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飲馬江南(四)

泉州軍港大火,將齊軍水師戰艦燒燬近一半,福建經略使張大悅先是封鎖消息,又強徵大量民船充作軍船,上報丁大全,推說是民船船伕做飯失火,引發大火燒燬民船數百艘,軍船並無損失,當丁大全派來覈查的太監受了賄賂,又見船隻齊全,哪裡去分是軍船還是民船,自去回報張大悅所言是實,丁大全也就放了此事,但張大悅本人卻很清楚,主力戰船已毀,士氣低落到極點,這樣的水軍已經不堪一擊,若領出去和唐軍作戰,搞不好自己的小命都要丟在海上,但丁大全催戰的金牌已來了三面,再不出戰將滿門抄斬,張大悅將自己關閉三日,終於心一橫,率全軍投降了琉求水師。

齊國水軍既墨,福建路空門大開,琉求水師趁虛而入,十一月中,連着投降的齊軍在內共十五萬大軍在泉州登陸,福建地方廂軍望風而逃,僅用十天時間,琉求水師就佔領福建路全境,就在這時,李思業發來緊急命令,命宋大有暫不北上,而是東進南下取空虛的江南西路和廣南東路,又緊急調動二十萬山東民團走海路南下,增援宋大有軍。

就在琉求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之時,西部決戰也漸漸地拉開了序幕,西面,京湖制置使史嵩之率本部三十萬大軍移師江陵,這支軍隊基本上是宋軍原裝,是各地廂軍中裝備最好的一支,待遇也優厚,相對而言戰鬥力較強,曾全殲全子才的最後八萬宋軍。

史嵩之乃史彌道之子,此人最善見風使舵,其父死後,他將史彌道幾十年收刮的家產全部獻給了宋帝趙昀,龍顏大悅,立刻升他爲兵部尚書、樞密院副使,京湖制置使;而丁大全篡位時,他又是積極響應者,包括爲丁大全炮製龍興之兆,深得丁大全賞識,逐漸掌握了齊國近三成的兵力。

但史嵩之面臨的對手卻是唐軍名將餘階率領的二十萬川軍及襄陽劉整率領的十萬水軍,兩路大軍一西一北夾擊江陵。

自取四川后,餘階便命向士壁在重慶打造戰船,爲東征做準備,早憋了一肚子火的向士壁不聲不響,只拼命造船,和所有的原宋軍將領一樣,他唯一的心願便是殺進臨安,將毀掉他故國的丁大全碎屍萬段,漸漸地,這一天終於來臨。

餘階軍幾乎是傾巢而出,奪取關中後他再無後顧之憂,只留秦小乙率三萬老弱軍守四川,其餘各路大軍開始彙集重慶,到十一月下旬時,已全部整編完畢,糧草、後勤、軍械、戰船都一一齊備,

這一日,重慶的天空出現了難得一見的晴朗,碧空如洗,萬里無雲,但在大地上卻出現了極爲壯觀的一幕,從朝天門碼頭開始,數千艘巨大的戰船排成一條蜿蜒的長龍,桅杆高聳,白帆飄揚,一直延伸到涪陵渡口,而在岸上,二十萬唐軍鋪天蓋地,一隊隊身着黑色唐軍軍服的士兵殺氣騰騰,冰冷的盔甲在陽光下反射着亮光,戰刀、刺刀、鐵矛、各種兵器密集如鐵鑄成的森林,二十萬士兵彷彿都是用一個模子造成,冰冷的盔甲下是同樣冰冷的臉龐,冷漠而沒有任何表情,象一部殺人的機器,卻更象死神的降臨,一眼無際,整齊有序地排列着,一隊隊一行行,開始緩緩登船。

在涪陵渡口,餘階高高騎在戰馬上,注視着士兵的上船,雖然他知道,這一天早晚會來,可當它真的到來時,餘階卻再也剋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眼角發酸,視線開始有些模糊,他似乎還記得他第一次跨過淮水時,他沒有任何功名,是郝經給了他一次機會,他是山東第一屆科舉的榜眼,他本該坐在朝房關注民生或坐在高堂上聽取冤情,但他卻走上了另一條路,以軍事教官的身份步入戎馬生涯,從果毅都尉、都尉、中郎將、大將一直到今天的從一品總督、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地位何等崇高,這一切還不到十年,可一切耀眼的光環後,餘階卻隱隱有一分憂慮,他太年輕了,走得太快,那以後該如何?是上凌煙閣還是杯酒釋兵權,甚至是......。

他甚至有一點不敢想,不過奪取關中後,他回京述職,陛下似乎暗示過他,天下很大,在大海的另一端有無數的大陸,他們可以去那裡建立自己的國家,將漢文明傳播到天的盡頭。

“自己的國家!”

餘階從來不敢想過,這是謀逆,是造反,他對陛下是忠心耿耿,不僅有大義,更有他對陛下的一份最誠摯的尊敬。可這是陛下親自說出口的,要讓他們去做自己的國王,沒有任何條件,只要他們永遠保持漢人的血統,永遠和故國一脈相承,餘階的思緒已經飛出幾萬裡。

“不!我不要做國王,我要爲陛下開拓疆土,要做替他鎮守一方的總督。”

他心神激盪,忍不住脫口喊出:“陛下,你且相信我吧!”

