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風險悄至

沒有矛刺,輜重車無法阻擋隋軍的衝擊,輜重車被挑翻,五千騎兵瞬間殺進了敵營,營帳被踏翻,隋軍點燃了敵帳,火光沖天,大營內一片混亂,敵軍士兵從酣夢中驚醒,連軍靴也來不及穿上,光着腳四散奔逃,哭喊聲、求饒聲,響徹大營。

元弘嗣揮舞鐵槍,騎馬衝了出來,眼前的混亂使他又驚又怒,他催馬向隋軍騎兵衝去,鐵槍揮動,一連挑翻三人,元弘嗣縱聲狂笑,撥馬向另一名的十幾名隋軍士兵衝去,

就在這時,蘇定方從側面趕到,斜刺裡一刀劈來,刀勢凌厲,直劈元弘嗣脖頸,元弘嗣低頭閃開這一刀,反手一記回馬槍刺去,蘇定方撥馬閃開,兩人廝殺在一處。

蘇定方刀法精奇,刀影疾飛,迅烈無比,惟獨力量稍差,但他以快補拙,驍勇異常,而元弘嗣兩膀有千斤之力,一根大鐵槍重愈百斤,有萬夫不擋之勇,但他畢竟年邁,不能久戰。

兩人戰了三十餘回合,元弘嗣漸漸不支,他虛晃一招,撥馬便逃,蘇定方冷笑一聲,將戰刀掛上,摘下弓箭,張弓搭箭,瞄準了漸漸逃遠的元弘嗣,弦一鬆,一支狼牙箭閃電般射出,一箭射穿了元弘嗣的脖頸,元弘嗣從馬上摔落下來。

一名士兵衝上去,一刀將元弘嗣人頭砍下,交給蘇定方,蘇定方將人頭高高舉起,大聲喝令,“敵酋已死,投降者,可不殺!”

“敵酋已死!投降者不殺!”

隋軍一片高喊,隨着元弘嗣被殺,數千士兵走投無路,紛紛跪地投降,半個時辰後,鄯善城的一千守軍也開城門投降,隋軍鐵騎狂風一般衝進了鄯善城。這座絲綢之路上的著名古城。

。。。。。。。

晉陽宮,治書侍御史韓壽重步履匆匆走進了紫微閣,上了樓梯,卻迎面遇到了刑部尚書王緒。這段時間王緒有點心事重重,自從兄弟王肅因安晉寺刺殺案而被貶後,他心中便有了一種不妙之感,再加上半個月前裴矩告老退仕,這便使王緒心中愈加不安。

“韓御史,這麼匆忙,是發生什麼事嗎?”

王緒臉上擠出一絲笑容。向韓壽重拱手施禮,這段時間,楚王對他比較冷淡,使他心中有點草木皆兵,他總覺得御史的出現可能和他有關,尤其他的兄弟王肅被韓壽重彈劾後,他對韓壽重又是恨又是怕。

韓壽重拱手回禮笑道:“也沒什麼事情,還是爲前幾天出現的讖語之事。”

大約五天前。太原街頭忽然流傳開一首童謠,‘帝非帝,楊非楊。晉陽深宮鎖隋王,君非君,臣非臣,許昌城內尋魏王。’

這個讖語令楊元慶極爲惱怒,下令追查童謠來源,同時下令不準孩童唱此童謠,再唱者追責父母,用雷霆之力迅速平息了讖語風波。

王緒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又關切地問:“查到什麼了嗎?”

“是一支商隊傳播,這支商隊已經離開河東。從各方面推斷,應該是唐朝所爲。”

“唐朝的嫌疑確實最大,現在雖然沒有發生戰爭,但雙方卻是在冷戰之中,不足爲奇!”

王緒見左右無人,便將韓壽重拉到一邊。低聲道:“最近殿下有沒有和韓御史談到我的事情?”

韓壽重微微一笑,“王相國認爲自己會有什麼事呢?”

王緒乾笑一聲,“這個.....具體我也不清楚,只是隨便問問。”

“如果王相國沒有別的事,那我就先走了,楚王殿下還等着我去稟報呢!”

“那好,就不耽誤韓御史,以後我們再談。”

“先告辭!”

韓壽重拱拱手,轉身走了,王緒望着他的背影走遠,心中生出一絲不祥的預感。

尚書房內,楊元慶正在忙碌地批閱奏疏,在案頭堆了厚厚一疊重要文書,楊元慶剛剛得到消息,北平造船所已經修復了十幾艘大船,過兩天他要出發前去北平郡,視察造船所和對遼東的戰備情況。

這時,門外有侍衛稟報:“韓御史到了。”

楊元慶放下筆令道:“宣他進來!”

片刻,韓壽重快步走進楊元慶的官房,躬身施一禮,“卑職參見楚王殿下!”

