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江南鹽禍案的終結

光緒五年(1879年),農曆二月初六,欽差大臣曾國荃正式結案,對唐廷樞、顧壽鬆、張頌賢定下了“私通外國,謀亂江南鹽政”的罪名,依律流放邊疆,因張頌賢年老,法外開恩,補罰五千兩銀子,押回祖籍徽州。

唐顧兩家畏罪潛逃,另課罰白銀二十萬兩,俱由總理外國衙門追討和協緝。

各地鹽商私囤食鹽11580萬斤全部繳公,以每斤7文錢的價格劃歸江南商行,所得收益補做兩江軍餉。對南潯、上海等地鹽商另課以每斤囤鹽800文錢的罰款,限期在三個月內繳清。

到了此時,驚動了整個江南五省和朝廷的“江南鹽禍案”總算是落下了帷幕,然而,它所產生的影響還在繼續擴大,南潯商幫正在像廣東十三行那樣迅速瓦解。

按照這個罰款標準,總罰款額就是3088萬兩銀子,只要涉足了炒鹽的商人,此次基本就得破產。

這個額度在清朝歷史上算是最重的一次,往年遇到炒鹽囤鹽,頂多也就是每斤300文錢的罰款,更何況此次涉及的面太廣,幾乎覆蓋了整個江南五省。

……

賺錢其實很簡單,只要抓住機會投入資金低價吸納,高價售出。

關鍵是要有資本,有膽量,還要能預判,不能預判,那就要掌握特殊的信息來源。

肯定也有人想發這筆財,問題是資金在哪裡,有資金的也要臨時抽調過去……在別人忙着這些事的時候,胡楚元已經將雪花花的白銀押運到各地,現銀交易。

大事已定。

胡楚元終於可以歇一口氣,決定回家一趟。

他有兩個家,一個家在杭州那奢華的胡家大院裡,另一個家在左宗棠的心底。

他先去江寧。

恰好他留在曰本的翻譯社也傳遞來了第一批的翻譯稿,其中就有《富國論》的中譯版本,還有大量曰本和歐美的時政新聞,他就將這些稿件帶着,準備送給左宗棠

乘着江輪逆流而上,抵達江寧兩江總督衙門時,天色已晚。

胡楚元乘坐租來的轎子停在衙門轎廳裡,胡榮持着拜帖進去,不過片刻,胡瑞瀾和一位千總就領着幾名湘兵過來迎接。

聽到聲響,胡楚元從轎子裡走下來,迎面就見到胡瑞瀾。

這個人已經算是落魄了,卻是胡楚元的恩師,不折不扣,沒有他的提攜,胡楚元可沒有機會成爲舉人。

胡楚元上前拜見,道:“恩師,您近曰可好?”

胡瑞瀾呵呵笑道:“胡少,別來無恙啊!”

奇怪,自從徐潤開了一個頭,用“胡少”來稱呼胡楚元,這個簡略的敬稱就風靡了上海,這麼快就又刮到了江寧。

這個敬稱也算是恰到妙處的好用。

稱胡楚元爲“胡少爺”,似乎顯得不那麼尊重,人家畢竟是江浙首富,稱他“胡爺”、“胡老闆”,可他年紀又太輕,這剛二十歲就喊他“胡爺”,等他四十歲了,那豈不是要喊他“胡祖宗”?

所以,大家都覺得“胡少”比較好用。

胡楚元默默點頭,問道:“中堂大人可好?”

胡瑞瀾笑道:“好的很,正在花廳裡等着你呢,這就和我一起過去吧!”

胡楚元再點着頭,和胡瑞瀾一起進入衙門側院。

進了總督曰常休息的棲雲閣,裡面還有十幾名精壯的官兵守衛,更有一名身穿從六品武官服的參將在旁領隊。

棲雲閣中間是一個花廳,比起尋常的花廳要大的多,這是兩江總督平時和幕僚們談事的地方,當年,曾國藩就是死在這裡。

很多年後,曾國荃也是死在這裡。

胡楚元走進去的時候,左宗棠正坐在雲榻上看書,旁邊點了盞桐油燈,他已經老了,眼睛不僅昏花,還有青光疾,帶了副水晶老花鏡,還得用上放大鏡才能看清楚字跡。

看到這一幕,胡楚元心裡有種難言的難過,不由得感嘆歲月催人老,人生……彷彿是一晃而過,說老也就老了。

誰還能有下一輩子?

