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斷臂之仇

“皇兄,你的意思是我栽贓給劉文起嗎?”一旁的李世民終於忍不住怒道。

“我沒有說你栽贓!”

李建成心中又是惶恐又是悲傷,他忽然在父皇面前跪了下來,“父皇,或許這是隋軍探子的栽贓,兒臣懷疑這從頭到尾都是一個陷阱,因爲平原郡之事,楊元慶懷恨於心,他設一個圈套,一步步誘引我們上套,他的目的就是要讓我們親手殺了劉文靜,父皇,不可不辨。”

李世民在旁邊冷笑了一聲,“皇兄真會說笑話,楊元慶若是想殺劉文靜,用的着費這麼大的勁嗎?在上朝的路上,在府宅門口,在夜深人靜時,哪裡不能動手?他有能力栽贓,難道還沒有能力取人頭?他好歹也是楚王,以他的身份,會對一個敵朝大臣下手?”

李世民也向父皇行一禮,“父皇,蕭璡被免職,是唐風之計,兒臣曾向父皇詳細彙報過,在這種情況下,蕭璡心懷不滿,說出楊元慶的秘密完全在情理之中,兒臣認爲不應該懷疑蕭璡之言。”

李淵點了點頭,他贊同李世民的話,如果懷疑唐風的情報,那任何情報都不能相信了,他看了李建成一眼,“皇兒的心情朕能理解,但事實如此,皇兒身爲太子,不要再說這種荒誕的話了。”

李建成心中黯然,父皇這句話幾乎就是定調,這一劫劉文靜逃不過了,他又磕了一個頭,“父皇,兒臣不敢再爭辯,但看在劉文靜是開國之臣的份上,將他貶黜爲民即可,兒臣懇求父皇饒他一命。”

李淵看了一眼淚流滿面的長子,心中的殺機稍稍緩和一點,便擺擺手,“你們都退下吧!讓朕好好考慮考慮。”

李建成和李世民都躬身退下了。御書房內只剩下李淵一人,他揹着手在房內來回踱步,這時,他想到了什麼。從御案下取出一隻盒子,李淵將盒子打開,裡面有幾封信,他翻了翻,找出其中一封。

這是去年劉文靜被俘到豐州時寫給妻子的信,李淵一直留在身邊。他陰沉着臉打開了信……豐州富饒,人民安定。吏治清廉,令天下士人嚮往之,乃亂世中一塊淨土也!’

李淵心中的殺機又再次燃起,他的知道這就是劉文靜向隋朝泄露自己談判底線的根源,身爲堂堂的相國納言,竟然暗助敵國,這讓他無論如何不能容忍。

這時,有宦官在門口稟報:“陛下。裴相國求見!“

李淵點點頭,“宣他覲見。”

片刻,裴寂快步走進御書房。躬身行禮,“微臣參見陛下!”

“裴相國,朝臣們都回去了嗎?”

“回稟陛下,朝臣們都已回朝房,聽說陛下感恙,大家都很擔心。”

李淵微微嘆了口氣,“今天是朕失策了,朕之龍體關乎社稷,不可輕易再借口感恙,不可再有下次。”

“陛下聖明!”

兩人沉默片刻。裴寂道:“卑職剛聽到一個消息,劉文起可能私通隋朝,臣很驚訝,但更加憤怒,他怎麼如此報答聖恩!”

裴寂和劉文靜都是龍興之臣,但相對而言。李淵更喜歡裴寂,裴寂才智不如劉文靜,屢打敗仗,還曾貪生怕死,而且貪戀功名利祿,但恰恰是這樣有缺點的大臣更讓帝王放心。

相反,劉文靜才智高絕,潔身自好,淡泊名利,憂民勝於憂君,這種人從來都難以控制,不被上位者喜歡,李淵心中也頗爲嫉恨劉文靜,只是礙於他是開國功臣的面子,須做個姿態,現在劉文靜暗助隋朝,李淵便再也無法容忍他。

李淵冷哼一聲,將唐風的情報遞給了裴寂,“愛卿自己看看吧!”

裴寂看完情報,臉色一變,罵道:“該死!竟然泄露國之機密,令我大唐蒙受羞辱,還自詡堂堂相國,有才無德,何以位居高堂?”

李淵臉色陰沉得可怕,眼中的殺機已不可抑制地顯露出來,他冷冷問道:“太子懇求朕饒他一命,罷黜他爲民,裴愛卿怎麼看?”

“陛下,太子一向寬容,世人皆知,但朝臣也有議論,說太子有時過於寬容,恩多卻威寡,就算進城賣菜老農聽說是太子車仗,亦不肯讓道,臣竊以爲,寬容固然是太子之德,但一味寬容卻有失王道,恩威兼施方是一國儲君所爲,纔是大唐立國之本,陛下不應助長太子這種婦人之仁。”

裴寂和劉文靜的矛盾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若不抓住這次機會殺劉文靜,他裴寂將終生悔恨,裴寂已經鐵了心,一定要勸說李淵殺掉劉文靜兄弟。

他見李淵已經動心,又繼續煽風點火,“陛下,劉文靜的才能謀略在衆人之上,但他生性猜忌陰險,忿不顧難,其叛國惡行今已顯露,當今天下未定,外有勁敵,今若赦他,必是大唐之後患。”

一句話提醒了李淵,劉文靜向隋朝泄露國之機密,現已是唐敵,對敵人他怎能輕饒?

