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我們的盟友是極品……

告別了香氣濃郁的伊斯坦布爾,德國海軍訓練艦“夏洛特”號又回到了平靜而美麗的地中海。它乘風西行,駛過愛琴海和伊奧尼亞海,轉向進入亞得里亞海。

從地理的角度看,亞得里亞海是地中海北部的一個雪茄型大海灣,長接近800公里,均寬約160公里,大部分沿岸領土屬於奧匈帝國和意大利,僅有72公里寬的海灣入口處於意大利和奧斯曼帝國的控制之下。因此,風平浪靜的亞得里亞海被視爲德奧意三國同盟的“內湖”,奧意兩國艦船可以不受限制地遨遊其中,但現實並不像事物表面看起來這麼單純。

從15世紀到18世紀末期,曾經擁有光輝燦爛歷史的意大利受到哈布斯堡王朝的控制,拿破崙戰敗後,短暫統一的意大利王國再次陷入分裂,直至1870年,意大利人重新統一國家的努力才宣告成功。想要鞏固國家獨立乃至重現羅馬帝國的光輝,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始終是它的頭號威脅,地緣上的利益衝突使得它們之間的同盟從最一開始就帶有無法根除的頑疾。

在歷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奧匈帝國爲了拉攏意大利參戰,開出了獲勝後將法屬突尼斯交予意大利的條件,而意大利最終接受了協約國方面的開價——獲勝後得到奧匈帝國的伊斯特拉和達爾馬提亞。隨着意大利的臨陣倒戈,奧匈帝國的海軍艦隊被死死困在了亞德里亞海,除潛艇部隊還能溜過封鎖線進入地中海作戰,包括四艘無畏艦在內的水面艦隊在整個戰爭期間毫無建樹……

“夏洛特”號抵達亞得里亞海東北部時,正碰上奧匈帝國海軍進行海上訓練。由魯道爾夫。蒙泰庫科利伯爵任總司令的奧匈艦隊出動了包括四艘戰列艦在內的二十餘艘軍艦。這些桅杆上懸掛着紅白旗幟的艦艇在微波盪漾的海面上擺出戰鬥陣列,隆隆炮響猶如晴天驚雷,艦隊轉向或變化隊形時,艦艏蕩起道道白浪,艦尾掃出條條水痕,燃煤鍋爐排放的煙塵形成了蔚爲壯觀的人造煙雲。

艦隊訓練的場面頗具觀賞性,官兵們的素質也可圈可點,但這絲毫不能掩蓋奧匈帝國海軍實力相對弱小的現實。縱觀歷史,不論是稱雄歐洲的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也即是德意志第一帝國,還是神聖羅馬帝國正統衣鉢的繼承者,奧地利帝國,乃至從奧地利帝國演進至今的奧匈帝國,它們無一例外屬於傳統的陸權國家。以現時數據作對比,擁有近70萬平方公里領土和5000萬人口的奧匈帝國,同時期的法國本土面積55萬平方公里、人口4000萬,意大利麪積不到3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3500萬,德國本土面積54萬平方公里、人口6500萬,而奧匈帝國的艦艇總噸位僅20萬噸出頭,相當於德國海軍的1/4、法國海軍的1/3、意大利海軍的1/1。5,海軍力量是歐洲列強中最弱小的。

在中世紀,民族感不強的時代中,哈布斯堡皇室統治着一大堆領地,從萊茵河畔直到西烏克蘭,皇室用一大串諸如“國王,親王,大公,公爵,伯爵”等領主稱號,統轄這片廣袤的土地,和土地上居住着的民族各異的臣民們。這種中世紀的統治結構,甚至在17世紀就已經不合時宜了,法,英,普等單一民族君主國的興起,和哈布斯堡王朝的衰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經過普奧戰爭的沉重失利,哈布斯堡王朝不得不接受匈牙利與奧地利平起平坐的政治地位,這就形成了一個獨特的二元君主國——奧地利帝國與匈牙利王國組成的聯盟。在聯盟內部,匈牙利是一個比奧地利還傳統的陸上國家,海軍建設和發展主要依靠奧地利方面推動,而熱衷於此的又僅僅是一小部分皇室成員以及那些敬業的海軍官員。

