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知微見着

楊廣揹着手站在窗前,默默地凝視着窗外的幾株老梅樹蒼勁的身影,在氣勢宏偉的偏殿內,燈光照在楊廣孤零零的身影上,顯得他是如此渺小,又是如此蒼涼。

這時身後響起腳步聲,楊廣不悅道:“朕說過,想一個人靜一靜。”

“陛下,是我!”身後響起了楊麗華的聲音。

如果說,還有誰敢在這個時候打擾楊廣,那只有樂平公主楊麗華,長姐如母,楊麗華從小就疼愛楊廣,和楊廣的感情最爲深厚,她也是楊廣在父母去世後最爲敬重之人。

楊廣轉過身,笑了笑問:“大姐有什麼事嗎?”

楊麗華道:“我來給暕兒求情,他畢竟是陛下的兒子,希望陛下不要太過於嚴厲處罰他。”

“是他母親求你來說情吧!”楊廣淡淡笑道。

“算是吧!不過,我自己也想來。”

楊廣點點頭,“你放心吧!他是朕的兒子,朕再生他的氣,也不會殺他,虎毒不食子,朕自有分寸。”

楊麗華沉吟一下,又道:“我還想懇求陛下寬饒元慶。”

‘懇求?’楊廣感到意外,樂平公主居然說出懇求這個詞。

“爲什麼?”楊廣凝視着她,他感覺到了長姐平靜外表下的內心激動。

楊麗華嘆了口氣道:“我給陛下說過還劍之事,或許是投緣吧!我很喜歡他,我沒有兒子,我心裡就把他當做我的兒子,他不幸捲進陛下的家事中,皇后已經對他不喜,我希望他能在陛下這裡得到寬恕。”

楊廣凝視楊麗華半晌,才緩緩搖頭,“大姐沒有必要求朕,你其實弄錯了,我沒有生他的氣,相反,我心中對他非常感激,他救了朕的兩個兒子,而且.....”

楊廣笑了笑,“而且朕已決定讓他繼承長孫晟的事業,讓他成爲我大隋的突厥使,我將會重用他。”

楊麗華欣喜萬分,向楊廣施禮,“那我替他多謝陛下了。”

楊麗華急着要離開,身後又傳來楊廣的聲音,“先不要告訴他,少年人不要讓他生了驕奢之心,要讓他學會感恩,朕要多給他一點磨練。”

“陛下,我知道了,我不會告訴他。”

楊麗華退下去了,她走出宮殿,只見蕭後站在殿門口,滿臉擔憂,蕭後見楊麗華出來,連忙問:“大姐,怎麼樣?”

“他說虎毒不食子,不會殺暕兒,我估計處罰是免不了,你自己去見他吧!他已經從深思中醒來。”

說罷,楊麗華便快步離去了,蕭後想了一想,還是鼓足勇氣推開了殿門。

只見丈夫坐在軟榻上,背對着她,就像老僧入定一般,一動不動。

“陛下,是我!”

蕭後慢慢走到丈夫身後,低聲問:“你準備怎麼處置暕兒?”

楊廣沒有直接回答她,而是轉過身淡淡問;“你很恨楊元慶嗎?”

“恨他還談不上,只是有點不喜,我不喜歡外人蔘與到我的家事中來。”

“那昭兒呢?朕感覺你對他也厭惡,假如他死了,你也不會放在心上,是這樣嗎?”楊廣依然不露聲色問道。

蕭後愕然,她緩緩跪坐在丈夫面前,睜大了眼睛道:“陛下,你怎麼能這樣說,我雖然偏愛暕兒一點,可昭兒是我的骨肉,也是我的心頭肉,我怎麼會希望他死,陛下,哪有母親不自己兒子放在心上?”

“那就對了,假如楊元慶救了你兒子的性命呢?你還對他有成見嗎?”

“當然不會!可是陛下這話是什麼意思?臣妾沒有聽懂。”

楊廣嘆了口氣,“你知道楊元慶最後說那句話是什麼意思嗎?希望六十年後,他仍然能陪齊王行獵。”

“我也正想問陛下,他那句話是什麼意思?”

