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出征突厥

【已經衝到新書第二了,懇求推薦票】

........

元月十七日,隋帝楊堅祭拜天地、北祭馬祖,親授三軍符節,隋王朝大軍分兵三路,浩浩蕩蕩向塞外進發,尚書左僕射高熲爲中路大將,率軍五萬走馬邑道出塞,尚書右僕射楊素爲西路大將,率軍十萬走靈武道出塞,上柱國燕榮爲東路大將,率軍五萬走幽州道出塞,並以漢王楊諒爲徵北大元帥,遙領三軍。

這是隋朝建立以來第一次大規模反擊突厥,標誌着隋朝從被動防禦轉爲主動進攻,拉開了隋朝全面反擊突厥的序幕。

這次隋朝動用了二十萬大軍,十六萬匹戰馬,已是隋王朝兩成常備軍,都是戍衛在京師的精銳之軍。

再加上各種後勤輜重,各州縣堆積如山的糧草,徵用了不計其數的馬車牛車,僅所動員的後勤民夫就達百萬之衆,平均一名士兵就要有五名民夫來進行後勤援助。

戰爭拼的是國力,正是隋朝鼎盛之時,各大官倉物資蓄積之豐,是歷朝歷代所難望其背頂,甚至隋朝滅亡二十多年後,隋王朝積累的物資還沒有用完。

西路十萬大軍在上午辰正出發,以大將周羅睺爲前鋒率五千精銳騎兵先行,其餘大軍分爲前軍、中軍、後軍,浩浩蕩蕩向西進發,連同隨軍的輜重糧草,延綿二十餘里。

士兵的妻兒父老紛紛出城相送,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

楊元慶身高已和普通士兵沒有區別,在隊伍中很難看出他只是一名半大小子,他騎一匹純白色的高頭駿馬,起名白雲駒。

白雲駒是祖父楊素所送,是一匹高昌國進貢的伊犁馬,戰馬渾身雪白,體格健壯,四肢修長而有力,尤其善於長途跋涉,這匹馬是楊元慶從一百多匹馬中一眼看中。

他完全是楊素親兵的打扮,身着一身黑色明光鎧,頭戴鷹棱盔,後背圓盾和一壺羽箭,馬鞍上掛着他的一石騎弓,他的左腰挎一把橫刀,右腰下卻彆着一把三尺長的短劍,這是楊堅贈他金麟劍,因劍把是一隻金色麒麟而得名,但它絕非裝飾,而是一把鋒利無比的戰劍。

這是楊堅心愛的九劍之一,感楊元慶的救命之恩才賜給他,連他祖父楊素都沒有這種榮幸。

楊素的貼身十八親衛使用制式馬槊,其餘親兵使用長矛,而他卻是用一口精鋼雁翎刀,刀長一丈三尺,重三十斤,是模仿張須陀的長刀打造.

跨馬橫刀,威風凜凜,楊元慶被封爲仁勇校尉,但這只是一種散官,並不是實際軍職,他手下並無一兵一卒,而是被編在楊素的親兵團內,跟隨在主帥楊素左右,楊素身邊親衛是四團四千重騎兵,是隋軍的最精銳部隊,除了護衛楊素本人外,還有長史、司馬、錄事、功、倉、兵、騎曹參軍等等一衆文職軍官。

隋朝軍隊平時實行府兵制,而戰時重編軍隊,以軍爲作戰單位,一軍一萬六千人,其中步兵八千人,以兩千人爲一團;騎兵四千人,以千人爲一團;又有輜重兵四千人,也以千人爲一團。

再向下編制是百人爲一隊,十人爲一火,軍職從火長、百人長、儀同、偏將、亞將、將軍,等級分明。

楊素率十萬大軍,也就是六軍,再加上他自己的四千親兵,正好十萬人。

由於戰況緊急,軍隊行軍速度極快,第二天,大軍便進入岐州境內。

“元慶,心情好點了嗎?”

