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誰是刺客?

幽州南城一條巷子前,一名身材婀娜的年輕女子手挎籃子,步履匆匆地走進巷子,一直走到底,巷子最裡面是一座不大的四合宅,巷道里光線暗黑,隱隱可見一扇門,她有節奏地敲了敲門,片刻院子裡傳來腳步聲,門‘吱嘎!’一聲開了,有人低聲問:“是阿蓮嗎?”

“是我!”

女子走進門便問:“主上在嗎?”

“在,在等你呢!”

女子快步走過外宅門,進入中宅,來到中堂前停住腳步,門口一名侍衛立刻稟報,“主人,阿蓮回來了。”

“讓她進來!”

也是一個女人的聲音,聲音冷冷冰冰,感受不到半點女性的溫柔。

年輕女人阿蓮推門進了屋,屋子裡光線暗淡,桌子上、地上都是地圖,靠牆邊有一張坐榻,一名身材細高的女子坐在榻前,儘管光線暗淡,還是看得見她的容貌,她年紀不大,也就是十七八歲,長得小鼻子小眼,薄薄的嘴脣帶着幾分刻薄,女人顯得有些疲憊,眼睛裡佈滿血絲,她正是蓋蘇文之妹蓋嬌嬌。

大隋即將對高麗發動戰爭,高麗國內亂作一團,蓋嬌嬌這幾年一直在大隋活動,她是受父親高麗執事官淵太祚的派遣,潛入大隋探查各種情報,眼看高麗之戰即將發動,她更加忙碌了。

涿郡便是他們在大隋的老巢,十天前,蓋嬌嬌得到消息,楊元慶將出任幽州總管,蓋嬌嬌考慮了三天,毅然做出了刺殺楊元慶決定。

但她卻沒有想到,她派出的三十餘名手下竟被楊元慶殺掉一半,而且她的族妹淵素也死在楊元慶箭下,讓她無法回去給父親交代,她心中沮喪到了極點,

這時,阿蓮進屋便跪了下來,“奴婢參見主人!”

“探到什麼消息嗎?”

“回稟主人,街上很亂,到處是士兵.....”

“這個我知道!”

蓋嬌嬌不耐煩地打斷她的話,“我是問衙門那邊,那邊有什麼消息?”

阿蓮很害怕這個脾氣暴躁的主人,她膽怯道:“聽說元家有人正好在幽州城內,被縣衙抓住了,具體情況我也不清楚。”

蓋嬌嬌騰地站起身,她臉上露出了驚喜的表情,真有這麼巧嗎?元家真的有人在幽州。

“你的消息....屬實嗎?”蓋嬌嬌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悅,聲音都有點顫抖了。

“奴婢只是聽說,不敢肯定。”阿蓮更加害怕自己說錯話。

“龍晟!”

蓋嬌嬌高喊一聲,一名身材壯實的男子出現在門口,躬身道:“請主上吩咐。”

“你立刻去縣衙找馬兵曹,去問問詳細情況,元家的人到底是怎麼回事?”

“卑職遵命!”

男子轉身走了,蓋嬌嬌激動得坐立不安,心中的沮喪被這個意外的好消息一掃而空,如果元家因爲楊元慶刺殺案而被逼反的話,那麼隋朝皇帝還有精力攻打高麗嗎?

這就是她刺殺楊元慶而栽贓給元家的目的,她本來沒有多少把握,只能抱姑且一試的態度,而元家子弟恰好在幽州城的出現,使她這個計劃變得完美起來,有了物證,現在又有了人證,那麼元家還能逃過這一劫嗎?

“主人,奴婢退下了。”

蓋嬌嬌看了阿蓮一眼,這是她幾年前在遼東買的丫鬟,膽小懦弱,她很不喜歡,若不是看在她還算聽話的份上,早就不要她了。

不過今天她表現還不錯,蓋嬌嬌便一擺手,“去吧!”

阿蓮退了下去,蓋嬌嬌現在就急切地等待着消息的到來。

........

楊元慶的官宅內燈火通明,數百人濟濟一堂,蘇烈率領兩百餘名楊元慶親衛剛剛從豐州趕來,加上楊元慶本身的一百餘人,現在楊元慶身邊就有三百餘名親衛,緊急應變能力大大加強.

李靖也在坐,蘇烈是他的徒弟,他們已經好幾年未見,師徒重逢,將士相聚,大堂內談笑風聲,所有人都格外興奮。

楊元慶見時辰已經不早,便對張勝笑道:“今天又來了兩百多弟兄,你就辛苦一下,給大家安排好住宿。”

張勝笑着對衆人揮揮手道:“各位弟兄都跟我來吧!大家今晚先擠一擠,明天我把西院清理出來,廚房的湯麪估計快好了,吃飽喝足,早點休息。”

衆親兵都跟着出去了,大堂裡便只剩下楊元慶和李靖師徒二人,這時蘇烈才問:“聽說今晚發生了刺客案,究竟是何人所爲?”