楊廣苦笑了一聲,“他那句話,朕是深有體會,其實說白了也很簡單,假如朕立暕兒爲太子,將來暕兒登基,以他的心性,必殺昭兒,連同昭兒給朕生的孫子,一個都不會留,就因爲昭兒纔是嫡長子,暕兒在紙條已經寫得很清楚,命他收買的宦官尋找機會毒殺昭兒。

相反,如果是昭兒爲太子,那以昭兒的寬仁,他不會殺自己兄弟,而是封他爲逍遙王,六十年後,楊元慶還能陪他去行獵。”

楊廣一聲長嘆,“朕立長子,則次子可以福盡終老,我立次子,則必然骨肉相殘,這是朕絕不願看見之事!”

蕭後忽然感到很疲憊,她也承認楊元慶說得對,以齊王的心性,他若得位必殺兄長,可是要讓她對楊元慶心生感激,她無論如何也辦不到,畢竟楊元慶是以踩下次子的方式,托起了長子,但此時楊元慶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聽出丈夫話中的意思。

“陛下的意思是說,已經決定立昭兒爲太子嗎?”

“是,朕已經決定了,立昭兒爲太子。”

其實楊廣在仁壽宮事件後便對長子開始刮目相看,這次遷都議案成功,楊廣更覺得長子有足夠的頭腦,他已經在考慮立他爲東宮了,但長子的身體狀況一直讓他下不了決定,而今天發生一系列事情,讓他看透了次子,低智、魯莽、心毒、不誠,如此,他怎麼可能把大隋江山交給他?

而楊元慶的關鍵一句話,就像棒喝,使楊廣霍然醒悟,他絕不願意自己這一代的悲劇在兒孫身上重演,就在這一刻,他終於下定了決心。

“昭兒是嫡長子,寬厚仁德,朕相信他將來會是仁德的君王,至於他的身體,朕會請最好醫生,用最好的藥來爲他調養。”

........

宴會已經散了,晉王楊昭的馬車在百餘名侍衛的護衛下駛出大門,向晉王府疾駛而去,馬車內點着一支小小的蠟燭,使車廂裡有一點昏暗之光,楊昭靠着軟軟的車壁上,臉上掩飾不住他內心的喜悅,從今天父皇對齊王的態度上,他心裡便明白,東宮的大門即將向自己敞開,爲此,他心中對楊元慶充滿感激。

“元慶,今天奪嫡成功,你立下大功,我會記在心中。”

楊元慶則坐在他的對面,他本來要去百悅客棧找單雄信,不料楊昭一定拉他上車,有話要對他說,他只得坐上了馬車。

“殿下這麼肯定就奪嫡成功了嗎?如果聖上最後又原諒齊王呢?”

楊昭眯着眼笑了起來,“父皇當然遲早會原諒齊王,可在東宮這件事上,齊王已經沒有時間了,現在是十月中,父皇最遲在元旦建立新的年號,同時冊封皇后、太子,還有兩個月多一點,但必須在冊封太子前一個月,父皇就要確立太子,實際上只剩下一個多月,這一個多時間裡,父皇絕不會考慮立一個頭腦簡單、心胸狹窄、謊話連篇,甚至敢在父皇面前拔刀殺人的兒子爲太子,我心裡非常清楚,所以,他已經敗了。”

楊元慶點點頭,楊昭說得很有道理,“恭喜殿下了!”

“嗯!今夜我要好好睡一覺,明天一早開始練劍,我要努力減輕體重。”

楊昭又想起一事,便問道:“元慶,你上次說你想搬離楊府,要麼就住在我府上來。”

楊元慶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笑道:“多謝殿下,我準備明天去少府寺領了賞賜,去買一棟宅子,然後我回江南把嬸孃接回來,完成這兩件事,我就返回大利城。”

楊昭笑了起來,“宅子就不用買了,我送你一座,在光福坊,佔地約十畝,是一座新宅,讓你嬸孃和妹妹住在裡面,等你去大利城,我來替你照顧她們,我想我應該比楊府盡力。”

“我是該欣然接受呢?”