“讖語調查可有進展?”楊元慶問道。

“回稟殿下,讖語應該是一隊商人所傳,他們已經離開河東,進入了關內,卑職已命人繼續追查他們的背景,根據種種跡象初步推斷,應該唐朝所爲。”

楊元慶點了點頭,和他的想法一致,這段時間是隋朝一些重要官職的調整期,李淵也不甘寂寞,跑來插一腳,不過他是針對自己,居然把自己比做曹操。

楊元慶不由冷笑一聲,等他從北平郡回來,再好好教訓李淵。

這時,韓壽重取出一份奏疏,放在楊元慶的案頭,“殿下,關於王相國之子的調查,已經證據確鑿了。”

楊元慶精神一振,這是他一直在等待的消息,自從裴矩退仕後,只有楊師道入紫微閣,其他任免都暫停,就等着解決了王緒的問題,再重新開啓紫微閣相國的任命。

畢竟王緒是相國,沒有確鑿的證據,也難以服人衆,楊元慶便一直在耐心等待韓壽重的消息。

他從案上拾起奏疏,打開來仔細看了一遍,旁邊韓壽重解釋道:“我們的御史扮作學子,在長安太學詳細調查了王凌的背影,此人才學只是中下,而且在太學只讀了三年,便被聘爲東宮文學館供奉,現在文學館十名供奉中排名第九,入館時間確實是在王緒出任相國之後,雖然御史沒有找到王緒私通唐朝的證據,但他兒子的行爲確實不妥,王緒不適合再擔任相國這樣要職。”

楊元慶看完奏疏,將它合上,問韓壽重,“那你打算怎麼辦?”

“卑職打算彈劾王緒。”

楊元慶半晌沒有說話,他的目光落在窗外有些陰鬱的天空,雲層厚重,眼看要下雨了。

“這件事你先等一等,如果需要御書臺彈劾,我會把奏疏轉給你,先下去吧!”

“卑職告退。”韓壽重沒有多問,行一禮退下去了。

楊元慶又沉思片刻,吩咐道:“有請蘇相國!”

片刻,門外走廊上響起了蘇威特有的沉重的腳步聲,緊接着聽見他稟報:“老臣蘇威待見楚王殿下!”

“蘇相國請進!”

在裴矩退仕後,蘇威便成了紫微閣的第一老臣,而且他年已八旬,精力和體力都遠遠不能和年輕官員相比,更重要是他的官譽並不太好,一些所作所爲令人不齒,楊元慶也曾經考慮讓他也退仕。

不過在反覆思量後,楊元慶覺得紫薇閣內也需要蘇威這樣的老臣,不僅是他資格老,更重要是蘇威能替他做一些只能意會而不可言傳之事,比如眼下王緒之事。

蘇威走進官房,躬身施禮,“參見楚王殿下!”

在河北戰役之後,楊元慶的稱呼便開始有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在軍方,大家依然稱他爲總管,但在朝廷內,衆人已漸漸改稱他爲楚王,而這個變化便是從蘇威開始,只有蘇威的心思纔會在這方面做文章。

“蘇相國請坐!”

蘇威坐下,關切地問道:“聽說殿下要去北平郡?”

楊元慶笑了笑,“過兩天吧!把朝中之事理順了,便出發。”

說着,他將韓壽重的奏疏遞給了蘇威,“有件事情想麻煩蘇相國。”

蘇威接過奏摺看了看,神情立刻變得嚴肅起來,“卑職明白了,卑職會盡力辦好此事。”

他當然明白,楊元慶把御史臺的事情交給他,這裡面自有深意。

。。。。。。。。

夜幕初降,蘇威的馬車緩緩在王府前停下,他事先已經派人前來通報,所以臺階上等候着王緒的族弟王玄治,王玄治是王氏家族的總管事,是王家第四號人物,年約四十餘歲,也曾出任了一郡司馬,因隋末大亂而棄官在家。

他見蘇威從馬車裡出來,連忙上前深施一禮,“歡迎蘇相國光臨鄙府。”

蘇威在一名書童的扶持下走出馬車,笑呵呵問:“讓玄治賢弟久等了,王相國可在府上?”

“在!在書房等候蘇相國。”

蘇威心中隱隱有些不快,這其實是一個禮儀對等的問題,如果是上級拜訪下級,或者是楊元慶來拜訪王府,王緒一定會親自出來迎接,或者像高熲那樣老資格的大臣來拜訪,王緒也會出門迎接。

而蘇威作爲三朝元老,德高望重,儘管同爲相國,王緒明顯是後輩,他也應該出門來迎接,以示對蘇威的尊重,但眼前王緒卻沒有出來親自迎接,只派一個管家族事務的族弟在門口等候,這明顯有點失禮,如果不是他瞧不起蘇威,就是他對蘇威不滿。