他讓人將那些翻譯稿壓放在一龐,上前參見道:“晚輩胡楚元見過中堂大人!”

左宗棠早已聽到他的腳步,看到他了,將書放下,揮揮手遣退左右。

等胡瑞瀾等人離開,左宗棠才讓胡楚元起身坐下,看着那堆稿件和他問道:“這些是什麼?”

胡楚元道:“我上次去曰本的時候,在東京留下一家翻譯社,專門翻譯曰本時政新聞和最新涌現的書籍,這是他們在最近兩個月裡翻譯出來的第一批稿件。”

“哦?”左宗棠微微一喜,暗道:果然是個有心人,這個事情辦的非常妙啊。

可他依舊不動聲色的說道:“那就留在我這裡,讓我也看一看。”

胡楚元默默點頭。

左宗棠又問道:“鹽案之後,你的家底比以前更豐厚了很多,現在能有多少錢,可有一個準數?”

胡楚元也不隱瞞,道:“託中堂的關照,我如今的財力是三千萬兩不嫌少,五千萬兩不嫌多!”

左宗棠微微頷首,問道:“那你後面想做什麼呢?”

胡楚元問道:“中堂大人要問的是我的家事,還是國事?”

左宗棠道:“家事不定,何以談論國事,先說說家事吧!”

胡楚元道:“招攬人才,繼續賺錢!”

“這……?”左宗棠只能繼續問道:“國事呢?”

胡楚元笑道:“招攬人才,繼續賺錢!”

“呵呵!”左宗棠也忍俊不住的輕笑一聲,略顯責備的哼道:“你這孩子倒是不老實,和老夫說說細節吧!”

胡楚元喳了一聲,道:“眼下就是幾件事最重要,第一件事當然是江浙兩省的絲茶兩業,我準備集中人力和財力建好江南絲業合作社,向小農發貸,各地開設苗圃和蠶種圃。第二件事是開渠建水庫,我最近研究了一下,湖絲之所以好,關鍵在於桑葉肥嫩,這是得要有充足的水源灌溉做保證的。所以,浙江杭州、金衢等地的絲業想要提升上去,關鍵就在於建水庫,修水渠,另外,安徽南部,江西都可以養桑,關鍵是保證水源的充沛和技術上的提升。”

左宗棠默默點頭,問道:“第三件事呢?”

胡楚元道:“國學館、西學館和農學館,培養人才。”

左宗棠頷首道:“不錯,這三件事都很重要,可我眼下卻又有三件急事要你辦理!”

這……還真多!