楊元慶笑了笑說:“其實刺客案倒不重要,而是今晚發生的另一件事倒挺有趣。”

旁邊李靖接口道:“可是元敏被縣衙從長史官宅裡帶走之事?”

楊元慶點點頭,“正是此事!”

他忍不住笑了起來,“看樣子趙元眳是被元家逼急了,否則他不會出此下策,這樣一來他不就告訴我,他和元家有秘密往來嗎?”

李靖也笑道:“這件事確實很出人意料,一個小小縣令怎麼敢帶走元壽之子,若沒有趙元眳指使,誰會相信?這下我估計元家不會再用趙元眳。”

“元家?”

楊元慶不屑地冷笑一聲,“不是元家不用趙元眳,而是趙元眳要逃離元家,逃得越遠越好,免得惹火燒身。”

李靖一怔,連忙問:“元慶的意思是說,元家有異心?”

“或許吧!否則趙元眳也不敢這樣,可憐他只想玩玩官場,卻沒想到最後竟是玩火,估計把他嚇壞了。”

楊元慶忍不住笑了起來,這個結果出乎他的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

蘇烈在一旁聽得一頭霧水,半晌,他才小心翼翼問:“這個趙元眳是何人?”

李靖笑着給他解釋道:“此人是幽州總管府長史,也是幽州第二號人物,是元弘嗣的心腹,他將是元慶在幽州最大的阻力,元慶要掌控幽州,首先就得除掉此人。”

李靖愛徒心切,又笑問楊元慶道:“不知定方來幽州,元慶準備怎麼安排他?”

“這還用問嗎?”

楊元慶微微一笑,“當然是取代韓馳的位子,總管府的直管軍,我怎麼可能讓外人來掌控?”

這時,一名親衛來到大堂門口稟報:“稟報大將軍,趙長史求見!”

楊元慶和李靖對望一眼,會心地笑了起來,楊元慶起身道:“我去會會他。”

他隨即吩咐親衛,“將找趙長史請到貴客房!”

.......

趙元眳考慮了整整一個時辰後,他決定還是來找楊元慶,元敏只是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事後他必然會知道是自己在背後指使,這一次,元家他是得罪定了。

趙元眳心中並不踏實,他知道並不僅僅是得罪元家這麼簡單,他也無法向竇氏家族交代,他和元家究竟是什麼關係?

不過,趙元眳並不後悔,他權衡利弊,與其被元家造反所牽連,還不如就直接得罪元家,擺脫元家的控制,就算因此丟官,至少他還能保住名譽的清白,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

趙元眳剛在貴客房坐下,楊元慶便笑着走了進來,“今晚上真的很熱鬧,我竟然是第三次見到趙長史了。”

趙元眳起身行一禮,苦笑道:“我在幽州這麼多年,加起來恐怕都沒有今晚這般事多。”

“我也是!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被當面刺殺。”

楊元慶自嘲地笑了笑,這一笑緩和了氣氛,他擺擺手,“趙長史請坐!”

兩人坐下,一名丫鬟送上兩杯熱茶,楊元慶先笑問道:“今年冬天涿郡是有點偏冷嗎?”

官場中的談話是很講究技巧和藝術,有的時候需要開門見山,有的時候則需要含蓄委婉,比如今天,趙元眳被元家所迫,心中思慮重重,這個時候就不能坦直,而是需要含蓄委婉,而且絲毫不能提元家之事,趙元眳可不是什麼草莽英雄,會三言兩語被楊元慶的威嚴所折服。

趙元眳是從三品高官,是幽州的二號人物,他可不會和楊元慶談幾句話,就拜倒在楊元慶腳下,奉他爲主公,就算趙元眳有這心,他的身份也不會讓他這麼做。

今天他主動上門來找楊元慶,這本身就是一種妥協,雙方心裡明白,所以兩人都談得比較輕鬆,趙元眳臉上露出一絲笑容,道:“我感覺今年比去年稍稍冷一點,不過也差不了多少,當然不能和豐州比。”

“趙長史提到豐州的寒冷,讓我又擔心起來,每年豐州都要凍死病死百餘人,不知今年情況怎麼樣?雖然離任了大半年,可總覺得自己的根還在豐州,令人懷念啊!我的大利蒲桃酒。”

楊元慶最後一句話,使兩人都笑了起來,房間裡的氣氛已經完全輕鬆下來,兩人就彷彿共事多年的同僚。

楊元慶也大致能猜到趙元眳來找自己做什麼,他卻絲毫不提,讓趙元眳自己說。

楊元慶端起茶杯慢慢喝了一口茶,耐心地等待着趙元眳入題,趙元眳沉吟片刻,終於將話題轉到正事上來。

“去年年底,聖上下令元總管在渤海建造三百艘戰船,但元總管只造到一半便被調離,後來又陸陸續續造了一點,前兩天我看了看進度,還有八十艘左右未修,聖上的期限是明年三月,時間很緊了,我打算去渤海造船,趕到明年三月前全部完工,總管以爲如何?”