在18世紀末期以前,奧地利軍隊序列中甚至沒有海軍這一建制,直到1797年,奧地利人根據坎波福爾米奧條約與拿破崙法國瓜分了威尼斯共和國,得到了原屬該國的海上力量,這才擁有了一支像樣的艦隊,而在19世紀的前四十年年,這支艦隊始終是一支“掛着奧地利國旗的威尼斯艦隊”。在奧地利公衆眼中,海軍只是一個“離自己很遠的燒錢機器”,它能夠有現在這樣的規模,有利薩海戰那樣值得驕傲的戰例,完全仰仗於三位皇室成員的鼎力支持,他們是1844-1847年任海軍總司令的弗里德里希大公、1854-1864年任海軍總司令的斐迪南。馬克西米連大公以及1889年成爲奧匈帝國王儲的斐迪南大公。

自1879年德奧防禦同盟締結以來,兩個德意志民族居統治地位的國家站在同一陣營已有28載,歐洲政治格局的變化使得它們在重大國際問題上相互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度,但這並不意味着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密。德國自視爲德意志民族的唯一領袖,在德意志問題上歷來將奧地利排除在外,維也納的哈布斯堡家族對此一直耿耿於懷,而在宗教方面,德國以新教爲主,大多數奧地利人信奉天主教。數百年來,新教和天主教的對立已多次引發激烈的歐洲戰爭,迄今依然是某些國家內部以及國與國之間的不穩定因素。

在奧匈帝國的頭號海軍基地普拉港,德國海軍學員們受到了非常禮貌的接待,奧匈海軍官員們的言行舉止是如此客氣,以至於讓客人們感覺非常生分,彷彿來到了一處陌生的大陸而不是自己的盟國,以克羅地亞人爲主的當地居民也與這些來自德國的造訪者保持着“友善”的距離。

夏樹腦海中有關奧匈海軍的歷史印跡,主要圍繞那四艘裝配四座三聯裝305毫米炮的無畏艦。在它們的威懾下,意大利主力艦隊不敢進入亞得里亞海域,而是挖空心思地對付它們,最終用高速魚雷艇突襲的方式擊沉一艘,用蛙人攜帶定時炸彈擊沉一艘。現在是1906年冬,英國的“無畏”號已經完工,只不過還未在世人面前公開亮相,而列強國家之間的造艦競賽已悄然升溫。美國人早在1906年就開工了他們的密歇根號,只是建造進度遠遠落後於無畏號;意大利人早早提出了“全重型火炮戰列艦”的概念,德國人的第一艘無畏艦也已進入了籌備開工階段,而奧匈帝國趕在這個當口開工建造的,卻是一種設計思路已經落伍的戰列艦——拉德斯基級。

在設計排水量1。45萬噸的拉德斯基級服役之前,奧匈海軍由三艘1。2萬噸的卡爾級和三艘8300噸級的哈布斯堡級戰列艦擔當主力,客觀來說,它們僅相當於英國皇家海軍的一支戰列艦分遣艦隊,野心和實力一同被限制在戰略意義極其有限的亞得里亞海。

與孱弱的海軍力量相對應,奧匈帝國的陸上實力要稍許樂觀一些。它是歐洲列強中少有的本土產油國,位於克羅地亞的油田年產石油數十萬噸;它是傳統的製造業強國,擁有較爲發達的機器和軍火製造業,斯柯達的槍炮技術世界一流;單對單的情況下,奧匈軍隊有能力打敗意大利、塞爾維亞或其他任何一個巴爾幹國家,但然而站在塞爾維亞背後的,是人口和軍力達奧匈三倍、工業規模和鋼鐵產量達奧匈兩倍的俄羅斯帝國……

出於上層社會的禮節,奧匈海軍總司令蒙泰庫科利伯爵設宴款待了擁有王室身份的夏樹和克里斯蒂安。餐桌上,伯爵直言不諱地指出,德國將高速快艇技術賣給意大利實質上對奧匈海軍構成了威脅,作出類似決策時,德國應審慎考慮後果,最好能夠事先徵求盟友的意見。

