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水師新帥

潞水,因流經涿郡潞縣而得名,它一路流向東南,最後注入渤海,北上的運河也橫貫潞水,使得潞水也成爲運河入海的一條重要通道。

運河船隻在進入潞水後,再向東行百餘里,便駛入了大海,也正是因爲這樣,潞水河口成爲了隋朝水軍的基地。

在一片寬闊約數萬畝的河灣內,密集地停泊着近千艘大海船,從濡河口過來的最後兩百艘大船也駛進了河灣,同時也帶來了三千船匠,他們將改變身份,變成駕駛海船的船員。

整個水軍基地暫時處於有船無兵的狀態,有三千守軍保護基地的安全,但隨着楊元慶率領三萬精銳之軍的到來,水軍基地內開始熱鬧起來。

三萬士兵開始熱火朝天地在岸邊營地裡搭建帳篷,楊元慶在數百親兵的護衛下,立馬在一座高地上遠遠眺望着海灣內的情形。

大量河沙隨河而至,千萬年的堆積,使河口出現一座葫蘆狀的海灣,這座佔地數萬畝水域的海灣也就成了水軍的天然良港,千年後,這座海灣逐漸演變爲陸地,二十幾裡外的那個葫蘆口便成了著名的大沽口。

海灣內千餘艘大海船在遠處密集排列,船體如山,桅杆如林,遮天蔽日,蔚爲壯觀。

而靠近河口,又排列着數千艘平底拖船,這是從運河運送軍用物資而來的船隻,它們停泊在靠近岸邊的一片數千畝的水域上。

在前方兩裡的水中插滿了木樁,這排木樁延續數裡,將整個水域一分爲二,中間是一座水門,兩邊有水寨哨塔,數百水軍在哨塔上巡視,這主要是嚴防運河船隻靠近海船。

這時,遠處數十名騎兵疾馳而至,旁邊有士兵道:“總管。是來護兒大將軍到了!”

楊元慶也看到了爲首之人,頭戴銀盔,鬚髮皆白,雖已年邁。但依舊身手矯健,不亞於年輕人,楊元慶認識他,正是從前的隋朝水軍大將來護兒。

從前的隋朝老將在世已經不多,而在隋軍中,也只剩下這個來護兒一人,在來護兒身旁。陪同他一同前來之人,還有大將牛進達。

牛進達和秦瓊從前都曾是來護兒的部將,後來才轉到張須陀帳下。

來護兒是三天前抵達軍港,他帶來的五千餘人,都是水軍精銳,這三天時間他都在檢查戰船,每一艘船都要仔細檢查。

這是他的一貫風格,‘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遠征成功,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戰前準備。

楊元慶催馬奔下山崗。來護兒飛馳而至,他翻身下馬,在楊元慶面前單膝跪下,“老臣來護兒,參見楚王殿下!”

楊元慶翻身下馬,上前將他扶起,“老將軍免禮!”

他扶起來護兒,上下打量他一眼,見他身材雄壯,威風凜凜。不由讚歎一聲:“數年未見,老將軍依舊寶刀未老,令人欣慰啊!”

來護兒當年和李景關係最好,楊元慶當年爲護李景而被免職,使來護兒對楊元慶一直心懷感激,這種感激在時間久了以後。便成了一種信任。

正是有這種信任,來護兒才毅然北上,爲楊元慶打江山,也爲自己兒孫創下富貴基業。

來護兒也欠身笑道:“十五年前,我和令祖談及未來,令祖便說,楊家的未來將在殿下身上,我現在才明白,其實令祖說得並不完全正確,應該是說,大隋的未來在殿下身上。”

來護兒畢竟是老將,久歷人情世故,他不露痕跡的一句奉承使楊元慶心中十分受用,楊元慶也笑了笑,“家國天下,無家哪有國,沒有國又怎能有天下,老將軍是我祖父舊部,現在又爲我之將,委屈老將軍了。”

來護兒嘆息一聲,“我雖是楚公舊部,怎奈世事無常,玄感之亂,我奉命鎮壓,也是無奈之事。”

來護兒雖投靠了楊元慶,但他也有一點心病,那就是大業九年和宇文述一起鎮壓楊玄感,當時他襲擊楊玄感後軍,死在他手中的楊氏子弟有數十人之多。

這件事他必須要和楊元慶說清楚,否則以後會是一個隱患。

楊元慶也知道來護兒的憂心,他必須替來護兒解開這個心結,才能使來護兒將來忠心自己。

他便淡淡道:“忠君纔是爲將者本份,來將軍始終忠於先帝,忠心於大隋,不爲私情所動,這纔是令人敬佩之處,我心裡自然明白,來將軍不要有什麼顧忌。”

楊元慶並不是說過去的事情不追究,他是從另一個角度含蓄地告訴來護兒,忠君纔是重要,這樣既肯定了來護兒當年剿滅楊玄感的正義,同時也告訴來護兒,從前忠於楊廣,將來也要忠於他楊元慶,那麼奉旨而爲就沒有問題。

來護兒明白了楊元慶的意思,他心中又是感激,又長長鬆了口氣,楊元慶的表態,也就意味着他將來不會因爲楊玄感一案被清算。

來護兒深深施一禮,“殿下解惑,來護兒銘記於心。”

楊元慶笑了笑,轉開了話題,“來將軍對渤海以及高麗一帶的海況十分熟悉,不知現在是否可以出海?”

