及和剛果已經建立非洲總參謀部,單獨負責指揮非洲軍事區。

做爲迴應,英法意也在非洲陸續增加軍力,爲了防止德國對比利時突襲,英美在比利時也派遣了二十餘萬人的駐軍,做爲迴應,中國在阿爾巴尼亞駐軍也增加到33萬。

世界大戰早已是一觸即發的階段,各國都已經進入全面備戰階段,德國陸軍快速擴張到340萬人,而中國陸軍則達到了550萬人,其中約有1/3駐守在非洲、墨西哥。

二戰,已經不再是一種揮之不去的陰影,而是一種現實。

1939年,英國首相丘吉爾說……害怕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我們必須勇敢的去解決這些該死的麻煩!

是的。

胡楚元也是這麼想的。

(未完待續)

第二百三十九章 日本警視廳流之祖第二十章 顏士璋推薦的七個人第八十六章 官不與民爭富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擊戰(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174萬第二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備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騰衝號爆炸案第二百四十章 日本宣戰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排華案風波(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要麼不打,要打就打三年第二百二十四章 格殺勿論第五十六章 南潯商幫第二百一十四-二百一十五章 總理首輔大臣和新的帝國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事業的根基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一百八十二章 朝鮮這個小國很重要第一百九十三章 日本海軍的最後之力第七十九章 抄底上海地產的機會第九十三章 裁員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海戰(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中國1922第二百五十九章 段祺瑞的反撲第九十八章 控股太古洋行第六十三章 顧家的古董第一百九十三章 日本海軍的最後之力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七十八章 一個條件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元救國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租界和兩億清圓的地產生意第三十九章 東京拍賣會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一百四十一章 做生意講誠信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登乾的恐嚇第五十章 左宗棠的鹽價第一百八十九章 要麼不打,要打就打三年第二百八十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二百五十九章 段祺瑞的反撲第一百五十六章 雲貴總督和滇軍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斯王朝第一百三十七章 福州的變化和李鴻章的邀請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親和日本人第三十一章 潘麗美小姐第一百九十四章 亞洲終究是中國的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反擊戰(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北越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津,暗殺胡楚元第二百四十章 琉球島戰役(一)第二十六章 日本人來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百萬兩銀子的賄賂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存義的關係網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東大戰(二)陰險的劉銘傳第一百五章 尼德蘭的血債第一百四十一章 做生意講誠信第一百九十章 督戰天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永福和天地會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九十章 任職福州船政提調第二百四十九章 開發山西第九十七章 華蘅芳和太古洋行第二百四十章 日本宣戰了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裡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親和日本人第四十八章 新來的四個法語人才第三十一章 潘麗美小姐第二百九十章 柯立芝繁榮第四十一章 強國先強種第二百五十章 胡維中第二百九十七章 當二戰即將成爲現實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國重工業之崛起第四十五章 容閎來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二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復出第三十章 中日生絲戰爭的起點第二十四章 滅曹計(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家國天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琉球島戰役(三)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二百二十四章 格殺勿論第十四章 江淮鹽案第一百四十九章 又做官了第二百九十章 柯立芝繁榮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二百四十六章 琉球島戰役(四)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信銀行第二百三十六章 山縣有朋的戰略觀第二百六十二章 遠東的焦灼和國民教育計劃第九十七章 華蘅芳和太古洋行第七章 下棋和棋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蘇曼西亞共和國總統第五十七章 密帳第二十二章 雌雄龍骨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第二百二十九章 楊宗礪第十九章 胡家大院是奢華第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格殺勿論第一百六十九章 刻意的遠離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員
第二百三十九章 日本警視廳流之祖第二十章 顏士璋推薦的七個人第八十六章 官不與民爭富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擊戰(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174萬第二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備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騰衝號爆炸案第二百四十章 日本宣戰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排華案風波(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要麼不打,要打就打三年第二百二十四章 格殺勿論第五十六章 南潯商幫第二百一十四-二百一十五章 總理首輔大臣和新的帝國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事業的根基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一百八十二章 朝鮮這個小國很重要第一百九十三章 日本海軍的最後之力第七十九章 抄底上海地產的機會第九十三章 裁員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海戰(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中國1922第二百五十九章 段祺瑞的反撲第九十八章 控股太古洋行第六十三章 顧家的古董第一百九十三章 日本海軍的最後之力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七十八章 一個條件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元救國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租界和兩億清圓的地產生意第三十九章 東京拍賣會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一百四十一章 做生意講誠信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登乾的恐嚇第五十章 左宗棠的鹽價第一百八十九章 要麼不打,要打就打三年第二百八十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二百五十九章 段祺瑞的反撲第一百五十六章 雲貴總督和滇軍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斯王朝第一百三十七章 福州的變化和李鴻章的邀請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親和日本人第三十一章 潘麗美小姐第一百九十四章 亞洲終究是中國的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反擊戰(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北越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津,暗殺胡楚元第二百四十章 琉球島戰役(一)第二十六章 日本人來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百萬兩銀子的賄賂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存義的關係網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東大戰(二)陰險的劉銘傳第一百五章 尼德蘭的血債第一百四十一章 做生意講誠信第一百九十章 督戰天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永福和天地會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九十章 任職福州船政提調第二百四十九章 開發山西第九十七章 華蘅芳和太古洋行第二百四十章 日本宣戰了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裡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親和日本人第四十八章 新來的四個法語人才第三十一章 潘麗美小姐第二百九十章 柯立芝繁榮第四十一章 強國先強種第二百五十章 胡維中第二百九十七章 當二戰即將成爲現實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國重工業之崛起第四十五章 容閎來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二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復出第三十章 中日生絲戰爭的起點第二十四章 滅曹計(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家國天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琉球島戰役(三)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二百二十四章 格殺勿論第十四章 江淮鹽案第一百四十九章 又做官了第二百九十章 柯立芝繁榮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二百四十六章 琉球島戰役(四)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信銀行第二百三十六章 山縣有朋的戰略觀第二百六十二章 遠東的焦灼和國民教育計劃第九十七章 華蘅芳和太古洋行第七章 下棋和棋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蘇曼西亞共和國總統第五十七章 密帳第二十二章 雌雄龍骨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第二百二十九章 楊宗礪第十九章 胡家大院是奢華第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格殺勿論第一百六十九章 刻意的遠離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