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宋國密使

這一章是迄今爲止寫得最艱難的,用了整整一個雙休日,寫了刪,刪了寫,兩個小時坐在電腦旁一個字也寫不出.如不滿意,老高只能說聲抱歉!——

李思業遞交的停戰建議很快便在朝堂討論通過,隨即太后加蓋璽印,金中興元年九月,金蒙兩國在南京簽署了臨時停戰協議,該協議以簽署之日生效,但卻沒有截止日,協議以兩國目前所控制區爲分界,不限制民衆自由往來,但並無強制意義,任何一方軍隊進了對方控制區,本協議即告破裂。

十月,山東捕風營抓獲企圖刺探火器秘密的蒙古間諜五十四人,皆斬於市,同月,李思業調樑秀爲中都留守,任大將晁雄爲邢州團練使,宋襄爲汾州團練使,命劉整水軍大小戰船近千艘入黃河,雲集南京。

十一月,金國開科考,錄新科進士二百餘名,皆派往山東爲官,同時,各交戰區的百姓開始轉移,送往後方安置。

從十月起,山東的大量軍需物資、糧食便開始源源不斷髮往金國各地,官道上、河道內,車輛遮天蔽日,船隊連綿數十里,密集捆綁的箭矢、烏黑油亮的火銃、厚壁的新型火炮、宛若巨人般的回回炮、一桶桶火藥、一箱箱的炮彈、震天雷,還有無數戰刀、長矛、鎧甲,山東的戰爭機器全面開動,日以繼夜地投入生產。秋收後,各地民團近二十萬預備役也開始彙集益都實戰演練,隨時奔赴戰場。

中興元年的秋冬,風雲激盪,戰爭陰雲密佈,一場大戰即將在中原大地拉開,逐鹿中原,勇者爲勝,但就在戰爭即將到來前夕,南京突然來了一名宋國的秘密使者,改變了戰爭的走向,歷史竟由此再被改變。

使者是一個年約三旬的男子,麪皮白淨無須,目光湛然,氣質高雅,顯然是飽讀之士,他身材挺拔,站在那裡宛如一棵青松,卻又態度恭謙,準備隨時答覆對方的問話,

李思業抽出丁大全的親筆信,信很長,但內容卻很簡單,先恭賀李思業掌控金國,其次就是希望與李思業拋棄前嫌,建立良好的個人關係,信的末尾則暗示,希望他往上再走一步,李思業又前後翻看,裡面再無其他內容。

“就這這封信嗎?”李思業瞥了一眼那使者。

“我所帶來的,就是這些了。”那使者曖昧答道:“丁相公說從前對李相多有得罪,但已事隔多年,希望李相國能將它淡忘,重新建立新的友誼。”

李思業聽罷,淡淡一笑道:“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我若連這點氣量都沒有,何以爲相,請轉告丁相公,他若來我府上作客,我當敞大門以迎。”

那使者似鬆了口氣,眼中又閃過一絲熾熱,嘆道:“我自徐淮北上,一路所見,人民富足安康,鬥米數十錢,連那行船的舟子,家裡也有存糧無數,聽說到了山東還更富,但行至金國,卻是赤野千里,人口凋敝,對比之強烈,讓人扼腕,李相國既已掌金國,早晚會遇到土地問題,我有一言,不知李相國可願意聽?”

“你說!”

“我勸李相國暫且不要分田,先將土地掌握在官府手中,先以極低的佃租招募流民耕種,等民力恢復,再逐漸提高租賦,只要田在官府手中,將來一旦出現通貨,不必加印交子,便可維持朝廷開支,免得重蹈宋國覆轍”

李思業聽他雖有些見識,但很明顯是在向自己刻意表現,不由上下打量他一眼,突然對他有了幾分興趣,便微微一笑道:“請問來使尊姓大名?”

那使者必恭必敬長楫一禮道:“不敢當,在下姓賈名似道,字師憲,現任樞密院知事”

“什麼!”李思業霍地站起,幾乎要將桌子掀翻,兩眼逼視着他,一字一句道:“你就是賈似道?”

來使正是賈似道,他早聞山東強盛,又親見李思業勢大,想到目前宋國的艱難,便有了幾分巴結之意,想着爲自己留條後路。不料剛一報名,對方卻似翻了臉,嚇得他臉色慘白,不知自己哪裡做錯了,便結結巴巴道:“我人微言輕,只是幾個月前剛被提升,李相國應該不知我纔對。”

大廳裡的氣氛異常緊張,十幾名親兵手緊握刀柄,只待主公一聲令下,他們就拔刀將此人砍翻。

李思業緩緩地坐下,都說賈似道誤國,但他無意走進歷史方纔明白,宋之亡國,與賈似道何干?事實上此人卻是有些才能,企圖通過土地改革來挽救宋國,但觸犯了上層的根本利益,成了歷史的替罪羊。

“來人!拿一把椅子來給賈先生坐下。”

賈似道受寵若驚,屁股擦着邊坐下,戰戰兢兢地望着這個金國事實上的最高統治者。

李思業溫和一笑道:“我只知道宋國現在的情形很是糟糕,卻不知其詳,請賈先生給我介紹一下,可好?”