“回稟總管,現在是九月上旬,再過幾天,海面將漸漸以西風爲主,那時是出征高麗的良機,這幾天應該先讓士兵們多乘船,以適應海上航行。”

楊元慶點了點頭,“從現在開始,你就是水軍副帥,軍隊的訓練由你全權負責!”

“卑職遵令!”

楊元慶回到了自己大帳,這時,羅士信跟進大帳,他聽說來護兒被任命爲水軍副帥,心中有些擔憂,因爲楊元慶本人兼任主帥,所以來護兒實際上便掌握了大隋水軍。

“總管,卑職聽說來護兒在西樑和蕭銑爭奪兵權,這不是爲臣子應該做的事,此人野心極大,總管還是要多少防備一下他。”

楊元慶搖了搖頭,“此一時,彼一時也!來護兒在西樑搶奪軍權,更多是爲了自保,蕭銑此人心胸狹窄,無容人之量,且猜忌心極重,他手下大將,立大功者必死無疑,這樣的主公,試問有幾個手下願意爲他效力?”

說到這,楊元慶又拍了拍羅士信的肩膀道:“一員大將是否忠心,並不在於大將本身,而在於君主的手段和誠意,我以誠待來護兒,以嚴密的軍隊制度,使他沒有擁兵自重的機會,他必然會忠心耿耿,一如當年他對先帝楊廣,你就不會多慮了。”

。。。。。。。。。

五天後,正如來護兒的判斷,西風漸緊,出兵的時刻到來,而從太原運來的各種輜重物資也陸續抵達。

這天上午,隋軍舉行了出征儀式,斬殺三牲祭旗,三萬隋朝最精銳的士兵開始陸續上船,他們中包括五千騎兵,三千重甲步兵,三千強弩兵,除了重甲騎兵沒有隨軍外,其餘精銳之軍全部跟隨楊元慶出征。

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攻城重武器,以及火油、糧食等物品,一千一百艘大船組成了這支龐大的遠征軍。

僅操作大船的船伕就有兩萬餘人,加上三萬軍士,共計五萬餘人參與了這次出征高麗的遠征。

千帆如雲,萬桅如林,大旗在西風的吹拂下獵獵招展,楊元慶站在一艘最大的帥船船頭,出征在即,望着海天一色,他心中不由豪氣萬丈。

這時,來護兒大步上前,單膝跪下請示,“啓稟總管,戰船已全部準備就緒,請總管下令!”

楊元慶點了點頭,沉聲令道:“船隊出發!”

隨着一陣戰鼓聲敲響,帥船拉起主帆,主帆鼓動,向東緩緩駛去,一艘接一艘的大船啓動了,船隊延綿百餘里,浩浩蕩蕩,向東方進發。

。。。。。。

從潞河口到高麗半島並不是很遠,要先橫渡渤海灣,從渤海海峽駛入東海,也就是後來的黃海,再東北方向疾駛數天便可抵達高麗半島,在順風情況下,七八天便可以抵達。

這天下午,船隊經過渤海海峽,楊元慶站在船舷,久久凝視着北方的一個黑點,那個黑點便是遼東半島的最南面,此時的遼東半島還在高麗的控制之下。

來護兒慢慢走上前,指着遠方的半島道:“那邊便是畢奢城,當年卑職率軍攻下了畢奢城,本想請先帝將遼東半島劃爲大隋疆域,怎麼隋軍已是強弩之末,先帝也無心再徵高麗,僅僅接受對方投降,抓回斛斯政,便撤軍回中原了,畢奢城也再次被高麗軍奪走,遼東半島最終成爲一個夢想。”

說到這裡,來護兒長長嘆了口氣,眼中涌起無限惆悵。

楊元慶的目光也並沒有太集中在遼東半島上,現在大隋的戰略重點是在中原,此次遠征高麗也是爲了更好地控制中原,現在談及控制遼東半島還爲時過早。

“來將軍對我們此次出征,有多大的把握?”楊元慶回頭笑着問他道。

來護兒的思緒也收了回來,他沉思片刻道:“如果殿下是要滅亡高麗,僅憑三萬軍還辦不到,但如果只是想攻打平壤,應該是可以辦到,關鍵是趕在高麗軍主力到來前撤離,卑職唯一擔心的就是高麗軍主力。”

