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 章 吞噬金國(二)

“你們是說,起因是金府的人抓走一名逃亡的奴隸?”黃宗耀的肉腦裡電光矢火般評估着此次事件影響和可利用性,金府是許州第一女真大戶,佔有許州近三成的土地,傳聞養有五百護院家兵,而且黃宗耀也知道,這是金府的主人其實就是左相完顏白撒之子,事情遠比他想的嚴重,汗珠已經順着他的額頭緩緩流了下來。

“是!老爺,那奴隸已經入了山東的籍,按理已經是自由身,但金府強橫,硬將他抓了回去,還揚言,就算做了官也須他家主人的許可,請大人做主!”幾名老者‘撲通!’跪下哀告,惟獨一高瘦老者立而不跪,他硬着脖子,逼視黃宗耀,目光炯炯,飽經風霜的臉上法令紋深鐫浮露,更顯出一絲對道義的執着。

“此人不簡單,只從他的氣度便可知道,決不是隨意推出的代表”黃宗耀暗暗思忖,想到此,他乾笑一聲道:“此事有些難辦,我若出面,可金府確有此人的賣身契,讓我如何應對,況且朝廷也沒有正式廢除奴隸制,所以金府所爲雖不合理卻合法,實在是官府管不了啊!”

聞刺史大人有推脫之意,幾個老人開始激動起來,那高者更是厲聲道:“大人是山東調來的官,山東奴隸盡廢,爲何到許州卻行不通,山東律法許州如果不行,那大人豈不就是官名不正嗎?”此話極爲厲害,你既然是山東的官,卻爲何要遵守金國的法律,一語便揭穿了黃宗耀掛羊頭賣狗肉的事實,實在讓他下不了臺。

“大膽!你這是爲民者應說的話嗎?”黃宗耀臉色一沉,滿面怒色。

高瘦老者微微一笑,拱手道:“大人息怒,小民說話過了,但大人的意思明顯是不想管此事,那外間的上萬民衆又怎能心服,大人又該怎樣勸他們回去。”語氣雖然緩和了,但話卻更硬,以上萬百姓爲恃,威逼黃宗耀。

“哼!”黃宗耀一聲冷笑道:“你們以爲如此威逼,本官就服軟了嗎?相反,本官是越逼心越硬,剛纔我已經明言,此事合法不合理,本官只管律法上的事,至於道德人情,本官允許你們自己去解決。”惟恐他們不明白,黃宗耀話鋒一轉,更加直白道:“你們有上萬人,還懼一個小小的金府嗎?”

“大人的意思是—?”幾個老者恍然,原來刺史大人的意思是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如果官府不插手,那他們的萬人甚至數萬人,一人一腳也會將金府踩得粉碎。

“我什麼也沒說,你們自己看着辦!”黃宗耀一甩袖,走進了裡間。

......

烈烈火把將黑夜照成白晝,金府的大門前已經人山人海,一雙雙仇恨的眼睛在火光裡分外的清楚,但還有更多的星星點點的火光正從各路趕來,匯成一條條紅色火流在昏暗中曲折蜿蜒,又象無數條火龍急速地朝金府方向奔騰而來。

“把人交出來!”怒吼聲一浪接一浪,“再不交出,就放火燒府!”忽明忽暗的火光中,兩隻巨大的石獅的面孔異常猙獰。

金府還是緊閉大門,但可以隱隱聽見急速的腳步聲在府內穿行,伴隨低低的喝令聲,高高的院牆上竟微微泄出一絲殺氣,突然,小門吱嘎開了,帶人去抓楊二的管家怯生生從府內走出來,他高高抱拳道:“我家主人請大家回去,明日就放楊二一家。”

“狗屁!爲什麼現在不放!”一個紅臉漢子大吼一聲打斷了管家的話。

“現在就放!現在就放!”羣情激憤,民衆的情緒已經激動到了極點,不等管家再說話,鋪天蓋地的石塊向他迎面砸去。

管家哀嚎幾聲,轉身連滾帶爬地逃回了金府,又過了片刻,突然從牆內拋出幾顆東西,靠近者大聲恐懼尖叫,圍睹者無不目眥盡裂,那竟是四顆人頭,二男二女,中間那憤恨得眼睛都要爆裂的正是楊二,其他三顆都是他的妻子兒女,全部都死不瞑目,無神的雙瞳直勾勾地望着天空。

