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時機成熟

洛陽城的攻城之戰打得異常激烈,王世充親自指揮三萬餘精銳之軍上城激戰,與此同時,太子王應玄又動員了五萬民夫投入到城池防禦之中。

‘咚!咚!咚!’巨大的進攻戰鼓聲響徹天地,在激昂的戰鼓聲中,數萬唐軍大舉壓上,密集的士兵鋪天蓋地向城池殺來,他們手執盾牌戰刀,喊殺聲震天。

在黑壓壓的軍隊之中,混着上百架體積龐大的雲梯和高達三丈的巢車,由百頭牛拉拽,並有百餘士兵奮力推動,巨大的木輪緩緩滾動,低沉的號角聲不斷從這些龐然大物身旁吹響。

城頭上,數百部巨型石砲和八弓弩枕戈以待,隨着指揮校尉一聲大喊:“放!”

‘砰!’的一聲巨響,一塊五十斤重的巨石被石砲發出,在空中翻滾,準確地擊中了兩百步外的一輛巢車,巢車已屢遭打擊,終於支持不住,轟然坍塌。

更多的石塊則砸進人羣之中,砸得唐軍人仰馬翻,死傷慘重。

城上的八弓弩也射擊了,這是一種巨型牀弩,箭桿如車輻,箭鏃如巨斧,可射出四百餘步遠。

在城頭上重型防禦武器的輪番打擊下,唐軍攻城器遭遇極大破壞,儘管如此,還是有幾十部雲梯及巢車靠上了城牆。

唐軍如蟻羣般向成功攀擁,城頭上箭如暴風驟雨,從兩面射向雲梯上的唐軍,不斷有人墜落。

巨石和滾木從城頭上翻滾砸下,五六名唐軍被連帶砸翻,慘叫着跌下雲梯。

西城,一輛巢車靠上城頭,包着鐵皮的橋板放下,上面的鐵鉤掛住城垛,數十名唐軍從巢車內蜂擁殺出,城頭,百名鄭軍士兵迎戰而上,兩軍進行着激烈的鏖戰。

唐軍不斷被打退。但又不斷衝上城,這樣的戰鬥已經延續了十天,雙方皆付出了上萬人的死傷。

攻打了一個上午,始終未能攻下洛陽,唐軍的攻勢漸漸消退。

城頭上,王世充臉色鐵青,唐軍十天的進攻使鄭軍傷亡近半,一萬四千餘人死傷。城上的守軍已不足兩萬人。開始出現防禦上的漏洞,如果再打下去,三天之內。洛陽城很可能就要被攻破了。

現在他唯一指望的就是隋軍的支援,可是楊元慶的條件卻異常苛刻,要求他去除帝號。向隋稱臣,這使他感情上難以接受。

可是如果他不接受,那麼他的命運只有一條,被唐朝俘虜或者殺死,連鄭王也做不成。

王世充也知道,楊元慶已經準備就緒,可就是不肯發兵,硬逼他去除帝號,寧可他洛陽城破。也不肯讓一步,這使王世充恨得咬牙切齒,但又無可奈何。

這是三方博弈,就看誰能強硬到最後,眼下的情形,王世充已經覺得自己快支持不住了。

“聖上!”

王仁則帶着一名軍官匆匆上前,神情緊張。王世充看了他一眼,感覺到了他的緊張,“出了什麼事?”

王仁則將軍官拉上前,“你自己給聖上說吧!”

軍官上前跪下,“陛下。有十幾名軍官已準備降唐,時間就定在今明兩天。”

“什麼!”

王世充大吃一驚。一把揪住軍官衣襟,厲聲追問:“是什麼人要降唐?”

軍官戰戰兢兢說:”具體是什麼人,卑職也不清楚,是昨晚卑職和郎將劉順平喝酒時,他說露嘴。”

旁邊王仁則接口道:“這個劉順平我已經將他控制,但還來不及審訊。”

王世充惱火異常,對王仁則道:“此事我交給你,一個時辰內,所有要降唐之人全部抓捕!”

“卑職遵命。”王仁則帶着軍官迅速下去了。

王世充的牙齒咬得咯咯直響,誰敢降唐,一概殺絕。

。。。。。。

在洛陽城西的一座宅子裡,十二名軍官正聚在一起秘密商議降唐的計劃,他們已經不能再等下去,一致同意今晚降唐,衆人十分興奮,你一言我一語,商議着行動細節。

就在這時,外面院子忽然傳來一聲慘叫,軍官們反應神速,紛紛跳起來,轟地連續幾聲巨響,門窗被撞開,無數把硬弩從門窗內伸進來,對準了他們,“全部跪下!否則格殺勿論。”院子裡傳來王仁則的厲喝。

衆人面面相覷,都舉手跪了下來,隨即涌進大羣士兵,將十二名軍官按倒捆綁起來......

