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真假使者

幽州也就是後世的北京,自古便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它背靠燕山,南臨河北大平原,具有“提裘領之勢”儼如提起一件裘皮大衣之領,向南則可席捲天下。

幽州在大隋王朝也具有極爲重要的防禦作用,向北防禦突厥,向東北防禦契丹和高句麗,它是大隋王朝的北方軍事重鎮,屬於上總管府,下轄四萬餘常備軍。

幽州總管竇抗是陳國公竇榮定之子,竇氏家族屬於關隴軍事貴族集團,是隋王朝的名門高姓,竇抗的母親便是楊堅長姊安成長公主,他有一個堂妹便是李淵之妻竇氏。

竇抗今年的四十歲,官拜定州刺史,去年八月幽州總管燕榮被賜死後,他便兼任幽州總管。

竇抗是朝廷權貴子弟,在當初晉王和太子楊勇之爭中,他原本是偏向於太子楊勇,楊勇被廢后,他一度處於一種迷惘之中,立場顯得不是那麼堅定。

一方面竇抗支持新太子楊廣,另一方面他又和漢王楊諒暗通款曲,往來密切,這也是由幽州的地理位置決定,他管轄的幽州基本上被楊諒的管轄區所包圍,楊諒也有意拉攏他,每逢節日,都會派人送來儀禮。

儘管漢王楊諒對竇抗刻意拉攏,但竇抗卻並不愚蠢,這幾年他便發現楊諒有謀反之心,在私下裡招兵買馬,打造兵器,這使他心中生出一絲警惕,不敢和楊諒走得太近,但他又不敢過於拒絕楊諒的示好,也含蓄地向楊諒表達了他的支持之意,使他們之間的關係變得有些曖昧。

總管府內,竇抗正揹着手在房間裡來回踱步,他的目光憂慮而緊張,幾天前他得到楊諒派人送來的消息,剛剛登基的楊廣已經派人來抓捕他,這讓他一時害怕之極,竟派出一萬五千軍隊,堵住了進入幽州的各條通道,進行嚴格盤查,任何出入幽州的行人客商都是搜查,不放過任何可疑的人,只要是帶有長兵器,便立刻抓捕。

但此時已經十天過去了,他派出的軍隊沒有任何發現,這讓竇抗心中生出一絲懷疑,到底有沒有來抓自己的人?這會不會是楊諒故意放出來的傳言,目的是逼自己舉旗支持他。

竇抗停住腳步,看了一眼站在旁邊的幕僚邵子文,便問道:“先生覺得此事到底是真是假?”邵子文只有三十歲出頭,人長得極瘦,他出身代州大族邵家,但因他母親是陪嫁丫鬟,使他身份卑微,自幼家境貧寒,飽受族人歧視,十三歲時母親貧病而死,使他深受刺激,發誓要出人頭地,絕不再受貧窮,他開始發憤讀書,十年後學有所成,被人推薦做了代州雁門縣小

吏。

但他嫌小吏傣祿微薄,沒有前途,三年後便棄職來定州投靠恩師盧渙,盧渙時任隋昌縣令,知道這位學生才學出衆,便把他推薦給當時的定州刺史竇抗。

一番交談後,竇抗感覺他才華不錯,從此邵子文便成爲竇抗的幕僚,一直跟隨着他,地位和生活都漸漸得到改善。

邵子文非常清楚竇抗心中矛盾,便捋須笑道:“如果聖上真的派人來抓使君,必然會十分隱秘,那漢王怎麼會得到這個消息?他卻什麼都沒有說,說明這個消息是假的可能偏大,目的是爲了讓使君對朝廷絕望,從而助他造反,當然,也有可能是真,但卑職以爲,無論是真是假,使君都要謹慎對待,寧可錯殺一百,不可放過一人。”

竇抗點點頭“寧可錯殺一百,不可放過一人”這句話說得不錯,他又問:“那先生認爲我在漢王和朝廷的奪位中,該如何站位?”

邵子文早已替他想好,就等他開口問自己,邵子文眼睛微微眯起,低聲道:“其實這場戰爭就是兄弟之間的奪位之戰,從實力對比來看,我以爲五五開,朝廷和漢王各有優勢,可如果從人心向背,漢王則毫無優勢,他畢竟是親王謀反,這場戰爭漢王沒有勝算,可對使君而言,卻不能支持朝廷,若使君支持朝廷,漢王首先就會對付使君,最後漢王雖然落敗,但使君卻先滅亡,使君得不償失,所以依屬下之見,選擇中立是最爲可靠,不幫朝廷,也不幫漢王,等最後,朝廷若敗則舉兵擁漢,漢王若敗,則起兵進攻河東,雖然不會有大功,但也不會有大過,使君以爲如何?”竇抗恍然,如茅塞頓開,他連忙向邵子文深深行一禮“先生建議,乃金玉之言,我當銘記於心。”就在這時,門口傳來稟報聲“總管,有重要事情稟報!”

“進來!”