李淵輕輕點頭,“愛卿所言極是,朕也險些有婦人之仁,縱敵爲患。”

他立刻下旨道:“傳朕旨意,劉文靜、劉文起私通敵國,罪不容赦,以通敵之罪論斬,其家人流放河湟,終生不得回京……東宮顯德殿,這裡是東宮主殿,李建成的書房便設在顯德殿偏殿內,規格略次於皇帝御書房,但有十幾間藏書之屋,此時,李建成負手站在窗前,臉上掛滿了淚水,眼中流露出無盡的悲哀。

他手中拿着一張便條,那是劉文靜被斬之前留給他的最後遺言,‘臣忠於大唐,無愧於心,怎奈遭小人陷害,臣不懼死,但憂太子殿下,臣只能以在天之靈,護佑太子殿下,以報殿下知遇之恩!’

劉文靜之死使李建成痛徹於心。他最終沒有能保住劉文靜的性命,劉氏兄弟於半個時辰前在大理寺被斬,父皇連罷黜爲民的機會都沒有給他。

在李建成身後,一名宦官跪在地上低聲道:“聖上已經有寬恕劉相國之意。但和裴相一番談話後,聖上改變了主意……李建成的拳頭捏緊了,他當然能猜到裴寂對父皇說了什麼,裴寂怎麼會知道這件事?這一定是秦王把他叫來,讓裴寂勸說父皇下手。

李建成心中恨得要滴血,就在這時,太子賓客鄭善果在門外稟報:“殿下。太原傳來重要情報。”

李建成連忙拭去臉上淚水,吩咐道:“進來!”

片刻,鄭善果走了進來,鄭善果因爲太子妃鄭氏的關係,深得太子李建成的信賴,是李建成的心腹之一,李建成的外監察堂現在便是由他來接管。

儘管外監察堂已被暫停,但那只是朝廷不再接受它們的情報。也不再撥付經費,但對於李建成來說,外監察堂依然會運轉。

“殿下。這是太原韓昶剛送來的鷹信。”鄭善果將一份已抄譽好的情報呈給了李建成。

李建成接過情報看了看,他一下子愣住了,韓昶在情報中說,根據他調查的結果,蕭璡和李重守根本沒有什麼交情,蕭璡只是與同僚們去過一次八方酒肆,便再也沒有去過酒肆。

李建成本來就有點懷疑,以蕭璡的身份和蕭家骨子裡的自恃清高,他怎麼可能和一個商人成莫逆之交,除非是故意交往。李建成懷疑是楊元慶使計,但這一刻,他忽然恍然大悟。

不是什麼楊元慶使計,而是秦王在使計,假借唐風和蕭璡之口,殺掉劉文靜。以剷除自己的左膀右臂,這根本就是秦王蓄謀已久的陰謀,什麼拉攏蕭璡,完全就沒有這回事。

李建成眼睛流露出一絲刻骨的仇恨,他又想起被李世民射殺了兄弟李智雲,秦王心腸之狠毒,連自己兄弟都不放過,這種借刀殺人之策只有他才做得出,這必然是裴寂之謀。

“世民,你果然狠毒,我會記住今日之仇!”

李建成的眼睛眯成一條縫,牙齒慢慢咬緊,他心中第一次生出一種刻骨的仇恨,而這種仇恨竟然是對他的親弟。

這時,一名侍衛官奔來稟報,“啓稟太子殿下,秦王殿下在宮外求見,他說爲劉相國之事感到抱歉。”

“抱歉?”

李建成霍地轉身,他怒極而笑,“好一個仁慈之王,連我都感動得快哭了,你去告訴他,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我李建成不是三歲小兒,我心裡明白得很,我的東宮不歡迎他,從今以後,請他不要再踏進東宮一步。”

侍衛官面露難色,心中嘆了口氣,“卑職遵命!”他轉身出去了。

東宮外,李世民正揹着手來回踱步,劉文靜兄弟終於被殺,對他而言有利有弊,利是剷除了太子了智膽,斷其左膀右臂,同時空出一個相國之位,有利於竇璡入相。

而弊便是他徹底和太子翻臉,這很不利於社稷穩定,而且也會加大朝廷官員對自己的不滿,儘管劉文靜是以通敵之罪所殺,但朝官們未必這樣想,會認爲這是自己在爭奪相位。

李世民也意識到了這種局面對自己的不利,所以他才讓裴寂出面勸說父皇,讓朝官們認爲這是裴寂爲報私仇,讓裴寂來擔這個責任,從而擺脫自己殺劉文靜的嫌疑。

現在他要來做個姿態,向大哥道歉,以進一步表明他也不想殺劉文靜,是裴寂的個人原因。

這時,侍衛官匆匆走了出來,他猶豫了一下,他當然不能把太子那麼難聽的話說出來,他必須委婉表達太子的拒絕,便上前躬身道:“殿下,太子殿下說他身體不適,不能接見殿下,請殿下改日再來。”

