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毒殺大汗

“你認識此戒?”窩闊臺見李思業盯着此戒臉色大變,心中不由一動,便向他問道。

“是!我聽父親說過,此戒原本應是一對。”李思業猛的醒悟過來答道。

“你父親是有點見識,不過說得不全,這枚戒指叫‘王者之戒’,是用被大食人毀壞的波斯國璽碎片做的戒體,後來波斯國師又將國王權杖上的六枚鑽石鑲上並用自己血下了血咒,所以這樣的戒指不是二枚而是六枚,分別叫做光、明、靈、聖、王、霸,一直被波斯國教摩尼教視爲聖物,唐代宗年間,摩尼教三個光明使者之一的睿息將王者之戒和霸者之戒帶到東土,並將它們獻給了當時掌控江南的吳王(注:本人另一書《李唐傳奇》中有述),後來吳王又將此二戒分別給了自己的兩個兒子,‘江寧事件’后王者之戒下落不明,霸者之戒則傳到南唐,最後被宋朝的皇帝所得,現在應在宋朝皇宮,八年前,我們攻破金中都,竟從一個金國王爺的王府中得到此戒,我當時就很奇怪,漢人的王者之戒怎麼到了金國王爺的府中,後來我追問才知道,這個戒指竟是來自兩個被擄來的漢人母女,我又找到那對母女,可惜她們也不知道這個戒指的來歷。我正是得到這個戒指,才終得大位,不!才終於走到今天,好了,不說此事了,我剛纔的話,你考慮好了嗎?”

“那、那對母女呢?”

“既問不出什麼,我就送她們勞軍去了,恐怕早就灰飛煙滅了。”窩闊臺淡淡的說道。

李思業頓時如五雷轟頂,一滴一滴的血從心裡流淌下來,窩闊臺連叫了幾聲見李思業皆不回答,便笑着對耶律楚材道:“這漢人有點癡呆!來人,帶他下去。”

“且慢!”李思業急忙喊道,多年的奴隸生涯養成了堅忍的性格,他見這殺母仇人要帶他下去,連忙止住了他的命令,同時在大腦裡飛快的思考着對策。

“怎麼?睡醒了?”窩闊臺調侃地說道。

“這位貴人,你所喝的酒醇是醇,但還不是最烈,我們南朝人酒量都不行,所以我獻的酒都是經過勾兌的,我看你們蒙古人喝酒頗爲豪放,不知你敢不敢喝我帶的母酒。”

“你還有更烈的,爲何不早說,我們蒙古人縱橫草原,何時怕過酒來,你帶的母酒在哪裡?快給我拿來。”

“酒就在我住的帳中,別人不知道,我去拿來。”

待李思業走後,耶律楚材對窩闊臺說道:“我看這名漢人眼光閃爍不定,大汗還是不要喝他的酒好。”

“不妨!諒南朝小丑也無膽害我,我已嘗過此酒的美味,還有更好的,我怎能不喝?”

李思業回到帳中,眼淚如斷線的珍珠散落下來。

“娘!姊姊!”他哀哀地叫了一聲,心中猛然一橫,拭去了淚水。他剛纔突然想到當年江老鏢主曾送他一枚藏有劇毒的戒指,並說這毒無色無味,尋常的銀針探不出來,十分珍貴,這枚戒指就在他隨身的行李之中,所以他藉故回到小帳。

李思業從行李中找出這枚戒指,這是一枚用黃金打造的戒指,上面鑲有一顆碩大的祖母綠寶石,李思業仔細找着戒指上的機關,突然他發現這顆祖母綠寶石上有一條細細的裂痕,細若蠶絲,不注意根本看不出來,他順着這道裂痕輕輕一撥,寶石開了一條縫,原來這顆祖母綠寶石竟是中空的,裡面有一些白色的粉末,

