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借兵(中)

自由金融大廈落成典禮當日的會面過後一個星期,夏樹在利默里克的“森林宮殿”再度接見了世界錫蘭主義組織的兩位首腦級人物,哈伊姆-魏茨曼和艾爾哈德-米爾希。

既然是第二次會面,雙方的交談層次自然更進一步。夏樹告知對方,在跟內閣大臣以及國防部將領們商討之後,他們原則上同意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國家,不設限制地向他們出售常規武器並提供技術支持,而且武器裝備的現貨自運一律按照國際軍火市場標準價執行,若需全程代運並且派遣護航兵力,則視爲低強度作戰的軍事援助收取費用。如有涉及出兵援助,赴巴勒斯坦協助作戰的志願者薪金及傷亡撫卹,比照去年對美軍援的標準執行,等等。

這般價格公道、童叟無欺的交易,對猶太人而言不失爲雪中送炭、濟困解危之舉,加之約阿希姆一世陛下在前次會面中的提點,以魏茨曼爲首的猶太復國主義者們有如暗室逢燈,在現實與原本遙不可及的目標之間,一條雖坎坷崎嶇但人力可及的道路悄然隱現……

激動之下,魏茨曼鞠躬道:“尊貴的國王陛下,在此我謹代表兩千萬猶太人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只要我們能夠成功建立猶太人國家,我以亞伯拉罕之名起誓,這個國家永遠是您忠誠可靠的盟友!”

夏樹微微點頭,然後道:“愛爾蘭人民之所以願意向閣下所代表的猶太復國戰士們提供援助,是因爲他們也曾爲爲建立自己的國家祈禱和奮鬥,他們很能體會你們的處境與冀盼。不過,如今的愛爾蘭已是新聯合王國的一份子,愛爾蘭人既然跟威爾士人攜手共建國家,就必須充分尊重威爾士人在政治、外交、軍事、經濟等領域的意見,所以在國會通過此次援外軍事行動的提案之前,不會有我們的正規部隊開赴巴勒斯坦。”

一聽這話,魏茨曼不禁露出了迷茫的表情,倒是米爾希反應很快:“陛下是說,在得到國會授權展開援外軍事行動之前,愛爾蘭只能動用非正規部隊,例如外籍兵團?”

對於米爾希的反問,夏樹既沒有肯定也沒有否定,而是給了他一個意味深長的微笑。

“援外軍事行動”指在早前的愛爾蘭王國——如今的新聯合王國,在非戰爭狀態下,除執行西方同盟國內部分派的軍事任務、承擔國聯維和使命以外的對外派兵行動。自1916年以來,“援外軍事行動”先後進行了十數次,其中最大規模的三次當屬1937-1938和1946年幫助美*隊對日作戰,以及1942-1944年協助蘇俄軍隊對日作戰。以往大多數情況下,愛爾蘭王國的援外軍事行動使用的都是本國的正規部隊。爲了繞過國際戰爭公約的種種限制,使用了“轉役志願者”的障眼法,即現役人員辦理退役手續,然後以志願者身份赴外作戰,待援外軍事行動結束後,再重新辦理入役手續。一般情況下,援外軍事行動期間獲得的薪金相當於現役狀態的3-8倍,如發生傷亡情況,更可獲得豐厚的戰傷補貼或陣亡撫卹,而且按照愛爾蘭軍隊不成文的慣例,參加一次援外軍事行動,職務自動晉升一級,所以每當有參加援外軍事行動的機會時,愛爾蘭有許多部隊都是成建制的報名,由此產生了一些在愛爾蘭軍隊內部赫赫有名的“外戰兵團”,例如愛爾蘭皇家空軍第17戰鬥機中隊、第46偵察機中隊,數次援外軍事行動期間都是全員參與,而海軍艦艇出於保持正常戰力的考慮,通常需要成建制地投入,所以在選派、增補艦員的時候會進行志願調查,願意加入且能夠勝任援外軍事行動的官兵將得到優先安排。

當然了,任何一項政策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愛爾蘭王國的“援外軍事行動”也不例外。在國際上,這被視爲是劍走偏鋒的行爲,愛爾蘭不但被冠以“最大傭兵組織”之名,更因援外軍事行動惹出了諸多外交糾紛,成爲國聯仲裁委員會被告席上的常客,以及不少外國政要口誅筆伐的對象,乃至於在西方同盟國陣營當中也頗受詬病。在本*隊內部,“援外軍事行動”的實施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比如說在愛爾蘭現役軍人當中,來自中、西部諸郡的兵員最爲質樸,他們勤奮驍勇,吃苦耐勞,南部和東部各郡的兵員則相對散漫,而來自首都地區的兵員通常具備較好的文化素質,他們頭腦靈活,較爲擅長技術性職務以及參謀幕僚角色,但紀律性、服從性以及爲國獻身的精神要差一些。二戰後期的援美軍事行動和日蘇戰爭期間的援蘇軍事行動,“首都兵”報名的積極性最低,而在那兩場戰爭中,愛爾蘭志願者的傷亡率都超過了25%;到了1946年美國主動在菲律賓海域挑戰日本,“首都兵”表現得格外踊躍,愛爾蘭志願者在這場短期軍事行動中的傷亡率還不到4%。這種“挑肥揀瘦”的行爲不但引起了兄弟部隊的反感,也讓軍方高層產生了隱憂——身經百戰的將軍們很清楚,以“首都兵”居多的愛爾蘭部隊缺乏韌勁和犧牲精神,這種部隊往往只適合打順風順水的仗,一旦碰到難纏的對手乃至於陷入苦戰,便有可能成爲整條戰線最不穩定的一環。

