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神秘馬賊

時間已經漸漸到了八月中旬,但西突厥卻一直沒有動靜,楊廣的旨意也已經返回了伊吾城,楊廣在旨意中同意了楊元慶的提議,保留伊吾國,也允許默啜國王作爲烏孫人的象徵,保留其國王稱號。

與此同時,隋朝正式在伊吾建郡,任命王威爲第一任太守,李延年爲郡丞,薛萬述爲郡司馬,他們三人負責經略伊吾,楊廣並下令築伊吾新城,作爲隋王朝在伊吾郡的統治中心,並從張掖和敦煌兩郡遷兩千戶漢民去新城定居。

熱火朝天的新城修築在伊吾河畔的一片曠野裡展開,這裡位於老城以東,離老城相距約五十里,是一座更大更結實的城池,周長近二十里,可容納二十餘萬居民在城中居住。

楊元慶下令伊吾人舉國動員,十餘萬烏孫人被動員來修城,他們所獲得收益將是免十年稅賦,並且每一戶家庭可以在新城中獲得一塊地皮修建房屋。

曠野裡,一隊隊烏孫人在忙碌地夯土運石,石料從三十里外的赤山採來,岩石成紅色,這樣,修建出來的新城也將是一座紅色的城池,楊元慶已經想好了新的城名,赤城,赤色是大隋王朝的標誌,赤城也就是大隋王朝之城。

此時,楊元慶正騎馬立在山丘上,注視着十幾萬烏孫人在修築新城,他在伊吾的任務已經完成,可以隨時返回京城,但他依然在關注西突厥的動靜。

伊吾是西突厥的勢力範圍,隋軍佔領伊吾,侵入了他的勢力範圍,西突厥不可能就這麼善罷甘休,直覺告訴楊元慶,西突厥一定會來,憑他對突厥人的瞭解,西突厥一定會在冬天來臨前發動攻勢,很可能就在九月前。

今天是八月十二,還有三天便是中秋節,以狼爲圖騰的突厥人有月圓之夜出兵的傳統,他們該來了。

“將軍!”

遠處一名斥候疾奔而至,奔至楊元慶面前稟報道:“蘇將軍在蒲類海遭遇處月人偷襲,有弟兄傷亡,請求將軍援助!”

楊元慶一怔,蘇烈是因爲有商隊被處月人襲擊而前去查看情況,現在連他都被襲擊了嗎?

處月人居然敢襲擊隋軍,這是一個不妙的兆頭,他立刻令道:“讓李郡丞和薛司馬來見我!”

片刻,李延年和薛萬述騎馬飛奔而至,他們二人負責修築新城,儘管楊元慶現在已經和伊吾郡沒有直接關係,但他玉門道行軍總管的職務沒有卸任,他依然是最高軍隊指揮官。

李延年拱手道:“楊將軍有什麼事交代?”

“我剛剛接到消息,蘇烈的斥候被處月人襲擊,我要立刻去支援,你們立刻組織烏孫人返回伊吾城,暫停築城。”

李延年和薛萬述對望一眼,兩人眼中都露出警惕之色,處月人主動挑釁隋軍,這絕對是一個不妙的先兆,兩人立刻道:“我們這就組織民夫返回!”

楊元慶翻身上馬,戰刀一揮,喝令道:“第一團隨我去蒲類海!”

護衛築城的士兵有三千騎兵,立刻有一千騎兵跟隨着楊元慶向西北方向而奔去。

蒲類海也就是今天巴里坤湖,位於時羅漫山以北,距離新伊吾城約兩百里,那一帶牧草豐美,森林茂密,又有豐沛的水源,是伊吾郡資源最豐富的地方,但它正好位於伊吾國和西突厥的交界處,忠心於西突厥的處月人獲得了這片肥美的土地。

