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雪夜離京

太原留守原本是觀王楊雄兼任,楊雄在高麗去世後,這個位子便空了出來,宇文述一直在考慮給自己宇文化及謀這個職位,不料李淵也看上了,令他心中有些爲難,有心不答應,但眼前的黃金卻讓他難以拒絕。

宇文述想了想便笑道:“這樣吧!這些金子就暫時放在我這裡,我盡力替你兄長謀職,如果實在不行,我再退還給你,你看如何?”

“那一切就仰仗宇文大將軍了!”

李神通說了幾句客氣話,便拱手告辭,宇文述揹着手在四箱黃金前來回踱步,現在錢賤金貴,這四箱黃金現在至少值四十萬吊,這麼一筆鉅額財富讓他怎麼捨得退回去。

這時,門外傳來家人稟報:“二老爺來了!”

二老爺是宇文述之弟宇文策,來得正好,宇文述連忙道:“讓他到我書房來。”

宇文述當然不是什麼獨生子女,他也有兄弟姐妹,他有兄弟三人,還有不少族兄族弟,雖然不是什麼名門世家,但也是一個大家族。

宇文述是長子,也整個家族的實際族長,二弟是宇文策,封爲正議大夫,暫時沒有實職,老三宇文潮,現任隴西郡丞。

片刻,宇文策走進了書房,他見書房擺放着四隻大箱子,不由笑道:“兄長做的好買賣啊!”

“哎!別提了,這一次讓我有點爲難。”

宇文述請兄弟坐下,侍女端來了兩碗熱酪漿,雖然現在很流行喝茶,但宇文述還是保持着從前的傳統,酪漿也就是牛奶或者馬奶,這是鮮卑人的習俗。

“兄長有什麼爲難?”

“這是李淵送來的,黃金一萬餘兩,他想謀太原留守之職。”

“哦?李淵也想掌軍權?”

宇文策有些驚訝,他小心翼翼道:“莫非李淵也有不臣之心。”

“這個不可能!”

宇文述擺擺手,“此人我很瞭解,膽小懦弱,有一點小心思,但讓他造反,給他十個膽子他也不敢,他只是不想呆在涿郡。”

“兄長是說他和楊元慶處得不好?”

“也算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想再升一步,太守留守要比涿郡太守要更高一級,坐上太原留守之位,回來做尚書甚至入閣爲相,就容易得多。”

說到這,宇文述眉頭一皺,“問題是,我想替化及謀這個太原留守之職,虞世基已經答應替我推薦,若給李淵,我有點不太甘心。”

“那別的職務呢?李淵肯接受嗎?”

宇文述搖搖頭,“我也問過李神通,他說別的職務李淵暫時不考慮。”

宇文策很瞭解侄子宇文化及的底細,他沉思片刻,便對兄長道:“大哥,我覺得化及出任太原留守的可能性不大。”

“你也是這樣認爲嗎?”

宇文策點點頭,“聖上不會讓化及一步登高位,最多讓他進十二衛做將軍,大哥,說句不好聽的話,做太原留守,化及的資歷不夠,就算是楊元慶做到幽州總管,他也是靠不斷立功才得其位。”

這其實也是虞世基勸宇文述,太原留守這個位子對宇文化及有點太難了。

宇文述看了看四箱黃金,他最終點了點頭,就看在黃金的份上,給李淵這個人情。

這時,宇文策又想起一事,連忙對宇文述道:“上次大哥說,李忠良暗示大哥可以對付楊元慶,我覺得是不是有點不靠譜?”

宇文述擺擺手笑道:“那李忠良是因爲楊元慶清洗了他的侄子,所以他懷恨在心,想借我的手報復楊元慶,他畢竟只是宦官,眼光比較短淺,看到一點風就是雨。”

“大哥的意思是,不對付楊元慶。”

宇文述瞥了兄弟一眼,淡淡道:“現在我們宇文家族有更重要的事,這個時候,不要輕易樹敵,等將來再和他算舊帳。”

........

夜漸漸深了,天空又飄起了細細的雪花,大街上冷冷清清,格外寂靜,關閉城門的鼓聲轟隆隆敲響,鼓聲要響八百下,至少要經歷一刻鐘時間,城門纔會正式關閉。

眼看城門要關,京城的各大城門前擠滿了趕着出城的人,總是有這麼一批人,不到最後一刻他們不會想着出城,每天都是這樣,守城的士兵們也都習慣了。

“大家不要擠,慢慢來!”

定鼎門前,由於多了十幾輛馬車,出城便顯得格外擁擠,數百人大聲叫罵,卻又無可奈何,馬車已經將整個城門通道堵住。

今天當值的守門校尉姓餘,他聽見吵嚷聲,便從城頭上奔下來,“怎麼回事?”

他見城門通道被十幾輛馬車堵死,前進的速度很慢,不由怒道:“這是誰家的馬車?”