楊元慶笑道:“還是該猶猶豫豫拒絕?”

“那就看你覺得自己有沒有資格接受它?”

“看來殿下的盛情我是無法拒絕了!”

楊元慶舉杯欣然笑道:“那就多謝殿下,明天上午我就啓程去江南。”

剛說完,他忽然想起還有裴家的酒宴未赴,不由苦笑一聲,“我又想起幾件事,還真不能一走了之。”

他還想到至少和單雄信他們打一聲招呼,還有楊麗華那邊也要告別,哪能說走就走?

這時,馬車忽然停下了,侍衛在車外稟報,“殿下,請稍候,前面有一棵樹倒了,擋住了去路,我們把它搬開。”

楊元慶微微一怔,“殿下,今天可沒有颳風下雨,怎麼會有樹倒下?”

“有可能是被別的馬車撞到,三天前,我王府西面就發生過,前天王府後面的坊街上也有大樹倒伏。”

楊昭眉頭忽然一皺,想起一個不利的傳說,“不過.....坐車遇倒伏樹,這可不是吉利的兆頭,會給我帶來什麼不利?”

他擡頭伸出車窗外查看,就在這時,楊元慶忽然聽見遠處傳來‘嘣!’的一聲響,這是弓弦聲,楊元慶大吃一驚,他幾乎是本能地一把推開楊昭,就在楊昭被推開的一剎那,一支箭呼嘯着射進車窗,擦着楊昭的胖臉而過,釘在對面車壁上,箭頭閃爍着一種綠瑩瑩的光澤,竟是一支毒箭。

“有刺客!”

楊元慶反應極快,他喊了一聲,呼地吹滅蠟燭,將楊昭面朝下按在地板上,“殿下千萬別動!”

他從腰間拔出磐郢劍,一翻身從窗口躍出,撞開一名車窗外的侍衛,卻聽見了第二支箭射來的風響,他不假思索,伸臂一揮長劍,將上端射來之箭一斬爲二,隨即落地,在地上翻一個滾。

這一瞬間發生的事情只在兔起鶻落之間,侍衛們纔剛剛發應過來,他們一起圍住車廂,將盾牌高高舉起。

楊元慶再次縱身一躍,跳上車頂,他已經知道漏洞在哪裡了,車窗外本來就有執盾侍衛,因爲楊昭伸頭看樹,侍衛就稍稍讓開一條縫,第一支冷箭就是從這條人縫中射進,而第二支箭卻頭頂上射來,刺客知道在第一箭後,楊昭肯定會趴在地板上,所以第二支箭企圖射透上車壁板,直取地板,這是兩名刺客。

楊元慶已經看見了,緊靠坊牆的樹上一個身材魁梧的黑影跳上坊牆,跳進了宜人坊中,而在三十步外是一座三層佛塔,塔頂上都蹲着一名身材稍小的黑影,他似乎聽見了同伴召喚,從兩丈多高的塔頂一躍而下,輕功極高,但她身姿卻很苗條,似乎是一個女刺客。

楊元慶死死地盯着那個女刺客的身姿,他手中之劍漸漸捏緊了。

..........