處月人也就是沙陀人,歷史上,數百年後的唐末,沙陀人在酋長李克用的率領下殺進中原,在中原掀起一片腥風血雨,但此時,處月人只是西突厥的僕從,準確地說,處月人並不是鐵勒人,而是突厥人的一支遠族,地位很低,被西突厥視爲奴隸,他們酋長姓朱邪,所以又叫做朱邪部。

在蒲類海南面,時羅漫山的一塊高地上,蘇烈率領數十名手下退守這裡,他們被三千處月人包圍,形勢岌岌可危。

蘇烈是在昨天上午率領弟兄在時羅漫山南麓巡邏,遇到了幾名逃來的粟特商人,他們一支商隊從西突厥而來,在蒲類海遭遇了處月人的搶劫,死傷數十人,財物和女人都被搶走,還有幾十人逃散,懇求隋軍去救他們。

蘇烈畢竟經驗不足,他立刻率領手下前去蒲類海救人,卻在半途遭遇千人伏擊,陣亡三十餘名弟兄,蘇烈掩護一名手下衝出去報信,他率其他人且戰且退,退到這塊高地上。

此時他們再無退路,近三千處月人從三面將他們包圍,而隋軍後面便是時羅漫山的懸崖峭壁。

隋軍最大的優勢就是他們裝備精良,尤其弓箭犀利,射程可達百步,而處月人的弓箭十分原始,連突厥人都不如,射程只有三十步左右。

正是六十餘名隋軍犀利的弓箭,使得處月人不敢輕舉妄動,等待天黑的機會。

這片高地佔地約兩畝,就像一座在山腰突起的平臺,而八十餘步外便是莽莽黑松林,三千處月人便像狼一般藏身在松林內,耐心地等待着夜色降臨。

高地上亂石嶙峋,給了隋軍良好的伏擊藏身條件,六十餘名隋軍手執弓箭藏身在石後,他們已經連續三次擊退敵軍的進攻,山坡上躺滿了數百具屍體,但他們的箭矢卻已不多了。

蘇烈坐在一塊大石上,神情沮喪,眼中充滿了悔恨,正是他的輕信,導致三十餘名弟兄喪身,將軍攻打伊吾國,未傷一兵一卒,而他一個巡哨,便死了三十三人,讓他回去如何向將軍交代?更重要是,他們還能不能活着回去。

他狠狠給自己臉上一拳,罵道:“該死的蘇烈,誰讓你那麼衝動,那麼輕信,你害死自己就算了,還要害死弟兄們!”

沈光輕輕一躍,翻身上來,笑嘻嘻道:“還沒到最後關頭,校尉就想着爲國盡忠嗎?”

儘管平時蘇烈極其反感沈光的油滑和輕佻,但這個時候沈光的油滑卻給了他一種說不出的親切之感,使他冰涼絕望的心中涌起一絲暖意。

蘇烈嘆了口氣,“天一黑,處月人就要進攻,估計我們都不能倖存,沈光,假如你能逃生,你去告訴將軍,我蘇烈他的辜負期望了。”

這時,沈光臉上的嬉笑消失,變得十分嚴肅,他注視着蘇烈道:“蘇校尉,你的態度決定了六十七名弟兄的生死,如果連你都沒有信心,那麼所有人都死定了。”

蘇烈滿臉羞愧,沈光的話也激起了他內心的高傲,他向沈光深施一禮,“是我太懦弱了,多謝沈兄!”

沈光又笑嘻嘻道:“光嘴上說謝不行,回京城後你得請我喝酒。”

“好!我請你喝過夠。”

沈光一躍跳到山石上,拿起兩塊石頭視爲酒壺和酒杯,裝模作樣地自斟自飲,咂咂嘴讚道:“好酒啊!居然是大利蒲萄酒。”

他有趣地舉動讓緊張萬分的士兵們都笑了起來,蘇烈振作起精神,對六十餘名士兵道:“兄弟們,如果等到晚上,我們必然全軍覆沒,我們現在就突圍,能活一個算一個!”

“聽校尉的命令!”

