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槍

在夏樹的親自陪同下,英國王儲愛德華一行沿香農河觀光遊覽,一面欣賞曾經錯過的風景,一面相互溝通,增進了解。由於近期時局穩定,這一路上氣氛還算融洽。

抵達香農河中游的小城波塔姆納之後,衆人下船乘車,品嚐了此地久負盛名的美味佳餚,順帶察看此地興建中的水利灌溉和發電設施。返程途中,路過一處軍營,望見有軍人訓練,愛德華王儲突然提出進去參觀一二,雖然這不在既定的行程安排當中,夏樹早有防備,遂心安理得地應允下來。

這座建於樹林邊緣的兵營有着高高的石牆和深深的壕溝,看起來像是一座監獄,在英國統治時期,它的功能便是駐軍和囤積彈藥。現如今,駐紮於此的是愛爾蘭陸軍第43步兵營,一支非常普通的現役步兵部隊,正常編員665人,和平時期的實有人員通常是滿編的70%到80%,此次英國高層來訪,夏樹提前讓陸軍部做了準備,所以當他們踏進這座兵營時,匆匆列隊迎接的官兵達到了802人,達到了加強營的規模。

兵營的外觀陳設,跟英軍屯駐時基本相同,只是在裝飾風格上做出了相應的調整。跟在大城市的兵營相比,這裡的硬件設施稍顯簡陋,兩輛通訊用的摩托車和一輛輜重補給用的卡車是僅有的現代化裝備。軍官和士兵們一個個臉色漲紅,鬢角滴汗,軍服軍靴皆沾有泥污,但裝束齊全、槍械齊備,顯示出一支職業化軍隊應有的基本素質。

臨時的檢閱沒有太多花活,士兵們展示了靜態軍姿和行軍隊列,就觀賞性而言,自然要比閱兵式上的仗陣遜色不少,然而官兵們飽滿的精神、高昂的士氣以及舉手投足間顯現出的自信仍引來英國人的嘖嘖稱讚。

“這裡還有德*事顧問麼?”愛德華王儲冷不丁向夏樹打探。

在愛爾蘭王國成立之初,愛爾蘭軍隊基本上是由德國顧問和所謂的志願者來挑大樑,隨着時間的推移,愛爾蘭本國的軍事院校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職業化的軍官和士官,並藉助德國的軍事教育體系對這些本土人才進行了後期鍛造,然而在德*事顧問和志願者們的幫帶傳教下逐漸成爲愛爾蘭軍隊的真正脊骨。時至今日,留在愛爾蘭軍隊的德國顧問已不足百人,志願者或已歸國,或取得愛爾蘭國籍,成爲愛爾蘭軍中德裔人員。

來此地之前,夏樹瞭解過第43步兵營的人員構成,不算臨時調來湊數的連隊,百分之九十的官兵是土生土長的愛爾蘭人,其餘百分之十便是德裔人員——他們之前都在德*隊服役,有的本身就帶了愛爾蘭血緣,有的覺得在愛爾蘭軍隊有更大的發展機會,因爲過硬的軍事素質、嚴謹認真的態度以及在愛爾蘭軍隊已成風氣的慣例,他們確實得到了不錯的報償,20名軍官中的12人是德裔人員,另有30%的士官屬於他們之列。

循着盤算好的思路,夏樹回答:“如今師級指揮部纔可能會有德*事顧問,總參謀部也有幾位,殿下有興趣跟他們聊聊?”

愛德華沒有悲喜表情地搖了搖頭,表示自己只是隨口一問。

隊列演練結束後,營指揮官健步來到夏樹和愛德華跟前,以洪亮的聲音再次報到。

“很好!很出色!”愛德華有些出人意料地說了兩句愛爾蘭蓋爾語。

這名愛爾蘭軍官沒有受寵若驚的表現,而是很得體地應答說:“感謝您的讚賞,英國王儲殿下!”