江老鏢主說只需一半,和在水或酒中,五個時辰後必死無疑,李思業猛的把全部藥粉倒入酒壺中,他已經決心與那蒙古人玉石俱焚。

“好了沒有?”領李思業來的軍官在外面不耐煩的叫了起來。

“這就好!”李思業搖勻了藥粉,隨那軍官重新回到帳中。

“貴人,這就是‘今思飲’的母酒,你若想痛快,可倒在大碗中一飲而盡。”

“好!拿大碗來!我喜歡這樣喝酒。”

“且慢!”耶律楚材喝止住了窩闊臺,對他身後的速不臺使了個眼色。

速不臺從懷裡取出一枚銀針,慢慢地向酒中探去,李思業的心緊張得幾乎都要跳了出來。

“並無異樣!”

耶律楚材看了看李思業,還是將信將疑,突然從壺裡倒出一小杯遞給領李思業進來的軍官道:“你把它喝了!”

那軍官毫不皺眉的接過酒一飲而盡,耶律楚材仔細看了看他的反映問道:“剛纔你隨他去,他有沒有給你吃過或喝過其他東西?”

“沒有!”

又過了片刻,耶律楚材這纔對窩闊臺說道:“無妨,可以喝了。”

窩闊臺端起酒碗一飲而盡,大聲讚道:“好酒,這纔是真正給漢子喝的酒,只可惜太少了,南朝人,你還有嗎?”

李思業眼睜睜的看着窩闊臺喝完酒,這才一顆心落下,終於大仇得報了,突然聽到窩闊臺問他,這使李思業一下子又看到了生的希望。

“我不知道貴人喜歡喝這酒,所以只帶一壺,不過我在建康的分店裡還藏有一罈,我可去取來。”

“好!”窩闊臺一指那軍官道:“你隨他去取來,速去速回!”

“是!”

大半個時辰後,李思業被那名軍官及十幾名蒙古士兵簇擁着飛馳進了建康城,到了分店門口,他敲開了店門,分店掌櫃見是東主來了,急忙開門相迎。

李思業把軍官讓進大廳,命人拿好酒來招待,自己卻一個人進了酒窖,當初在修今思樓的時候,李思業特地留了個後着,挖了條暗道,後來再建建康分店,用的是同一套圖紙,所以李思業知道,這酒窖裡一定也有條暗道,果然,李思業打開最靠牆的一個大桶,見裡面是空的,他毫不猶豫跳了進去,在桶壁上找到了那個暗道入口,這時他已經聽到上面傳來痛苦的叫喊聲和被殺的哀嚎聲,他知道一定是那軍官先前喝的酒毒發作了,而其他蒙古兵不懂漢話,又不知道自己的重要性,自然將酒店的掌櫃殺了泄憤,李思業急忙順着一條暗道很快爬出了酒店,這裡已經是酒店的后街,他看了看方向,很快便消失在沉沉的夜幕之中。

就在這時,軍營中的窩闊臺已經到了彌留之際,他仗身體強健,勉強拖了片刻時間,就在這便刻時間裡,他對耶律楚材和速不臺交代了三條後事。

一、立即退兵回大漠,立貴由爲汗,先穩住腳跟後再攻打金國和大宋。

二、封鎖消息,儘量延遲拖雷的北上時間。

三、將來滅掉宋朝後將宋朝皇帝和李思業給他殉葬。

但他至死都認爲,宋朝皇帝是絕對沒有殺他的膽量的,這應該是李思業的個人行爲,窩闊臺說完便溘然長逝。當夜,耶律楚材和速不臺悄悄拔營西歸,從鄧州返回了鳳翔,然後率大軍保護着貴由撤回了大漠,此事進行得異常隱秘,只到最後貴由即位後,拖雷才知道了事情真相,他不承認貴由的汗位,但由於孤軍難支,拖雷便從鄧州退回潼關,以關中、隴右一帶爲基礎,與貴由分庭抗禮,金哀宗正大七年六月,蒙古朮赤與拖雷一系約五十萬人南下擁立拖雷爲汗,蒙古逐漸分裂成南北兩派,就這樣,長江以北在金哀宗正大七年夏天時形成了金、南蒙、北蒙三國鼎立的局面。

