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平陽郡主

楊嶺竟然被打死了,楊玄感一陣錯愕,心中也涌起一種悔意,他只想教訓一下楊家子弟,卻沒想到竟然把人打死了,這下,他怎麼向兄弟玄敬交代?

“不好辦了!”

楊玄感心中嘆息,只能在別的方面安撫兄弟,錢財、女人、美宅或者土地,他想要什麼只能給他什麼了,他若想要宮妃,也只有給他兩個。

這時,張濟上前勸道:“楚公,人死也沒有辦法,楚公索性宣佈楊嶺罪責,讓所有人知道楊嶺是罪有應得,這樣既可顯出楚公不徇私情,也可以嚴肅法紀,增加楚公的威望,對楚公百利無一害。”

楊玄感長嘆一聲道:“是我楊玄感無德無能,焉能靠犧牲族人來樹權威,人既然已被我失手打死,至少該給他留個身後之名。”

他回頭對左右令道:“傳我命令,加封楊嶺爲魏國公、大都督,以王侯之禮葬之!”

張濟愣住了,半晌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見楊玄感要走,驀地想起一事,慌忙上前道:“楚公,楊嶺既死,楊玄敬可封爲高官,加封王爵,執掌朝政都可以,但就是不可讓其再掌軍,否則會有後患。”

楊玄感明白張濟的意思,確實是不宜讓楊玄敬再掌軍權,只是這涉及到家族利益的再分配,楊玄感一時有些猶豫,半晌,道:“好吧!我考慮一下。”

“楚公,不是考慮一下,而是儘快實施,越快越好,不能拖延!”

“我知道了!”遠處傳來楊玄感無精打采的聲音。

.........

謝思禮剛回到自己住處,便有一名手下告訴他,“潘校尉來了,在客房等候!”

謝思禮心念一轉,一定是豐州有消息來了,他知道突厥在大舉進攻豐州,消息斷絕已快兩個月,令他揪心不已,謝思禮快步走進客堂,一名長着絡腮大鬍子的年輕男子站起身向他拱手笑道:“等待先生多時了。”

這名大鬍子男人便是手下人所說的潘校尉,全名叫潘文典,曾出任過楊元慶的親兵校尉,現任長安情報機構的首領,對外公開身份是利人市一家騾馬店的東主。

“豐州戰況如何?”一進門謝思禮便急不可耐地問道。

潘文典笑着點點頭,“剛剛得到最新消息,豐州軍大敗突厥,殺敵二十萬,突厥軍已倉惶北退。”

謝思禮慢慢坐下,心中的激動溢於言表,他拍拍額頭嘆道:“這真是上蒼眷顧豐州,有如此主帥,何愁不得天下?”

潘文典取出一份短信,遞給謝思禮,“這是總管給你的命令,你看看吧!”

謝思禮接過短信,先問道:“總管已經李淵起兵之事了嗎?”

“應該是知道了,所以纔會有回信。”

謝思禮打開信看了一遍,眉頭微微一皺,潘文典咬了一下嘴脣,還是忍不住問道:“總管說什麼?”

謝思禮嘆口氣道:“總管說,如果能助楊玄感擊敗李淵最好,如果實在擋不住李淵入關中,那至少要把代王救回豐州,不能讓代王落到李淵手中。”

潘文典默默點頭,他又問:“先生認爲楊玄感能擋住李淵嗎?”

謝思禮冷笑一聲,“楊玄感用什麼擋住李淵,他的家族嗎?”

潘文典嘆息一聲,“只可惜豐州要抵禦突厥入侵,否則我們也可以先奪關中,機會失去了。”

謝思禮笑了笑道:“得到未必是好事,失去也未必是壞事,既然上蒼眷顧總管,讓他擊敗三十萬突厥大軍,那麼上蒼就一定會交給他光復天下的重任,我們要對總管有信心。”

“先生說得對,是我目光短淺了。”

.........

長安鄠縣,這裡是終南山北麓的一座小縣,全縣南高北低,澇水、灃水貫穿全縣,向北流入渭河。

在鄠縣西南首陽山腳下有一座莊園,名叫西鳳莊園,佔地兩萬畝,包括了大半座首陽山和五千畝良田,四周有高牆包圍,還有巡哨莊丁,不準任何靠近。

這座西鳳山莊是獨孤家族的產業,但也只是獨孤家族衆多莊園中的一座,就在這座佔地兩萬畝的莊園內卻隱藏着一支萬人的秘密軍隊,這支軍隊是由獨孤家族十座莊園的家奴莊丁彙集而成,一共是一萬兩千餘人,而掌管這支軍隊的主將卻不是獨孤族人,而是李淵之女李秀寧。