“能否看看你的佩槍?”愛德華問。

軍官有些驚訝地轉頭去看夏樹,從愛爾蘭國王的眼神中得到肯定的指示,他很麻溜地從腰際的槍套裡掏出一把呈現金屬原色、線條粗獷剛硬的手槍。

愛德華以及站在近旁的英*官不約而同地流露出訝異之情。

這是一支美國造的勃朗寧m1911,美*隊的制式武器。

威力大,精度高,可靠耐用,售價適中,憑藉這些優點,m1911在戰前的軍火市場上頗受人們親睞,由於美*隊未能在之前的那場大戰中一展身手,人們無從考量這款半自動手槍的戰場表現,儘管如此,m1911依然成爲了大戰期間製造數量最多的手槍——美*隊因規模大幅度擴充而訂購了5萬支,英國陸軍分三批訂購了6萬支,兩者相加遠遠超過了魯格08、勒貝爾左輪或者韋伯利左輪的戰時產量。

獨立戰爭時期,愛爾蘭武裝使用的槍械有德國人援助的,有從英軍手裡繳獲的,還有通過其他一些途徑獲得的法國貨。愛爾蘭王國成立後,其軍事力量在德國人的幫助下進行了全面整編,現役部隊迅速淘汰了英國造和法國造,轉而使用跟德軍制式裝備相匹配的武器,加之愛爾蘭軍隊的操練方式和作戰條例皆師從德*隊,除了語言不通,兩國在相互支援、協同作戰方面不存在任何技術障礙。所以,如果這名愛爾蘭軍官掏出的是一支魯格08或是毛瑟1896,英國人絕不會有任何意外,但擺在他們眼前卻是一支美國造,頓時令他們遐想連篇。

“槍絕對是好槍。”夏樹用英語對愛德華王儲說,“用半個世紀都不用擔心落伍。”

英國王儲很聰明地敘話道:“沒想到陛下居然會對一支美國手槍這麼有信心,換做是我,一定會把它的生產許可買下來。”

夏樹明白對方的用意,故意做出無所謂的表情:“它的生產許可太貴了,我們只購買了一條彈藥生產線。”

英國王儲拿着這支手槍瞧了瞧,順手便將它遞給身旁的軍官,求證道:“是原版的點45英寸口徑?”

那名軍官端詳片刻:“是的,沒錯,點45英寸。”

愛德華王儲一邊將手槍還給愛爾蘭軍官,一邊以專業人士的口氣對夏樹說:“這個口徑的手槍子彈穿透力是夠了,但戰場上的後勤補給會是比較頭疼的問題。”

夏樹笑了笑,德制步槍和機槍是7點92毫米口徑,手槍大多是9毫米口徑,而且步槍彈和手槍彈長度規格不同,本來就不能通用,在衝鋒槍普遍裝備軍隊之前,選用魯格08還是勃朗寧m1911,對後勤的需求都是一樣一樣的。勃朗寧m1911與魯格08各有千秋,不分伯仲,但前者的造價只有後者的一半不到,大批量裝備的經濟壓力較小,而且適用於山地、樹林、塹壕等各種作戰環境,更關鍵的一點在於美*火商很樂於向愛爾蘭出售大宗武器及配套的彈藥生產線,箇中緣由或是連英國人都猜不透的。

除了軍官新配發的勃朗寧m1911,英國人在愛爾蘭第43步兵營倒沒有其他新奇的發現,一切如同外界傳聞和情報描述的那樣——這是一支裝備平平但素質精良的部隊,有着愛爾蘭人剛毅不屈的民族烙印,而且吃苦耐勞,鬥志昂揚。對此,愛德華王儲難以掩飾自己的羨慕之情。在英國,跟縱橫四海數百年的海軍不同,陸軍既沒有光榮的皇家頭銜,也沒有堅韌不拔的品質,他們所遭受的敗績比海軍多得多。近代以來,英軍在北美被美國獨立者打得沒有脾氣,在歐陸飽受拿破崙法軍蹂躪,甚至在南非被布爾人弄得焦頭爛額、顏面掃地,大戰期間,他們雖有那麼一兩次值得稱道的閃光,終究還是被德*隊趕回了不列顛,爲了防備德國人可能發起的跨海進攻,把無數美麗的海岸挖得面目全非,之後又不得不將它們重新填平……

