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徐州會戰(一)

禹取天下雄州制九鼎,其一爲冀、其二爲青、其三爲豫、其四則爲徐

徐州即彭城,北接齊魯、南達江淮、西通皖豫、東入大海,其地勢低緩、丘陵衆多,自古即爲兵家必爭之地。

古曰:“自古彭城列九州,龍爭虎鬥幾千秋”

金天興元年、宋紹定五年初,李全舊部海州劉慶福歸宋,五月山東彭義斌攜山東南部莒、沂、藤、邳、兗、泰安六州歸宋,宋國領土隨即北擴至魯南,但其間有一塊金國的土地卻象一塊巨石突兀而出,將宋淮東與北面山東攔腰截斷,這就是徐州。

爲打通黃淮通道,將淮東與山東聯爲一片,宋紹定五年,宋國朝廷決定發動徐州戰役,以樞密院副使趙範爲主將、沿江制置使趙善湘爲副將、命宦官盧允升爲監軍,調湖州、常州、泰州、楚州、揚州、真州、廬州等各州地廂軍十二萬;又調雄勝、寧淮、武定、強勇等水軍三萬及中央禁軍中天武和神勇部分八萬軍馬,共計二十三萬大軍佈局於泗州和宿南和邳州。

與此對應,金帝完顏守緒命右丞相、樞密使完顏陳和尚爲中央元帥以南面元帥術甲咬住,西面元帥崔立,北面元帥孛術魯買奴爲副,率鄧、鞏、許、潁、蔡、歸德、東平等各路精兵及建威、虎威、破虜、振威、鷹揚、虎賁等六支合扎謀克軍共計十八萬人集結歸德府和徐州。

風雨欲來,大戰一觸即發。

揚州

寬闊的、滿是泥漿的官道上,遮着油布的糧車、裝有麥杆和乾草的大車、輜重車,還有巨大的浮橋車,搖搖擺擺地、吱吱嘎嘎地向前移動。天空中細雨飄飛,正是江淮的梅雨季節,墾過的田畦和路邊的水溝都積滿了雨水。遠方的密林顯出模糊的輪廓。

宋軍踏着泥濘、冒着細雨,伴着吆喝和詛咒,雜着皮鞭的劈啪聲和車軸的吱嘎向西北挺進,聲勢浩大,有如海潮。不時可以看到官道兩旁,躺着奄奄一息的牲口或牲口屍體,還偶爾有一輛輪子朝天的大車。有時一隊騎兵衝入這股人流於是士兵們就不斷地叫喊、詛咒,馬也立起身子不停地嘶叫,一輛滿載糧草的大車,就會滾下斜坡,車上的人也跟着滾下去。

前面,車輛的洪流中間,士兵排成長長的隊列,踩着粘滑的泥濘艱難地行進。人流中夾雜着運載刀槍、弓弩等輕武器的馬車,押運兵就趴在車蓬,不斷地有人跑出隊伍,鑽進田野,蹲下去。

再前面是高級軍官的隊伍,大隊親兵擁自己的將軍,不時還可以看見幾輛馬車,裡面坐的是文官和參謀,一會走過一片密林,因爭奪休息地方而騷亂起來,一會兒又展開隊列,跨過小河,接着便有新的馬車滿載糧食、乾草和鐵蒺藜從兩邊涌入,偶然還有一小隊斥候騎兵搶到這個隊列的最前面。

再往前面是一個被散兵掃過的鎮子,瓦礫和燒焦的木頭堆中一堵殘破的山牆搖搖欲墜;破碎的油燈,變形的窗戶上扯着一張破紙在風中撲騰。還有一個掉隊的傷兵,綁着骯髒的紗布蹲在一輛癱倒的大車上,眼神陰鬱而憂傷。

與官道平行的二里外便是運河,數千民夫正艱難地拉着一隊大船,發出低沉地、有節奏地、震人心魄的號子。大船上裝載着各種重型攻城器和火器,尚未組裝雲梯、巢車、樓車,船舷兩邊還擺着一排巨大的地聽,船上還有可怕的火炮、震天雷、猛油火櫃、火逑、石炮及一桶桶的火藥和火油,都被重兵護衛着。

這支隊伍是遠道而來的湖州昭慶軍,約有二萬餘人,廂都指揮使是老將軍扈再興,他們的目的地是三百里外的泗州,行軍異常緩慢,隊伍已走了整整十天。

一支騎兵隊從隊伍旁飛馳而過,濺起大片的污水,幾個士兵躲避不及,身上臉上都濺滿了污泥。

“我操你娘!”