一名士兵跑上來低聲道:“校尉,這是元家的馬車,一共二十三輛,都是運貨出城,所以比較慢。”

聽說是元家的馬車,餘校尉頓時嚇得不敢吭聲了,眼睜睜地看着這些馬車出去,他也不敢阻攔。

一輛車漸漸走進甬道,這時,馬車上的車簾卻悄悄拉開一條縫,露出一張蒼白的臉,這是一個年近五十的男子,他便從仁壽二年便被囚禁至今的蜀王楊秀,此時,他已被元家以偷樑換柱的手段救出了內侍省。

長期的幽禁生活使楊秀變得異常沉默,從出皇宮到現在,他說過的話沒有超過三句,一切他都默默地接受,他就像一個木偶,任憑元家的擺佈。

他拉開車簾,望着車窗外紛紛揚揚飄落的雪花,眼睛裡流露出了一種無比的失落,他內心世界的情感只有從眼神中才會流露出來。

驀地,他忽然看到了幾名隋軍士兵,一名軍官正好奇地打量他,他頓時想起了當年被推進深院的那一刻,不管他如何哀求,隋軍士兵依然將他最心愛的兒子拖走,從此天涯相隔,楊秀的眼睛裡陡然射出刻骨的仇恨,直刺不遠處的軍官。

餘校尉也發現了躲在馬車內的男子,他心中也有點奇怪,明明是裝貨的馬車,怎麼馬車裡還藏着一人?但他不敢多問,元家的權勢不是他一個小小的校尉惹得起。

這時,馬車內男子射出的刻毒仇恨目光使餘校尉嚇了一跳,那種儼如野獸般的目光使他一陣心悸,驚恐地向後退了兩步,此人到底是誰?

馬車終於出城,數百名等得心急火燎的民衆也跟着一涌而出,城門終於緩緩關閉了。

餘校尉搖搖頭,剛要上城去睡覺,卻有士兵叫他,“餘校尉,有人找你。”

餘校尉一回頭,只見一名管家模樣的人走上前,遠處還停着一輛馬車。

“餘將軍,我家老爺有請!”

餘校尉見那輛馬車頗爲華麗,兩旁還有幾十名侍衛,他不敢擺架子,便問:“你家老爺是誰?”

管家上前附耳給他說了兩句,餘校尉嚇得臉色一變,慌慌張張向馬車跑去,在車窗前他單膝跪下,“校尉餘樅參見獨孤相國!”

車窗開了,露出獨孤震帶着和藹笑容的臉龐,“老夫只是出來看看雪景。”

他話鋒一轉,又問:“剛纔那是誰家馬車,這個時候出城?”

“回稟獨孤相國,那是元家的馬車,裡面都是裝貨。”

“哦!剛纔好像你看見了什麼,有點害怕的模樣,是什麼?”

餘校尉心中有些驚訝,怎麼自己的一舉一動,獨孤相國都知道,他不敢隱瞞只得道:“剛纔卑職發現馬車裡藏着一個人,大約四五十歲,臉色慘白,眼睛像野獸般兇狠,所以卑職嚇了一大跳。”

“那你怎麼不去盤問盤問?”

餘校尉低下頭,半晌才膽怯道:“那是元家的馬車,卑職不敢!”

“好吧,我就不爲難你了,你去吧!”

餘校尉行一禮,急急惶惶走了,獨孤震放下車簾,馬車調頭向北而去。

“是他嗎?”馬車裡,坐在後排的獨孤良問道。

獨孤震點點頭,“應該就是他。”

“家主,那我們該怎麼辦?”

獨孤良有些擔憂道:“如果元家起事,我擔心會損害到我們獨孤家的利益。”

獨孤震閉上眼睛靠在軟背上,半晌,他才睜開眼睛道:“元家若想成事,他還得靠關隴貴族支持,如果他敢侵害到我獨孤家的利益,那麼他必敗無疑。”

“家主,我覺得沒必要讓元家起事,這會爲我們將來樹敵。”

獨孤良始終對家主的所爲有點不理解,先是扶持李淵,獨孤家做嫁衣,現在又放縱元家,他着實無法理解,爲什麼不把元家消滅在萌芽狀態,剷除日後的政敵。

獨孤震能體會到長侄心中的不滿,他心中一嘆,這個侄子總是太看重眼前利益,總是忽略主幹,只看枝葉,總是覺得元家會搶了獨孤家的利益,卻忘記真正的敵人是隋朝。

“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所以我們要時時刻刻權衡利弊,只要利大於弊,就是可行,元家雖然會成爲我們將來之敵,但元家的造反卻又會給楊隋帶來沉重打擊,我們真正的敵人不是元家,而是楊隋,元家也一樣,既然有共同的敵人,那爲何要先內訌?”

獨孤震又冷笑一聲,“有元家甘願做先鋒,替我們削弱楊隋,又何樂而不爲?”

