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蘇俄崛起與美帝反轉

在一支小型艦隊的護衛下,德國皇家遊艇“維克托”號駛入可夕利羣島聖瑪利亞島的“夕陽海港”。此地位處英吉利海峽西側北端,距英格蘭西南部的康沃爾半島僅45公里。就地理位置而言,它可說是“背靠歐羅巴、面朝大西洋”。兩次大戰期間,英軍皆在夕利羣島駐兵,並在這裡建有防空警戒站、輕艦艇補給基地以及野戰機場。1933年7月,德國和愛爾蘭聯軍登陸並奪取了這個羣島,而後長期在此駐軍。根據1936年2月簽署的《新英格蘭條約》簽署,這個在地圖上毫不起眼的羣島正式歸入威爾士的版圖,成爲威爾士王國最“偏遠”的一塊領地。

作爲夕利羣島最大的島嶼,聖瑪利亞島名義上歸威爾士所有,實質上由德國和愛爾蘭軍隊共同掌控,大型雷達站、軍用航空港以及潛艇基地的相繼落成使之成爲了一座綜合性的戰略據點,以此爲出發點的海空偵察範圍覆蓋英格蘭西南部、布裡斯托爾灣、英吉利海峽西部甚至法國西北部。

如今的聖瑪利亞島已無普通居民,除了那些風格質樸的常規屋舍,這裡還矗立着一座舊哥特風格與現代建築藝術相結合的建築以及一片由圍欄圈定的莊園,它便是愛爾蘭王室出資修建,獻給德國皇儲小威廉和皇儲妃塞西莉婭作爲結婚三十週年贈禮的聖瑪利亞行宮。

小威廉和他的皇儲妃欣然接受了愛爾蘭王室別出心裁的禮物,此次消暑度假順便前來小住,對這裡的陳設佈局很是滿意,而藉着這個機會,夏樹以敘兄弟之情爲名,與小威廉一行獨處數日,所談重點自是當今世界格局。

中日和談失敗,東方烽煙再起,夏樹雖感失望,但對此也是早有預料,他一直希望西方同盟國能夠從戰略大局出發,通過外交和貿易途徑不斷向日本施加壓力,可惜西方同盟國歷來是各懷鬼胎、各自爲政,德國拒售的物資,意大利人很可能私下裡倒騰過去,德國和愛爾蘭聯手封鎖的軍事技術,奧匈帝國同樣有可能充當走私販的角色。再者,作爲德國的重要戰略決策者,小威廉的認知與想法時常受大臣們的影響而左右搖擺,德國陸軍和海軍將領們的戰略分歧又在日益加深——許多海軍將領早已意識到日本對德國全球戰略的潛在威脅,所以覺得支持中國抵抗日本侵略能夠遏制其過度膨脹的擴張野心,陸軍將領們則將目光投向了另一個方向,那就是東歐。

早些年的時候,人們總以爲失去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俄國好比是一頭被閹割的公牛,即便肌肉強健,也沒有跟同盟國叫板的魄力,然而他們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縱然將白俄羅斯、烏克蘭連同波羅的海沿岸三國排除在外,俄羅斯依然是個擁有一億六千萬人口和1700萬平方公里遼闊疆域的超級大國,何況蘇維埃革命給這個國家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16年簽署的停戰協定對俄國的兵役制度和軍隊規模都作出了限制,但蘇維埃政權取代沙皇政權後,這份協定自然變成了一紙空文。通過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蘇俄現役武裝力量常年保持在150萬以上,而在1932年大戰爆發前的幾個月裡,蘇俄陸軍迅速擴充至82個步兵師及兩百多個獨立旅、團,一線兵力超過220萬人,配備大量飛機、火炮、戰車等現代化裝備。儘管蘇俄政府在大戰期間始終保持中立,但它與美英聯盟的密切聯繫讓西方同盟國不敢有絲毫的大意——駐紮在東歐防線的同盟*隊從未少於過70個師,此外還有相當數量的正規部隊和準軍事化的治安隊部署在白俄羅斯、烏克蘭、立陶宛、拉脫維亞。