沈光一躍跳到馬上,拔出戰刀一揮,“我衝在最前面。”

六十餘名士兵振奮起精神,紛紛上馬,這時,躲在松林中的處月人看出了隋軍的突圍企圖,他們吹響骨哨示警,三千餘名正在休息的處月部人都一躍而起,迅速穿上皮甲,手執戰刀,準備作戰了。

率領這支處月軍隊的首領叫朱邪孜也,是處月部大酋長的弟弟,隋軍攻佔伊吾,本來和他們關係不大,只要隋軍不越過時羅漫山,他們也不會去招惹隋軍,兩個月來他們相安無事,但幾天前,他們接到了西突厥射匱可汗的命令,命令處月部全力進攻隋軍,務必將進佔伊吾的隋軍殲滅,並把烏孫人許給他們爲奴。

這個命令使處月部上下振奮,朱邪孜也便受大酋長的派遣,殲滅隋軍巡哨,他利用粟特人爲誘餌,成功將百人隋軍巡哨引來,準備一舉殲滅。

朱邪孜也對這一帶的天氣極爲了解,天黑以後,這裡肯定要下一場雨,在雨中,隋軍的弓箭將無法使用,那時就是他們的進攻良機。

此時,朱邪孜也見隋軍有突圍的跡象,他立刻下令,“軍隊準備弓箭,先射隋軍的馬!”

三千處月軍隊紛紛舉起弓箭,瞄準了即將衝下山坡的隋軍,朱邪孜也已經摸到了這支隋軍的弱點,隋軍雖然有盔甲盾牌,但他們的戰馬卻沒有遮攔,先射馬,人也就跑不掉了。

三千弓箭同時拉開,可就在這時,處月軍身後一陣大亂,一支千餘人的黑袍軍隊突然殺出,像一把尖刀,猛刺處月軍身後,殺得處月軍人仰馬翻,爲首黑衣人身材雄壯,勇猛異常,他用黑巾覆面,目光銳利,使一支馬槊,縱馬在樹林中奔馳,所到之處,屍橫遍地。

處月人嚇得驚恐大喊:“黑馬賊來了!黑馬賊來了!”

紛紛四散奔逃,朱邪孜也眉頭皺成一團,這支馬賊近幾年才崛起,黑衣黑巾,活躍在夷播海、熱海和金山一帶,兇悍異常,是西突厥的心腹之刺,馬賊人員複雜,突厥人、鐵勒人、烏孫人、粟特人都有,甚至還有幾個漢人,傳聞他們的首領就是一名漢人。

黑馬賊雖兇悍,可從未到時羅漫山這邊來過,今天他們居然出現了,朱邪孜也知道自己的三千人不是黑馬賊的對手,他心不甘地看了隋軍一眼,只得一揮手,“撤!”

處月軍迅速向東逃走,片刻間便逃到乾乾淨淨,蘇烈率領六十餘名隋軍看得目瞪口呆,這支黑衣騎兵的強悍不壓於最精銳的隋軍,他們是什麼人?

“請問你們是什麼人?”蘇烈執刀衝上前大喊。

那名雄壯的黑衣首領抽出一支野鴨羽翎箭,將一封信插上,一箭射來,用漢語呵呵大笑:“我和你們楊將軍是老朋友了,這封請轉給他!”

他一擺手,一千餘黑馬賊調轉馬頭便走,如一陣風似的,消失得無影無蹤。

蘇烈望着他們的背影,愣住了,這個首領顯然是一名漢人,他是誰?

........