王世充殺氣騰騰衝進院子,包括最先抓住的一名郎將,十三名軍官皆垂頭喪氣跪在院子裡,雙臂反綁.

王世充衝到他們面前,冷冷地打量這羣軍官,他最後走到一名軍官面前,用馬鞭擡起他的臉,“原來是你!”

這名軍官是王世充從前的馬兵,名叫張順子,現在是一名校尉,王世充恨得眼睛都快噴出火來,“連你也要背叛我嗎?”

張順子低下頭,半晌道:“城破在即,所有人都想投降,何止我一人?”

“渾蛋!”

王世充狠狠一鞭抽在他臉上,心中怒極,對王仁則令道:“十三人全部斬首,人頭掛在城上示衆,敢再想投降者,與此爲儆!”

。。。。。。

十三顆血淋淋的人頭掛上城牆,但王世充的心卻有些冷了,這十三顆人頭有沒有對三軍將士起到什麼震駭他不知道,但它們卻成了壓倒王世充內心的最後一根稻草。

王仁則匆匆奔上城頭,躬身施禮,“叔父找侄兒嗎?”

王世充負手凝望着遠方的隋軍大營,眼中顯得十分傷感,半晌,他才淡淡道:“你立刻渡河去告訴楊元慶,我答應他的條件,去除帝號。”

當天下午,王世充下詔,正式廢除帝號,改稱鄭王,所有宗室去除王爵,違禁物品一律燒燬,隨即,洛陽正式向隋朝請降。

。。。。。。。

其實還不需要王仁則來通報,就在王世充下詔廢除帝號一個時辰後,一隻蒼鷹便將洛陽城內發生的大事傳到了河陽。

這個消息楊元慶已等候多時了,楊元慶當即下令軍隊渡河南下,千艘戰船滿載着五萬隋軍及數萬匹戰馬向黃河對岸駛去,千帆競發,壯觀異常。

此時已是六月下旬,但天氣依然是烈日炎炎,暑熱燎面,河面上有風,河風拂面,稍覺清涼,楊元慶頭戴金盔,身着鐵甲,腰挎戰刀,目光深邃地凝視着黃河南岸。

在他身邊站着兵部侍郎謝思禮,謝思禮同時出任徵南行軍司馬,他低聲對楊元慶道:“殿下,卑職有點擔心李靖,他只有三萬軍,要分兵鎮守虎牢關,還要對陣李孝恭的八萬軍,是否會兵力不足?”

楊元慶點點頭,“這個問題我也考慮到了,我已命秦瓊分兵一萬給李靖,使他兵力到四萬,還有管城縣有數千郡兵,兵力勉強可以應對。”

停一下,楊元慶有些憂慮道:“其實我擔心的並不是李靖,我擔心的是南方蕭銑,李孝恭已出兵中原十幾天,他那邊卻沒有半點動靜,竟然沒有趁唐軍兵力空虛時奪回荊襄,我不明白他是在想什麼?我懷疑他們內部可能出了問題。”

說到這裡,楊元慶回頭問謝思禮,“你曾經出使過荊襄,從你的感覺,樑朝會出現什麼問題?”

謝思禮沉思一下道:“卑職和蕭銑談過兩次話,感覺此人疑心很重,不太容易相處,樑國人也是這樣說他,說他可以共患難,而不能同富貴,有梟雄的野心,卻無梟雄的胸襟。”

楊元慶也微微嘆息一聲,“當年王默對他忠心耿耿,爲了南華會和他東奔西跑,可樑國建立,蕭銑卻首先將王默逼死,還有他手下起兵大將,都一一被他誅殺,元老殆盡,所以唐軍雖然只是攻破江陵,但整個樑朝卻舉國投降,就是這個原因,我就是擔心他不吸取教訓,痼疾重犯,如果是那樣,來護兒危矣!”

謝思禮默然,其實他想到的也是來護兒可能出問題了,功高震主,蕭銑豈能容他,如果唐朝再有心挑撥,樑國必然出現內訌,當真是做不成大事之人。

想到這,謝思禮感嘆道:“殿下就做得很好,胸襟寬闊,有容天下人之量,唯纔是舉,這是我等的福氣。”

楊元慶苦笑一聲,“其實我的脾氣也是恩怨分明,當年對付賀若弼,對付宇文述,對付虞世基,都是少年心性,有仇必報,只是做了這個位子,自然而然性子就有了變化,有取天下之心,就必須有容天下人之量。”

他又回頭向西面望去,想到了勁敵李淵,“其實這一點李淵也做得很好,寬仁待人,不與民爭利,善於平衡,既能考慮關隴貴族的利益,也能兼顧到地方士族的得失,同時又心機慎密,深謀遠慮,李淵纔是我最大的敵人。”