【一夜醒來,發現新書榜月票危急了,書友們,請求火線支援老高!!】

第14章 府門遭遇第37章 被迫南撤第4章 突厥異變第11章 反間之計(下)第78章 攻而不克第1章 灞橋秋色第10章 捉兇逼宮第11章 夜襲倉城第120章 絕妙好計第56章 遲到樑使第62章 交換條件第25章 掌握主動第22章 收穫不菲第10章 神秘馬賊第8章 趁亂突圍第10章 師傅是誰?第19章 蠢蠢欲動第40章 孤膽英雄第5章 動之以情第28章 盛名之禍第21章 生俘雄信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38章 關鍵小賊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17章 尋找線索第24章 各有所學第4章 秦母教子第28章 意外消息第16章 欲蓋彌彰第2章 冤家路窄第40章 南方來人第5章 公主承諾第7章 幽州之憂第20章 一夜軍變第18章 隋胡大戰(下)第54章 把水攪渾第38章 吳興沈氏第50章 鴻門酒宴第15章 遭遇之戰第78章 戰略撤退第23章 南華梟雄第2章 家法伺候第17章 發現契苾第5章 公主承諾第33章 第一回合第14章 引而不發第25章 不速之客第13章 勝利逃亡第44章 被迫抉擇第42章 踏平瓦崗第8章 暗鬥不息第87章 建成態度第17章 東山再起第7章 士信發威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37章 回京前夕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54章 彭城兵變第25章 海底之針第1章 異牀同夢第52章 人心難測第29章 再提條件第37章 致命一箭第2章 意外收穫第26章 一條記錄第26章 商業繁榮第21章 初次談判第33章 攻城前夕第2章 欺人太甚第31章 夜訪雲氏第3章 兵臨城下第23章 血戰大利(上)第21章 京城來人第53章 臣的要求第25章 搶人事件第40章 痛苦抉擇第21章 北原謀生第117章 關內急變第97章 僞漢毒計第27章 留條後路第62章 激戰七裡第35章 狡雄世充第41章 楊家之請第10章 一路追殺第33章 收買人心第12章 仁基北歸第2章 水火楊家第15章 史蜀之毒第12章 引君入甕第32章 雪夜離京第26章 柴紹心機第7章 義成公主第19章 夜審出塵第14章 武周示弱第10章 通風報信第35章 夜訪封宅第44章 拖延三天第23章 楊家禍根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19章 一封信件
第14章 府門遭遇第37章 被迫南撤第4章 突厥異變第11章 反間之計(下)第78章 攻而不克第1章 灞橋秋色第10章 捉兇逼宮第11章 夜襲倉城第120章 絕妙好計第56章 遲到樑使第62章 交換條件第25章 掌握主動第22章 收穫不菲第10章 神秘馬賊第8章 趁亂突圍第10章 師傅是誰?第19章 蠢蠢欲動第40章 孤膽英雄第5章 動之以情第28章 盛名之禍第21章 生俘雄信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38章 關鍵小賊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17章 尋找線索第24章 各有所學第4章 秦母教子第28章 意外消息第16章 欲蓋彌彰第2章 冤家路窄第40章 南方來人第5章 公主承諾第7章 幽州之憂第20章 一夜軍變第18章 隋胡大戰(下)第54章 把水攪渾第38章 吳興沈氏第50章 鴻門酒宴第15章 遭遇之戰第78章 戰略撤退第23章 南華梟雄第2章 家法伺候第17章 發現契苾第5章 公主承諾第33章 第一回合第14章 引而不發第25章 不速之客第13章 勝利逃亡第44章 被迫抉擇第42章 踏平瓦崗第8章 暗鬥不息第87章 建成態度第17章 東山再起第7章 士信發威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37章 回京前夕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54章 彭城兵變第25章 海底之針第1章 異牀同夢第52章 人心難測第29章 再提條件第37章 致命一箭第2章 意外收穫第26章 一條記錄第26章 商業繁榮第21章 初次談判第33章 攻城前夕第2章 欺人太甚第31章 夜訪雲氏第3章 兵臨城下第23章 血戰大利(上)第21章 京城來人第53章 臣的要求第25章 搶人事件第40章 痛苦抉擇第21章 北原謀生第117章 關內急變第97章 僞漢毒計第27章 留條後路第62章 激戰七裡第35章 狡雄世充第41章 楊家之請第10章 一路追殺第33章 收買人心第12章 仁基北歸第2章 水火楊家第15章 史蜀之毒第12章 引君入甕第32章 雪夜離京第26章 柴紹心機第7章 義成公主第19章 夜審出塵第14章 武周示弱第10章 通風報信第35章 夜訪封宅第44章 拖延三天第23章 楊家禍根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19章 一封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