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8章 天下十猛第8章 怒極生誓第26章 宿將抉擇第33章 御房進諫第69章 道高一丈第95章 隱患爆發第123章 獨木難支第36章 返回太原第8章 假途滅虢第11章 雙雄火併第8章 分配不公第85章 最大讓步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29章 引蛇出洞第41章 局面被動第36章 駕臨江夏第27章 金口已開第56章 下婿催妝第29章 危機漸至第8章 贖回屍體第43章 河口反擊第55章 談婚論嫁第34章 卿卿我我第16章 解囊救窘第86章 最後通牒第52章 最後一名隋軍第74章 隋唐大戰(四)第46章 褚氏父子第44章 再讓一城第17章 君心難測第41章 局面被動第34章 推波助瀾第55章 江陵變天第4章 苛刻條件第27章 元家之慾第40章 朝堂之議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20章 毒心李淵第33章 金精賭彩第26章 大魚落網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38章 上元燈會第75章 謀主之策第10章 捉兇逼宮第10章 一路追殺第11章 秘密協議第36章 楚王親書第10章 備戰高麗第6章 牽制荊襄第43章 階下之囚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22章 極度被動第1章 漳南小村第27章 李淵抉擇第26章 說服李靖第27章 迎頭痛擊(中)第54章 把水攪渾第1章 如期而至第6章 秘密武器第12章 最後抉擇第21章 藉口送禮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2章 齊王供奉第59章 暗度陳倉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17章 東山再起第139章 戰利之品第81章 老孃不幹第12章 最後抉擇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13章 御房嘉獎第39章 意外來客第12章 最後抉擇第27章 晉陽疑雲第43章 西秦內訌第12章 收官之棋第12章 裴閥老謀第8章 夜襲敵哨第38章 知微見着第53章 脣槍舌劍第22章 烽火狼煙第32章 千金一箭第15章 化繁爲簡第7章 楊府貴客第21章 京城來人第21章 內部生變第51章 玄霸之錘第22章 南壓李淵第27章 李淵抉擇第13章 收復齊郡第31章 蠅頭小利第53章 窮途末路第14章 內部奸細第46章 褚氏父子第9章 貿易之利第56章 雙相辭呈第22章 南壓李淵
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8章 天下十猛第8章 怒極生誓第26章 宿將抉擇第33章 御房進諫第69章 道高一丈第95章 隱患爆發第123章 獨木難支第36章 返回太原第8章 假途滅虢第11章 雙雄火併第8章 分配不公第85章 最大讓步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29章 引蛇出洞第41章 局面被動第36章 駕臨江夏第27章 金口已開第56章 下婿催妝第29章 危機漸至第8章 贖回屍體第43章 河口反擊第55章 談婚論嫁第34章 卿卿我我第16章 解囊救窘第86章 最後通牒第52章 最後一名隋軍第74章 隋唐大戰(四)第46章 褚氏父子第44章 再讓一城第17章 君心難測第41章 局面被動第34章 推波助瀾第55章 江陵變天第4章 苛刻條件第27章 元家之慾第40章 朝堂之議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20章 毒心李淵第33章 金精賭彩第26章 大魚落網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38章 上元燈會第75章 謀主之策第10章 捉兇逼宮第10章 一路追殺第11章 秘密協議第36章 楚王親書第10章 備戰高麗第6章 牽制荊襄第43章 階下之囚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22章 極度被動第1章 漳南小村第27章 李淵抉擇第26章 說服李靖第27章 迎頭痛擊(中)第54章 把水攪渾第1章 如期而至第6章 秘密武器第12章 最後抉擇第21章 藉口送禮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2章 齊王供奉第59章 暗度陳倉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17章 東山再起第139章 戰利之品第81章 老孃不幹第12章 最後抉擇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13章 御房嘉獎第39章 意外來客第12章 最後抉擇第27章 晉陽疑雲第43章 西秦內訌第12章 收官之棋第12章 裴閥老謀第8章 夜襲敵哨第38章 知微見着第53章 脣槍舌劍第22章 烽火狼煙第32章 千金一箭第15章 化繁爲簡第7章 楊府貴客第21章 京城來人第21章 內部生變第51章 玄霸之錘第22章 南壓李淵第27章 李淵抉擇第13章 收復齊郡第31章 蠅頭小利第53章 窮途末路第14章 內部奸細第46章 褚氏父子第9章 貿易之利第56章 雙相辭呈第22章 南壓李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