再比如說原屬大英帝國的北愛爾蘭諸郡,他們的兵源長期以來不受同僚信任,甚至於受到排擠打壓,援外軍事行動的報名率歷來不到三分之一,入選率更是在百分之十以下,這種情況的長期存在直接削弱了愛爾蘭軍隊的整體凝聚力和戰鬥力。

由於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援外軍事行動”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愛爾蘭乃至新聯合王國高層開始修磨另一件武器:外籍兵團。

早在1920年,愛爾蘭便以流亡而來的六百多名前沙俄軍人爲班底組建了本國第一支外籍兵團;1935年前後,前英*人的加入使得這支外籍兵團的實力得到了空前壯大;40年代初期,大量東方面孔進入了愛爾蘭外籍兵團。到了1944年,愛爾蘭軍方有一次性接收了數百名選擇流亡的前奧斯曼帝*隊精英分子。1938年在南太平洋的所羅門羣島,1943年在土耳其的安納托利亞高原,1944年在中國東北的遼河平原,1946年在菲律賓羣島的棉蘭老島,都曾出現過愛爾蘭外籍兵團戰士的身影。特別是在安納托利亞高原,空降營作爲特戰部隊投入作戰,幾乎幫助奧斯曼帝*隊扭轉了戰局,而這也是戰後衆多奧斯曼帝*隊精英願意來到愛爾蘭繼續軍旅生涯的一個重要原因……

緩了一下,夏樹正對米爾希說道:“現如今,我們的外籍兵團共有8350人,編成3個輕裝步兵營、2個機械化步兵營、1個兩棲戰鬥營以及2個空降營,這些部隊不但配有我們的標準制式武器,掌握我們的標準戰術模式,更在訓練中學習了德制、美製、蘇制、日製等多種武器的使用操作,並且熟悉各個國家軍隊的基本戰術習慣,加之在日常訓練生活中格外強調紀律,可說是非常理想的職業僱傭兵!”

後面還有半句話夏樹沒說,那就是願意加入外籍兵團都是甘願刀口舔血的亡命之徒,甚至可以說是某種形式的職業殺手。所謂強調紀律,無非是戰鬥過程中相互配合、密切協同,而在戰鬥之外,尤其是到了遠離愛爾蘭、不易受到上級約束的地方,他們很難像正規軍隊那樣保持理性的剋制。

米爾希與魏茨曼相互看了看,爲難道:“8000多人,就算全部派去,也還是少了點!據我們所掌握的情報,敘利亞有四五萬部隊,而阿拉伯王國光是正規軍就有6個師。”

“歷史上有哪個國家是靠僱傭兵對抗敵人,而且還能夠長久存在的嗎?”夏樹反問。

米爾希頓時語塞。

夏樹進一步反問:“古代的以色列國和猶太國,都曾建立過精銳善戰的軍隊吧?在這兩個古猶太國家消失之後,你們獨有的文化信仰依然傳承了兩千多年,復興建立猶太人國家的夢想也持續了兩千多年,你們的青年爲什麼就不能在信仰和夢想的感召下拿起武器,用自己的鮮血乃至生命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奇蹟呢?要知道在30年前,在這片土地上,區區四百萬愛爾蘭人打敗了不可一世的英*隊,當時英國還有法國和俄國幫襯,我們雖有德國的支持,但那時候德*隊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歐洲戰場上,大部分時間我們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對抗強大的英軍。你們想要重新建立猶太人國家,資金不成問題,軍事上的難度也沒有當年愛爾蘭獨立戰爭那麼大,缺的也許只是足夠的勇氣和決心罷了!”