賈似道苦笑一聲,以李思業耳目,何需他介紹,不過是給他一個說話的機會,想到宋國,賈似道的目光漸漸黯然下來。

“說起來恐怕李相國不相信,現在臨安米價已到三百四十緡一石,並非糧食不足,實在是會子貶值得驚人,工廠破產,百姓失地,自蒙古人攻佔四川大部以來,朝廷財政收入銳減三成,使本來就入不敷出的財政幾近崩潰,一方面糧食大量積壓,另一方面百姓卻買不起,這就是宋國目前的怪現象。”說到這,賈似道連連搖頭,嘆氣不止。

李思業再也坐不住,宋國的景況他很清楚,但他卻更關注四川戰局,但宋國朝廷昏庸,聽信丁大全之言,將孟拱以不敬之罪將其革職拿辦,用丁大全親信重慶制置使蒲擇之爲四川四路宣撫使,盡奪四川軍權,但蒲擇之無能,被蒙哥連敗,喪失四川大半領土,他李思業痛心疾首,卻又使不上力。

李思業在房內來回踱步,苦苦思索這紛亂的頭緒,他似乎已經抓到了什麼,可又看不清楚,丁大全、宋國,李思業喃喃低念,突然,他停住了腳步,目光慢慢轉向賈似道,眼中閃爍着明悟,他一字一句問道:“這次所來,應不止你一人吧!”

賈似道突然笑笑:“李相國說得不錯,我只是名義上使者,若我談得不好,真正的使者明日便離開南京。”

“那速將正使帶來見我!”

一個時辰後,李思業見到了丁大全派來的正使,但他卻沒想到,來人竟然是丁大全之子丁壽輝,看來丁大全所要談之事,異常重要,否則不會讓兒子親來。

丁大全的密信在一隻紅色蠟丸中,李思業心中驚異,他取過裁紙刀,將蠟丸切去一塊,從裡面挑出一卷錦帛,展開細讀,越看越心驚,漸漸地,李思業的眼睛眯成一條縫,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所見,丁大全竟希望金國支持他取代趙宋稱帝,若事成,將年年進貢,向金國稱臣,爲取信於他,特將兒子留南京爲質。

半晌,李思業才從震驚中恢復過來,他久久地盯着丁壽輝,直到對方眼光散亂,躲避他的盯視,李思業方徐徐問道:“你父親有何依憑,竟然想邁出這一步?”

“此事我父親已準備多年,現在臨安、建康的軍權已被我父收入囊中,各地廂軍指揮使大半已被我父換掉,惟有襄陽制置使杜杲無法掌控,我父幾次以朝廷甚至太后的名義召他進京,他都不理會,除此,再無可憂。”

“那需要我怎樣支持你父親?”

丁壽輝陰陰一笑道:“我父親希望李相國能出兵襄陽,能滅杜杲更好,若滅不了,至少也要絆住他。”

第8章 吞噬金國(八)第4章 行商新主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32章 身份暴露第9章 關中毒刺(一)第23章 渤海戰略(六)第15章 飲馬江南(二)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17章 飲馬江南(四)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24章 渤海戰略(七)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16章 江山如棋(四)第15章 殺雞儆猴(上)第6章 分道揚鑣第5章 組建內務府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2 章 吞噬金國(二)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33 章 金都之旅(六)第9章 銅礦新脈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15章 山東格局第2章 奴隸生涯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16章 變天之兆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25章 渤海戰略(八)第24章 渤海戰略(七)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23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9章 銅礦新脈第9章 聲名鵲起第34章 皇宮國宴(下)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4章 行商新主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16章 江山如棋(四)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23章 渤海戰略(六)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5章 蕭府疑雲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3章 求訪大賢第4章 內鄉空虛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6章 重獲自由第14章 高等官學第11章 面臨抉擇第16章 殺雞儆猴(中)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15章 山東格局第12章 宋國密使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11章 面臨抉擇第12章 擦槍走火(一)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14章 飲馬江南(一)第7章 計取李文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4章 徐州會戰(四)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11章 面臨抉擇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8章 艱難創業第16章 江山如棋(四)第9章 聲名鵲起第5章 完顏心事第18章 江山如棋(六)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7章 錢重於山第5章 蕭府疑雲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9章 關中毒刺(一)第36章 再見宋國第4章 徐州會戰(四)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14章 江山如棋(二)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3章 風起雲涌(三)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2章 天上餡餅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5章 組建內務府第24章 想做買賣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14章 巧奪益都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4章 風起雲涌(四)
第8章 吞噬金國(八)第4章 行商新主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32章 身份暴露第9章 關中毒刺(一)第23章 渤海戰略(六)第15章 飲馬江南(二)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17章 飲馬江南(四)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24章 渤海戰略(七)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16章 江山如棋(四)第15章 殺雞儆猴(上)第6章 分道揚鑣第5章 組建內務府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2 章 吞噬金國(二)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33 章 金都之旅(六)第9章 銅礦新脈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15章 山東格局第2章 奴隸生涯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16章 變天之兆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25章 渤海戰略(八)第24章 渤海戰略(七)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23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9章 銅礦新脈第9章 聲名鵲起第34章 皇宮國宴(下)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4章 行商新主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16章 江山如棋(四)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23章 渤海戰略(六)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5章 蕭府疑雲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3章 求訪大賢第4章 內鄉空虛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6章 重獲自由第14章 高等官學第11章 面臨抉擇第16章 殺雞儆猴(中)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15章 山東格局第12章 宋國密使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11章 面臨抉擇第12章 擦槍走火(一)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14章 飲馬江南(一)第7章 計取李文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4章 徐州會戰(四)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11章 面臨抉擇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8章 艱難創業第16章 江山如棋(四)第9章 聲名鵲起第5章 完顏心事第18章 江山如棋(六)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7章 錢重於山第5章 蕭府疑雲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9章 關中毒刺(一)第36章 再見宋國第4章 徐州會戰(四)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14章 江山如棋(二)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3章 風起雲涌(三)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2章 天上餡餅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5章 組建內務府第24章 想做買賣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14章 巧奪益都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4章 風起雲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