李秀寧是李淵第三女,今年二十一歲,長得談不上美貌,濃眉大眼,有幾分男人相,但人很賢惠,六年前嫁給柴紹爲妻,夫妻感情深厚,育有二子,柴哲威和柴令武,李淵起兵後,便封她爲平陽郡主。

李秀寧雖是女子,但弓馬嫺熟,頗有決斷之力,李淵在起兵前夕命人將柴紹召回太原,李秀寧便留在關中負責聯繫關隴世家,她當機立斷,派人去京城把母親、大嫂和族人都接到莊園,又派人去長安和洛陽,把所有跟隨父親起兵大將的家眷也一併接到莊園,一一妥善安置,無一遺漏。

她的果斷作風和出色的組織能力令獨孤震頗爲讚賞,便命令族人將關中的獨孤家丁全部交給她統帥,李秀寧不辭辛勞,訓練這支軍隊,使這支軍隊漸漸地具有了戰鬥力。

這天傍晚,訓練一天的李秀寧回到莊園住處,剛到門口,一名丫鬟道:“主母,二老爺來了!”

李秀寧走進客堂,只見二叔李神通正揹着手來回踱步,李神通也和李秀寧一樣留在西鳳山莊訓練士兵,他負責後勤以及對外聯絡,這次他出門十天,剛剛回來。

“二叔,有消息嗎?”李秀寧笑問道。

“有好消息!”

李神通轉過身笑眯眯道:“兩個好消息,一個是我們的軍隊已經到河東,正在圍攻河東城,另一個好消息是李仲文、何潘仁、向善志等叛賊都願意歸附唐公,助唐公取關中。”

李秀寧大喜過望,她尤其關心第二條好消息,這三支叛軍聚集在渭河南岸的周至縣和始平縣一帶,離他們很近,她一直就想把這三支叛軍收爲自己部下,李秀寧連忙問道:“李仲文等人聯合起來有多少軍隊?”

“有七萬人,不過大多是烏合之衆,我看過,裝備簡陋,也沒有什麼訓練,就是靠兵多嚇唬人。”

李神通雖然說服了這些亂賊,但對他們並沒有抱多大信心,但李秀寧卻不這樣想,她可以率領八萬人助父親一臂之力,早平關中。

“二叔,能不能請他們來山莊,我想和他們具體談一談雙方聯合之事。”

“好吧!我去找他們,最快兩天後回來。”

........

李淵的大軍攻下河東城,卻沒有急於過河,而是率領十幾萬軍隊調頭向東而去,並廣爲宣傳,大軍去攻打洛陽。

但李世民卻不在大軍之中,就在李淵攻下河東城時,他則率領一萬精兵從龍門渡口過了黃河,進入關中馮翊郡,他命柴紹率領一萬大軍沿岸緩行,他自己則扮作商人,帶着尉遲恭及三百名親衛,向蒲津關方向而去。

船艙內,尉遲恭憂心忡忡問:“公子,這樣冒險行嗎?”

李世民身着白色錦袍,頭戴公子金冠,手執一把羽扇,相貌英俊,風流倜儻,他微微搖扇笑道:“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何時可爲,何時不可爲,要因人而異,我之所以敢這樣做,是我很透徹地瞭解了楊玄敬此人,他是楊慎長子,曾經官拜儀同,卻沒有任何建樹,在楊府庸庸碌碌度過大半輩子,但此人卻擁有十八房妻妾,可見其好色,而且他喜歡蓄積銅錢,總用等銅錢快爛掉才命家人拿去買物品,所以有個外號叫‘楊爛錢’,足見其貪財吝嗇,大業八年楊玄感出任東平郡太守,在梁山養兵,就是這個楊玄敬負責,結果張須陀跨境剿匪,他卻嚇得丟下軍隊獨自逃命,使他的軍隊被張須陀不費吹灰之力全殲,足見其膽小無能,如此好色、貪財、膽小無能之人,我有何懼他?”

尉遲恭見李世民將楊玄敬研究得如此透徹,心中對他十分佩服,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這話用在公子身上簡直太正確了,他又奇怪地問:“既然楊玄敬如此無能,楊玄感爲何還要用他鎮守東線,把這麼重要的位置交給他,難道楊玄感手下真的無人可用了嗎?”

“非也!”

李世民搖搖頭笑道:“楊玄感之所以重用楊玄敬,是和楊玄敬的家族地位有關,楊玄敬是楊慎之子,而楊慎在家族分裂危機中,支持楊玄感穩住了家主之位,出於感激,楊玄感把楊家財權交給了楊慎,後來楊慎病重,這個財權又轉給了兒子楊玄敬,正是因爲這樣,楊玄敬成爲了楊氏家族的第二號人物,在家族中影響力極大,楊玄感不得不重用他,如果論才能,楊玄獎、楊巍以及謝映登都是不錯的大將,能帶兵打仗,都比楊玄敬強得多,不過楊玄感確實不該讓他做潼關大帥,可以讓他做相國,可以掌財權、吏權,就是不能掌兵權。”

說到這裡,李世民嘆了口氣,這卻是爲楊玄感而嘆,他怎麼也想不通,楊玄感怎麼會有楊元慶這樣的兒子?

