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各有心思

蒲州是是河東地區最靠近關中的一個州,也是從河東進入關中的最重要通道,蒲津關更是連接秦晉之間的雄險之關,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爲了謀取河東地區,便在蒲津關外的黃河之上修建了蒲津橋,它其實是一座由船隻搭建起來的浮橋,漢以後,這裡成爲從首都長安通往黃河以東的交通樞紐,河東的鹽、鐵等等又是長安不可或缺的物資。

由於蒲津關和蒲津橋的影響,使得離蒲津橋只有三十里的蒲州城也變得十分繁盛,爲天下六大雄城之一。

因此,奪取蒲州和蒲津關便是楊諒能否奪取關中和京城關鍵一步,按照裴文安的獻計,楊諒應趁京城軍隊來不及集結的機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奪取蒲州和蒲津關,大軍直撲關中,在數天內屯兵灞橋。

楊諒也採納了這個計策,命裴文安爲主將,率軍五萬向關中進發,又命大將王聃和紇單貴爲左右先鋒,率五千騎兵日夜兼程,奪取蒲州和蒲津關。

楊廣也知道蒲州和蒲津關的重要,在他即位後,便立即派右武衛將軍丘和出任蒲州刺史,率三千軍扼守蒲州和蒲津關。

這天傍晚,餘暉籠罩大地,將蒲州城抹上一層殷紅的血色,蒲州城的士兵像往常一樣在城頭來回巡邏,在門口盤查行人,城門即將關閉,城內外的客商和賣菜農民正抓緊最後的時間進出城門,使城門口變得格外熱鬧,這時,一陣由遠而近的馬蹄聲和車軲轆聲。引起了城上的守軍的注意。

藉着餘暉,老遠便可看見官道上來了數百名頭戴帷帽的女,隋朝帷帽是竹笠四周加上幃紗,又叫帽裙,可長可短,長則遮蔽全身,短則只齊肩頸,這數百白裙女戴着長帽裙。將身體和容貌裹得嚴嚴實實。

這麼多妙齡女出現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不少輕浮士兵都忍不住吹響口哨,當這數百女靠近城橋,立刻有十幾名士兵上前攔住她們,“是什麼人?”

一名宦官催馬上前。冷然道:“這是漢王宮女,被遣返回京,爾等不得阻攔。”

聽說是漢王的宮人,士兵們不敢怠慢,一起回頭向城頭望去,城頭上一名當值軍官早聞訊出來,他注視了半晌,見她們都沒有帶多餘之物。覺得應該問題不大,便命道:“檢查馬車!”

士兵們打開幾輛馬車的車門,檢查了一遍,大聲回道:“馬車裡都是衣物,還有幾個生病的宮人,沒有危險物品。”

軍官點點頭,便一擺手令道:“可以進城!”

數百宮女開始陸續進城,城洞內的客商和行人紛紛退出去。把道路讓給宮女們進城,一般人很少有機會看到宮女,行人們紛紛圍上,儘管宮女的帽裙將容貌和身體遮得嚴嚴實實,卻擋不住一雙雙熾熱的目光。

數百名宮女的絕大多數都進了城洞,就在這時,意外突然發生。宮女們從裙下抽出戰刀弓箭,紛紛城門旁的守軍殺去,慘叫聲頓時響成一片。。。。。。

突來的變故使守城士兵們驚呆了,當幾名宮女的帷帽脫落,露出一張張兇狠的臉龐和全身盔甲。士兵們頓時反應過來了。

“敵軍殺來了!”

警報聲‘當!當!當!敲響,北城門亂作一團,城內事先被楊諒收買的江湖豪傑也同時動手了,他們到處放火,助漲亂勢,就在這時,遠方騎兵的馬蹄聲如悶雷般傳來,片刻,只見塵土飛揚,數千騎兵鋪天蓋地殺來。

蒲州城無法關閉城門,片刻之間,如利劍一般的騎兵隊殺進了蒲州城內。。。。。。。

。。。。。。。。。。

夜晚下起了小雨,大街上行人稀少,偶然會有幾隻覓食的野貓在牆角追逐奔跑,一輛馬車疾速駛來,將幾隻野貓嚇得四散奔逃,馬車衝過街角,隨即消失在沉沉的雨夜之中。

馬車內,王頍掩飾不住臉上的焦急之色,他剛剛得到消息,楊諒的前鋒軍已經奪取蒲州和蒲津橋,裴文安率數萬大軍已經南下,目標直指關中,很顯然,楊諒是想用突襲戰奪取京城。

在王頍和蕭摩訶的復國大計中,阻止楊諒奪取京城無疑是最關鍵的一環,他們是希望形成兩帝並立的局面,他們有機會南下復國,無論如何,王頍一定要阻止楊諒奪取關中計劃。

馬車穿過雨霧在總管府前停下,一名侍衛從臺階上跑下詢問,“王參軍這麼晚還來啊!”