身邊所有的親衛和副將都被餘階的大叫鎮住了,這時,一匹快馬再次從旗艦處奔來,馬上士兵舉起高高的紅旗。

“餘將軍,船上已經在催第三次了,我們該上船了。”

大將王堅再一次忍不住催促餘階上船,將餘階的思緒又拉回到現實,是的,他現在是要東征,這是擺在眼前的事情,要先滅掉齊國。

“走!跟我上船。”餘階只覺豪氣萬丈,他一夾戰馬,帶領衆人向旗艦處奔馳而去。

岸上已經空無一人,霎時間鼓聲隆隆,一聲沉悶的大炮聲直衝九霄,數千艘戰船緩緩開動,以高屋建瓴之勢,直向東方殺去,去收復曾經屬於自己的故國。

.............

時光飛閃,就在餘階胸懷萬里之時,另一隻本應是水軍的部隊,卻在廣袤無垠的荊襄大地上迅速向南推進,這便是劉整的襄陽軍,在所有的高級將領中,劉整比餘階低二品,他被封爲正三品的中都督、冠軍大將軍、上護軍,但他心裡明白,這是因爲自己立功並不多,比起餘階的功績差得太遠,僅憑在大名府一戰中擊退蒙古人才得的封賞,雖然他並不嫉妒,但昔日的後輩卻爬到了自己的頭上,這感覺確實不爽,但陛下賞罰分明,他拿不出軍功,就永遠休想超過餘階。

江陵一戰將是轉折點,按照陛下的部署,餘階爲主,他爲副,應是餘階將史嵩之的主力吸引過去,然後由他從背後奪江陵府切斷史嵩之的後路,但劉整求功心切,不等餘階的命令傳來,他便已經悄悄起兵,分水陸兩路向江陵府猛撲過去。

三十萬對十萬,劉整將面臨一場殘酷的考驗,況且他還輕視了這支齊軍,荊襄大地上卻是陰雲密佈,疾風勁吹,塵土飛揚,南天已經變得烏黑,眼看一場罕見的初冬暴雨即將來臨,在雨中,唐軍的火器無法發揮效力,戰鬥力將降低一半以上,究竟劉整有沒有能夠懸崖勒馬,讓我們拭目以待。

第6章 風起雲涌(六)第11章 驚聞母訊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10章 事業初成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10章 蒲家撤資第4章 行商新主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13章 仙師捉鬼第14章 奸雄之色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6章 德州易手第27章 四寶買米(下)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3章 徐州會戰(三)第8章 貨幣政策第8章 挽月之心第8章 艱難創業第18章 江山如棋(六)第14章 奸雄之色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7章 計取李文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15章 山東格局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24章 渤海戰略(七)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15章 殺雞儆猴(上)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7章 計取李文第23章 織布工場(上)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12章 毒殺大汗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12章 宋國密使第11章 議和(二)第10章 事業初成第29章 新船下水(下)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17章 難唸的經第32章 身份暴露第7章 計取李文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3章 徐州會戰(三)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31章 金都之旅(四)第13章 手足情斷第35章 形勢急轉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9章 銅礦新脈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18章 發行報紙(上)第22章 貨殖之利(下)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17章 江山如棋(五)第14章 飲馬江南(一)第24章 想做買賣第15章 殺雞儆猴(上)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22章 渤海戰略(五)第12章 思業娶親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8章 蛇吞大象第2 章 吞噬金國(二)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15章 重返臨安第19章 江山如棋(七)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11章 金國名士第7章 計取李文第10章 血戰密州(中)序言第29章 大宋廟堂(二)第7章 錢重於山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6章 德州易手第5章 組建內務府
第6章 風起雲涌(六)第11章 驚聞母訊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10章 事業初成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10章 蒲家撤資第4章 行商新主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13章 仙師捉鬼第14章 奸雄之色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6章 德州易手第27章 四寶買米(下)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3章 徐州會戰(三)第8章 貨幣政策第8章 挽月之心第8章 艱難創業第18章 江山如棋(六)第14章 奸雄之色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7章 計取李文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15章 山東格局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24章 渤海戰略(七)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15章 殺雞儆猴(上)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7章 計取李文第23章 織布工場(上)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12章 毒殺大汗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12章 宋國密使第11章 議和(二)第10章 事業初成第29章 新船下水(下)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17章 難唸的經第32章 身份暴露第7章 計取李文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3章 徐州會戰(三)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31章 金都之旅(四)第13章 手足情斷第35章 形勢急轉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9章 銅礦新脈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18章 發行報紙(上)第22章 貨殖之利(下)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17章 江山如棋(五)第14章 飲馬江南(一)第24章 想做買賣第15章 殺雞儆猴(上)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22章 渤海戰略(五)第12章 思業娶親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8章 蛇吞大象第2 章 吞噬金國(二)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15章 重返臨安第19章 江山如棋(七)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11章 金國名士第7章 計取李文第10章 血戰密州(中)序言第29章 大宋廟堂(二)第7章 錢重於山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6章 德州易手第5章 組建內務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