人羣大亂,“殺!殺死他們!”失去理智的青壯漢子嘶聲嚎叫,開始撞擊大門,就在百姓變得紛亂的時候,突然從牆角轉彎處涌出大量持刀黑衣人,突殺進人羣,光刀閃閃,血肉紛飛,府門前頓時哭聲一片,百姓跌跌撞撞,四散奔逃,正在攻門的青壯見發生異狀,立刻掉頭,舉起棍棒、長矛、鐵耙、鋤頭猛攻上去,金國男子大都從過軍,人人兇悍且打鬥有章法,頃刻間,數百黑衣人立刻被包圍起來,耙起鋤落、棍掃矛戳,下手絕不容情,一幫黑衣人立刻被打得東竄西逃,卻無路可走,不少人跪下來哀告求饒,但無濟於事,殺紅了眼的民衆一個不留地將數百黑衣人殺得乾乾淨淨。

既然金府動手在先,憤怒的民衆也不再留情,只見漫天的火把扔進金府,象一顆顆劃過天際的流星雨,瞬間,佔地廣闊的金府便燃起了熊熊大火,洶涌的火焰借風勢吞沒全府,屋頂上赤焰飛騰,每一個窗洞裡都吐出可怕的火舌,府裡到處是尖叫哭嚷聲,大羣大羣的人從府中逃出,只有奴隸下人會被收容,可若是皮膚細嫩、衣着華麗之人,無論男女,都統統被扔回火中,任其哀號撲打、活活燒死,仇恨已將百姓的理智矇蔽,到天明時,許州第一豪門便被燒成白地,至於燒死多少人,已經無從計數。

金府既燒爲白地,衆人怒氣已消,正要散去,卻突然從四周涌來了大量的官兵,將鬧事的百姓團團圍住,一名鐵盔鐵甲的將軍,高騎駿馬之上,他微勒繮繩,眼色冰冷,喝令士兵收繳民衆的武器,一隊隊士兵斜橫穿插,將民衆分割成幾十個方塊,又命令所有人抱頭蹲地,聽候處置。

他們便是連夜從南京趕來的五千內務軍,馬上將軍便是內務府令蕭進忠,李思業得黃宗耀的十萬火急報告,對許州這次民變極爲重視,當即命蕭進忠率五千內務軍前去控制局面,又擔心黃宗耀能力不足,便請元好問親自出馬,處理此事。

鬧事百姓見所來士兵殺氣騰騰,個個兇狠無比,均嚇得戰戰兢兢,蹲在地上一動不敢動,只有那幾個老者被領去見官,行至門口,卻被止住腳步,隱隱聽裡面傳來怒斥聲。

卻是元好問在痛斥黃宗耀:“荒唐!想利用百姓鬧事做改革突破口,這個理由也虧你想得出,這鬧事和民變只有一線之隔,我若再晚來半天,燒完金府,又燒到大街上去,你制止得住嗎?若其中再有一些居心叵測的暴民趁機作亂,燒殺劫掠,這個責任你承擔得起嗎?還有那些被燒死的婦孺何罪,你卻任他們施暴!”

黃宗耀彎腰低頭,滿面羞慚,一動也不敢動,元好問罵得有些乏了,見一士兵在門口探頭探腦,便問道:“可是鬧事的頭領都帶來了?”

“是!”

“領他們進來!”元好問又指着黃宗耀最後罵道:“還好這次事件沒鬧大,等會兒你回去,好好寫一份報告來,若不讓我滿意,我就免你的職。”

“是!”黃宗耀低聲應了,剛要走,卻聽元好問又怒斥道:“我說的是等會兒,你沒聽清嗎?”黃宗耀嚇得噤若寒蟬,不敢再動一步。

這時有軍士引幾名老者入內,元好問剛要說話,卻一眼瞥見那高瘦老者,眼中驚訝之極,半天方纔道:“我正奇怪,這些百姓怎麼如此快就組織起來,原來棄官逃逸的開封府判官在,難怪!難怪!”

那高瘦老者是二年前棄官而逃的開封判官李禹翼,他也識得元好問,便拱拱手冷笑道:“想不到此事竟將六部尚書大人也驚動了,不過這位刺史大人有言在先,此事不追究百姓的責任,我們放火,也是他們殺人在先,不得已而爲之。”

元好問卻微微一笑道:“我幾時說要追究百姓的責任?”

李禹翼一呆,又急道:“既然如此,那又爲何出兵看住百姓,不放他們回家。”

“不急!我自然會放他們,不過你須答應我一件事。”

“何事?”李禹翼追問道。

“你再選一些青壯百姓,按我的要求去做!”