維持此等規模的軍事力量自然是一筆驚人的耗費,何況東歐防線及附屬設施需要不斷翻修、改良。當然,這還不是最要命的,三年大戰,維持中立立場的蘇俄政府可沒少幹趁火打劫的勾當,1932年-1933年的高加索衝突和1933年的北波斯戰事是擺在明面的舉動,威爾士礦工起義、南烏克蘭暴動以及不計其數的工人罷工、示威遊行還有布爾什維克運動,這些都跟蘇俄政府的宏觀策略有着莫大的關聯。

基於上述種種原因,在1935年舉行的同盟國首腦峰會上,各國代表們除在中日停戰調停上達成高度一致外,在消除蘇俄威脅的問題上也有強烈的共鳴。溫和派傾向於同蘇俄簽署長期有效的和平條約,通過裁減軍隊、降低軍備投入等常規舉措保障東歐和平,可此舉最大的障礙在於蘇俄政府一直堅持西方同盟國從白俄羅斯和烏克蘭撤軍,且不再幹涉這兩個國家的內政自由。近二十年來,在白俄羅斯和烏克蘭有大量資本投入的德國、奧匈帝國既不願意輕易放棄在這兩個國家的既得利益,又擔心撤軍之後紅色革命會立即席捲東歐,繼而威脅到自己國家的安全,所以無法接受蘇俄的這一要求,難被打破的僵局就此形成。

夏樹知道,********絕不是矛盾的本源所在,小威廉和他的陸軍將領們之所以對蘇俄非常忌憚,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近年來發展極爲迅猛。按照蘇俄政府公佈的數據,其1935年的國民生產總值超過日本、奧匈、意大利等國,相當於美國的92%、德國的64%,而僅僅10年以前,蘇俄的工業產值還不到德國的三分之一,全國只有不到三千輛拖拉機,99%的耕種都靠人畜來完成。

短短十年,蘇俄經濟呈現出爆炸式的增長,集中制的優勢其實只是影響因素之一,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纔是這種變化的關鍵催動力——1927年開始的一場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對西方來說是一場災難,對蘇俄則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嚴重的資本和商品過剩讓西方再也顧不得什麼********的對立了,經濟危機期間,蘇俄成爲世界上最大的技術項目、機器設備、科技人員和資本的吸收國之一。1928-1930年,美國出口的機器設備中有45%賣給了蘇俄,英國在1929年—1931年機器出口總量的60%銷往蘇俄,1932年更是高達90%;1931年,世界機器出口總量的四分之一銷往蘇俄,1932年達到46%。1931年,蘇俄接受技術援助的項目達到99個,涉及冶金、工業機械、汽車、輪船、飛機制造等。此外,由於經濟危機,西方大量的技術人員失業,他們紛紛接受蘇俄的聘請。1929年,在蘇俄工作的外國專家達1200人,技術人員近萬人。1932年,在重工業部門工作的各種外國專家有6000多人,僅美國就先後有數萬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移居蘇俄。同時,蘇俄也把本國的技術人員派往西方國家學習先進技術,這使得蘇俄的科技實力在短時間內實現了飛躍式的突破,進而以這種突破帶動工業經濟的迅猛發展。

既然國家利益是一切戰略決策的出發點,夏樹在小威廉面前鋪開一張世界地圖,開誠佈公地告訴他,陸地上的資源是非常有限的,隨着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在可見的未來,石油、煤炭、鐵礦都會面臨枯竭,屆時各國只能轉向蘊藏着巨大資源的海洋。從現在的勢力版圖來看,德國佔據的多是陸地資源,全世界最大的海洋資源寶庫——太平洋,則被置於日本和美國的控制之下。