門開了,一名親衛走進房間,他單膝跪下施禮“稟報將軍,西城外來了一支三百人的軍隊,是漢王派來的使者,有重要事情要見將軍。”竇抗眉頭一皺,他現在就害怕楊諒派人來見他,這明顯是來逼他表態,竇抗剛剛決定兩邊都不支持,現在又有點動搖了,他向邵子文望去,邵子文笑道:“使君只要堅持底線,見見也無妨。”

“嗯!”竇抗哼了一聲問:“來的是什麼人“是漢王府中官馬神俊,由偏將孫耀武護衛。”

“馬神俊?,這個名字竇抗聽說過,似乎是漢王府內府副總管,跟隨漢王多年,不過竇抗從來沒有見過此人,但孫耀武他知道,是統帥晉王私兵的大將。

“總管……”

親衛吞吞吐吐道:“事情有點蹊蹺,剛纔我正要來稟報時,又得到一個消息,南城外也來了一隊漢王使者,約百餘人,使者是漢王總管府倉曹韓志國,他們是從井陲過來。”竇抗頓時愣住了,居然來了兩隊使者,這這是怎麼回事?

他求助似的向邵子文望去。

邵子文也有些茫然,他也想不通怎麼會出現兩隊使者,不過是一個總管府,一個是漢王府,似乎不是一個體系,半晌,邵子文才道:“見了一見倒是無妨,不過使君若想慎重一點,可以先把他們安置在城外,然後火速派人去向漢王求證,真相自然大白。”

竇抗想到了楊廣派人抓捕自巳一事,他不慎重也變得慎重了“好吧!就依先生之言,先將他們各自安置在城外驛站內,等問了楊諒再說。”他立刻下令道:“天色已晚,先將他們各安置在城外驛站,就說我身體不適,改天再接見他們。”

www⊕ тt kΛn⊕ ¢〇

兩隊使者,一隊被安置在西面的桑乾河驛站,另一隊被安置在南面的籠火城驛站,雙方都沒有能夠進城,而此刻,他們還並不知道彼此的存在。

被安置在桑乾河驛站的使者,自然就是楊元慶一行人,他們得到了李景的幫助,僞造了楊諒的書信,從軍隊中選了一個長得像孫耀武的士兵,又在靈丘找到一個北周宦官,一行人便喬裝成楊諒的特使。

應該說楊元慶的計策並不絕妙,在楊廣抓捕之策已經泄露的情況下,要想再抓捕竇抗着實很難,不僅困難,而且風險極大,一旦被竇抗識破,他們就會有性命之憂。

但楊元慶沒有選擇,化不可能因畏懼失敗而回京城,他們只能冒險一猝,見機行事,他們的計劃是先進入幽州城,趁夜間抓捕竇抗。

但風險之事往往還會一波三折,就在他們準備進城冒險行事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真正的楊諒使者到來,使他們的入城計劃遭到挫折。

桑乾河距離幽州城以西約十里,這是幽州最大的河流,直接流入渤海,也是幽州最重要的灌溉河,在河道兩邊是一望無際的良田,三座石橋橫跨在寬約五丈的河面上。

桑乾河驛站便位於其中最大的一座石橋旁,三百多人將整個驛站全部住滿,驛丞已經得到命令,必須好好招待漢王使者一行,他們耗盡全部食材,打起十二分精神來伺候這幫態度傲慢的使臣。

房間裡,楊元慶正不緊不慢地和驛丞聊天,驛丞姓王,就是幽州本地人,年約五十歲,拖家帶口,就靠他那一點點微薄的傣祿養家餬口,楊元慶直接賞給他兩百吊錢,立刻使王驛丞熱情高漲,恨不得把他所有知道的事情都告訴楊元慶。

“這麼說幽州軍隊大部分都駐紮在城內,城外大營基本上都空着,是這樣嗎?”

楊元慶一邊笑問,一邊又將幾十吊錢放在桌上,王驛丞見多識廣,每天忙碌的事情就是專門和各種人打交道,當然知道有些話不能說,尤其是軍隊部署之類的機密情報,他怎麼能隨便告訴漢王的人,可偏偏他又知道這些情報,更要命是,他無法拒絕對方剛剛放上桌的錢,看那一堆錢的大小,至少是五十吊。

“這個主要是因爲一個月前下了一場暴雨,城外軍營年久失修,毀壞了不少,半個月前,竇將軍決定重修城外大營,所以大部分軍隊都臨時搬進了城內,據我所知,城外軍隊大約只有三千人,不過軍營估計也快修繕結束了。”

“原來如此!我知道了。”

楊元慶又笑問道:“我聽說竇總管有一名心腹幕僚,姓邵,此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這一次,楊元慶竟取出一塊黃金,大約重二兩,放在桌上,黃澄澄的光澤將王驛丞的眼睛閃成一條縫,他不由乾嚥了一口唾沫,他正要回答,楊元慶忽然見手下甲三在門口向他招手,他便起身笑道:“驛丞稍等片刻,我馬上就來。”他快步走出房間,低聲問:“什麼事?”甲三附耳對他道:“李子雄已經到了。”李子雄便是楊廣任命的幽州新總管,是楊素的老部下,負責收幽州之兵,楊元慶則負責抓捕竇抗,兩人是互相配合。