他聲音不大,旁邊的黃宗耀心中卻掀起了萬丈狂瀾,原來上層的所思所想,竟然是和自己一致,那就是從下而上,利用百姓來推動變革——

新書起名《唐朝富家翁》,確實俗了些,不僅平庸,而且也不能完整表達我新書的思想,賺錢做富翁,只是主角的最初理想,可他身在天寶年間,不可能逃脫安史之亂,作爲一個現代人,他也不可能置之度外,所以本書的核心思想,還是放在安史之亂上,所以我決定改書名,這兩天,新書的名字我冥思苦想,昨夜夢有所思,醒來時突然想到一句詩: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對!就是它!我決定了,新書的名字就叫《大唐萬戶侯》,感謝讀者夕渡,下面就請各位試閱第二章,在作品相關裡,我已經上傳。

在新書裡,你可以讀到一個現代人,是怎樣慢慢適應那個朝代,怎樣學會保護自己,怎樣開始賺錢,沒有奇遇,真實的性格,彷彿就是你我,一切都是白手起家,一步一步,艱難創業,終於富甲一方,可他又怎樣被捲進大唐政治,身不由己,但又逆流搏擊、自強不息;他拜將入相,他手段狠辣,卻又胸懷天下。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隨我一起走進波瀾壯闊的唐朝,請看老高用來證明自己的新書《大唐萬戶侯》,9月中旬正式上傳,渴望大家支持。

第24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17章 江山如棋(五)第31章 金都之旅(四)第20章 江山如棋(八)第3章 求訪大賢第2章 奴隸生涯第12章 思業娶親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12章 擦槍走火(一)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27章 四寶買米(下)第35章 形勢急轉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6章 科舉考試(一)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13章 科舉發榜(下)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8章 挽月之心第34章 假道滅虢第8章 挽月之心第26章 渤海戰略(九)第33章 皇宮國宴(上)第22章 江山如棋(十)第13章 再見舊人第31章 金都之旅(四)第3章 吞噬金國(三)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7章 被逼釀酒第24章 渤海戰略(七)第15章 飲馬江南(二)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36章 再見宋國第11章 面臨抉擇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8章 艱難創業第10章 蒲家撤資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13章 仙師捉鬼第16章 變天之兆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16章 江山如棋(四)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26章 渤海戰略(九)第11章 面臨抉擇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6章 風起雲涌(六)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13章 再見舊人第5章 吞噬金國(五)第3章 徐州會戰(三)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22章 貨殖之利(下)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33章 皇宮國宴(上)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4章 蒲家再來(下)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14章 江山如棋(二)第34章 皇宮國宴(下)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14章 高等官學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11章 面臨抉擇第3章 吞噬金國(三)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7章 圍魏救趙第14章 思業降妖第34章 皇宮國宴(下)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21章 渤海戰略(四)第12章 擦槍走火(一)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26章 渤海戰略(九)
第24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17章 江山如棋(五)第31章 金都之旅(四)第20章 江山如棋(八)第3章 求訪大賢第2章 奴隸生涯第12章 思業娶親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12章 擦槍走火(一)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27章 四寶買米(下)第35章 形勢急轉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6章 科舉考試(一)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13章 科舉發榜(下)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8章 挽月之心第34章 假道滅虢第8章 挽月之心第26章 渤海戰略(九)第33章 皇宮國宴(上)第22章 江山如棋(十)第13章 再見舊人第31章 金都之旅(四)第3章 吞噬金國(三)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7章 被逼釀酒第24章 渤海戰略(七)第15章 飲馬江南(二)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36章 再見宋國第11章 面臨抉擇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8章 艱難創業第10章 蒲家撤資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13章 仙師捉鬼第16章 變天之兆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16章 江山如棋(四)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26章 渤海戰略(九)第11章 面臨抉擇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6章 風起雲涌(六)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13章 再見舊人第5章 吞噬金國(五)第3章 徐州會戰(三)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22章 貨殖之利(下)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33章 皇宮國宴(上)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4章 蒲家再來(下)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14章 江山如棋(二)第34章 皇宮國宴(下)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14章 高等官學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11章 面臨抉擇第3章 吞噬金國(三)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7章 圍魏救趙第14章 思業降妖第34章 皇宮國宴(下)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21章 渤海戰略(四)第12章 擦槍走火(一)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26章 渤海戰略(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