雖然這樣說,其實楊元慶也很清楚李淵的弱點,李淵此人表面寬容厚道,但內心卻陰毒狹隘,爲了保住自己的皇位,甚至對自己的兒子也不相容。

歷史上,他扶植李世民制衡李建成,準李世民建天策府,使李世民漸漸坐大,當天下平定,他又想借李建成之手削李世民兵權,最後直接誘發了玄武門之變,世人只知玄武門之變是李大、李二相爭,殊不知背後卻是李淵在操縱一切。

就在楊元慶沉思之時,忽然有士兵指着前方河面大喊:“總管,前方有危險!”()

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29章 陌刀之秘第28章 捉姦在牀第30章 禍福相倚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71章 隋唐大戰(一)第25章 掌握主動第6章 小事化大第4章 苛刻條件第58章 北市偶遇第9章 臨危下船第52章 請君入甕第8章 違規賣酒第9章 朝局悄變第7章 世情冷暖第13章 逃兵危機第72章 請功負罪第38章 知微見着第52章 最後一名隋軍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45章 兵壓江陵第21章 藉口送禮第29章 陌刀之秘第11章 雪後歸程第1章 落魄高才第14章 存心討打第21章 雙猛大戰第45章 送君高招第10章 善度聖意第12章 最後抉擇第63章 北地迎歸第34章 突破之口第10章 除夕意外第30章 三個條件第33章 北邙祭祖第31章 意外挾迫第29章 出爾反爾第17章 君心難測第14章 臨榆關下第4章 突厥異變第3章 雙瞳之將第54章 把水攪渾第17章 參軍之謎第10章 神秘馬賊第40章 南方來人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25章 意外收穫第35章 鐵血柔情(上)第2章 先攻內部第41章 爭鋒相對第21章 錢貨漏洞第33章 金精賭彩第25章 狹路相逢第14章 三面受敵第24章 朝堂對質第17章 勇闖縣獄第6章 秘密武器第54章 西域戰略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47章 獨孤家將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33章 攻城前夕第29章 太原王氏第41章 楊家之請第38章 皇后之勸第14章 得罪小人第23章 殺機暗伏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10章 善度聖意第38章 上元燈會第79章 南郡兩事第40章 先禮後兵第30章 蛇蠍毒心第23章 都市賣豹第20章 邊疆奏摺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38章 兵分兩路第17章 路遇李淵第36章 返回太原第9章 玄感之憂第23章 遠方來人第25章 反奪虎牢第91章 突厥慶功第2章 意外收穫第13章 御房嘉獎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83章 事態嚴重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6章 抽中死籤第28章 馳援代州第39章 父子攤牌第5章 兩個使者第20章 世充密使第38章 八方酒肆第55章 兩萬誘餌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21章 帝王心術(上)第119章 引蛇入套第24章 河邊誤認
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29章 陌刀之秘第28章 捉姦在牀第30章 禍福相倚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71章 隋唐大戰(一)第25章 掌握主動第6章 小事化大第4章 苛刻條件第58章 北市偶遇第9章 臨危下船第52章 請君入甕第8章 違規賣酒第9章 朝局悄變第7章 世情冷暖第13章 逃兵危機第72章 請功負罪第38章 知微見着第52章 最後一名隋軍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45章 兵壓江陵第21章 藉口送禮第29章 陌刀之秘第11章 雪後歸程第1章 落魄高才第14章 存心討打第21章 雙猛大戰第45章 送君高招第10章 善度聖意第12章 最後抉擇第63章 北地迎歸第34章 突破之口第10章 除夕意外第30章 三個條件第33章 北邙祭祖第31章 意外挾迫第29章 出爾反爾第17章 君心難測第14章 臨榆關下第4章 突厥異變第3章 雙瞳之將第54章 把水攪渾第17章 參軍之謎第10章 神秘馬賊第40章 南方來人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25章 意外收穫第35章 鐵血柔情(上)第2章 先攻內部第41章 爭鋒相對第21章 錢貨漏洞第33章 金精賭彩第25章 狹路相逢第14章 三面受敵第24章 朝堂對質第17章 勇闖縣獄第6章 秘密武器第54章 西域戰略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47章 獨孤家將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33章 攻城前夕第29章 太原王氏第41章 楊家之請第38章 皇后之勸第14章 得罪小人第23章 殺機暗伏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10章 善度聖意第38章 上元燈會第79章 南郡兩事第40章 先禮後兵第30章 蛇蠍毒心第23章 都市賣豹第20章 邊疆奏摺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38章 兵分兩路第17章 路遇李淵第36章 返回太原第9章 玄感之憂第23章 遠方來人第25章 反奪虎牢第91章 突厥慶功第2章 意外收穫第13章 御房嘉獎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83章 事態嚴重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6章 抽中死籤第28章 馳援代州第39章 父子攤牌第5章 兩個使者第20章 世充密使第38章 八方酒肆第55章 兩萬誘餌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21章 帝王心術(上)第119章 引蛇入套第24章 河邊誤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