大戰失利後,英國王室和政府決意依靠世代積累下來的財富重整軍備、扳轉劣勢,海軍建設當仁不讓地放在了首位,那些爲繞開倫敦停戰協定製約而在美國開工建造的主力艦艇,平均造價從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的240萬英鎊飆升至330萬英鎊,僅訂造艦艇一項,英國政府在戰後頭兩年就投入了近8000萬英鎊,相當於戰前本土艦隊總造價的一半,而戰後兩年,英國政府的稅收收入較戰前大幅縮水,海軍經費佔政府總開支的比例達到了驚人的40%,遠遠超過了同時期德*費的財政佔比。沉重的財政負擔使得英國政府不得不壓縮其他方面的開支,陸軍建設便首當其衝。

在基欽納的主導下,英國陸軍的規模在戰爭結束時擴充到了140餘萬,加上從各處抽調來的英聯邦軍隊,小小的不列顛島竟然囤積了近200萬職業和半職業軍人,無可爭辯的硬實力給英國在停戰談判中爭取有利條件提供了支持。戰爭結束後,英國基本遵照了倫敦停戰條約的條款,將所有的英聯邦軍隊運送歸國,並將本土陸軍的規模裁撤至30萬人,但新近退伍復員的上百萬青壯年仍是一支招之能來、來之能戰的力量,按照基欽納的提議,英國應當仿照德國建立軍事預備役體制,將這些接受過正規軍事訓練、年齡和身體條件符合要求的國民編入預備役部隊,定期集結訓練以保持準軍人的狀態,並足量儲備可供他們使用的武器彈藥。這個建議固然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英國陸軍的規模和戰力,卻需要鉅額的軍費投入,英國政府最終採取了折中的辦法,以退伍軍人組建30萬人的地方民兵,每季度集結兩次,進行一定強度的軍事訓練和實彈操練。

雖然預備部隊僅有預期的三成兵力,在基欽納的努力下,英軍現役部隊的物質條件還是得到了儘可能的保障,但軍心士氣似乎還沒有從大戰的失利中完全恢復過來,而且大戰時期涌現出的各種新武器技術和新戰術策略將原有的訓練指揮體系攪得支離破碎,英國陸軍的各級軍官、理論專家紛紛投身這場軍事變革的探索研究,由此產生了多種觀點和多個流派,造成的負面影響便是難以形成完整統一的訓練、指揮、作戰體系。反觀愛爾蘭軍隊,他們經歷的是從無到有的過程,幾乎不受傳統思維的制約,軍官和士官接受的是正規德式理論培訓,士兵們基本上是按照德式操典進行訓練,非常專一地借鑑和汲取了德*隊的長處,又有着獨立戰爭的實戰經驗,對適合愛爾蘭地理條件的游擊戰、運動戰以及攻堅戰頗有心得。就1917年的狀況而言,愛爾蘭陸軍顯然比英國陸軍更能夠勝任保家衛國的職責。

