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擦槍走火(一)

‘轟!’地一聲,史天澤眼前一黑,幾欲暈倒,他千驚萬怕的事情終於發生了,餘階終於還是出奇兵,走子午道,取了京兆,完了!關中完了。

一顆炮彈在他的院子的猛烈爆炸,激起的泥土衝進窗戶,砸翻了茶碗桌椅,親兵們一陣手忙腳亂,史天澤此時卻異常平靜。

“你們都出去!讓我靜一靜。”

親兵擔憂地退下,又怕他想不開,將他的佩劍也順帶拿走,史天澤慘笑一聲,從枕頭下摸出一個小紙袋,撕開,裡面是藍汪汪的粉末,他長長的哀嘆一聲:“大汗,臣辜負你了!”

言罷,猛地一口將紙袋全部吞下,片刻之後,口眼汩汩地冒出血來,手腳慢慢冰涼,可嘆一代名將之花終於就此凋謝。

京兆失守,主將史天澤自殺,五萬蒙軍不戰而潰,整個關中平原上到處是蒙古殘軍,燒殺劫掠,再無任何顧忌,冷千鐸大軍趁機大舉進攻,只一天便拿下潼關,二十萬唐軍浩浩蕩蕩殺入關中,在南線,撒吉思不花聞潼關兵敗,遂棄漢中西逃,卻在鳳翔卻被追來的晁雄和埋伏的餘階軍夾擊,蒙軍無心應戰,一擊即潰,撒吉思不花死於亂軍之中,最後五萬留守關中的蒙古軍,生還者不足千人,自此關中順利拿下。

李思業得報關中大捷,命完顏阿虎守京兆,全軍再西進,冷千鐸遂一鼓作氣,親率十萬軍橫掃隴西,拿下臨兆府,屯十五萬大軍於平涼,與此同時,李思業調中都留守樑秀軍西進太原府,命汾州團練使王恩茂進駐延安府,形成南中北三路對中興府的夾攻之勢。

爲徹底消滅忽必烈軍,李思業又派鹽鐵監少令蕭百越爲正使,出使大翰耳朵,與阿不裡哥相約夾攻忽必烈,事後雙方以旺古部一線爲界,各自相安,爲配合阿不裡哥作戰,李思業又命遼東總督耶律信率十萬遼東騎兵西征,由趙邦永任遼陽安撫使,代理遼東軍政。

就在李思業調兵遣將,準備一舉殲滅忽必烈時,突然傳來消息,齊國泉州發生了異變,琉求軍與齊軍擦槍走火。

孤帆點點,一望無垠的海面上波浪輕涌,在泉州外海,數百艘北來的貨船正準備進內海,這是由五個山東大商號組成的商船隊,他們從山東萊州開來,先在小流求羣島做了中轉補給,到泉州外海後,護送的兵船便和他們分手,掉頭去了琉求。最前面的一艘商船是一艘約五千料的福船,船首標識,是一個龍飛鳳舞的王字,巨大的白帆吱吱嘎嘎轉動,桅杆上的瞭望手突然大聲叫喊:“東主,有船向我們靠近。”他又凝望片刻,追加大喊道:“是軍隊的稽查船!”

這艘船的東主便是賣日本刀的王泉和張三思,數年來,他們和山東經濟一起騰飛,和所有的商家一樣,自身也一天天壯大起來,由日本刀起家,所販賣的日本刀已裝備了振威軍的所有騎兵部隊,只是日本對制刀技術控制極爲嚴格,他們至今也未能學到制刀技術,也是遺憾,從刀起家,二人的生意逐漸做大,絲綢、茶葉、香料,只五六年功夫,他們的商號已進入了山東商號的前十名,擁有大小船隻五十多艘,這一次,王泉親自押隊,從山東販運五萬石糧食來齊國,今年齊國大災,糧價暴漲,丁大全緊急向唐國求救,爲集中全力取關中,李思業決定安撫齊國,部分放開了糧食禁運令,着令由萊州海外貿易商會負責此次的糧食貿易,一共五十萬石的額度,按商會內的份額大小分配,其中蒲家就拿走二十萬石,王泉分得五萬石的額度,唐齊兩國糧價差異巨大,但李思業在山東時候起就將糧食和火器一樣定爲戰略物資,嚴禁出口到宋國,有膽敢走私者一律殺無赦,這些年來也不知殺掉多少走私販子,無一手軟,故而再無一人敢鋌而走險。