第23章 織布工場(上)第19章 發行報紙(下)第7章 風起雲涌(七)第1章 城破家碎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9章 關中毒刺(一)第31章 北方來使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4章 耶律到來第7章 計取李文第5章 吞噬金國(五)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7章 風起雲涌(七)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6章 科舉考試(一)第7章 被逼釀酒第9章 爾虞我詐第17章 江山如棋(五)第12章 擦槍走火(一)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13章 手足情斷第10章 小乙小乙第14章 奸雄之色第35章 形勢急轉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4章 風起雲涌(四)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35章 形勢急轉第12章 毒殺大汗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12章 思業娶親第6章 分道揚鑣第4章 吞噬金國(四)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6章 重獲自由第13章 江山如棋(一)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4章 徐州會戰(四)第30章 金都之旅(三)第3章 吞噬金國(三)第4章 蒲家再來(下)第8章 貨幣政策第13章 再見舊人第24章 想做買賣第6章 德州易手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12章 毒殺大汗第6章 重獲自由第11章 面臨抉擇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11章 金國名士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19章 發行報紙(下)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15章 飲馬江南(二)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22章 貨殖之利(下)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26章 渤海戰略(九)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34章 假道滅虢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26章 渤海戰略(九)第31章 北方來使第8章 蛇吞大象第19章 發行報紙(下)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19章 江山如棋(七)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22章 江山如棋(十)第4章 行商新主第9章 關中毒刺(一)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10章 事業初成第19章 王府夜宴(二)第19章 發行報紙(下)第19章 發行報紙(下)第10章 血戰密州(中)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8章 蛇吞大象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12章 血戰密州(下)第11章 海權思想第33章 剿滅海匪(下)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13章 手足情斷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11章 議和(二)第24章 想做買賣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7章 圍魏救趙第33章 皇宮國宴(上)
第23章 織布工場(上)第19章 發行報紙(下)第7章 風起雲涌(七)第1章 城破家碎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9章 關中毒刺(一)第31章 北方來使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4章 耶律到來第7章 計取李文第5章 吞噬金國(五)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7章 風起雲涌(七)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6章 科舉考試(一)第7章 被逼釀酒第9章 爾虞我詐第17章 江山如棋(五)第12章 擦槍走火(一)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13章 手足情斷第10章 小乙小乙第14章 奸雄之色第35章 形勢急轉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4章 風起雲涌(四)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35章 形勢急轉第12章 毒殺大汗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12章 思業娶親第6章 分道揚鑣第4章 吞噬金國(四)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6章 重獲自由第13章 江山如棋(一)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4章 徐州會戰(四)第30章 金都之旅(三)第3章 吞噬金國(三)第4章 蒲家再來(下)第8章 貨幣政策第13章 再見舊人第24章 想做買賣第6章 德州易手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12章 毒殺大汗第6章 重獲自由第11章 面臨抉擇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11章 金國名士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19章 發行報紙(下)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15章 飲馬江南(二)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22章 貨殖之利(下)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26章 渤海戰略(九)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34章 假道滅虢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26章 渤海戰略(九)第31章 北方來使第8章 蛇吞大象第19章 發行報紙(下)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19章 江山如棋(七)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22章 江山如棋(十)第4章 行商新主第9章 關中毒刺(一)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10章 事業初成第19章 王府夜宴(二)第19章 發行報紙(下)第19章 發行報紙(下)第10章 血戰密州(中)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8章 蛇吞大象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12章 血戰密州(下)第11章 海權思想第33章 剿滅海匪(下)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13章 手足情斷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11章 議和(二)第24章 想做買賣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7章 圍魏救趙第33章 皇宮國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