第429章 公主的愛情第473章 王儲的臭皮匠們第902章 一出拖刀計(上)第315章 快速反擊第329章 思忖第910章 掰手腕(中)第282章 戰艇精英第256章 皇帝的設想(上)第480章 鋪天蓋地第31章 以競技之名第838章 血火哈拉哈河(下)第305章 速攻亞眠(上)第202章 焦灼第988章 細節處見真章第205章 自知之明第789章 “紅色幽靈”(上)第341章 顫慄的英倫,頹喪的高盧第704章 淪陷的英雄港第465章 夢幻之地第399章 新的危機,新的契機第378章 一顆炸彈的威力第490章 朝露第143章 血色黃昏(上)第890章 論曲線救國第218章 民間冒險家第879章 無心第353章 喜悅背後第65章 佈局未來第620章 奇蹟之日(下)第534章 巡視北方(上)第271章 橫衝直撞第643章 浪中礁石第790章 “紅色幽靈”(下)第538章 條件第530章 愛的釋懷第112章 右翼掃過海峽(下)第243章 進攻,凡爾登(下)第263章 王子戰記(上)第968章 腹背是敵第747章 邁向勝利的步伐第661章 夜鷹(下)第552章 雪夜驚雷第113章 海軍陸戰旅第230章 雙前鋒(下)第186章 識別信號第972章 焦灼之地(中)第967章 99條人命第119章 我的準新娘第217章 死亡沼澤第650章 螻蟻第882章 奧匈危機第796章 向縱深挺進(上)第154章 無網之網(下)第229章 雙前鋒(上)第508章 漁業糾紛第189章 重刃相搏(下)第568章 亂世之源第119章 我的準新娘第806章 戰略大師第223章 折戟(下)第548章 送上門的禮物第209章 地中海攻略(下)第544章 夢想啓航的地方第519章 百分之兩百的誠意第205章 自知之明第783章 理想國第46章 契約第313章 騎兵對騎兵(下)第765章 困守孤島第833章 金融戰爭第960章 巧取拉姆拉第53章 誰主沉浮(上)第50章 皇儲大婚第271章 橫衝直撞第239章 鋼鐵意志(上)第904章 一出拖刀計(下)第46章 契約第906章 地獄使者第546章 紅色警戒(上)第278章 快拳猛腿第869章 觀棋(上)第521章 香農河上第370章 投石問路第181章 “舍”身阻敵(下)第621章 半島泥沼第602章 威廉的戰略版第235章 早有“預謀”第794章 弗羅裡達之戰(中)第177章 弒性第621章 半島泥沼第417章 空窺第633章 泥濘中的凱爾特戰士(下)第147章 接觸戰第715章 參戰的誘惑(下)第59章 揚帆起航第868章 不起眼的“暗箭”第35章 耀世之刃第14章 炮術較量第293章 蜂羣飛舞(下)第63章 失身
第429章 公主的愛情第473章 王儲的臭皮匠們第902章 一出拖刀計(上)第315章 快速反擊第329章 思忖第910章 掰手腕(中)第282章 戰艇精英第256章 皇帝的設想(上)第480章 鋪天蓋地第31章 以競技之名第838章 血火哈拉哈河(下)第305章 速攻亞眠(上)第202章 焦灼第988章 細節處見真章第205章 自知之明第789章 “紅色幽靈”(上)第341章 顫慄的英倫,頹喪的高盧第704章 淪陷的英雄港第465章 夢幻之地第399章 新的危機,新的契機第378章 一顆炸彈的威力第490章 朝露第143章 血色黃昏(上)第890章 論曲線救國第218章 民間冒險家第879章 無心第353章 喜悅背後第65章 佈局未來第620章 奇蹟之日(下)第534章 巡視北方(上)第271章 橫衝直撞第643章 浪中礁石第790章 “紅色幽靈”(下)第538章 條件第530章 愛的釋懷第112章 右翼掃過海峽(下)第243章 進攻,凡爾登(下)第263章 王子戰記(上)第968章 腹背是敵第747章 邁向勝利的步伐第661章 夜鷹(下)第552章 雪夜驚雷第113章 海軍陸戰旅第230章 雙前鋒(下)第186章 識別信號第972章 焦灼之地(中)第967章 99條人命第119章 我的準新娘第217章 死亡沼澤第650章 螻蟻第882章 奧匈危機第796章 向縱深挺進(上)第154章 無網之網(下)第229章 雙前鋒(上)第508章 漁業糾紛第189章 重刃相搏(下)第568章 亂世之源第119章 我的準新娘第806章 戰略大師第223章 折戟(下)第548章 送上門的禮物第209章 地中海攻略(下)第544章 夢想啓航的地方第519章 百分之兩百的誠意第205章 自知之明第783章 理想國第46章 契約第313章 騎兵對騎兵(下)第765章 困守孤島第833章 金融戰爭第960章 巧取拉姆拉第53章 誰主沉浮(上)第50章 皇儲大婚第271章 橫衝直撞第239章 鋼鐵意志(上)第904章 一出拖刀計(下)第46章 契約第906章 地獄使者第546章 紅色警戒(上)第278章 快拳猛腿第869章 觀棋(上)第521章 香農河上第370章 投石問路第181章 “舍”身阻敵(下)第621章 半島泥沼第602章 威廉的戰略版第235章 早有“預謀”第794章 弗羅裡達之戰(中)第177章 弒性第621章 半島泥沼第417章 空窺第633章 泥濘中的凱爾特戰士(下)第147章 接觸戰第715章 參戰的誘惑(下)第59章 揚帆起航第868章 不起眼的“暗箭”第35章 耀世之刃第14章 炮術較量第293章 蜂羣飛舞(下)第63章 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