早在兩年前,弗里德里希船廠把“海妖”設計出售給了意大利人後不久,奧皇弗朗茨就寫了信給德皇威廉二世,對這筆影響深遠的交易提出了委婉的抗議。若不是夏樹提前給德皇打了“預防針”,少不了爲這件事挨頓狠批。事情已經過去了兩年,蒙泰庫科利伯爵說起來還是憤憤不滿,足以說明它確實刺激到了奧匈海軍的敏感神經。可即便時光倒流,奧地利人依然不會有搶購“海妖”的實力與魄力,而就算沒有“海妖”,意大利人也會研製生產出性能優異的高速快艇——歷史上,意大利斯萬公司的mas艇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都有出色表現。

對於這點,夏樹有着非常清醒的認知。

也許是覺得蒙泰庫科利伯爵的語言有些過激,也許是事前商量好的一唱一和,奧匈海軍的另一位將領安東。馮。豪斯男爵出來打了圓場,他問夏樹德國方面能否向奧匈海軍提供“海妖”的設計圖紙或者樣艇,以便奧匈海軍研究反制對策。

“這關乎船廠的信譽,同時也關係到個人的名譽,我們不可能保留或重畫圖紙。”夏樹給出了非常明確的答覆。這一刻,他大概成了奧匈官員眼中的惡魔,幾秒之後,他又以天使的面孔示人:

“正如鑄劍者知道什麼樣的盾牌能夠抵擋住自己的劍,我們同樣有遏制它們進攻的辦法。如果貴國與意大利之間發生衝突甚至是戰爭,我們保證在第一時間向你們提供有效的防禦武器。當然了,盟國之間怎麼可能發生戰爭呢?”

面對夏樹的反問,蒙泰庫科利伯爵、馮。豪斯男爵以及表現沉默的霍爾蒂。米克洛什將軍(歷史上,這位奧匈海軍將領在1920年成爲了獨立的匈牙利王國的攝政王,建立國內獨裁統治一直到1944年),都以不言自明的澀笑作爲迴應。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裡,意大利的領土每增加一寸,都意味着奧匈帝國的領土相應縮小一寸,這樣的關係,豈能心無旁騖地和睦相處?

對付“海妖”爲基礎建造的高速魚雷艇,夏樹確有把握,而對奧匈海軍的發展方向,他的眼光也比在座的官員們更爲明確。之前參觀了位於普拉的皇家機械學院,該學院只開設了電機學和電氣工程學兩種專業。正所謂“全能者死、專精者生”,這所學院的歷史與規模不及國外那些久負盛名的學院,卻是同時代歐洲最好的電氣工程學院之一。鑑於波西米亞的斯柯達兵工廠具備生產汽油機和柴油機的能力,位於阜姆的波拉造船廠能夠建造出一流的艦艇,再加上這些精通電氣機械的人才,奧匈海軍完全可以建立起一支足夠強大的潛艇部隊,從而以更加積極高效的方式影響地中海的格局,但是,夏樹的合理建議在餐桌上沒有得到積極響應。無論是老邁的蒙泰庫科利伯爵還是精明的霍爾蒂,都不看好這種尚且醜陋渺小的“水下獵鯊”,倒是幾個年輕的低階軍官聽得津津有味——尉官能夠與元帥同桌進餐,反映的現實絕非官兵平等,而是背景出身的決定性意義。

兩天後,“夏洛特”號轉往相距不遠的另一座奧匈海軍基地,阜姆(又名裡耶卡)。如同基爾海軍學院在德國海軍人才輸送體系中的重要地位,阜姆的皇家海洋學院也是奧匈海軍的“軍官搖籃”。在這裡,德奧兩國未來的海軍軍官們進行了互動性的軍事交流,並踢了一場足球友誼賽。臨畢業的德國海軍學員們技高一籌,奧匈海軍學員們也用不俗的表現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普拉港的“冷”,阜姆港的“熱”,奧匈帝國給年輕的德國海軍學員們留下了複雜的印象。即便在人生的巔峰期,俾斯麥也只能以耐心周旋、謹慎調和的態度處置德奧關係,這些矛盾淵源,世界上也許根本找不到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