當然,作爲堂堂相國,就算對蘇威瞧不起,也不該表現出來,沒有必要爲一點小事而得罪人,所以王緒不出門迎接,並非是瞧不起蘇威,而是他對蘇威不滿。

這個不滿的根子在其弟王肅被貶一事上,王肅是被韓壽重彈劾,而韓壽重是蘇黨之人,王緒便懷疑,彈劾兄弟王肅,其實是蘇威的暗中指使,這種不滿在朝內一般不會表露,但往往在禮儀這種小事上就會表現出來。

蘇威呵呵一笑,“既然王相國很忙,那我就改天再來拜訪。”

對蘇威這種八十歲的老官僚來說,面子是第一重要。

。。。。。。。

第17章 大舉東進第82章 收到假錢第68章 羅藝之慮第48章 攻破大營第22章 河東紳商第42章 違禁生意第1章 意外相逢第37章 一記反抽第23章 遼城之殤第73章 計賺敵降第21章 誰威脅誰第13章 萬春茶莊第25章 關鍵人物第60章 大戰悄至第17章 勇闖縣獄第25章 悲情男人第31章 夜授密旨第6章 借兵突厥第25章 悲情男人第5章 公主請客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66章 尋找時機第19章 去功贖罪第38章 微服私訪第26章 說服李靖第4章 客棧新友第9章 朝局悄變第11章 宇文新計第42章 暗流洶涌第18章 少童何人?第1章 營州之變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31章 船中飛箭第52章 北平船所第2章 帝王失信第23章 都市賣豹第14章 暗流涌動第15章 黑夜突破第19章 夜審出塵第5章 咬金練箭第21章 建德逼反第49章 重甲破術第11章 霹靂出擊第6章 玄感起事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20章 夜入武房第50章 心結難解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48章 東線突破第37章 疑兵之計第42章 踏平瓦崗第4章 反客爲主第22章 不甘失礦第8章 天下十猛第20章 絕戶之計第91章 突厥慶功第34章 微服私訪第71章 血色之夜第56章 雙相辭呈第12章 兵部調令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10章 君廓獻計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11章 新官上任第58章 蕭後心思第11章 鐵腕奪位第70章 突破缺口第89章 胡馬煙塵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94章 紫河鬼谷第15章 少女遇窘第72章 請功負罪第68章 西域來客第6章 瓦崗分家第22章 娶得佳妻第65章 蕭後心機第16章 內部決裂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20章 王妃請客第31章 矛盾激化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8章 太原募兵第13章 李密特使第39章 發現機會第12章 最後攤牌第46章 斷臂之仇第139章 戰利之品第2章 誰是兇手第36章 霹靂行動第59章 暗度陳倉第4章 天下大變第34章 微服私訪第24章 各有所學第43章 郢州祭母第21章 初次談判第2章 帝王失信第4章 突厥異變第8章 斬斷後路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49章 平陽郡主
第17章 大舉東進第82章 收到假錢第68章 羅藝之慮第48章 攻破大營第22章 河東紳商第42章 違禁生意第1章 意外相逢第37章 一記反抽第23章 遼城之殤第73章 計賺敵降第21章 誰威脅誰第13章 萬春茶莊第25章 關鍵人物第60章 大戰悄至第17章 勇闖縣獄第25章 悲情男人第31章 夜授密旨第6章 借兵突厥第25章 悲情男人第5章 公主請客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66章 尋找時機第19章 去功贖罪第38章 微服私訪第26章 說服李靖第4章 客棧新友第9章 朝局悄變第11章 宇文新計第42章 暗流洶涌第18章 少童何人?第1章 營州之變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31章 船中飛箭第52章 北平船所第2章 帝王失信第23章 都市賣豹第14章 暗流涌動第15章 黑夜突破第19章 夜審出塵第5章 咬金練箭第21章 建德逼反第49章 重甲破術第11章 霹靂出擊第6章 玄感起事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20章 夜入武房第50章 心結難解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48章 東線突破第37章 疑兵之計第42章 踏平瓦崗第4章 反客爲主第22章 不甘失礦第8章 天下十猛第20章 絕戶之計第91章 突厥慶功第34章 微服私訪第71章 血色之夜第56章 雙相辭呈第12章 兵部調令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10章 君廓獻計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11章 新官上任第58章 蕭後心思第11章 鐵腕奪位第70章 突破缺口第89章 胡馬煙塵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94章 紫河鬼谷第15章 少女遇窘第72章 請功負罪第68章 西域來客第6章 瓦崗分家第22章 娶得佳妻第65章 蕭後心機第16章 內部決裂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20章 王妃請客第31章 矛盾激化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8章 太原募兵第13章 李密特使第39章 發現機會第12章 最後攤牌第46章 斷臂之仇第139章 戰利之品第2章 誰是兇手第36章 霹靂行動第59章 暗度陳倉第4章 天下大變第34章 微服私訪第24章 各有所學第43章 郢州祭母第21章 初次談判第2章 帝王失信第4章 突厥異變第8章 斬斷後路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49章 平陽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