作爲這一推論的佐證,夏樹拿出了愛爾蘭在北海勘探石油資源的進展報告。儘管海底石油的勘探和開採難度大大高於陸上,但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一旦在歐洲海域鑽出了儲量巨大、產量穩定的海底油田,其價值將遠遠超出工業經濟範疇。

從技術角度來看,海底礦產資源的大規模利用還爲時尚早,然而夏樹的論述還是成功勾起了小威廉的貪念。另一方面,德國皇儲早年曾參與東歐防線的構建,他本人一貫將那段經歷視爲可炫耀的資歷之一,若要主動進攻蘇俄,勢必放棄這條屹立二十年的堅固防線,驅使數以百萬計的同盟國士兵深入俄國腹地,乃至翻越烏拉爾山去徹底摧毀蘇俄的工業帶……每每想到拿破崙軍隊的慘痛經歷,熟讀歐洲歷史的小威廉就會感到無比棘手!

當夏樹和小威廉結束他們在聖瑪利亞行宮的假期時,發生在萬里之外的夏威夷戰役也基本宣告結束,雖然參戰兵力不佔優勢,美*隊仍以摧枯拉朽之勢奪回了瓦胡島,在此期間,重披戰袍的歐內斯特-約瑟夫-金率領以7艘戰鬥航母爲核心的美國第6特混艦隊贏得了尼浩島海戰的勝利,挫敗了日本軍隊的反擊企圖。此戰之後,太平洋戰爭的形勢迎來了重要轉折,美國與德、愛兩國簽署秘密協定,後者進一步向前者提供各種作戰物資,並在《柏林停戰和約》的基礎上放寬前者支付戰爭賠償和裁減軍備的限制,而更爲重要的是,中美兩國政府會商一致,宣佈締結軍事同盟,共同對抗日本侵略者。