話音未落,‘啪!’地一聲脆響,滿是污泥的臉上又多了一條血紅的鞭痕。

一匹馬從他身邊疾駛而過,帶起一片風聲。

“都指揮使將軍!”

騎兵隊飛快地駛到第二軍指揮使丁勝的身旁,飲水不乾淨,第二軍軍中已出現疫情。

丁勝滿臉褶皺的臉陰沉下來,眼睛裡閃過一絲恨意,還沒到泗州,士兵已減員兩成,拉縴的民夫扈再興規定誰也不能動,惟有打別的主意了.

“宋都統,陳虞候,你們可率本部五百騎兵,分頭到附近村鎮中掠些青壯回來。”

“是!”

報信的宋襄和陳少龍大喜,這可是難得的肥差。

一支黑色騎兵隊風一般地掠過一片樹林,樹林裡散發着菌類和腐葉的氣息,發出細雨輕柔的淅瀝聲。

前面就是一個小村落,百十戶人家,白色的炊煙從屋頂嫋嫋升起,快要到午飯的時間了。

但死神卻悄悄降臨到這個小村莊。

死神便是這支黑色的騎兵,村莊裡突然爆發出一陣恐怖的哭喊聲,沒有起火,騎兵要的是女人。

殺戮的快感和原始的慾火幾乎要將這些騎兵燒得瘋狂。

陳少龍的眼睛已經變成血紅色,砍鈍的馬刀半掛在馬上,他那野狼一般的眼睛在四處搜尋,一堆散亂的草垛引起了他的注意,一隻女人的小腳露在草垛的外面,那是一隻描有鴛鴦的錦緞繡鞋。

陳少龍獰笑着縱馬飛馳而過,一把將隱藏的女人從草垛倒拖出來。

......

一聲絕望地慘叫從一年輕的女人口中發出,片刻後女人變成了一具赤裸的屍體從陳少龍的馬上拋下。

細密的雨水很快便洗淨了她身上的罪惡。

一個時辰後,黑色的騎兵隊便消失在被雨霧籠罩的淮南平原上。

村莊裡已經沒有了炊煙,也沒有了半點人的氣息,幾隻黑烏鴉從樹林裡飛了過來,在村子上空盤旋,發出單調而刺耳的叫聲.

......

雨依然下得很大,沒有半點停的意思,運河以東約二十里外是一片低緩的丘陵,丘陵上佈滿了黑色松林,

延綿起伏一直延數十里外。松林裡彌滿着松脂的清香,黃褐色的土地上積壓着厚厚的松針,雨水敲打在上面發出沙沙地聲響。

遠遠地山道上走來了一行人,推着空蕩蕩地鏢車,白色的鏢旗上繡有‘真安鏢局’四字,這似乎是一隊行鏢,結束押運返回真州的途中,行在最前面的馬並不是南方的種,高大雄駿、鬃毛濃密,馬上之人卻是個瘦小乾枯的男子,約三十歲,眼睛細小,一條閃電形狀的刀痕佔去了他的半個臉,在黑松林昏暗的光線下顯得更加詭異,他一直低頭不語,顯得心事重重。

“黃將軍,這淮東的氣候可比咱們山東潮溼多了,纔來十幾天,我便落下了腿疼的毛病。”

一名油膩的黑胖子使勁地敲打着自己的膝蓋,又恨恨地往天空看了一眼,心中暗暗地咒罵這雨水幾時才能結束。

鏢局裡自然不會有將軍,他們是山東振威軍派到宋朝的一隊間諜,劉將軍就是李思業原親兵隊的果毅都尉黃耀,因在德州一戰中的出色表現升爲都尉,受命組建了振威軍軍事間諜機構—齊魯營,他這次親自來宋朝是接受了一個秘密的任務,偵察這次徐州戰役宋軍的後勤供應及變化,以推斷宋軍的戰略部署。

“大家在前面休息一下吧!”

