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組建內務府

馬車轔轔,車內李思業眉頭深鎖,眼光閃爍不定,在他的面前是樑秀的一份專門報告,篇幅不長,只有五頁,但卻詳細地記錄了造港前後,張信之三次到萊州視察的情況,包括他的隨從、所說的每一句話、每次到萊州所呆的時間、看過的地方,都有詳詳細細地描述,可見樑秀平時就早有記錄。

坦率地說,張信之的言行並沒有出格的地方,所問所談,都在他的本職範圍內,但李思業卻隱隱覺得不安,這種不安是從南京城外與張天綱的對話開始。但根源卻是他與張信之缺乏一種默契和溝通,張信之至今所扮演的角色還是一個金國的屬臣。

其次張信之的能力只限局域,他精於度支,是一個合格的戶部主管,但大局觀欠缺,不適合爲相,以至李思業的很多想法都無法落實,郝經倒是可以大用,可惜太年輕了些,缺乏實務磨練,這次淮北四州劃歸山東,郝經便被派去任泗州通判,負責泗州移民的事務,據說只兩月時間,郝經幾乎瘦成了竹竿,“真難爲他了!”

想到此,李思業的臉色又露出一抹微笑,郝經來山東卻給他帶來一個始料不及的驚喜,郝經的父親郝思溫居然也來了,一番深談下,欣然接受弘文館祭酒一職,更讓李思業狂喜的是,郝思溫居然將其父郝天挺的得意門生元好問也請到了山東,現爲其幕僚。

金末,北方政治動盪,河北、山東一帶地方諸侯並起,引來各地漢人知識分子投靠,與完顏明珠的政治婚姻給李思業帶來政治上的巨大優勢,僅短短兩個月,李思業設的招賢館門庭若市,其中不乏王若虛、王文統、李治、姚樞、李汾這樣的名士。

車身顛簸,打斷了思路,他的目光又移到眼前的報告上來,現在山東縣以上官吏幾乎都是金國委派,從前在山東人事權未拿到之時,李思業一直採用影子內閣的手段,而現在已經不必,他的人事構架已經考慮成熟,當務之急,是要組建內務府,他決定回去後就立即約談蕭進忠,

蕭進忠,常州人,熊耳山三十宋兵之一,少時偷人新婦被流放,又殺人頂替從軍,隨李思業起事後,一直任宋大有副將,因其心黑手辣,故被李思業指定籌建特務營。

這一日,他接冷千鐸轉來批覆,左拾遺上報濰州昌邑縣福星酒樓縱火案民怨甚大,冷千鐸便責令他去調查昌邑縣知縣周乾是否有枉法行爲。

這裡須說一下李思業的影子內閣,當日與金國談判,文官由金國選派,故李思業在振威軍中設立了影子內閣,說也簡單,就是設監察司和財政司,分別由冷千鐸和柴煥兼任,掌控監察和財源。其中監察司下再仿唐制設左右拾遺聽取民意,再就是特務營。

福星酒樓縱火案案情不難,縱火犯當場被人抓住,扭送官府,因火災中出了人命,這疑犯已被批斬,只待秋後處決。

犯人乃昌邑縣大戶王員外府上家丁,偏巧這王員外家也在昌邑縣內開了一酒樓,規模與福星酒樓相仿,但因經營乏善,生意一直慘淡,如此明顯的動機,縣衙偏偏只判那家丁爲獨犯,上報後,州府也順利覈准了死刑,只有那家丁的老孃不服,在縣衙前撞了幾次牆,又用血在背心寫了個斗大的‘冤’字,長跪街頭不起,漸漸地這樁縱火案便成了昌邑縣的一大新聞。

待蕭進忠一行抵達昌邑縣時,此案已被人們談膩,就等秋後再看回熱鬧了事。家丁的老孃也死了心,捶捶老腿,回鄉撫養孫子去了。

因爲身份特殊,蕭進忠不敢公開行事,便找到那家丁的老孃,討了個表記,當晚他揣了幾兩碎銀,買通獄卒尋到人犯道:“我便是替你老孃寫狀紙之人,她羞於見你,託我進來問句話:若你真是主犯,她也不活了,休掉媳婦、再賣了孫子,上吊陪你;若你真不是主犯,是替人頂罪或屈打成招,她就替你撫養兒子成人,讓他長大後替你討回公道。”

