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分道揚鑣

“將軍!只抓到兩名山匪,其餘皆死戰而亡!”

“押上來!”

很快宋涌泉和王三成被五花大綁押了上來,兩人渾身浴血、皆是力竭而被擒。

“你們這些不知死活的金狗!”忽必烈揚鞭指着二人罵道。

“呸!老子們是堂堂正正的大宋男兒,要殺要剮,隨你的便!”宋涌泉朝地上狠狠地吐了口唾沫。

“宋人?宋人怎麼到了金國的土地?你們的首領叫什麼?”

二人皆扭頭不答。

“報告將軍,裡面找到一個受重傷的女人。”

“把她也帶來!”

很快,蒙古人將那名未死的女子扔到忽必烈的腳旁。

“你和他們是一夥的嗎?”

“是!”女子聲音低微的答道。

“我來問你,他們首領叫什麼名字?若你肯說,我就不殺你!”

“江玉郎”

“呸!那狗雜種也配,告訴你,老子們的首領姓李,名思業,也是堂堂正正的大宋男兒!”王三成在一旁大聲地喊道,他絕不承認江家父子是自己的首領。

“李思業,這名字好熟。”忽必烈思索了片刻,猛然想起,父王說大汗不正是被一個叫李思業的宋人毒死的嗎?後來宋國將此人送來,進了金國境內後便不知所蹤,這樣說來,應該就是這個李思業了。

“他們的老巢在哪?”他連問數聲,卻不見那女子回答。

一名蒙古兵上前看了看道:“將軍,她已經死了。”

“哼!”

忽必烈一腳踢開那女子,這時旁邊的戰馬發出一陣哀鳴,眼看是不能活了,忽必烈心中一陣哀痛,這馬從他七歲時就相伴,已經共同度過了十二年,就宛如自己的親兄弟一般,他撫摩着愛馬的頭,猛地拔出馬眼上的箭矢,又一劍殺死了它。忽必烈輕輕地替它合上雙眼,站了起來,淚水再也忍不住涌了出來。這時那兩名戰俘中突然傳來一陣狂笑,忽必烈收起眼淚,慢慢走到王三成面前,冷冷地說道:“你都死到臨頭了,還敢笑?”

“我不是笑,我是恨!我恨自己平時沒好好練箭,否則射死的就應該是你這狗賊,而不是那匹馬。”

忽必烈猛的用力一捅,將手中的箭矢狠狠地插進了王三成的胸膛。

王三成急促地喘了幾口氣,慘笑着對宋涌泉說道:“老子今天可沒有尿褲子!”說完閉目而逝。

“狗賊!有種你把我也殺了!”宋涌泉嘶聲向忽必烈吼叫道。

忽必烈看着他,搖了搖頭。

“我不殺你,我要留你一命去給我帶個口信,告訴你們的首領李思業:“要他好好的發展,同時洗乾淨脖子,將來我要在戰場上和他見個真章!”

“放屁!你不殺我,爺爺將來一定會親取你的狗頭!”

忽必烈回手一劍將宋涌泉的右臂砍下,冷冷地說道:“這樣你就沒辦法拿刀了!”

宋涌泉的臉色剎時變得慘白,他猛地咬住牙齒,鑽心的劇痛疼得他幾乎無法站立,渾身劇烈的顫抖着,強行站直了身體,突然眼前一黑,他終於抗不住疼痛暈死了過去。

“把他們都好好的葬了,他們都是真正的英雄!”

忽必烈翻身上馬看了宋涌泉一眼,眼睛裡閃過一絲敬意,士兵紛紛跟着上馬,跟隨着忽必烈向東而去,片刻後大隊騎兵便消失在大地的盡頭。

蕭進忠等人從後門逃脫後,離開縣城沒多久李思業便醒了過來,他一路上鐵青着臉、一言不發,走了約三裡,他們便遇見了前來接應的韓明,李思業將江玉郎扔給韓明便率領衆人掉頭向縣城奔去。