.........

第29章 金刀贖奴第17章 兩強對陣第27章 金口已開第16章 欲蓋彌彰第25章 悲情男人第41章 爭鋒相對第16章 宇文告密第28章 遷都試探第17章 雄信之災第18章 血腥鎮壓第44章 中秋異月第62章 激戰七裡第69章 道高一丈第12章 河內對策第28章 初遇建德第39章 意外來客第2章 齊郡召將第133章 危險之物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10章 一路追殺第16章 三股勢力第29章 豐都事件第22章 收穫不菲第97章 僞漢毒計第13章 事態蔓延第44章 爾虞我詐第28章 連環布套第20章 高熲事件第36章 太原之變第38章 拋出誘餌第3章 盜馬風波第25章 搶人事件第43章 關鍵人物第32章 秀才造反第51章 玄霸之錘第37章 致命一箭第30章 三個條件第34章 尋找突破第29章 太原王氏第31章 新的靠山第9章 利益之爭第7章 生死之約第14章 存心討打第42章 捉虎不易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5章 元家造反第7章 秋風至楊第35章 爭奪人口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33章 猛將須陀第95章 隱患爆發第61章 南陽事件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34章 夜攻太原第23章 豐州東擴第2章 酒棚小遇第12章 東都內亂第2章 水火楊家第49章 趙郡小村第3章 意外相遇第32章 有喜有憂第74章 難得一致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19章 陰山夜襲第9章 一名小兵第30章 玄感回京第24章 真假使者第8章 太原募兵第50章 鴻門酒宴第49章 西陘關前第3章 兵臨城下第12章 撲朔迷離第20章 聲先奪勢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52章 人心難測第2章 酒棚小遇第50章 潼關內訌第24章 目光深遠第38章 吳興沈氏第56章 雙相辭呈第148章 難過新年第20章 奇恥大辱第33章 御房進諫第36章 三策選一第33章 金精賭彩第51章 草原異變第6章 牽制荊襄第1章 中元前夕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3章 神秘使臣第64章 宮外之音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19章 去功贖罪第21章 長孫又至第14章 死地後生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15章 有失有得第52章 請君入甕第39章 發現機會第33章 御房進諫
第29章 金刀贖奴第17章 兩強對陣第27章 金口已開第16章 欲蓋彌彰第25章 悲情男人第41章 爭鋒相對第16章 宇文告密第28章 遷都試探第17章 雄信之災第18章 血腥鎮壓第44章 中秋異月第62章 激戰七裡第69章 道高一丈第12章 河內對策第28章 初遇建德第39章 意外來客第2章 齊郡召將第133章 危險之物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10章 一路追殺第16章 三股勢力第29章 豐都事件第22章 收穫不菲第97章 僞漢毒計第13章 事態蔓延第44章 爾虞我詐第28章 連環布套第20章 高熲事件第36章 太原之變第38章 拋出誘餌第3章 盜馬風波第25章 搶人事件第43章 關鍵人物第32章 秀才造反第51章 玄霸之錘第37章 致命一箭第30章 三個條件第34章 尋找突破第29章 太原王氏第31章 新的靠山第9章 利益之爭第7章 生死之約第14章 存心討打第42章 捉虎不易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5章 元家造反第7章 秋風至楊第35章 爭奪人口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33章 猛將須陀第95章 隱患爆發第61章 南陽事件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34章 夜攻太原第23章 豐州東擴第2章 酒棚小遇第12章 東都內亂第2章 水火楊家第49章 趙郡小村第3章 意外相遇第32章 有喜有憂第74章 難得一致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19章 陰山夜襲第9章 一名小兵第30章 玄感回京第24章 真假使者第8章 太原募兵第50章 鴻門酒宴第49章 西陘關前第3章 兵臨城下第12章 撲朔迷離第20章 聲先奪勢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52章 人心難測第2章 酒棚小遇第50章 潼關內訌第24章 目光深遠第38章 吳興沈氏第56章 雙相辭呈第148章 難過新年第20章 奇恥大辱第33章 御房進諫第36章 三策選一第33章 金精賭彩第51章 草原異變第6章 牽制荊襄第1章 中元前夕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3章 神秘使臣第64章 宮外之音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19章 去功贖罪第21章 長孫又至第14章 死地後生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15章 有失有得第52章 請君入甕第39章 發現機會第33章 御房進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