李世民嘆了口氣,“好吧!請轉告太子,就說我真的很抱歉,劉相國之死,實非我本意。”

說完,李世民轉身便離開了東宮……()

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26章 商業繁榮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59章 獨孤之憂第24章 以信立身第22章 烽火狼煙第49章 重甲破術第92章 隋唐大戰(二十二)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18章 反間之計第2章 誰是兇手第34章 楊諒投降第1章 初使西域第40章 兄弟暗鬥第93章 待君入甕第23章 遼城之殤第19章 夜審出塵第20章 君心似虎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81章 老孃不幹第16章 危機前夜第72章 闊綽請客第22章 鄭家春水第42章 要何封賞第67章 兵壓漢中第35章 被俘權相第5章 初到幽州第25章 秦王心計第28章 關鍵小人第7章 智取伊吾第30章 蘄縣奇案第8章 天下十猛第56章 遲到樑使第9章 底線突破第6章 小事化大第45章 送君高招第59章 兄弟分權第10章 君廓獻計第57章 共飲合巹第14章 暗流涌動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5章 出海遠征第19章 蠢蠢欲動第6章 陰山可汗第33章 官場暗鬥第36章 返回太原第1章 中元新夜第30章 飲恨弘農第9章 帝心生嫌第17章 路遇李淵第9章 挖掘線索第37章 三方對質第7章 初遇敵情第59章 暗度陳倉第2章 意外收穫第6章 北地天鵝第12章 兵部調令第18章 玄感野望第11章 瀚海奇兵第41章 屈突中計第110章 頂住壓力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47章 金榜題名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18章 人贓俱獲第41章 兵困雁門第45章 不爲我用第11章 花開花落第43章 苛刻條件第50章 波詭雲譎第31章 淵突之盟第12章 大事化小?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22章 獨孤暗線第2章 家法伺候第30章 關中應對第4章 江淮伏威第36章 楚王親書第68章 西域來客第12章 河內對策第42章 要何封賞第31章 意外挾迫第7章 士信發威第10章 神秘馬賊第4章 客棧新友第60章 關鍵人物第21章 帝王心術(上)第4章 不露聲色第74章 難得一致第20章 聲先奪勢第51章 范陽盧氏第22章 鄭家春水第69章 道高一丈第9章 玄感之憂第29章 危機漸至第56章 士信之擇第36章 返回太原第21章 匪夷所思第34章 發現敵蹤第30章 西路隋軍
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26章 商業繁榮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59章 獨孤之憂第24章 以信立身第22章 烽火狼煙第49章 重甲破術第92章 隋唐大戰(二十二)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18章 反間之計第2章 誰是兇手第34章 楊諒投降第1章 初使西域第40章 兄弟暗鬥第93章 待君入甕第23章 遼城之殤第19章 夜審出塵第20章 君心似虎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81章 老孃不幹第16章 危機前夜第72章 闊綽請客第22章 鄭家春水第42章 要何封賞第67章 兵壓漢中第35章 被俘權相第5章 初到幽州第25章 秦王心計第28章 關鍵小人第7章 智取伊吾第30章 蘄縣奇案第8章 天下十猛第56章 遲到樑使第9章 底線突破第6章 小事化大第45章 送君高招第59章 兄弟分權第10章 君廓獻計第57章 共飲合巹第14章 暗流涌動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5章 出海遠征第19章 蠢蠢欲動第6章 陰山可汗第33章 官場暗鬥第36章 返回太原第1章 中元新夜第30章 飲恨弘農第9章 帝心生嫌第17章 路遇李淵第9章 挖掘線索第37章 三方對質第7章 初遇敵情第59章 暗度陳倉第2章 意外收穫第6章 北地天鵝第12章 兵部調令第18章 玄感野望第11章 瀚海奇兵第41章 屈突中計第110章 頂住壓力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47章 金榜題名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18章 人贓俱獲第41章 兵困雁門第45章 不爲我用第11章 花開花落第43章 苛刻條件第50章 波詭雲譎第31章 淵突之盟第12章 大事化小?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22章 獨孤暗線第2章 家法伺候第30章 關中應對第4章 江淮伏威第36章 楚王親書第68章 西域來客第12章 河內對策第42章 要何封賞第31章 意外挾迫第7章 士信發威第10章 神秘馬賊第4章 客棧新友第60章 關鍵人物第21章 帝王心術(上)第4章 不露聲色第74章 難得一致第20章 聲先奪勢第51章 范陽盧氏第22章 鄭家春水第69章 道高一丈第9章 玄感之憂第29章 危機漸至第56章 士信之擇第36章 返回太原第21章 匪夷所思第34章 發現敵蹤第30章 西路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