“軍師!將軍去世了。”韓明站在後面大聲地喊道。

李思業並沒有理會,江家偉的死活已經和他沒有任何關係,此時他的弟兄們正在浴血奮戰,他彷彿看見了蒙古人正拿刀向一名戰士的頭上獰笑着砍去,強烈的悔恨使得李思業心如刀絞一般,淚水漸漸地模糊了他的雙眼,他發瘋似地向城內衝去,只有瘋狂的奔跑才能稍稍減輕他內心的痛苦。旁邊的李思齊、柴煥等人都發現了自己軍師的異樣,但誰也沒有詫異,因爲他們都有同樣的悔恨、同樣的痛苦。

內鄉城內依舊是火光沖天,蒙古人已經離去,一切再也沒有了懸念,城內早已看不見一個生命,幾個時辰前還曾充滿笑語的城市轉瞬便成爲了一座死城。

殘壁斷牆下堆積着百姓的屍首,李思業突然看見一個被砍去頭顱的女人,正半跪着蜷伏在角落,似乎在緊緊地抱着什麼,是孩子!一隻稚嫩的小手從女人的懷裡探出來,手上還捏着一朵黃色的小花,殘破的花瓣在硝煙中隨風搖曳。

孩子早已停止了呼吸,嘴角還留着淡淡的笑容,她的手依舊緊緊地捏着小花,彷彿是生怕她最後的歡樂也被無情的剝奪。

李思業緩緩地跪了下來,將孩子輕輕地抱起,臉頰碰了碰孩子冰冷的小臉,夥伴們挖了一個坑,把她們母女放在一起,李思業拾起小花,把它輕輕地放在孩子的臉上,一顆淚珠從虎目涌出,滴落在孩子的臉上,他猛地一擡頭,將土向坑裡推去。

衆人默默地跟着李思業向縣衙走去,沒有豪言壯語,只有仇恨!沒有慷慨激昂,還是隻有仇恨!仇恨已經在這羣漢子心中深深地紮下了根。

“軍師快看前面!”突然秦小乙驚叫起來,李思業聞聲看去,只見一人在前方的不遠處從濃煙裡跌跌撞撞走來。

“好象是宋大哥!”

李思業一驚,立刻衝上前去,果然是宋涌泉,只見他渾身是血,右臂已經失去。

“弟兄們呢?”

“都死了!”宋涌泉身子一軟,一頭栽進了李思業的懷裡。

衆人默默地用刀在石碑上刻下九名兄弟的名字,也埋進了土裡,並立下一根木樁爲記。今天太多的仇恨充斥着這羣男人的心,直到多年以後,內鄉還是他們最難以忘懷的地方。

李思業一人獨自站在橋邊,怔怔地望着遠方出神。

“軍師,我們以後怎麼辦?”柴煥來到李思業身後輕輕的問道。

“不要再叫我軍師!從今以後我要做王者,我要做逐鹿天下的王者!”

李思業突然怒吼起來!太多的委屈在這一刻爆發,在‘軍師’這個稱呼上爆發,他渾身顫抖着,猛地轉過頭來對衆人大聲喊道:

“我們去山東!”

江家偉最終沒有能最後看兒子一眼便嚥了氣,他臨終前留下遺言,振威軍由江玉郎繼任首領。

李思業是在熊耳山山腳找到的振威軍衆人。

“軍師回來了!”士兵紛紛讓開一條路。

周翰海搶了過來,低聲說道:“老將軍遺言,由江玉郎接任振威軍。”

李思業淡淡地笑了笑道:“這與我已無關係,我來是想問問周大哥,可否願和我去山東發展?”

周翰海一呆,他望着李思業期盼的眼光,一字一句堅定地說道:“我願追隨思業,共創基業!”

“俺也去!俺不想伺候少將軍。”宋大有也過來說道。

“好!你們問問手下的弟兄,是否有願意和我同去的?”

這時江玉郎慢慢地走過來,他看了看李思業,冷冷地說道:

“你雖救我一命,但也殺了我的女人,從此你我兩不相欠,一山不容二虎,你請自便吧!下次我若再見你,決不會容情!”

“彼此彼此,看在老鏢主的面上,我最後再告訴你一個消息,蒙古人是已經真的走了,內鄉縣現在是一座空城,不過我若是你就不會回去,金兵必然很快就來接管這裡。”

“哼!我本來就是金人,何懼之有?”