告別了奧匈帝國,“夏洛特”號駛入相鄰的意大利領海。有些出乎意料的是,意大利海軍專門派出一艘巡洋艦前來迎接並領航。在威尼斯,之後是塔蘭託,德國海軍學員們得到了應得的禮遇,他們獲准登岸參觀、休假,盡情領略着意大利古老城市的文化藝術魅力,亦在意大利官員誇誇其談的介紹下見識了這個國家蓬勃發展中的工業經濟。相比於亞洲或南美的那些獨立國家,意大利的工業產量和貿易規模確實有許多可贊之處,但在歐洲,它的發展程度僅強於沒落的西班牙和荷蘭、比利時這些小國,對比那些真正有實力爭奪世界霸權的列強,這個亞平寧國家重現古羅馬帝國輝煌的野心簡直是種臆想。

因爲漫長的海岸線與繁榮的海上貿易,意大利發展海軍的積極性比奧匈帝國高得多。在海軍技術從風帆艦船向鐵甲艦轉變的那個時代,他們率先建立起一支擁有頂級配置的鐵甲艦隊,其紙面實力對比同時期的英國主力艦隊也不落下風,但是很可惜,他們在利薩海戰中成就了奧地利艦隊的威名,締造地中海帝國的美好願望蒙受了無情的打擊。

到了19世紀後期,憑藉技術含量較高的重工業,意大利再次打造出一支實力可觀的艦隊。富有想象力的意大利工程師首創了巡洋艦搭載戰列艦火炮的設計,建於19世紀80年代的兩艘意大利級排水量達到1。4萬噸,它們可以看作是戰列巡洋艦的始祖;緊接着,意大利人又建造了艾伯託號、菲利伯特號和兩艘瑪格麗特女王級戰列艦,它們服役時是地中海最快最強的大型戰艦;到了20世紀初,意大利人雄心勃勃地開工建造了四艘維多里奧。伊曼紐爾級戰列艦,若不是受到建造週期過於漫長的弊病困擾,它們定會成爲耀眼的海上明星。

在“人”這一因素上,以夏樹的所見所聞,意大利海軍較它的老對手奧匈海軍要遜色不少。風氣不夠嚴謹,訓練不夠專業,自大散漫的心態比比皆是,這樣的艦隊跟奧斯曼帝國的騎兵一樣華而不實,它們有時能夠贏得出其不意的勝利,但更多的時候,它們註定成爲強者獲得榮譽的犧牲品。

******

昨天接到編輯通知,9月2日上架,希望兄弟們到時都來捧場啊!