而這次能合法貿易,這些商家怎能不大喜,近千艘商船組成的龐大貿易商隊共分成三隊,一隊走明州,一隊走廣州,再一隊就是王泉他們,走泉州,王泉在這支商隊裡佔的份額最大,又是泉州人,所以其他四個商號便推舉他爲這支船隊的頭。

“有點不對勁,稽查船從不會到外海來查,今天怎麼跑這麼遠,而且數量也太多。”

王泉緊盯着慢慢靠近的船隊,心中突然生出一種不祥的預感。

打着泉州港稽查旗號的船隊漸漸向他們靠攏,這是一溜五十幾艘飛虎船組成船隊,每艘船載五、六十人,一共約三千人,正如王泉所疑惑,他們並非真正的稽查船,而是由齊國水師裝扮,以稽查爲名,專門打劫往來商船的強盜船,領頭是是齊國水師的一名指揮使,外號‘疤頭’,由於齊國吏治日趨腐敗,財政嚴重入不敷出,朝廷便大量發行會子來掠奪民財,導致物價暴漲,而軍隊的軍餉卻不漲,三年前可買一頭豬的軍餉,現在連一隻雞也買不到,爲防止兵變,各軍的高層也默許軍隊自己設法撈錢,於是山區的軍隊扮成攔路山匪,平原的軍隊經常趁夜血洗村鎮,燒殺姦淫,事後爲掩蓋罪行,不留一個活口,水師則裝扮海盜,或充做緝私船。總之,蝦走蝦路,蟹走蟹道,再加上今年大災,齊國大地上頓時盜賊橫行,真真假假,令官府難辨,索性將一些大戶遷入縣城重點保護,其餘一概不管,如此一來,善良百姓無路可走,整個村鎮整個村鎮地向北遷移,逃到剛剛滅掉金國的另一個漢人政權唐國去,這股大規模的難民潮興起於年初,到關中之戰結束時達到高氵朝,有時一天便有三十萬人越過邊境,到唐國求生。

企圖打劫王泉商隊的這支強盜水師便是泉州駐軍改裝,專門出海打劫商船隊,而今天他們發現對面的大肥肉竟是從富得流油的山東來,而且每艘船都吃水極深,顯然滿載貨物,吃生肉的獸性早已在他們心頭熊熊燃燒。

“奪下這些船,船上人全部殺死,一個不留!”指揮使疤頭終於下達了屠殺的命令。

天色開始陰暗,海面上漸漸颳起了西風,波浪也興奮起來,不斷高高探頭,在半空中猛烈撞擊船身,激起十幾丈高的浪花。

“不好!不是稽查船。”

王泉猛然看清楚了,他們穿的都是軍服,而不是紅黑相間的稽查隊服。

“命令所有的船掉頭向東,滿帆!”旗語飛快打出,船隊開始掉頭。

他急速跑向船尾,在那裡藏有一門振威軍淘汰下來的老式大炮,這是他花了二千貫魯交從鑄炮局的熔解工場裡搞來的。

“快!填炮”

兩個水手手忙腳亂地調整炮身,王泉見事情危急,一把推開一人,親自來操作,船尾已慢慢擺正,從炮孔裡已經隱約可以聽見追兵的叫喊。

王泉舉起火把,他從未開過炮,只受邀觀摩過振威軍水師的演習,他知道只要點燃白色的捻子,炮彈就會射出,已經沒有時間再猶豫了,他深深吸了口氣,一咬牙,用火把點燃了捻子,捻子瘋狂地燃燒,冒出大量青煙,突然,轟地一聲巨響,震耳欲聾,炮身猛烈震動,幾乎要從炮架上滾落下來。

炮彈呼嘯着掠過海面,並沒有擊中疤頭的坐船,卻碰巧擊中了靠後的一條飛虎船,只聽驚天動地的一聲爆炸,那艘船被炸得粉碎,在白色的大團硝煙中,漫天的血肉和木頭橫飛,稍微完整一點的船頭和船尾,迅速沉到了海底,齊國水師被驚得木瞪口呆,這種威力巨大的武器,他們都是頭一次見到,緊接着又是一陣尖厲的呼嘯,炮彈落入海中,巨大的爆炸聲中激起了五六丈的水柱。