“殿下休息了嗎?”

“好像沒有,這兩天殿下都很晚休息。”

“替我通報殿下,就說我有急事求見。”

。。。。。。。

書房內,奪取蒲州和蒲津橋的消息卻讓楊諒喜出望外,他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不停地在房間內來回走動,時而坐下,時而又站起身走幾步。

他腦海彷彿出現了令他最爲期盼的一幕,楊廣赤着上身,脖上掛着國璽,率領百官跪拜在他的馬前,流淚乞求他饒命,那一刻,天下江山都在他腳下顫抖,夢境使楊諒得意萬分,他竟忍不住哈哈笑了起來。

“殿下,諮議王參軍緊急求見!”

門外侍衛的稟報打斷了楊諒的美夢,令他十分惱火,他剛要說不見,可又一轉念,還是壓住了內心的不快,“讓他進來!”

片刻,王頍在侍衛的帶領下快步走進書房,他深深施一禮,“卑職王頍參見殿下!”

“王參軍這麼晚來,有什麼要緊事嗎?”

“殿下,卑職聽說裴文安已率精銳主力殺向關中,卑職特來向殿下辭職。”

楊諒愣住了,半晌道:“你。。。。。爲何要辭職?”

“臣想保命,辭職還鄉。”

楊諒注視王頍片刻,他已經明白王頍的來意,他是來勸諫自己。

“王參軍請坐吧!有什麼不同意見儘管提出,不要輕用‘辭職’二字。”

王頍也不客氣,他坐下來便直言道:“殿下此舉是想偷襲京城,想數日內奪取京城,平定天下,我不知道這是不是裴文安的建議,如果是他的建議,殿下大業必毀在他手上。”

“王參軍覺得這個方案不妥嗎?”

“不妥,大大的不妥,裴文安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他就是一個下九流的賭徒,把殿下的身家性命和錦繡大業壓在他低劣的賭術之上,如此,卑職怎麼能不急?”

一名侍女端進兩杯茶,楊諒接過茶杯慢慢喝了一口,這問道:“你說,具體是哪裡不妥?哪裡想得簡單了?”

“卑職只問三個問題,如果殿下覺得可以對付,那卑職無話可說。”

“你說吧!”

王頍深深吸一口氣道:“關中尚有十萬精銳宿衛府兵和五萬精銳禁軍,還有各州的三萬州兵,一共十八萬大軍,由身經百戰的楊素統帥,請問殿下,對陣楊素,裴文安一介書友,他有幾成勝算?”

楊諒臉色微微一變,王頍又繼續道:“就算楊素昏庸,被裴文安的賭術殺敗,最後是攻城戰,京城城高牆厚,兵廣糧多,非三十萬精銳大軍不可拿下,殿下必然會親自率軍前往,如果殿下大軍前往,那幷州空虛,北有代州李景,東有幽州李雄,誰來抵禦他們?”

“卑職還有第三個問題,假如殿下大軍彙集關中,而幷州丟失,蒲津關被斷,楊廣以朝廷正統呼籲天下勤王,殿下又幾分把握奪取帝位?”

三個問題個個尖銳,問得楊諒啞口無言,他也意識到自己是在賭博,而且是風險極大的賭博,一旦押注,就無法停止,最後連身家性命都會壓上去。

半晌,他嘆了口氣道:“那以參軍之見,我該如何是好。”

王頍見楊諒已經被說動,他不由大喜,連忙道:“殿下,自古創立霸業都是要先穩根基,再圖發展,幷州下轄五十二州,只有十九州願跟隨殿下起事,所以殿下的當務之急是要真正控制住幷州,穩住自己的根基,而不是急於求成,奪取京城,殿下,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啊!”

楊諒已經完全被說服了,他揹着手走了幾步,又回頭問道:“那依參軍之意,我鞏固幷州第一步,從何下手?”

王頍捋須笑道:“其實幷州各地大多舉棋不定,觀望者多,殿下可殺雞駭猴,先從反抗最激烈的代州下手,拿下代州,殺李景,其他各州自然懼服。”

楊諒終於下定決心,“那就依先生所言,停止進攻關中。”

。。。。。。

楊諒在進攻派和防禦派之間搖擺後,最終選擇了防禦派,他下令大將紇單貴拆毀蒲津黃河浮橋,並召回裴文安,放棄秘密進攻京城的計劃,此時,裴文安大軍離蒲津關已不足三十里,聽說浮橋被毀,不由使裴文安扼腕長嘆,楊諒造反本不得人心,只有速戰有機會,他卻放棄了速戰,大勢已去。