..........

【感覺味道不錯,請投老高一張月票!】

第54章 把水攪渾第13章 萬春茶莊第41章 兄弟爭功第3章 兩猛相鬥第11章 夜襲倉城第40章 釜底抽薪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62章 交換條件第58章 李淵出事第26章 奸商本色第13章 齊王軍師第5章 元家造反第3章 南華之會第10章 仁壽宮變(二)第28章 初遇建德第71章 隋唐大戰(一)第17章 勇闖縣獄第42章 要何封賞第77章 楊氏希望第3章 烽燧血戰第10章 通風報信第36章 朝會危機第28章 二次談判第63章 擺酒請客第22章 銀甲小將第9章 仁壽宮變(一)第37章 疑兵之計第9章 綠茶疑蹤第10章 反間之計第12章 北巡訊至第13章 突厥消息第24章 河邊誤認第30章 酒樓遇故第24章 聞喜裴氏第10章 遷都角力第47章 雁門初戰第73章 計賺敵降第27章 奪取河陽第2章 出兵風波第1章 出征突厥第28章 二次談判第10章 仁壽宮變(二)第21章 藉口送禮第3章 小妹何名第35章 真相揭開第6章 牽制荊襄第113章 長安城破第80章 隋唐大戰(十)第41章 弟高一籌第38章 微服私訪第43章 戰船立威第5章 咬金練箭第16章 資源危機第59章 心有不滿第13章 逃兵危機第2章 欺人太甚第5章 略助風勢第49章 平陽郡主第31章 清河崔氏第67章 慷人之慨第114章 關內空虛第16章 月夜雙殺第77章 截殺突使第7章 生死之約第8章 分配不公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27章 李思楊慮第13章 齊王軍師第43章 戰船立威第12章 仁基北歸第54章 西域戰略第6章 陰山可汗第25章 宇文父子第6章 玄感起事第46章 棋輸一着第8章 怒極生誓第5章 上兵伐謀第30章 玄感回京第59章 獨孤之憂第36章 千里改錯第57章 兩個要求第1章 戍堡聞警第12章 血戰突圍第49章 蕭家試探第52章 最後一名隋軍第1章 齊郡大戰第29章 豐都事件第7章 楊府貴客第39章 巡視塞北第7章 古怪心思第54章 彭城兵變第11章 興風作浪第42章 長安科舉第29章 出爾反爾第7章 士信發威第9章 朝局悄變第51章 范陽盧氏第23章 楊家禍根第6章 戰前會議第9章 綠茶疑蹤
第54章 把水攪渾第13章 萬春茶莊第41章 兄弟爭功第3章 兩猛相鬥第11章 夜襲倉城第40章 釜底抽薪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62章 交換條件第58章 李淵出事第26章 奸商本色第13章 齊王軍師第5章 元家造反第3章 南華之會第10章 仁壽宮變(二)第28章 初遇建德第71章 隋唐大戰(一)第17章 勇闖縣獄第42章 要何封賞第77章 楊氏希望第3章 烽燧血戰第10章 通風報信第36章 朝會危機第28章 二次談判第63章 擺酒請客第22章 銀甲小將第9章 仁壽宮變(一)第37章 疑兵之計第9章 綠茶疑蹤第10章 反間之計第12章 北巡訊至第13章 突厥消息第24章 河邊誤認第30章 酒樓遇故第24章 聞喜裴氏第10章 遷都角力第47章 雁門初戰第73章 計賺敵降第27章 奪取河陽第2章 出兵風波第1章 出征突厥第28章 二次談判第10章 仁壽宮變(二)第21章 藉口送禮第3章 小妹何名第35章 真相揭開第6章 牽制荊襄第113章 長安城破第80章 隋唐大戰(十)第41章 弟高一籌第38章 微服私訪第43章 戰船立威第5章 咬金練箭第16章 資源危機第59章 心有不滿第13章 逃兵危機第2章 欺人太甚第5章 略助風勢第49章 平陽郡主第31章 清河崔氏第67章 慷人之慨第114章 關內空虛第16章 月夜雙殺第77章 截殺突使第7章 生死之約第8章 分配不公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27章 李思楊慮第13章 齊王軍師第43章 戰船立威第12章 仁基北歸第54章 西域戰略第6章 陰山可汗第25章 宇文父子第6章 玄感起事第46章 棋輸一着第8章 怒極生誓第5章 上兵伐謀第30章 玄感回京第59章 獨孤之憂第36章 千里改錯第57章 兩個要求第1章 戍堡聞警第12章 血戰突圍第49章 蕭家試探第52章 最後一名隋軍第1章 齊郡大戰第29章 豐都事件第7章 楊府貴客第39章 巡視塞北第7章 古怪心思第54章 彭城兵變第11章 興風作浪第42章 長安科舉第29章 出爾反爾第7章 士信發威第9章 朝局悄變第51章 范陽盧氏第23章 楊家禍根第6章 戰前會議第9章 綠茶疑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