.........

第5章 路遇貴人第16章 夜探胡營第20章 以詐對詐第3章 意外相遇第31章 宿怨爆發第35章 孤家寡人第6章 戰前會議第39章 齊府隱憂第19章 誘敵之計第24章 會寧戰起第24章 海寺之戰第39章 妥協援兵第11章 新官上任第18章 反間之計第16章 何罪之有?第28章 俏語解憂第21章 長孫又至第6章 梳理上谷第38章 觸犯利益第45章 唐相之危第42章 踏平瓦崗第2章 齊郡召將第2章 出兵風波第43章 無妄之災第5章 元家造反第38章 兵分兩路第25章 一劍穿心第19章 夜攻河內第52章 死不瞑目第26章 考場意外第39章 齊府隱憂第8章 違規賣酒第7章 初遇敵情第6章 北地天鵝第23章 豐州東擴第22章 遼東亂戰第14章 龍鳳美玉第56章 遲到樑使第6章 一劍之情第3章 南華之會第13章 仁壽宮變(五)第28章 洛陽來使第52章 死不瞑目第7章 智取伊吾第24章 草原天鵝第67章 兵壓漢中第21章 居安思危第40章 兄弟暗鬥第10章 一路追殺第83章 隋唐大戰(十三)第29章 再提條件第24章 略施小計第3章 勸降建德第18章 緊急情報第6章 王府夜話第9章 兵臨洛陽第6章 出乎意料第15章 安撫江都第29章 運籌帷幄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29章 引蛇出洞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4章 天下大變第2章 聖旨東至第14章 死地後生第49章 西陘關前第16章 伴君如虎第7章 戰略對抗第14章 殺雞儆猴第45章 烈火焚城第12章 北巡訊至第19章 壯士秦瓊第10章 米酒事件第94章 紫河鬼谷第48章 欲迎還拒第17章 參軍之謎第4章 以小欺老第17章 東山再起第72章 闊綽請客第24章 真假使者第5章 出海遠征第10章 裴矩辭相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2章 宇文義子第18章 情報之思第4章 苛刻條件第29章 聯合施壓第22章 遼東亂戰第32章 秀才造反第34章 夜攻太原第21章 京城來人第91章 突厥慶功第55章 江陵變天第28章 俏語解憂第95章 隱患爆發第16章 館驛見賢第46章 糧價危機第120章 絕妙好計第56章 士信之擇第8章 弔孝風波
第5章 路遇貴人第16章 夜探胡營第20章 以詐對詐第3章 意外相遇第31章 宿怨爆發第35章 孤家寡人第6章 戰前會議第39章 齊府隱憂第19章 誘敵之計第24章 會寧戰起第24章 海寺之戰第39章 妥協援兵第11章 新官上任第18章 反間之計第16章 何罪之有?第28章 俏語解憂第21章 長孫又至第6章 梳理上谷第38章 觸犯利益第45章 唐相之危第42章 踏平瓦崗第2章 齊郡召將第2章 出兵風波第43章 無妄之災第5章 元家造反第38章 兵分兩路第25章 一劍穿心第19章 夜攻河內第52章 死不瞑目第26章 考場意外第39章 齊府隱憂第8章 違規賣酒第7章 初遇敵情第6章 北地天鵝第23章 豐州東擴第22章 遼東亂戰第14章 龍鳳美玉第56章 遲到樑使第6章 一劍之情第3章 南華之會第13章 仁壽宮變(五)第28章 洛陽來使第52章 死不瞑目第7章 智取伊吾第24章 草原天鵝第67章 兵壓漢中第21章 居安思危第40章 兄弟暗鬥第10章 一路追殺第83章 隋唐大戰(十三)第29章 再提條件第24章 略施小計第3章 勸降建德第18章 緊急情報第6章 王府夜話第9章 兵臨洛陽第6章 出乎意料第15章 安撫江都第29章 運籌帷幄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29章 引蛇出洞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4章 天下大變第2章 聖旨東至第14章 死地後生第49章 西陘關前第16章 伴君如虎第7章 戰略對抗第14章 殺雞儆猴第45章 烈火焚城第12章 北巡訊至第19章 壯士秦瓊第10章 米酒事件第94章 紫河鬼谷第48章 欲迎還拒第17章 參軍之謎第4章 以小欺老第17章 東山再起第72章 闊綽請客第24章 真假使者第5章 出海遠征第10章 裴矩辭相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2章 宇文義子第18章 情報之思第4章 苛刻條件第29章 聯合施壓第22章 遼東亂戰第32章 秀才造反第34章 夜攻太原第21章 京城來人第91章 突厥慶功第55章 江陵變天第28章 俏語解憂第95章 隱患爆發第16章 館驛見賢第46章 糧價危機第120章 絕妙好計第56章 士信之擇第8章 弔孝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