黃耀話音剛落,山道前面突然傳來了巨大的馬蹄聲,勢如狂雷,瞬間,一片黑雲赫然奔至。

第3章 吞噬金國(三)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10章 血戰密州(中)第7章 圍魏救趙第4章 吞噬金國(四)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31章 金都之旅(四)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19章 江山如棋(七)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23章 渤海戰略(六)第24章 想做買賣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14章 思業降妖第12章 思業娶親第22章 江山如棋(十)第14章 江山如棋(二)第13章 再見舊人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13章 移民風波(上)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22章 王府夜宴(五)第5章 蕭府疑雲第9章 愛恨情仇第18章 飲馬江南(五)第5章 組建內務府第3章 風起雲涌(三)第12章 小鎮鬧鬼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13章 手足情斷第14章 思業降妖第8章 蛇吞大象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9章 愛恨情仇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6章 重獲自由第3章 篝火夜話第16章 變天之兆第24章 想做買賣第1章 饑荒之禍第8章 艱難創業第11章 驚聞母訊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24章 渤海戰略(七)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33章 剿滅海匪(下)第9章 爾虞我詐第36章 再見宋國第23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15章 重返臨安第9章 愛恨情仇第3章 吞噬金國(三)第9章 聲名鵲起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10章 議和(一)第10章 威逼利誘第7章 計取李文第15章 山東格局第12章 擦槍走火(一)第2章 徐州會戰(二)第5章 完顏心事第7章 錢重於山第30章 金都之旅(三)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3章 篝火夜話第9章 銅礦新脈第5章 完顏心事第16章 變天之兆第10章 議和(一)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12章 血戰密州(下)序言第1章 城破家碎第10章 威逼利誘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11章 金國名士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5章 蕭府疑雲第10章 議和(一)第2章 奴隸生涯第7章 風起雲涌(七)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13章 移民風波(上)第9章 愛恨情仇第25章 做大買賣第10章 事業初成第12章 宋國密使第3章 風起雲涌(三)第14章 江山如棋(二)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15章 重返臨安第6章 分道揚鑣第2章 初露鋒芒第22章 江山如棋(十)
第3章 吞噬金國(三)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10章 血戰密州(中)第7章 圍魏救趙第4章 吞噬金國(四)第6章 徐州會戰(六)第31章 金都之旅(四)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19章 江山如棋(七)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23章 渤海戰略(六)第24章 想做買賣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14章 思業降妖第12章 思業娶親第22章 江山如棋(十)第14章 江山如棋(二)第13章 再見舊人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13章 移民風波(上)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22章 王府夜宴(五)第5章 蕭府疑雲第9章 愛恨情仇第18章 飲馬江南(五)第5章 組建內務府第3章 風起雲涌(三)第12章 小鎮鬧鬼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13章 手足情斷第14章 思業降妖第8章 蛇吞大象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9章 愛恨情仇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6章 重獲自由第3章 篝火夜話第16章 變天之兆第24章 想做買賣第1章 饑荒之禍第8章 艱難創業第11章 驚聞母訊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24章 渤海戰略(七)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33章 剿滅海匪(下)第9章 爾虞我詐第36章 再見宋國第23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15章 重返臨安第9章 愛恨情仇第3章 吞噬金國(三)第9章 聲名鵲起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10章 議和(一)第10章 威逼利誘第7章 計取李文第15章 山東格局第12章 擦槍走火(一)第2章 徐州會戰(二)第5章 完顏心事第7章 錢重於山第30章 金都之旅(三)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3章 篝火夜話第9章 銅礦新脈第5章 完顏心事第16章 變天之兆第10章 議和(一)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12章 血戰密州(下)序言第1章 城破家碎第10章 威逼利誘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11章 金國名士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5章 蕭府疑雲第10章 議和(一)第2章 奴隸生涯第7章 風起雲涌(七)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13章 移民風波(上)第9章 愛恨情仇第25章 做大買賣第10章 事業初成第12章 宋國密使第3章 風起雲涌(三)第14章 江山如棋(二)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15章 重返臨安第6章 分道揚鑣第2章 初露鋒芒第22章 江山如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