楊素見孫子楊元慶一天沉默,知道是因爲昨天送別時,和乳孃、妹妹傷感落淚的緣故,其實不光是楊元慶,幾乎有家人前來送行的士兵都沉浸在離別的傷感之中,沒有一兩天的時間,很難恢復正常。

這樣的場景楊素已經司空見慣,他也不關心,只是楊元慶是他的孫子,他才特別關注一點。

他笑着輕輕拍了拍楊元慶的肩膀,“跟斥候團去走走,或許心情會好一點。”

其實楊元慶的心情已經恢復正常,他剛要說自己沒關係,可聽祖父讓他跟斥候營去巡邏,他立刻轉了心思,連連點頭,“孫兒願去!”

楊素呵呵笑了起來,他吩咐身邊一名親兵,“帶他去第一軍第二斥候團,讓趙偏將好好教他。”

親兵點頭答應,“小將軍,跟我來吧!”

楊元慶心情開始興奮起來,離別的思愁已被拋在腦後,他狠狠抽戰馬一鞭,“駕!”跟着親兵向對方前方奔馳而去。

楊素望着他的背影微微點頭,這孩子頗似衛王楊爽,楊爽第一次隨軍出征,也是十二歲,雄心勃勃,可惜天妒英才,使衛王早逝,但願他孫子能平安無事,在軍中磨練成才。

“楊相國,令孫以少年之身便能跟大軍出征,勇氣可嘉!”一名三十歲左右,長着一張瘦長臉的軍官嘆息道。

楊素瞥了一眼身邊說話的軍官,是宇文述之子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在左領兵衛出任千牛備身,已是正六品軍職,這次宇文化及出征是他父親宇文述硬塞給楊素。

雖然礙於面子收下,但楊素領兵從來都是毫不含糊,不給宇文化及擔任實權軍職,而是讓他做一名隨軍參贊,也就是出謀劃策之類。

宇文化及也欣然接受這個虛職,他本來赴塞外參戰就是爲了鍍層金,他身嬌肉貴,怎能可能真的上戰場,宇文述怕他出危險,還特地將自己的宇文十三太保派來保護他。

“宇文將軍過獎,他不過就是一個少年,若不是聖上欽準,我是絕不會讓他上戰場。”

楊素淡淡地笑了笑,目光卻瞥向不遠處的十三名銀甲騎士,那就是宇文述身邊赫赫有名的宇文十三太保,是宇文述從手下數萬軍挑選出的十三名精銳之兵,皆勇烈過人,宇文述收他們爲螟蛉義子,按照鮮卑舊俗,全部改姓宇文。

楊素對這十三太保頗感興趣,無獨有偶,楊素也有十八名貼身親衛,號稱鐵影十八騎,這十八騎也是楊素從十幾萬軍中挑選出的精銳,每人皆可以一敵百,跟隨他多年,對他死心踏地,就像他的影子一樣。

楊素一直有一個念頭,自己這鐵影十八騎和宇文十三太保,到底是誰更厲害一點?能不能比試一番。

他本來今天上午就想提出這個建議,不過當他看到宇文十三太保中的大太保後,他這個念頭便打消了,這個宇文大太保只有十八歲,身高六尺五,使一杆一百二十斤重的鳳翅鎏金鏜,威猛無比,據說此人曾單人匹馬力敵隴右上千馬賊,殺死三百餘人,真不知宇文述從哪裡找來這個猛將義子?

宇文化及看一眼天色,又笑道:“楊相國,天色已黃昏,要不我們就駐營吧!”

楊素向周圍看了看,微微一笑,“這裡地勢雖然平坦,但周圍森林茂密,容易藏軍,不適合在此駐營,再行十里到前方雍縣駐營。”

“可是.....這裡是關中,會有敵人嗎?”宇文化及愕然。

楊素淡淡一笑,“不管在哪裡,駐營的原則都是一樣,宇文化及將軍,你要向你尊父好好學一學,他可是隋軍駐營第一高手。”

宇文化及臉一紅,半晌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乾笑兩聲,調馬回去了。

楊素冷冷一笑,隨即下令,“再行十里,大軍駐營!”

他又忍不住向宇文十三太保望去,卻發現那個身材極高的大太保,竟然不在隊伍之中,他不由一怔。

..........

(宇文大太保是誰?大家猜一猜!)