楊諒卻堅信王頍之策,封喬鍾葵爲柱國,率三萬精兵進攻代州。

。。。。。。。。

第43章 郢州祭母第28章 局勢複雜第37章 被迫南撤第18章 追根究底第18章 緊急情報第81章 老孃不幹第14章 存心討打第45章 明智決定第75章 條件苛刻第29章 金刀贖奴第42章 踏平瓦崗第13章 深巷小宅第32章 道士軍師第22章 蕭後來臨第8章 斬斷後路第115章 建成機會第13章 投鼠忌器第40章 兄弟暗鬥第14章 仁壽宮變(六)第25章 關鍵人物第52章 請君入甕第123章 獨木難支第29章 尋找軍資第28章 二次談判第80章 隋唐大戰(十)第45章 明智決定第46章 落井下石第5章 敦煌布棋第37章 三方對質第50章 夜營危機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52章 北平船所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37章 凌晨偷襲第7章 戰略對抗第8章 太原募兵第29章 情理之中第20章 留在草原第30章 飲恨弘農第26章 迎頭痛擊(上)第45章 送君高招第52章 請君入甕第6章 瓦崗分家第30章 太子殺招第42章 踏平瓦崗第14章 府門遭遇第23章 遼城之殤第10章 糧船不到第10章 裴矩辭相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23章 血戰大利(上)第40章 南方來人第43章 河口反擊第23章 楊家禍根第8章 分配不公第18章 調兵遣將第27章 元家之慾第12章 東都內亂第11章 雙雄火併第31章 被迫受命第35章 衛南漁翁第12章 仁基北歸第1章 江南隱憂第45章 唐相之危第14章 長孫求救第28章 局勢複雜第29章 引蛇出洞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1章 齊郡大戰第23章 智取霍邑第28章 人心難測第28章 殺人無形第28章 初遇建德第14章 死地後生第2章 老奸巨猾第2章 誰是兇手第25章 掌握主動第38章 知微見着第54章 西域戰略第1章 中元前夕第27章 接風酒宴第9章 綠茶疑蹤第25章 不速之客第112章 攻破外城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11章 鐵腕奪位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22章 戰略撤退第63章 一支冷箭第4章 江淮伏威第16章 識破敵計第30章 酒樓遇故第4章 等待消息第40章 痛苦抉擇第41章 意外情況第63章 北地迎歸第42章 不臣之心第42章 暗流洶涌第38章 皇后之勸第129章 漫天開價
第43章 郢州祭母第28章 局勢複雜第37章 被迫南撤第18章 追根究底第18章 緊急情報第81章 老孃不幹第14章 存心討打第45章 明智決定第75章 條件苛刻第29章 金刀贖奴第42章 踏平瓦崗第13章 深巷小宅第32章 道士軍師第22章 蕭後來臨第8章 斬斷後路第115章 建成機會第13章 投鼠忌器第40章 兄弟暗鬥第14章 仁壽宮變(六)第25章 關鍵人物第52章 請君入甕第123章 獨木難支第29章 尋找軍資第28章 二次談判第80章 隋唐大戰(十)第45章 明智決定第46章 落井下石第5章 敦煌布棋第37章 三方對質第50章 夜營危機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52章 北平船所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37章 凌晨偷襲第7章 戰略對抗第8章 太原募兵第29章 情理之中第20章 留在草原第30章 飲恨弘農第26章 迎頭痛擊(上)第45章 送君高招第52章 請君入甕第6章 瓦崗分家第30章 太子殺招第42章 踏平瓦崗第14章 府門遭遇第23章 遼城之殤第10章 糧船不到第10章 裴矩辭相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23章 血戰大利(上)第40章 南方來人第43章 河口反擊第23章 楊家禍根第8章 分配不公第18章 調兵遣將第27章 元家之慾第12章 東都內亂第11章 雙雄火併第31章 被迫受命第35章 衛南漁翁第12章 仁基北歸第1章 江南隱憂第45章 唐相之危第14章 長孫求救第28章 局勢複雜第29章 引蛇出洞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1章 齊郡大戰第23章 智取霍邑第28章 人心難測第28章 殺人無形第28章 初遇建德第14章 死地後生第2章 老奸巨猾第2章 誰是兇手第25章 掌握主動第38章 知微見着第54章 西域戰略第1章 中元前夕第27章 接風酒宴第9章 綠茶疑蹤第25章 不速之客第112章 攻破外城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11章 鐵腕奪位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22章 戰略撤退第63章 一支冷箭第4章 江淮伏威第16章 識破敵計第30章 酒樓遇故第4章 等待消息第40章 痛苦抉擇第41章 意外情況第63章 北地迎歸第42章 不臣之心第42章 暗流洶涌第38章 皇后之勸第129章 漫天開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