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截殺突使

在突厥和中原漫長的邊界線中,幾乎絕大部分都是隋朝的領土,從遼東到豐州,延綿數千裡,而唐朝和突厥的邊界只有河西一帶,界長數百里,其中大部分是沙漠和戈壁,人煙斷絕。

只有張掖北道是唐朝進入突厥的唯一商道,張掖北道又叫居延商道,也就是沿着張掖河北上,數百里後抵達居延澤,居延澤是唐朝的最北邊境,過了居延澤便是突厥地界,一望無際的茫茫草原。

居延商道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從漢朝起,從西北方向,小亞細亞一帶的商人便跋涉千里來到居延澤,又沿張掖河南下進入河西走廊,在商貿繁榮的張掖郡購買產自中原的絲綢和瓷器,然後運回遙遠的西方賺取暴利。

而大唐和突厥的往來,也是走張掖北道,由於會寧郡已被隋朝佔領,所以突厥使者從長安返回突厥,便只能走金城郡過黃河,然後進入河西走廊,沿張掖北道返回草原。

щщщ●тt kΛn●co

金城郡也就是後來的蘭州一帶,在隋唐時期,這裡氣候溫和,雨量豐沛,植被茂盛,土地肥沃,人口比較密集,自漢以來,這裡便是富庶的關隴地帶,但金城郡的人口主要集中在黃河以東,而在黃河以西,由於山巒重疊,可耕種土地較少,大多分佈着戈壁和草地,羌、氐等遊牧民族都分佈在這一帶。

這天中午,一支由三百人組成的騎兵隊從北方風馳電掣而至,這明顯是隋軍騎兵。儘管他們盔甲和唐軍基本一樣,但他們頭盔上鷹是火紅色,就像頭頂上燃燒的一團火焰,所有又叫赤焰鷹盔,這是和唐軍最大的區別。

其次雙臂也各有一圈火紅色的臂環,從後面可以清晰的看見,但更要的區別是他們的戰旗。一面赤鷹戰旗迎風招展,老遠便可認出這是隋軍騎兵,和唐軍的紅白旗區別極大。

不過由於這裡是唐朝地界。這支隋軍還是比較低調,沒有亮出戰旗,他們縱馬疾馳。在茫茫的高山草原上向南方疾速飛奔,爲首是一名年近四十歲的老將,他便是亞將馬紹。

馬紹從二十歲起便跟隨還是一名火長的楊元慶,他就是張掖郡人,身上有一半胡人血統,父親原本是一名漢族武師,在中原失手傷人後,逃去張掖。

後來在張掖娶了一名羌人女子爲妻,生下了馬紹,馬紹從八歲開始學武。十二歲起便跟隨父親往來於河西走廊,替商人做護衛謀生,十八歲從軍,開皇十九年,二十歲的馬紹遇到剛剛從軍的楊元慶。成爲他的第一批手下。

一晃近二十年過去了,馬紹也由一名小兵逐漸成爲了亞將,官拜右屯衛將軍,封爵張掖縣侯,是楊元慶忠心耿耿的心腹。

馬紹原本負責京城治安,因爲隋朝奪取會寧郡。而被改任會州總管,率五千軍駐守會寧郡,保護銀礦安全,這也是楊元慶對他的信任,才讓他主管銀礦安全。

大約在十天前,楊元慶命大將裴行儼率兩萬大軍增援會寧郡,由於裴行儼是將軍,無論官職爵位都比馬紹高一級,因此馬紹便暫時成爲關北軍副將,又在三天前,楊元慶再次發來命令,命他們截殺突厥前往唐朝的使者,馬紹便主動請纓,完成這個任務。

馬紹武藝並不是很高,使一杆六十斤重的大砍刀,有一點力氣,但刀法不精,他勝在經驗豐富,他本身就是斥候出身,經過二十年的軍旅生涯,他的經驗極爲老道。

這次帶來的三百騎兵,都是從二萬五千軍中挑選了精銳,個個騎射高明,武藝高強,主將除了馬紹外,還有兩名很年輕的偏將,一個是十七歲的蕭延年,一個是十五歲的秦懷玉。

蕭延年是宇文成都之子,這個不用多說,而秦懷玉是秦瓊長子,實際上他還有個兄長,在十年前因病去世了,所以秦懷玉便成了長子,上面有兩個姊姊,皆已出嫁,下面還有個弟弟。

秦懷玉長得酷似秦瓊,虎目高鼻,一對大耳朵,但眉毛又比秦瓊秀氣,皮膚很白,身材六尺二,寬肩細腰,英姿勃勃。

秦懷玉文武兼修,五歲練武,十歲讀書,前兩年在宮中陪同楊侑讀書,同時也是楊侑的宮廷侍衛,三個月前滿十五歲,秦瓊正式同意他從軍,跟隨師父裴行儼出征會寧郡。

秦懷玉也使用一杆馬槊,後背奪命鐗,得到了父親秦瓊和師父裴行儼的真傳,武藝極爲高強,是大隋年輕一代中的佼佼者,秦懷玉雖然只有十五歲,但他性格沉穩,爲人正直,頗有幾分其父的影子。