第1013章 重返地中海(上)第157章 殺神榮耀(下)第506章 危機的兩面(下)第279章 怒擊第165章 對手戲第616章 初嘗戰果第645章 戰爭的延長線第342章 施佩伯爵第108章 步兵進攻第131章 覺悟第774章 海上之狐(上)第214章 逮捕獨裁者巴里奧爾(中)第497章 t型車的誘惑第1007章 攻陷威尼斯(下)第883章 南蒂羅爾的槍聲第484章 最後通牒〔下〕第198章 一波三折第10章 情意第976章 奮起吧,鬥牛士(上)第404章 無魂之刀第259章 冤家聚首第18章 沉淪巨人(上)第662章 亂了第514章 再訪維也納第105章 齊心一致第890章 論曲線救國第79章 青春風暴(上)第207章 地中海攻略(上)第640章 空戰英豪(上)第734章 越級挑戰的後果第20章 契機:沙恩霍斯特第381章 一鼓作氣,再衰三竭第163章 爲夜戰揭幕第916章 畢生夢想(中)第568章 亂世之源第666章 破霧(上)第298章 馬恩河畔第692章 榮譽的誘惑(上)第858章 擊殺木村第885章 奧托皇儲的胃口(上)第105章 齊心一致第471章 無冕之王(下)第78章 初來乍到第173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555章 進退之間第89章 前路艱辛第632章 泥濘中的凱爾特戰士(中)第1022章 蘇格蘭的秘密盟友第665章 異路第484章 最後通牒〔下〕第275章 懸崖勒馬(上)第242章 進攻,凡爾登(上)第1013章 重返地中海(上)第914章 棄子第922章 核陰影下第944章 草芥之流第382章 命運之謔第299章 請纓第184章 無敵戰刃第422章 兩棲風暴(上)第802章 鐵底灣(中)第198章 一波三折第671章 倉促應戰第257章 皇帝的設想(下)第344章 軟柿子?第567章 時代的聲音第545章 聖安德烈旗下第1010章 面,糊了(上)第1029章 主攻與輔助第78章 初來乍到第708章 男人的決鬥(下)第47章 門檻第215章 逮捕獨裁者巴里奧爾(下)第58章 飛翔的德累斯頓(下)第324章 加利埃尼壕溝(中)第70章 彌足珍貴的禮物第151章 百鍊成鋼(上)第95章 親情客串(上)第107章 窺視者第370章 投石問路第275章 懸崖勒馬(上)第524章 弒第342章 施佩伯爵第400章 強權時代第962章 邊緣任務第203章 悲喜兩重天(上)第447章 黃油與大炮第2章 煉獄風暴第790章 “紅色幽靈”(下)第684章 謹慎試探第519章 百分之兩百的誠意第645章 戰爭的延長線第38章 炒作(下)第554章 各取所需第672章 惡戰第206章 夜空魔翼(上)第651章 從波特克倫到阿伯索赫(上)第430章 以退爲進第840章 風向第211章 鐵壁合圍(上)
第1013章 重返地中海(上)第157章 殺神榮耀(下)第506章 危機的兩面(下)第279章 怒擊第165章 對手戲第616章 初嘗戰果第645章 戰爭的延長線第342章 施佩伯爵第108章 步兵進攻第131章 覺悟第774章 海上之狐(上)第214章 逮捕獨裁者巴里奧爾(中)第497章 t型車的誘惑第1007章 攻陷威尼斯(下)第883章 南蒂羅爾的槍聲第484章 最後通牒〔下〕第198章 一波三折第10章 情意第976章 奮起吧,鬥牛士(上)第404章 無魂之刀第259章 冤家聚首第18章 沉淪巨人(上)第662章 亂了第514章 再訪維也納第105章 齊心一致第890章 論曲線救國第79章 青春風暴(上)第207章 地中海攻略(上)第640章 空戰英豪(上)第734章 越級挑戰的後果第20章 契機:沙恩霍斯特第381章 一鼓作氣,再衰三竭第163章 爲夜戰揭幕第916章 畢生夢想(中)第568章 亂世之源第666章 破霧(上)第298章 馬恩河畔第692章 榮譽的誘惑(上)第858章 擊殺木村第885章 奧托皇儲的胃口(上)第105章 齊心一致第471章 無冕之王(下)第78章 初來乍到第173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555章 進退之間第89章 前路艱辛第632章 泥濘中的凱爾特戰士(中)第1022章 蘇格蘭的秘密盟友第665章 異路第484章 最後通牒〔下〕第275章 懸崖勒馬(上)第242章 進攻,凡爾登(上)第1013章 重返地中海(上)第914章 棄子第922章 核陰影下第944章 草芥之流第382章 命運之謔第299章 請纓第184章 無敵戰刃第422章 兩棲風暴(上)第802章 鐵底灣(中)第198章 一波三折第671章 倉促應戰第257章 皇帝的設想(下)第344章 軟柿子?第567章 時代的聲音第545章 聖安德烈旗下第1010章 面,糊了(上)第1029章 主攻與輔助第78章 初來乍到第708章 男人的決鬥(下)第47章 門檻第215章 逮捕獨裁者巴里奧爾(下)第58章 飛翔的德累斯頓(下)第324章 加利埃尼壕溝(中)第70章 彌足珍貴的禮物第151章 百鍊成鋼(上)第95章 親情客串(上)第107章 窺視者第370章 投石問路第275章 懸崖勒馬(上)第524章 弒第342章 施佩伯爵第400章 強權時代第962章 邊緣任務第203章 悲喜兩重天(上)第447章 黃油與大炮第2章 煉獄風暴第790章 “紅色幽靈”(下)第684章 謹慎試探第519章 百分之兩百的誠意第645章 戰爭的延長線第38章 炒作(下)第554章 各取所需第672章 惡戰第206章 夜空魔翼(上)第651章 從波特克倫到阿伯索赫(上)第430章 以退爲進第840章 風向第211章 鐵壁合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