第21章 帝王心術(上)第17章 勇闖縣獄第28章 連環布套第16章 三千奇兵第23章 再見故人第17章 仁壽宮變(九)第12章 練武第45章 唐相之危第50章 白衣渡江第23章 火油風波第2章 齊郡召將第10章 師傅是誰?第15章 打進楔子第1章 中元新夜第91章 突厥慶功第12章 血戰突圍第13章 御房嘉獎第2章 誰是兇手第19章 家族利益第91章 突厥慶功第44章 公主阿蠻第37章 內衛情報第18章 舊情難動第4章 佳夕如夢第21章 誰爲主將第21章 初次談判第34章 尋找突破第76章 裴府問策第14章 府門遭遇第32章 誰有骨氣第51章 范陽盧氏第41章 李密之思第33章 洛陽兵變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45章 兵壓江陵第34章 卿卿我我第21章 居安思危第9章 一名小兵第52章 人心難測第67章 兵壓漢中第2章 出兵風波第1章 重返京城第39章 父子攤牌第21章 試探底線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23章 楊家禍根第16章 識破敵計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31章 楊素教孫第37章 士子云集第3章 小妹何名第17章 發現契苾第12章 帝王心思第33章 京城讖語第29章 蕭後召見第13章 戰爭來臨第28章 局勢複雜第24章 公主壽宴第16章 三千奇兵第10章 將帥交心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19章 夜攻河內第1章 重返京城第17章 東山再起第27章 各有心思第46章 漸束袋口第4章 天下大變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27章 會寧換帥第24章 遼東反擊第59章 兄弟分權第40章 三管齊下第23章 火油風波第47章 意外潰營第13章 逃兵危機第21章 居安思危第38章 上元燈會第94章 紫河鬼谷第49章 趙郡小村第69章 一觸即發第59章 心有不滿第9章 兵臨洛陽第24章 海寺之戰第12章 血戰突圍第20章 王妃請客第25章 搶人事件第52章 南遷定襄第113章 長安城破第51章 草原異變第38章 親情如水第12章 平亂奪權第11章 仇恨深化第37章 一招險計第14章 武周示弱第43章 戰船立威第7章 幽州之憂第76章 裴府問策第12章 先鋒玄霸第44章 拖延三天
第21章 帝王心術(上)第17章 勇闖縣獄第28章 連環布套第16章 三千奇兵第23章 再見故人第17章 仁壽宮變(九)第12章 練武第45章 唐相之危第50章 白衣渡江第23章 火油風波第2章 齊郡召將第10章 師傅是誰?第15章 打進楔子第1章 中元新夜第91章 突厥慶功第12章 血戰突圍第13章 御房嘉獎第2章 誰是兇手第19章 家族利益第91章 突厥慶功第44章 公主阿蠻第37章 內衛情報第18章 舊情難動第4章 佳夕如夢第21章 誰爲主將第21章 初次談判第34章 尋找突破第76章 裴府問策第14章 府門遭遇第32章 誰有骨氣第51章 范陽盧氏第41章 李密之思第33章 洛陽兵變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45章 兵壓江陵第34章 卿卿我我第21章 居安思危第9章 一名小兵第52章 人心難測第67章 兵壓漢中第2章 出兵風波第1章 重返京城第39章 父子攤牌第21章 試探底線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23章 楊家禍根第16章 識破敵計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31章 楊素教孫第37章 士子云集第3章 小妹何名第17章 發現契苾第12章 帝王心思第33章 京城讖語第29章 蕭後召見第13章 戰爭來臨第28章 局勢複雜第24章 公主壽宴第16章 三千奇兵第10章 將帥交心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19章 夜攻河內第1章 重返京城第17章 東山再起第27章 各有心思第46章 漸束袋口第4章 天下大變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27章 會寧換帥第24章 遼東反擊第59章 兄弟分權第40章 三管齊下第23章 火油風波第47章 意外潰營第13章 逃兵危機第21章 居安思危第38章 上元燈會第94章 紫河鬼谷第49章 趙郡小村第69章 一觸即發第59章 心有不滿第9章 兵臨洛陽第24章 海寺之戰第12章 血戰突圍第20章 王妃請客第25章 搶人事件第52章 南遷定襄第113章 長安城破第51章 草原異變第38章 親情如水第12章 平亂奪權第11章 仇恨深化第37章 一招險計第14章 武周示弱第43章 戰船立威第7章 幽州之憂第76章 裴府問策第12章 先鋒玄霸第44章 拖延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