第448章 邁出國門第129章 緣未盡,心相隨第870章 觀棋(中)第883章 南蒂羅爾的槍聲第95章 親情客串(上)第335章 不謀而合第40章 略施小計第952章 造勢第479章 蓄意挑釁第640章 空戰英豪(上)第771章 金點子第990章 被吊打的“四騎士”(上)第29章 哥本哈根夢魘(上)第56章 關鍵先生第856章 “基洛夫”的末日(下)第92章 那些糾結事第402章 夜魂第971章 焦灼之地(上)第603章 偵察與交鋒(上)第211章 鐵壁合圍(上)第233章 見好就收第217章 強國風範第603章 偵察與交鋒(上)第830章 海上霸道第751章 馬沙爾的閃光(下)第455章 鷸蚌之爭(中)第234章 阿登森林第121章 危險遊戲(上)第819章 不起眼的小島(下)第327章 閃擊之靈(上)第876章 角力澳洲(上)第427章 通向勝利之路(下)第204章 悲喜兩重天(下)第961章 外交戰場第421章 進攻前奏第159章 雄獅的隕落第802章 鐵底灣(中)第66章 俄國故友第899章 拔哨(下)第773章 緊急倒車第207章 夜空魔翼(下)第139章 皇帝的決心(上)第444章 風雨之後(上)第583章 空中的鬥牛士(上)第683章 獵手本質第544章 夢想啓航的地方第996章 擊沉“天鷹座”(下)第166章 孤膽勇者(上)第677章 艱難的反擊第15章 利刃第761章 傘降火山島第596章 耳光響亮(上)第921章 波蘭泥沼第537章 貴族首領第90章 世俗偏見第518章 內閣茶話會第213章 風起第498章 競爭與合作第541章 無解的仇怨(下)第427章 通向勝利之路(下)第303章 風強浪卷第114章 逆水行舟第592章 新約與舊盟第278章 快拳猛腿第690章 驚人反轉第156章 殺神榮耀(中)第272章 較量第1000章 皮亞韋河之戰(上)第212章 此情彼景第784章 眼見爲實第766章 強取弗洛里斯(上)第632章 泥濘中的凱爾特戰士(中)第75章 榮譽責任與收穫第618章 奇蹟之日(上)第24章 家庭聚會(上)第910章 掰手腕(中)第992章 被吊打的“四騎士”(下)第226章 海峽艦隊第519章 百分之兩百的誠意第743章 威名在外第947章 大衛的鐵騎(下)第288章 雄獅的決鬥(上)第583章 空中的鬥牛士(上)第332章 再戰亞眠(上)第210章 絕望橫生(下)第146章 佩刀前衛第553章 英倫盛景第910章 掰手腕(中)第580章 愛爾蘭“箭魚”第562章 世外天堂第451章 聯合建造第428章 至高獎勵第898章 拔哨(中)第558章 聘約第59章 揚帆起航第581章 無心插柳第987章 怕啥來啥第174章 驚魂200秒(上)第703章 航母對決(下)第295章 摧枯拉朽(下)
第448章 邁出國門第129章 緣未盡,心相隨第870章 觀棋(中)第883章 南蒂羅爾的槍聲第95章 親情客串(上)第335章 不謀而合第40章 略施小計第952章 造勢第479章 蓄意挑釁第640章 空戰英豪(上)第771章 金點子第990章 被吊打的“四騎士”(上)第29章 哥本哈根夢魘(上)第56章 關鍵先生第856章 “基洛夫”的末日(下)第92章 那些糾結事第402章 夜魂第971章 焦灼之地(上)第603章 偵察與交鋒(上)第211章 鐵壁合圍(上)第233章 見好就收第217章 強國風範第603章 偵察與交鋒(上)第830章 海上霸道第751章 馬沙爾的閃光(下)第455章 鷸蚌之爭(中)第234章 阿登森林第121章 危險遊戲(上)第819章 不起眼的小島(下)第327章 閃擊之靈(上)第876章 角力澳洲(上)第427章 通向勝利之路(下)第204章 悲喜兩重天(下)第961章 外交戰場第421章 進攻前奏第159章 雄獅的隕落第802章 鐵底灣(中)第66章 俄國故友第899章 拔哨(下)第773章 緊急倒車第207章 夜空魔翼(下)第139章 皇帝的決心(上)第444章 風雨之後(上)第583章 空中的鬥牛士(上)第683章 獵手本質第544章 夢想啓航的地方第996章 擊沉“天鷹座”(下)第166章 孤膽勇者(上)第677章 艱難的反擊第15章 利刃第761章 傘降火山島第596章 耳光響亮(上)第921章 波蘭泥沼第537章 貴族首領第90章 世俗偏見第518章 內閣茶話會第213章 風起第498章 競爭與合作第541章 無解的仇怨(下)第427章 通向勝利之路(下)第303章 風強浪卷第114章 逆水行舟第592章 新約與舊盟第278章 快拳猛腿第690章 驚人反轉第156章 殺神榮耀(中)第272章 較量第1000章 皮亞韋河之戰(上)第212章 此情彼景第784章 眼見爲實第766章 強取弗洛里斯(上)第632章 泥濘中的凱爾特戰士(中)第75章 榮譽責任與收穫第618章 奇蹟之日(上)第24章 家庭聚會(上)第910章 掰手腕(中)第992章 被吊打的“四騎士”(下)第226章 海峽艦隊第519章 百分之兩百的誠意第743章 威名在外第947章 大衛的鐵騎(下)第288章 雄獅的決鬥(上)第583章 空中的鬥牛士(上)第332章 再戰亞眠(上)第210章 絕望橫生(下)第146章 佩刀前衛第553章 英倫盛景第910章 掰手腕(中)第580章 愛爾蘭“箭魚”第562章 世外天堂第451章 聯合建造第428章 至高獎勵第898章 拔哨(中)第558章 聘約第59章 揚帆起航第581章 無心插柳第987章 怕啥來啥第174章 驚魂200秒(上)第703章 航母對決(下)第295章 摧枯拉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