楊元慶點點頭“請他到我房間稍候,我馬上便到。”

他又走進房間對王驛丞笑道:“我們繼續,剛纔我們說到竇總管的心腹幕僚邵子文,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第139章 戰利之品第5章 公主請客第152章 密見獨孤第12章 練武第56章 王妃煩惱第4章 反客爲主第13章 仁壽宮變(五)第5章 元家造反第71章 北市試錢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33章 洛陽兵變第60章 趙郡太守第13章 齊王軍師第50章 鴻門酒宴第20章 世充密使第26章 商業繁榮第31章 重磅加碼第91章 突厥慶功第63章 一支冷箭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54章 把水攪渾第34章 發現敵蹤第5章 公主承諾第62章 激戰七裡第55章 陰差陽錯第71章 血色之夜第51章 玄感之死第145章 沉重打擊第24章 目光深遠第24章 血戰大利(中)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28章 遷都試探第30章 兄弟和解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9章 舌燦蓮花第1章 上洛隱梟第67章 慷人之慨第97章 僞漢毒計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43章 孰敵孰友第23章 火油風波第18章 百戰之功第75章 謀主之策第52章 南遷定襄第7章 楊廣之憂第28章 馳援代州第19章 贖買條件第13章 收復齊郡第11章 鐵腕奪位第36章 朝會危機第33章 攜子視察第87章 建成態度第9章 我想學武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1章 初使西域第32章 啓民提議第61章 南陽事件第12章 初到突厥第17章 京城遊俠第14章 死地後生第17章 東山再起第27章 留條後路第12章 練武第77章 楊氏希望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27章 奇貨可居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43章 戰船立威第6章 抽中死籤第48章 圍城打援第19章 勢力擴張第83章 事態嚴重第44章 爾虞我詐第30章 宮中毒蛇第3章 風雨前夜第6章 發現端倪第48章 欲迎還拒第39章 承天廣場第5章 動之以情第5章 公主承諾第24章 略施小計第58章 蕭後心思第42章 人棄我用第19章 誘敵之計第64章 予民厚禮第10章 李密抉擇第1章 意外相逢第80章 長孫之策第22章 心理毒箭第25章 野心泄露第31章 淵突之盟第32章 被迫西撤第34章 夜攻太原第28章 暗箭難防第56章 遲到樑使第27章 各有心思第82章 隋唐大戰(十二)第36章 駕臨江夏第33章 跨境剿匪
第139章 戰利之品第5章 公主請客第152章 密見獨孤第12章 練武第56章 王妃煩惱第4章 反客爲主第13章 仁壽宮變(五)第5章 元家造反第71章 北市試錢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33章 洛陽兵變第60章 趙郡太守第13章 齊王軍師第50章 鴻門酒宴第20章 世充密使第26章 商業繁榮第31章 重磅加碼第91章 突厥慶功第63章 一支冷箭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54章 把水攪渾第34章 發現敵蹤第5章 公主承諾第62章 激戰七裡第55章 陰差陽錯第71章 血色之夜第51章 玄感之死第145章 沉重打擊第24章 目光深遠第24章 血戰大利(中)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28章 遷都試探第30章 兄弟和解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9章 舌燦蓮花第1章 上洛隱梟第67章 慷人之慨第97章 僞漢毒計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43章 孰敵孰友第23章 火油風波第18章 百戰之功第75章 謀主之策第52章 南遷定襄第7章 楊廣之憂第28章 馳援代州第19章 贖買條件第13章 收復齊郡第11章 鐵腕奪位第36章 朝會危機第33章 攜子視察第87章 建成態度第9章 我想學武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1章 初使西域第32章 啓民提議第61章 南陽事件第12章 初到突厥第17章 京城遊俠第14章 死地後生第17章 東山再起第27章 留條後路第12章 練武第77章 楊氏希望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27章 奇貨可居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43章 戰船立威第6章 抽中死籤第48章 圍城打援第19章 勢力擴張第83章 事態嚴重第44章 爾虞我詐第30章 宮中毒蛇第3章 風雨前夜第6章 發現端倪第48章 欲迎還拒第39章 承天廣場第5章 動之以情第5章 公主承諾第24章 略施小計第58章 蕭後心思第42章 人棄我用第19章 誘敵之計第64章 予民厚禮第10章 李密抉擇第1章 意外相逢第80章 長孫之策第22章 心理毒箭第25章 野心泄露第31章 淵突之盟第32章 被迫西撤第34章 夜攻太原第28章 暗箭難防第56章 遲到樑使第27章 各有心思第82章 隋唐大戰(十二)第36章 駕臨江夏第33章 跨境剿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