蕭延年是年初從軍,已經經歷了幾次大戰,經驗要比第一次出征的秦懷玉豐富得多,不過他爲人比較驕傲,不太願意向秦懷玉傳授什麼經驗,基本上都是馬紹教秦懷玉一些斥候經驗。

馬紹爲人沉默寡言,但心地極好,他總是在關鍵點上點撥一下秦懷玉,然後讓他自己去考慮。

馬紹手指前方一片樹林,“在前方樹林休息!”

蕭延年沒有吭聲,但秦懷玉卻好奇地問:“馬叔,剛纔我們也經過一片森林,而且靠官道,方便探查情況,爲什麼不在那邊休息?”

“靠官道容易被唐軍巡哨發現,探查情報是斥候小隊的事,我們只管休息。”

馬紹簡單地說了一句,縱馬向兩裡外的樹林奔去,秦懷玉琢磨了一下,這才恍然大悟,被唐軍巡哨發現,就會通知突厥使者,使他們任務失敗。

這時,蕭延年從他身邊疾馳而過,一下子激起了秦懷玉的爭強好勝之心,他也催馬疾奔,他戰馬是楊元慶所送,也是一匹大宛馬,體格高大,四肢強健,一下子便趕上了蕭延年。

蕭延年咬一下嘴脣,猛抽一鞭戰馬,兩人你爭我趕,並駕齊驅,向樹林奔去,激起一路煙塵,馬紹望着他倆的背影,不由搖搖頭笑了起來,還是年輕好啊!

兩人幾乎是同時到達樹林,他們對視一眼,會心一笑,這時三百騎兵也陸續趕到了,衆人進了樹林,紛紛尋找地方休息,取出水囊喝點水並飲馬,又從馬袋裡取出用幹荷葉捆紮包緊的胡餅,大口啃咬起來。

馬紹則找了一塊平整大石,攤開了地圖,仔細地在地圖上尋找路線,他對這一帶極爲熟悉,知道突厥使者要進入河西走廊,必然會走這一條路。

他們半路時得到消息,突厥使者是在昨天上午過了黃河,那麼經過一天一夜的趕路,此時應該接近這一帶了。

馬紹閉目沉思,這時蕭延年走上前,蹲在地圖前問道:“突厥使者會不會有前哨?”

這句話問得很好,突厥使者一共有十八人,但有一百多唐軍護送,臨近中午,肯定有前哨探路,而他們的任務是要把所有人都消滅乾淨,並毀屍滅跡,前哨當然不能放過。

馬紹沉吟一下便道:“西南二十里外有條小河,在那邊應該有他們的蹤跡,我們可分兵兩路,我給你二十人,你負責把探路的前哨幹掉,後面的大隊由我來負責。”

秦懷玉或許還會討價還價,但蕭延年不會,他知道這就是命令,他必須執行,他立刻起身抱拳,“卑職遵命!”

蕭延年翻身上馬,帶領二十名騎兵飛奔而去,秦懷玉不解,跑上前問道:“馬叔,蕭大哥是去哪裡?”

馬紹拍了拍他的肩膀,對他沉聲道:“既然是軍人,就應該稱我爲將軍,稱他爲蕭校尉,記住了!”

秦懷玉臉一紅,連忙躬身道:“卑職記住了。”

馬紹看了一眼正在拼命喝水吃乾糧的士兵們,又對秦懷玉語重心長道:“向弟兄們好好學習,抓緊時間吃午飯,一刻鐘後我們出發……就在二十里外的官道上,五名唐軍騎兵飛奔而行,他們便是護衛突厥使團的唐軍前哨,臨近中午了,他們需要尋找一個地方給使團休息,這一帶正好夾在兩座大山之中,兩邊都是茂密的森林,他們需要尋找一條小溪或者河流。

他們又奔出兩三里路,眼看出了山坳,一名士兵指着前方大喊:“有一條小河!”