李思業搖搖頭,不再理他,這時周翰海和宋大有走過來。

“只有三十名弟兄願意跟將軍走!其他皆有家室,丟不下。”

“冷千鐸呢?怎麼不見他?”

“俺剛剛問過他,他說還有點事,便騎馬往縣城方向去了。”

“不管他了,他若有心,自然會尋來,我們走吧!”

這一天是宋理宗紹定三年、金哀宗天興元年的三月,李思業終於脫離了振威軍,走上了獨立發展之路。

二個月後,金兵果然來接收鄧州,江玉郎便獻了內鄉縣並賄賂了金兵主將,被命爲內鄉縣守將,多年後,他逐漸出頭,也成了一方豪強,並在李思業的徵霸之路上成爲了一大阻礙。

李思業一行五十餘人離開內鄉縣,折道東行,剛走出不到三十里,突然見前方不遠處的官道邊立着一人一馬,正是不辭而別的冷千鐸,他身邊放着兩個竹箱,竹箱裡面各裝有數十錠白銀,此時他正似笑非笑地看着李思業:“創業總得有點基礎,這些是我昨天從官庫裡私藏的,將軍可願收我同行?”

山東一地以濟南府和益都府劃分成山東東路和山東西路,一直爲金國所控制,去年蒙古人南征以那顏爲東路軍統帥佔領了山東大部,窩闊臺死後,那顏撤軍回中都,山東一帶便成了無主之地,先前投靠蒙古人的紅襖軍趁機擴張,佔領了山東全境,在短短半年內紅襖軍便已經擴軍到十數萬,主要由數百個大大小小的匪幫拼湊而成,各佔一鎮一縣以爲山頭,由於部下良莠不齊,害民之事時有發生,首領李全與楊妙真也難以顧及,漸漸地,紅襖軍已不再象起事時那樣被人民所擁戴。

五月的山東半島已經炎熱無比,火辣辣地太陽毫無顧忌的毒曬着大地,也曬焦了百姓的希望,從二月到現在已經整整三個月沒有下過一滴雨,土地已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龜裂。

“今年又是個災年啊!”

王老漢嘆了口氣,取下草帽扇了扇,依然是熱風,他心中不由一陣煩亂,扔掉草帽又坐回到大棚下了,他家裡有一眼深井便以買水爲生,本以爲可趁大旱多掙幾個錢,可坐了一個上午,官道上也沒見走過幾個人。

他剛回大棚,突然見南面遠遠地來了一行人,王老漢‘騰’地站了起來,撿回草帽興奮地朝南看去。

“好傢伙!好象有五十幾個人啊!,還有十幾匹馬。”王老漢趕緊跑回泥屋,把所有的存水和凳子都拿了出來。

這一行人正是李思業他們,他們從內鄉而來,扮做行腳商人走了整整一個月,終於來到了山東半島,過了徐州便再也沒有碰見有官府勒索,倒是遇到不少自稱紅襖軍的零星土匪,見他們人多且帶着兵器,也沒敢爲難他們,李思業他們的膽子也漸漸大了起來,進了密州後就轉到了官道上。

“將軍!那邊好象有個賣水的。”秦小乙眼尖,一眼便看到了王老漢的瓜棚。

“小乙!你又忘了,要稱掌櫃。”柴煥輕輕拍了秦小乙一掌,秦小乙吐吐舌頭,回頭扮了個鬼臉,衆人見他孩子氣十足,都忍不住笑了起來。李思業卻沒有笑,他們中已經有六人生病了,尤其是宋涌泉,斷臂處的傷口開始化膿,人也發起了高燒,必須找個地方安頓下來。

“大家先到那個棚子下歇一會兒吧!”

王老漢見衆人過來,慌忙迎了上來。

“各位爺,歇個腳吧!這日頭下走長了,會中暑的。”

“可有吃的?”

“對不住各位,我這裡只賣水,沒有吃的。”

“那就把水端上來吧!我們自己有乾糧。”

王老漢答應一聲,連忙去準備大碗。

李思業見他一個人照顧不過來,便讓秦小乙也去幫他。

“老漢,這裡是何地?”

王老漢看了一眼李思業說道:“這裡是密州安丘縣李文鎮,爺從哪裡來?”