家丁見了表記,又聞此言,禁不住悲從中來,泣道:“我酒醉誤奸了少爺的婢女,他們說按律當斬,但東家許我一百兩銀子,替他燒了福星酒樓,我思量左右不過是死,便應了此事。請轉告我老孃,求她替我好好撫養兒子,我來生一定報答她。”

蕭進忠聞言冷笑不已,此案只需多問幾句便知真相,不是知縣糊塗透頂便是貪贓枉法,不過既然連州府都輕易覈准,看來還是後者可能性偏大。

又尋到獄卒,將半張百貫的魯交遞給他道:“若他能活到處斬那天,另外半張便給你。”

獄卒望着蕭進忠背影,心中大恨,卻又無可奈何,只得貼身收了。

蕭進忠當夜便率人闖進王員外府內,當他的面劈死數人,那王員外嚇得屁滾尿流,不等動刑,便將祖宗三代的賄賂行徑交代得清清楚楚,一字不漏,蕭進忠卻意外得知,此案竟牽扯到了濰州刺史丁原,他不敢鹵莽,第二日便急急返回了益都。

剛到益都,蕭進忠便聽說主公正四處尋他,急趕到總管府見李思業,李思業陰沉着臉,並不多說,只把樑秀的報告往他面前一摔道:“你自己看看吧!”

見蕭進忠在細讀報告,李思業也不打擾,隨手端過一杯茶,打量起他來,只見他長得鷹眼勾鼻,面色焦黃,外相酷似一隻夜梟,心中暗道:“此人面非善相,只能做見不得光之事,任他爲官,倒要費些考慮。”

蕭進忠讀完報告,心中狐疑,隱隱有些明白,卻又不敢說出來,只得勉強道:“我接手組建特務營以來,並無獨立調查的權限,所做之事,都是依冷將軍的交代,針對具體案件,象這種跟蹤調查官員言行之事,冷將軍卻沒有吩咐過。”

李思業冷笑道:“照你的說法,冷千鐸去中都的當會兒,你竟在家裡睡大覺麼?”

“那倒沒有,屬下一直在訓練手下。”

‘砰!’地一聲,李思業猛地一拍桌子,頓時將茶杯震翻在地,摔得粉碎。

“養條狗遇到事還叫一聲,你是從軍中出來的,難道不知打仗需臨機決斷嗎?我真是看錯你了!”

蕭進忠心一橫,硬道:“屬下原本也是中郎將,指揮上萬兒郎,可受命組建這特務營來,手下兵不過百,經費不到千貫,既無權力,也無名號,整天鬼鬼祟祟,遇到惜日兄弟,也不敢明言,如今就連最懦弱的秦小乙也混了個都尉,走在街上也堂堂正正,我卻象只鼠輩一般,整日見不得光,軍師處事不公,屬下不服!”

說完,他跪在地上,伸長了脖子,就等李思業喝令將自己推出去砍了,半天,見上面沒有動靜,偷眼看去,卻見李思業正盯着那堆破瓷片發怔。

“老子的鈞窯茶杯,竟被你這廝給毀了,你要怎麼賠我?”李思業見自己從完顏明珠那裡騙來的極品鈞窯盅子給毀了,心中着實肉疼不已。

蕭進忠微微放心下來,恨道:“軍師若肯放我回軍,我當率軍殺到禹州,將窯也搬到山東來。”

“我叫你來是聽你發牢騷的麼?你的正事沒做完,休想跑掉,我今天叫你來,是想和你商量成立內務府一事。”李思業臉突然一板,喝道:“蕭將軍聽令!”

蕭進忠大喜,站起來半跪道:“末將在!”

“我任命你爲內務府令,職同上將軍,直接向我負責,你可從各軍中抽調五千人,組建內務軍!”

“末將遵令!”

李思業見他穿便衣,卻行軍禮,十分滑稽,又忍不住展顏笑道:“你以爲內務府就只管五千士兵嗎?內務府其實就是我的眼、耳和拳頭,振威軍下的左右拾遺劃給你,它和內務軍這兩個機構是在明處的。我再把王四寶和秦小乙給你,命他們爲捕風營和特務營中郎將,這兩個機構卻是在暗處的,不得讓任何人知道,若傳出去壞了我的名聲,我可是要殺你的頭!你可明白?”