前方果然有一條小河,他們奔上前,只見河流寬約四五丈,河牀很淺,河水只齊人的腳踝,水流湍急,濺起一串串白色水珠,冰涼而清澈。

他們又向四周看了看,只見不遠處有一片楓葉林,樹葉通紅,整片樹林像火一樣燃燒,美麗異常,正好可以休息。

五名唐哨大喜,一起調轉馬頭向回奔去,他們剛奔進山坳,忽然間,只聽弓弦聲響起,二十支箭從兩邊射來,四名唐軍哨兵慘叫一聲,跌下馬來。

另一名稍後的士兵嚇得魂不附體,調轉碼頭便逃,可逃出不到數十步,一支箭‘嗖!’地射來,正中他的後頸,唐軍騎兵捂着咽喉,翻身落馬,數十步外,蕭延年放下弓箭,冷冷地自言自語:“你能逃過我的弓箭……()

第35章 佳人同舟第18章 緊急情報第9章 臨危下船第91章 隋唐大戰(二十一)第94章 紫河鬼谷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152章 密見獨孤第27章 義成公主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26章 少郎何人第28章 殺人無形第35章 孤家寡人第74章 難得一致第16章 館驛見賢第6章 戰前會議第31章 野心漸露第29章 引蛇出洞第50章 夜營危機第31章 重磅加碼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15章 安撫江都第47章 匪亂再起第20章 聲先奪勢第11章 花開花落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12章 平亂奪權第58章 李淵出事第29章 情理之中第38章 兩個時辰第15章 安撫江都第21章 內部生變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6章 出乎意料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41章 兄弟爭功第32章 圍魏救趙第30章 兄弟和解第25章 初有收穫第40章 敏秋賑災第56章 遲到樑使第9章 應對危機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46章 棋輸一着第77章 截殺突使第26章 迎頭痛擊(上)第38章 東路使者第40章 兄弟暗鬥第57章 楊家有女第11章 鐵腕奪位第21章 匪夷所思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107章 緊急應對第10章 君廓獻計第22章 鄭家春水第28章 初遇建德第54章 雨夜獻城第91章 突厥慶功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10章 君廓獻計第18章 玄感野望第10章 米酒事件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49章 重甲破術第42章 暗流洶涌第30章 娶妻當慎第3章 盜馬風波第19章 夜審出塵第58章 北市偶遇第23章 火油風波第36章 走出迷惘第7章 幽州之憂第5章 公主承諾第88章 爭鋒相對第7章 兵壓關內第46章 落井下石第20章 奇恥大辱第83章 隋唐大戰(十三)第14章 存心討打第27章 奇貨可居第72章 闊綽請客第11章 合縱遇挫第24章 血戰大利(中)第73章 計賺敵降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23章 都市買禮第24章 安撫江南第23章 斷絕利益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15章 校場競箭第12章 血戰突圍第27章 拜訪沈家第19章 家族利益第11章 鐵腕奪位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9章 挖掘線索第13章 齊王軍師第19章 蠢蠢欲動第34章 發現敵蹤第27章 監察御史第8章 贖回屍體
第35章 佳人同舟第18章 緊急情報第9章 臨危下船第91章 隋唐大戰(二十一)第94章 紫河鬼谷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152章 密見獨孤第27章 義成公主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26章 少郎何人第28章 殺人無形第35章 孤家寡人第74章 難得一致第16章 館驛見賢第6章 戰前會議第31章 野心漸露第29章 引蛇出洞第50章 夜營危機第31章 重磅加碼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15章 安撫江都第47章 匪亂再起第20章 聲先奪勢第11章 花開花落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12章 平亂奪權第58章 李淵出事第29章 情理之中第38章 兩個時辰第15章 安撫江都第21章 內部生變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6章 出乎意料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41章 兄弟爭功第32章 圍魏救趙第30章 兄弟和解第25章 初有收穫第40章 敏秋賑災第56章 遲到樑使第9章 應對危機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46章 棋輸一着第77章 截殺突使第26章 迎頭痛擊(上)第38章 東路使者第40章 兄弟暗鬥第57章 楊家有女第11章 鐵腕奪位第21章 匪夷所思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107章 緊急應對第10章 君廓獻計第22章 鄭家春水第28章 初遇建德第54章 雨夜獻城第91章 突厥慶功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10章 君廓獻計第18章 玄感野望第10章 米酒事件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49章 重甲破術第42章 暗流洶涌第30章 娶妻當慎第3章 盜馬風波第19章 夜審出塵第58章 北市偶遇第23章 火油風波第36章 走出迷惘第7章 幽州之憂第5章 公主承諾第88章 爭鋒相對第7章 兵壓關內第46章 落井下石第20章 奇恥大辱第83章 隋唐大戰(十三)第14章 存心討打第27章 奇貨可居第72章 闊綽請客第11章 合縱遇挫第24章 血戰大利(中)第73章 計賺敵降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23章 都市買禮第24章 安撫江南第23章 斷絕利益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15章 校場競箭第12章 血戰突圍第27章 拜訪沈家第19章 家族利益第11章 鐵腕奪位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9章 挖掘線索第13章 齊王軍師第19章 蠢蠢欲動第34章 發現敵蹤第27章 監察御史第8章 贖回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