“我們從鄧州來的,行腳商人。老漢,怎麼就你一人忙碌,最少也該有個孫子幫忙纔對。”

王老漢聞言不由老淚縱橫地道:“說起來這也是我的傷心事,我本有三個兒子,長子和次子一家在濟南府都被蒙古人殺了,幼子和媳婦也被抓當安丘縣當兵了,家裡就只剩下個老伴和一個孫子,孫子生病,老伴就在家裡陪他。”

“你媳婦怎麼能當兵,再說我們一路上也沒見到金兵啊!”一旁的李思齊插口問道。

“什麼金兵,是紅襖軍,其實就是一幫土匪,我兒子和媳婦就是被他們抓走了,媳婦說是去打雜,但我估計也凶多吉少。”

李思業沉吟了一會兒問道:“不知鎮上可有郎中?我們有幾個夥伴病了,想到鎮裡去看看病。”

老漢一聽嚇得連連擺手,“你們喝完水就趕緊走吧!鎮子裡去不得!去不得!”

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36章 再見宋國第13章 移民風波(上)第3章 篝火夜話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12章 毒殺大汗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12章 宋國密使第7章 圍魏救趙第11章 海權思想第1章 落草爲寇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13章 手足情斷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3章 巨賈賞識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33 章 金都之旅(六)第12章 血戰密州(下)第13章 科舉發榜(下)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14章 飲馬江南(一)第17章 難唸的經第8章 挽月之心第2 章 吞噬金國(二)第6章 德州易手第36章 再見宋國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10章 蒲家撤資第22章 渤海戰略(五)第13章 手足情斷第34章 皇宮國宴(下)第32章 身份暴露第35章 形勢急轉第14章 江山如棋(二)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16章 江山如棋(四)第14章 巧奪益都序言第22章 貨殖之利(下)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19章 發行報紙(下)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2 章 吞噬金國(二)第10章 議和(一)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8章 貨幣政策第10章 蒲家撤資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6章 重獲自由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14章 高等官學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6章 分道揚鑣第11章 面臨抉擇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7章 被逼釀酒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24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3章 巨賈賞識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23章 織布工場(上)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24章 渤海戰略(七)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11章 議和(二)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16章 變天之兆第14章 思業降妖第21章 渤海戰略(四)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17章 江山如棋(五)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14章 巧奪益都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23章 織布工場(上)第6章 德州易手第7章 圍魏救趙第9章 愛恨情仇第6章 分道揚鑣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16章 江山如棋(四)第16章 江山如棋(四)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6章 科舉考試(一)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2章 風起雲涌(二)
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36章 再見宋國第13章 移民風波(上)第3章 篝火夜話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12章 毒殺大汗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12章 宋國密使第7章 圍魏救趙第11章 海權思想第1章 落草爲寇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13章 手足情斷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3章 巨賈賞識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33 章 金都之旅(六)第12章 血戰密州(下)第13章 科舉發榜(下)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14章 飲馬江南(一)第17章 難唸的經第8章 挽月之心第2 章 吞噬金國(二)第6章 德州易手第36章 再見宋國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10章 蒲家撤資第22章 渤海戰略(五)第13章 手足情斷第34章 皇宮國宴(下)第32章 身份暴露第35章 形勢急轉第14章 江山如棋(二)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16章 江山如棋(四)第14章 巧奪益都序言第22章 貨殖之利(下)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19章 發行報紙(下)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2 章 吞噬金國(二)第10章 議和(一)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8章 貨幣政策第10章 蒲家撤資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6章 重獲自由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14章 高等官學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6章 分道揚鑣第11章 面臨抉擇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7章 被逼釀酒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24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3章 巨賈賞識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23章 織布工場(上)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24章 渤海戰略(七)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11章 議和(二)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16章 變天之兆第14章 思業降妖第21章 渤海戰略(四)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17章 江山如棋(五)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14章 巧奪益都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23章 織布工場(上)第6章 德州易手第7章 圍魏救趙第9章 愛恨情仇第6章 分道揚鑣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16章 江山如棋(四)第16章 江山如棋(四)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6章 科舉考試(一)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2章 風起雲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