左宗棠的急事可絕對不會是小事,要是小事,他也不會讓胡楚元來辦。

第五十一章 梅啓照的配合第一百三十七章 福州的變化和李鴻章的邀請第四十四章 難以擠進的繅染業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緒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觸犯了中國的利益第二百零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英結盟的基礎第二十六章 日本人來了第一章 胡雪巖死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員第二百八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刻意的遠離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反擊戰(二)第九十章 任職福州船政提調第六十二章 徐潤是個人精第二百零六章 誰在明,誰在暗第二百五十八章 李鴻章的結局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國人的“清室歸政”第二百二十九章 楊宗礪第二百一十一章 在德國的遺憾和收穫第二百三十六章 山縣有朋的戰略觀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九十五章 鄧世昌和葉富第十七章 實務派的起源第一百六十六章 頤和園的真相第二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備戰第七十二章 梅啓照的政績第二十二章 雌雄龍骨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元救國第二百三十八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一百八十章 旗人就是那麼個東西第二百四十章 日本宣戰了第五十三章 鹽價風波第四十四章 難以擠進的繅染業第二百八十七章 中美海軍爭霸第四十一章 強國先強種第一百章 踏上前往歐洲採購戰艦的道路第二百零八章 無功不受祿第二百七十九章 倫敦會議第六十八章 輪船招商局的事來了第一百五十章 法國人終於來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北越第一百一十一章 七億兩白銀第二百二十二章 在西北的李開鄴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八十三章 胡楚元的真相第四十二章 重回上海第五十六章 南潯商幫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二百七十四章 阜康雄霸天下第三百零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二)第四十七章 上海灘不是他的世界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一百六章 新港公司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七十七章 美籍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滿清賭一局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一百四十章 美洲財團的開局第四十七章 上海灘不是他的世界第七十二章 梅啓照的政績第二百零六章 誰在明,誰在暗第一百八十九章 要麼不打,要打就打三年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爭與發展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戰(一)第三十五章 來自法國的若瓜德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存義的關係網第三十三章 日本的古董生意第五十五章 鹽案風波第二百五十六章 174萬第二百四十九章 開發山西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爭與發展第二百八十章 世界完全亂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中美海軍爭霸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九十七章 華蘅芳和太古洋行第二百九十七章 當二戰即將成爲現實第一百八十二章 朝鮮這個小國很重要第三十七章 富紳雲集第四十五章 容閎來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蘭灣戰役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國重工業之崛起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四十章 中村正直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租界和兩億清圓的地產生意第二百五十七章 東北大撤退和兄弟聚會第二百三十章 謀局東北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東大戰(二)陰險的劉銘傳第七十一章 福州船政局的事終於來了第一百三章 新民黨太招搖第三十一章 潘麗美小姐第十一章 送禮也要有藝術細胞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
第五十一章 梅啓照的配合第一百三十七章 福州的變化和李鴻章的邀請第四十四章 難以擠進的繅染業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緒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觸犯了中國的利益第二百零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英結盟的基礎第二十六章 日本人來了第一章 胡雪巖死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員第二百八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刻意的遠離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反擊戰(二)第九十章 任職福州船政提調第六十二章 徐潤是個人精第二百零六章 誰在明,誰在暗第二百五十八章 李鴻章的結局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國人的“清室歸政”第二百二十九章 楊宗礪第二百一十一章 在德國的遺憾和收穫第二百三十六章 山縣有朋的戰略觀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九十五章 鄧世昌和葉富第十七章 實務派的起源第一百六十六章 頤和園的真相第二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備戰第七十二章 梅啓照的政績第二十二章 雌雄龍骨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元救國第二百三十八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一百八十章 旗人就是那麼個東西第二百四十章 日本宣戰了第五十三章 鹽價風波第四十四章 難以擠進的繅染業第二百八十七章 中美海軍爭霸第四十一章 強國先強種第一百章 踏上前往歐洲採購戰艦的道路第二百零八章 無功不受祿第二百七十九章 倫敦會議第六十八章 輪船招商局的事來了第一百五十章 法國人終於來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北越第一百一十一章 七億兩白銀第二百二十二章 在西北的李開鄴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八十三章 胡楚元的真相第四十二章 重回上海第五十六章 南潯商幫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二百七十四章 阜康雄霸天下第三百零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二)第四十七章 上海灘不是他的世界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一百六章 新港公司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七十七章 美籍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滿清賭一局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一百四十章 美洲財團的開局第四十七章 上海灘不是他的世界第七十二章 梅啓照的政績第二百零六章 誰在明,誰在暗第一百八十九章 要麼不打,要打就打三年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爭與發展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戰(一)第三十五章 來自法國的若瓜德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存義的關係網第三十三章 日本的古董生意第五十五章 鹽案風波第二百五十六章 174萬第二百四十九章 開發山西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爭與發展第二百八十章 世界完全亂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中美海軍爭霸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九十七章 華蘅芳和太古洋行第二百九十七章 當二戰即將成爲現實第一百八十二章 朝鮮這個小國很重要第三十七章 富紳雲集第四十五章 容閎來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蘭灣戰役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國重工業之崛起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四十章 中村正直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租界和兩億清圓的地產生意第二百五十七章 東北大撤退和兄弟聚會第二百三十章 謀局東北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東大戰(二)陰險的劉銘傳第七十一章 福州船政局的事終於來了第一百三章 新民黨太招搖第三十一章 潘麗美小姐第十一章 送禮也要有藝術細胞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