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風起雲涌(九)

一輪血紅的太陽從茫茫大平原的丘冢後面升起,它挾着八月天的鬱熱,它的強光直刺劉整的眼睛,這個一個奇怪的夏天,它異常的漫長,往年的這個時候,早晨已經有了明顯的涼意,可今年卻依然如大暑天般的炎熱。

這種血紅色的太陽往往是暴風雨來臨前的預兆,劉整低低地咒罵一聲,不知是在罵老天爺的胡鬧,還是在詛咒蒙古軍的頑強,火銃不停地震響,此起彼伏,神威大將軍(這是歸德府一戰後李思業對青銅大炮的美譽)和震天雷的爆炸聲,撕破了死一般的沉寂。在高處,可以看見敵軍密密麻麻地爬出壕溝,蒙古軍的士兵衝上來了,沒有一個人低下頭去躲避呼嘯的彈丸,螞蟻般的迎着他們爬來,這些都是武仙軍向蒙古投降的士兵。

兀良合臺東進大名府,一路勢如破竹,但即將抵達大名府時,卻遭到了一支軍隊的猛烈阻擊,這支軍隊便是劉整率領的水師,奉命從河間府南下,剛剛搶佔了大名府,卻得報一支蒙古軍也向大名府開來,已經來不及向李思業報告,他便斷然下令在大名府西攔截這支蒙古軍,這也是山東振威軍首次和蒙古軍的遭遇戰。

“要是打蒙古人也這麼英勇,武仙軍會全軍覆沒嗎?”劉整恨恨命道:“發三排大炮!”

神威大將軍按照他的命令開火了,開花彈一個個在敵軍的陣地上或上空炸開了,每一次爆炸,都會躺下一大片敵人,但很快又整好了隊型,繼續衝擊。

太陽已經升上高空,陰鬱地照耀着大地,蒙古軍發動全面攻勢,戰鬥異常慘烈,爆炸聲和火銃聲在四周轟鳴,軍隊用密集的陣型前進,冒着死亡的子彈,沒有人找掩蔽,緊張、急噪和兇暴,已快沸騰了。

“再放!”劉整惡狠狠的叫道,他不信敵人的血肉之軀能抗過他的火炮,立刻,又是上百顆炮彈發出尖利的呼嘯,向密密麻麻的人影,毫不留情潑灑下來,又是一片大面積的死傷,第一批進攻部隊在弓箭的射程之外便給消滅了,一批批跟上去的部隊,在敵人遠距離火炮的轟擊下,屍體、傷員和倒下的人亂成一片。於是一件無法阻擋的事情發生了:這些僞軍身後雖然有蒙古人的督戰,但還是被敵人可怕的火器和巨大的傷亡動搖了軍心,開始有士兵扭頭逃跑,接着帶動了更多的人逃跑,所有的力量和士氣都統統消失得乾乾淨淨。

振威軍士兵們發出一陣勝利的歡呼,劉整卻臉色凝重,天色已經陰暗下來,空中烏雲會聚,但蒙古人的鐵騎至今還沒有出現,和僞軍的作戰已經完全暴露了他們的實力和戰術手段,敵人已經看得清清楚楚,已經考慮了對策,而他卻對敵軍主力一無所知。

這時,炮軍都尉張百勝跑來向劉整低聲彙報什麼,劉整臉色大變,不可置信地向火炮望去,振威軍出現了可怕的危機,第一次作戰,他們沒有把握好,火炮的彈藥即將用磬,而彈藥補給沒有能跟上來,來大名府前,他們壓根就沒有料到會有這樣一場遭遇戰,僅存的彈藥已經支撐不了幾輪。

“把大炮統統運走!”劉整見暴雨將至,急吼吼的下達命令,不能讓大炮成爲他們作戰的障礙,更不能成爲敵軍的俘虜。

蒙古皮鼓就在這時擂響,鼓聲一響,很大一支新月形的蒙古騎兵,約二千軍馬,快速地馳驟而來,很明顯,這是敵人試探性的進攻,他們是想看看敵人的火槍對騎兵的影響。

“弓弩手上,火銃兵退下!”劉整也看出敵人的目的。

敵軍已經衝到了弓弩的射程,鋪天蓋地的羽箭向騎兵隊猛射過去,但蒙古軍顯然有辦法應對箭陣,他們時而分開,時而合攏,時而又在馬背上消失,他們每個人都拿着五六件武器,長索、釘錘、戰刀,或側着身子射出凌厲的一箭,他們象一羣經驗豐富狼羣,懂得用最簡潔的方法一口咬死獵物,隨着離振威軍越來越近,蒙古軍似乎已經改變的本來的目的,他們想試試,能不能用一個衝擊,將振威軍的陣腳拉得七零八落。

顯然,振威軍的箭陣沒有給這支騎兵造成多大的麻煩,敵軍漸漸逼近,劉整緊緊盯着,手心已經捏出一把汗。

三百步、一百步、八十步......已經可以看見敵人猙獰的面孔,他猛一揮手,點火!