“停止追擊!”疤頭懵了,他們難道不是商船,他早聽說過山東軍隊的火器厲害,如果這是山東水師,他們今天可有苦頭吃了。

隨後再沒有炮彈轟來,船隊迅速開遠,火炮管壁已經變得滾燙,王泉沒敢再點第三炮,當初買炮的時候就被告之,這種是老式的火炮,膛壁薄,一定要等它冷卻後再接着開炮,否則不出三炮就會炸膛,放炮人屍骨全無。

疤頭不甘心地望着船隊遠去,一直等到現在,還是沒有第三炮放來,他突然明白了,這根本就不是什麼軍船,他們一共也只有一門火炮,否則二百多艘船還要逃什麼。

他狠很地一砸船舵,揮舞着雙臂,聲嘶力竭地叫喊道:“開船!一定要追上他們,要將放炮人碎屍萬段。”

第19章 渤海戰略(二)第6章 科舉考試(一)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15章 重返臨安第10章 威逼利誘第5章 風起雲涌(五)第20章 江山如棋(八)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22章 江山如棋(十)第5章 宋十壯士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18章 飲馬江南(五)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19章 渤海戰略(二)第2章 天上餡餅第9章 聲名鵲起第13章 江山如棋(一)第4章 行商新主第33章 皇宮國宴(上)第4章 內鄉空虛第12章 宋國密使第14章 江山如棋(二)第5章 宋十壯士第4章 內鄉空虛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4章 行商新主第9章 爾虞我詐第4章 耶律到來第23章 渤海戰略(六)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10章 蒲家撤資第15章 山東格局第4章 耶律到來第6章 分道揚鑣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1章 落草爲寇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5章 組建內務府第10章 議和(一)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6章 風起雲涌(六)第33章 剿滅海匪(下)第8章 吞噬金國(八)第12章 小鎮鬧鬼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19章 渤海戰略(二)第15章 重返臨安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34章 假道滅虢第34章 假道滅虢第23章 渤海戰略(六)第18章 飲馬江南(五)第12章 小鎮鬧鬼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5章 宋十壯士第11章 驚聞母訊第13章 移民風波(上)第26章 渤海戰略(九)第2章 奴隸生涯第11章 海權思想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2章 奴隸生涯第3章 徐州會戰(三)第14章 巧奪益都第34章 金都之旅(八)序言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12章 小鎮鬧鬼第5章 組建內務府第5章 完顏心事第29章 大宋廟堂(二)第25章 做大買賣第12章 小鎮鬧鬼第15章 重返臨安第31章 金都之旅(四)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4章 徐州會戰(四)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10章 威逼利誘第11章 金國名士第23章 織布工場(上)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12章 科舉發榜(上)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2章 視察新港(下)
第19章 渤海戰略(二)第6章 科舉考試(一)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15章 重返臨安第10章 威逼利誘第5章 風起雲涌(五)第20章 江山如棋(八)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22章 江山如棋(十)第5章 宋十壯士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18章 飲馬江南(五)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19章 渤海戰略(二)第2章 天上餡餅第9章 聲名鵲起第13章 江山如棋(一)第4章 行商新主第33章 皇宮國宴(上)第4章 內鄉空虛第12章 宋國密使第14章 江山如棋(二)第5章 宋十壯士第4章 內鄉空虛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4章 行商新主第9章 爾虞我詐第4章 耶律到來第23章 渤海戰略(六)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10章 蒲家撤資第15章 山東格局第4章 耶律到來第6章 分道揚鑣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1章 落草爲寇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5章 組建內務府第10章 議和(一)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6章 風起雲涌(六)第33章 剿滅海匪(下)第8章 吞噬金國(八)第12章 小鎮鬧鬼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19章 渤海戰略(二)第15章 重返臨安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34章 假道滅虢第34章 假道滅虢第23章 渤海戰略(六)第18章 飲馬江南(五)第12章 小鎮鬧鬼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5章 宋十壯士第11章 驚聞母訊第13章 移民風波(上)第26章 渤海戰略(九)第2章 奴隸生涯第11章 海權思想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2章 奴隸生涯第3章 徐州會戰(三)第14章 巧奪益都第34章 金都之旅(八)序言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12章 小鎮鬧鬼第5章 組建內務府第5章 完顏心事第29章 大宋廟堂(二)第25章 做大買賣第12章 小鎮鬧鬼第15章 重返臨安第31章 金都之旅(四)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4章 徐州會戰(四)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10章 威逼利誘第11章 金國名士第23章 織布工場(上)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12章 科舉發榜(上)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2章 視察新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