。。。。。。。。。。。

【因爲人不在家中,用手機做服務器上網,偏偏這裡聯通3g信號很弱,給大家造成不便,很抱歉了!明天回家,一切正常。】

第43章 無妄之災第14章 貌忠實奸第5章 敏秋心事第2章 冤家路窄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16章 內部決裂第28章 關鍵小人第49章 西陘關前第26章 大魚落網第29章 出爾反爾第57章 東宮震怒第5章 兩個使者第36章 連夜撤軍第26章 楊素歸來第46章 攻克平壤第9章 玄感之憂第43章 戰船立威第2章 計取飛狐第28章 二次談判第21章 初次談判第58章 李淵出事第25章 不速之客第51章 連夜清洗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19章 一封信件第38章 關鍵小賊第18章 裴閥態度第90章 大戰悄至第44章 當局者迷第17章 被迫決戰第39章 雙女初見第42章 局勢複雜第9章 兵臨洛陽第19章 壯士秦瓊第3章 兩猛相鬥第126章 唐使到來第4章 威逼利誘第14章 臨榆關下第13章 城中暗流第10章 將帥交心第18章 情報之思第30章 太子殺招第7章 國事家事第14章 內部奸細第18章 裴閥態度第22章 蕭後來臨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16章 伴君如虎第31章 夜訪雲氏第60章 關鍵人物第19章 夜攻河內第12章 帝王心思第6章 裴府家宴第84章 連夜出擊第5章 公主承諾第76章 裴府問策第9章 應對危機第2章 水火楊家第36章 漏網之魚第5章 公主請客第26章 裴氏父子第41章 弟高一籌第43章 河口反擊第60章 關鍵人物第27章 關中之變第21章 誰爲主將第40章 羅高離心第4章 以小欺老第151章 籠絡軍心第18章 玄感野望第75章 條件苛刻第6章 出乎意料第11章 夜襲倉城第8章 突發事件第37章 南郡出事第31章 夜授密旨第34章 突破之口第1章 落魄高才第53章 臣的要求第44章 公主阿蠻第121章 故技重施第11章 風險悄至第42章 被迫求援第24章 以信立身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25章 不速之客第91章 隋唐大戰(二十一)第15章 首鼠兩端第21章 危機重重第8章 弔孝風波第11章 秘密協議第38章 風起南郡第27章 奪取河陽第12章 收官之棋第10章 備戰高麗第29章 豐都事件第41章 想走不易第15章 首鼠兩端第14章 意外之箭
第43章 無妄之災第14章 貌忠實奸第5章 敏秋心事第2章 冤家路窄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16章 內部決裂第28章 關鍵小人第49章 西陘關前第26章 大魚落網第29章 出爾反爾第57章 東宮震怒第5章 兩個使者第36章 連夜撤軍第26章 楊素歸來第46章 攻克平壤第9章 玄感之憂第43章 戰船立威第2章 計取飛狐第28章 二次談判第21章 初次談判第58章 李淵出事第25章 不速之客第51章 連夜清洗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19章 一封信件第38章 關鍵小賊第18章 裴閥態度第90章 大戰悄至第44章 當局者迷第17章 被迫決戰第39章 雙女初見第42章 局勢複雜第9章 兵臨洛陽第19章 壯士秦瓊第3章 兩猛相鬥第126章 唐使到來第4章 威逼利誘第14章 臨榆關下第13章 城中暗流第10章 將帥交心第18章 情報之思第30章 太子殺招第7章 國事家事第14章 內部奸細第18章 裴閥態度第22章 蕭後來臨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16章 伴君如虎第31章 夜訪雲氏第60章 關鍵人物第19章 夜攻河內第12章 帝王心思第6章 裴府家宴第84章 連夜出擊第5章 公主承諾第76章 裴府問策第9章 應對危機第2章 水火楊家第36章 漏網之魚第5章 公主請客第26章 裴氏父子第41章 弟高一籌第43章 河口反擊第60章 關鍵人物第27章 關中之變第21章 誰爲主將第40章 羅高離心第4章 以小欺老第151章 籠絡軍心第18章 玄感野望第75章 條件苛刻第6章 出乎意料第11章 夜襲倉城第8章 突發事件第37章 南郡出事第31章 夜授密旨第34章 突破之口第1章 落魄高才第53章 臣的要求第44章 公主阿蠻第121章 故技重施第11章 風險悄至第42章 被迫求援第24章 以信立身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25章 不速之客第91章 隋唐大戰(二十一)第15章 首鼠兩端第21章 危機重重第8章 弔孝風波第11章 秘密協議第38章 風起南郡第27章 奪取河陽第12章 收官之棋第10章 備戰高麗第29章 豐都事件第41章 想走不易第15章 首鼠兩端第14章 意外之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