蕭進忠心中既激動又惶恐,低聲愧道:“屬下明白,屬下剛纔胡言亂語,軍師莫往心裡去。”

李思業哈哈一笑道:“我可記鍀清清楚楚,你說你要殺到禹州去,替我把鈞窯搬來。”又拍拍他肩膀笑道:“你們這幫老人,誰的花花腸子我會不清楚?且過來坐下,我要交代你一些細節。”

一直到掌燈時分,李思業才把他的想法大致說完,又瞥見趙菡的貼身丫鬟小葉在門口晃了晃,知道是叫自己去吃晚飯,便笑笑道:“今天就先說到這,過兩天我會寫個詳細的東西給你。”

蕭進忠點頭答應,剛要離去,他突然想起自己去昌邑縣調查的結果,急向李思業彙報此事,李思業的臉色慢慢凝重,眼睛眯成了一條縫,最後冷笑道:“此事我已知曉,恐怕你所查到的也只是只鱗片爪,你再去查查他們別的劣跡,待科舉後,我再一併收拾他們!”

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11章 金國名士第24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5章 宋十壯士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8章 艱難創業第7章 圍魏救趙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13章 移民風波(上)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13章 移民風波(上)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14章 巧奪益都第5章 蕭府疑雲第14章 高等官學第4章 吞噬金國(四)第35章 形勢急轉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8章 吞噬金國(八)第1章 饑荒之禍第3章 徐州會戰(三)第36章 再見宋國第17章 難唸的經第5章 風起雲涌(五)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22章 渤海戰略(五)第8章 蛇吞大象第1章 饑荒之禍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32章 身份暴露第26章 渤海戰略(九)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8章 艱難創業第16章 江山如棋(四)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3章 風起雲涌(三)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9章 銅礦新脈第1章 落草爲寇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16章 殺雞儆猴(中)第9章 愛恨情仇序言第5章 完顏心事第5章 組建內務府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10章 威逼利誘第9章 關中毒刺(一)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19章 江山如棋(七)第14章 奸雄之色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6章 科舉考試(一)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14章 飲馬江南(一)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3章 篝火夜話第19章 發行報紙(下)第4章 內鄉空虛第13章 仙師捉鬼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18章 發行報紙(上)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4章 耶律到來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31章 北方來使第3章 求訪大賢第14章 高等官學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32章 身份暴露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20章 王府夜宴(三)第10章 議和(一)第10章 小乙小乙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8章 貨幣政策第15章 山東格局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6章 德州易手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5章 風起雲涌(五)第4章 風起雲涌(四)第14章 思業降妖第15章 殺雞儆猴(上)第33章 剿滅海匪(下)第12章 毒殺大汗第4章 內鄉空虛
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11章 金國名士第24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5章 宋十壯士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8章 艱難創業第7章 圍魏救趙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13章 移民風波(上)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13章 移民風波(上)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14章 巧奪益都第5章 蕭府疑雲第14章 高等官學第4章 吞噬金國(四)第35章 形勢急轉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8章 吞噬金國(八)第1章 饑荒之禍第3章 徐州會戰(三)第36章 再見宋國第17章 難唸的經第5章 風起雲涌(五)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22章 渤海戰略(五)第8章 蛇吞大象第1章 饑荒之禍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32章 身份暴露第26章 渤海戰略(九)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8章 艱難創業第16章 江山如棋(四)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3章 風起雲涌(三)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9章 銅礦新脈第1章 落草爲寇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16章 殺雞儆猴(中)第9章 愛恨情仇序言第5章 完顏心事第5章 組建內務府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10章 威逼利誘第9章 關中毒刺(一)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19章 江山如棋(七)第14章 奸雄之色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6章 科舉考試(一)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14章 飲馬江南(一)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3章 篝火夜話第19章 發行報紙(下)第4章 內鄉空虛第13章 仙師捉鬼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18章 發行報紙(上)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4章 耶律到來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31章 北方來使第3章 求訪大賢第14章 高等官學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32章 身份暴露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20章 王府夜宴(三)第10章 議和(一)第10章 小乙小乙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8章 貨幣政策第15章 山東格局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6章 德州易手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5章 風起雲涌(五)第4章 風起雲涌(四)第14章 思業降妖第15章 殺雞儆猴(上)第33章 剿滅海匪(下)第12章 毒殺大汗第4章 內鄉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