數十根導火索被點燃,如一條條亂舞的金蛇,迅速縮短,瘋狂地消失在騎兵的腳下,突然,象平空霹靂,一個接一個的爆炸在在蒙古鐵騎的馬蹄下炸響,揚起巨大的土塵,黃煙瀰漫,將戰馬驚得希溜溜亂叫,原地打轉,在竟一步也衝不上來,振威軍趁機亂箭齊發,密不透風雨,一聲聲慘叫,被地雷所炸,被羽箭射中,就在短短百步內,這支精銳的蒙古騎兵竟已損失過半。

一聲呼哨!蒙古騎兵紛紛勒轉馬頭,向西飛馳而去。

但振威軍卻沒有歡呼聲,蒙古皮鼓再一次擂響,黑壓壓望不見邊際的騎軍緩緩開來,彷彿黑色的雲層正在翻滾上升,沉默、壓抑,氣勢幾乎要將天際壓爆。

蒙古主將兀良合臺一把抓過一隻大號角吹了起來,由於用力過猛,竟將號角吹裂了。傾刻間,隊伍裡的號角立即全都吹響,高亢嘹亮,這勁吹的蒙古號角聲,彷彿原野上的暴風,在風中雷鳴。

“殺!”兀良合臺怒吼一聲,戰刀直指東方,蒙古騎兵開始發動,轟隆隆的敲擊着大地,幾乎將人的心臟都震跳出來。

“果然名不虛傳!”劉整暗暗嘆了口氣,他也被這排山倒海的氣勢所震懾。

“火銃兵準備!飛彈兵準備!”他低低地命令,果斷堅決,不帶一絲尾音。

就在黑色洪水才殺過半路,從振威軍的陣地裡驀地吹響了嘹亮的號角聲,近八千名火銃兵與飛彈兵紛紛進入陣地,形成一座矛刺朝天的槍林,突然霍地端平,冰冷冷地指着前方。

“射!”調度使紅旗高高舉起,第一排火銃冒出一陣白煙,使衝在最前面的蒙古騎兵一陣人仰馬翻,緊接着第二排第三排,子彈驟如風暴,毫不留情地向敵軍傾瀉,緊接着飛彈軍也開始射擊,所謂飛彈,其實就是將火球捆綁在箭上,將從前的人力投擲改成巨型弓弩發射,兩個人就可以操作,比投石器更加靈活方便,而且數量衆多,是對付騎兵的犀利武器,上千枚射出的飛彈,象一朵朵金色浪花在黑色的海洋中綻放,蒙古軍一片片倒下,被子彈打中,被彈片擊中,戰馬慘嘶撲地,後面鐵騎毫不留情踏上,將馬和騎士踏爲肉泥,但蒙古騎兵實在稠密,個個悍不畏死,他們突然分兵兩路,象一把巨刀將他們一劈爲二,直衝振威軍的兩翼,在那裡沒有子彈和羽箭,那裡是長槍兵和刀盾兵的陣地,顯然蒙古人早就發現這個弱點。

騎兵瞬間便衝到近前,劉整臉色大變,沒有距離的火銃兵只能等待敵人的屠殺。

“火銃兵後撤!槍兵和刀盾兵頂住!”劉整衝上前嘶聲吼叫。

一道閃電劃過天際,緊接着幾聲悶雷在頭頂上捲過,豆大的雨點開始從天空落下,很快便在茫茫大地上拉起一片白色的幔帳,在雨中雙方的節奏都放慢下來,但還是騎兵佔了優勢。

蒙古鐵騎的衝擊是極其可怕,只幾個回合,他們便衝散了二路刀盾營,但數千名長槍兵結成方陣,怒吼着衝上,填補了刀盾營的位置,給被打散的士兵們一個重新集結的機會。

在步兵與騎兵的交鋒中,抗擊異常艱難,無論是重甲槍手,無論是靈活的刀兵,在鋼鐵騎兵的重壓下,都紛紛給踹倒在地,那勢頭簡直如同疾風驟雨一般,儘管振威軍訓練有素,儘管他們個個悍不畏死,但拼鬥的實力依然不濟蒙古騎兵,陣型一會兒崩開,一會兒又合攏起來。

這場雨似乎並不只是一場雷雨,在一陣痛快淋漓宣泄後,豪雨變得愈加狂暴起來,交戰雙方已經不見彼此,只憑本能在進行決戰,但也使得振威軍的抵抗更加慘烈,屍骨堆積如山,有的被戰刀劈中,依然盡一切力量死死拖着馬腿,讓敵人連人帶馬滾翻,隨即刀兵一擁而上,將落馬的騎士砍成肉泥,也有的縱身撲上戰馬,在馬背上與敵軍進行殊死搏鬥,用牙咬,用刀刺,最後雙雙落馬,被馬踏爆胸膛。

大名府西的戰鬥已呈白熱化,金戈鐵馬,殺聲震天,喇叭勁吹,號角嗚咽,殺紅了眼的蒙古鐵騎咆哮着向前猛衝猛殺,但同樣殺紅了眼的振威軍步兵聚集成羣頑強抵抗,決不後退一步,雙方都在用鮮血捍衛戰士的榮耀。

力氣已經用盡,陣腳在一步步後退,振威軍的陣型崩潰即將出現在眼前,就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北方突然響起了清晰嘹亮的號角聲,聲音穿透雨霧,在戰場上空中飄蕩,振威軍的援軍終於到了,晁雄的三萬騎兵在最危急的時候終於趕到,結成扇形,又象一把銳利的絞刀,向蒙古軍疾馳而來,步兵們士氣大漲,竟一鼓作氣重新奪回了陣地。

隨着生力軍的殺入,戰爭的天平迅速向振威軍傾斜,兀良合臺見敗局已定,立即吹響了撤軍的號角,兩萬蒙古鐵騎掉頭向西呼嘯而去,漸漸消失在無邊無垠的雨霧之中。

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21章 渤海戰略(四)第4章 耶律到來第11章 面臨抉擇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1章 饑荒之禍第18章 發行報紙(上)第3章 篝火夜話第5章 完顏心事第13章 江山如棋(一)第11章 金國名士第12章 宋國密使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30章 金都之旅(三)第3章 風起雲涌(三)第5章 風起雲涌(五)第3章 巨賈賞識第9章 聲名鵲起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3章 求訪大賢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14章 奸雄之色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19章 王府夜宴(二)第19章 王府夜宴(二)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11章 議和(二)第7章 被逼釀酒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11章 議和(二)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20章 王府夜宴(三)第20章 江山如棋(八)第3章 吞噬金國(三)第14章 奸雄之色第8章 艱難創業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13章 江山如棋(一)第9章 關中毒刺(一)第11章 驚聞母訊第2章 天上餡餅第25章 做大買賣第12章 科舉發榜(上)第13章 科舉發榜(下)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22章 貨殖之利(下)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24章 想做買賣第8章 蛇吞大象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20章 王府夜宴(三)第9章 爾虞我詐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13章 再見舊人第14章 高等官學第34章 假道滅虢第13章 移民風波(上)第22章 貨殖之利(下)序言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3章 篝火夜話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9章 銅礦新脈第23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25章 渤海戰略(八)第5章 完顏心事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10章 小乙小乙第16章 殺雞儆猴(中)第20章 王府夜宴(三)第14章 思業降妖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2 章 吞噬金國(二)第17章 難唸的經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11章 驚聞母訊第6章 重獲自由第24章 渤海戰略(七)第10章 議和(一)第5章 組建內務府第13章 江山如棋(一)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2章 奴隸生涯第22章 貨殖之利(下)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34章 皇宮國宴(下)第16章 變天之兆第10章 議和(一)第3章 巨賈賞識第31章 北方來使
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21章 渤海戰略(四)第4章 耶律到來第11章 面臨抉擇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1章 饑荒之禍第18章 發行報紙(上)第3章 篝火夜話第5章 完顏心事第13章 江山如棋(一)第11章 金國名士第12章 宋國密使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30章 金都之旅(三)第3章 風起雲涌(三)第5章 風起雲涌(五)第3章 巨賈賞識第9章 聲名鵲起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3章 求訪大賢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14章 奸雄之色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19章 王府夜宴(二)第19章 王府夜宴(二)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11章 議和(二)第7章 被逼釀酒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11章 議和(二)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20章 王府夜宴(三)第20章 江山如棋(八)第3章 吞噬金國(三)第14章 奸雄之色第8章 艱難創業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13章 江山如棋(一)第9章 關中毒刺(一)第11章 驚聞母訊第2章 天上餡餅第25章 做大買賣第12章 科舉發榜(上)第13章 科舉發榜(下)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22章 貨殖之利(下)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24章 想做買賣第8章 蛇吞大象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20章 王府夜宴(三)第9章 爾虞我詐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13章 再見舊人第14章 高等官學第34章 假道滅虢第13章 移民風波(上)第22章 貨殖之利(下)序言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3章 篝火夜話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9章 銅礦新脈第23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25章 渤海戰略(八)第5章 完顏心事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10章 小乙小乙第16章 殺雞儆猴(中)第20章 王府夜宴(三)第14章 思業降妖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2 章 吞噬金國(二)第17章 難唸的經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11章 驚聞母訊第6章 重獲自由第24章 渤海戰略(七)第10章 議和(一)第5章 組建內務府第13章 江山如棋(一)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2章 奴隸生涯第22章 貨殖之利(下)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34章 皇宮國宴(下)第16章 變天之兆第10章 議和(一)第3章 巨賈賞識第31章 北方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