說完再看眼前兩人,魏茨曼微垂着頭不說話,米爾希則是一臉沉思狀。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上西。夏樹進一步提點道:“大戰時期,愛爾蘭島就像是個巨大的兵營,爲同盟*隊貢獻了近百萬精銳士兵及軍事輔助人員,現在許多軍事設施都封存完好。只要你們猶太人能夠拿出證明自己勇氣和決心的實際行動來,這裡完全可以成爲你們後方的新兵訓練營和物資補給站。”

第1008章 不屈者寡第688章 巔峰對決(中)第445章 風雨之後(下)第757章 拉爾斯的謀略第971章 焦灼之地(上)第792章 巨人的黃昏(下)第970章 聚焦馬耳他第149章 天生敵手第990章 被吊打的“四騎士”(上)第135章 厲兵秣馬第416章 無畏之光第745章 中途式絕殺(上)第450章 永恆預言家第714章 參戰的誘惑(上)第90章 世俗偏見第572章 燒錢競賽第553章 英倫盛景第448章 邁出國門第399章 新的危機,新的契機第450章 永恆預言家第407章 悍兵登場第506章 危機的兩面(下)第710章 馬肯森的暴擊(上)第411章 亂心第878章 角力澳洲(下)第310章 狂矛頑盾第654章 籠中困獸第568章 亂世之源第826章 最強戰鷹(上)第201章 歸途第527章 未來的節拍第112章 右翼掃過海峽(下)第1027章 兩手打算第674章 勇者無懼(上)第241章 以血鍊鐵第765章 困守孤島第856章 “基洛夫”的末日(下)第250章 波約斯林炮臺第99章 情牽一線(上)第486章 榨乾耐心第565章 瓦胡猜想第821章華麗的反擊(下)第433章 啓程第1000章 皮亞韋河之戰(上)第382章 命運之謔第525章 國之守護(上)第222章 折戟(上)第132章 三度交鋒第717章 戲劇一幕幕第622章 夜戰開啓第208章 最後的堡壘第612章 淬火效應(下)第195章 漢尼拔之陣第512章 遙遠的橋頭堡(下)第342章 施佩伯爵第246章 戰術革新(上)第304章 掃平障礙第77章 我是天空中只爲你盛開的雲朵第153章 無網之網(上)第381章 一鼓作氣,再衰三竭第278章 快拳猛腿第1008章 不屈者寡第485章 算計第377章 海空雛形第141章 必戰之戰(上)第136章 鑄鐵爲劍第253章 意志的瘋狂(上)第48章 大策第543章 愛的因果第851章 東寧血戰(下)第689章 巔峰對決(下)第436章 故人往事第23章 皇帝的決斷第495章 農牧策略第580章 愛爾蘭“箭魚”第266章 登場(下)第1001章 皮亞韋河之戰(中)第753章 半渡而擊(中)第14章 炮術較量第31章 以競技之名第133章 命數(上)第408章 魚鉤第30章 哥本哈根夢魘(下)第254章 意志的瘋狂(下)第235章 早有“預謀”第434章 轉折或是插曲?第685章 撿漏良機第16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506章 危機的兩面(下)第37章 炒作(中)第366章 貓的遊戲第292章 蜂羣飛舞(上)第876章 角力澳洲(上)第801章 鐵底灣(上)第172章 仗劍高歌第38章 炒作(下)第751章 馬沙爾的閃光(下)第694章 最後的掙扎第559章 阜姆與威尼斯(上)第136章 鑄鐵爲劍
第1008章 不屈者寡第688章 巔峰對決(中)第445章 風雨之後(下)第757章 拉爾斯的謀略第971章 焦灼之地(上)第792章 巨人的黃昏(下)第970章 聚焦馬耳他第149章 天生敵手第990章 被吊打的“四騎士”(上)第135章 厲兵秣馬第416章 無畏之光第745章 中途式絕殺(上)第450章 永恆預言家第714章 參戰的誘惑(上)第90章 世俗偏見第572章 燒錢競賽第553章 英倫盛景第448章 邁出國門第399章 新的危機,新的契機第450章 永恆預言家第407章 悍兵登場第506章 危機的兩面(下)第710章 馬肯森的暴擊(上)第411章 亂心第878章 角力澳洲(下)第310章 狂矛頑盾第654章 籠中困獸第568章 亂世之源第826章 最強戰鷹(上)第201章 歸途第527章 未來的節拍第112章 右翼掃過海峽(下)第1027章 兩手打算第674章 勇者無懼(上)第241章 以血鍊鐵第765章 困守孤島第856章 “基洛夫”的末日(下)第250章 波約斯林炮臺第99章 情牽一線(上)第486章 榨乾耐心第565章 瓦胡猜想第821章華麗的反擊(下)第433章 啓程第1000章 皮亞韋河之戰(上)第382章 命運之謔第525章 國之守護(上)第222章 折戟(上)第132章 三度交鋒第717章 戲劇一幕幕第622章 夜戰開啓第208章 最後的堡壘第612章 淬火效應(下)第195章 漢尼拔之陣第512章 遙遠的橋頭堡(下)第342章 施佩伯爵第246章 戰術革新(上)第304章 掃平障礙第77章 我是天空中只爲你盛開的雲朵第153章 無網之網(上)第381章 一鼓作氣,再衰三竭第278章 快拳猛腿第1008章 不屈者寡第485章 算計第377章 海空雛形第141章 必戰之戰(上)第136章 鑄鐵爲劍第253章 意志的瘋狂(上)第48章 大策第543章 愛的因果第851章 東寧血戰(下)第689章 巔峰對決(下)第436章 故人往事第23章 皇帝的決斷第495章 農牧策略第580章 愛爾蘭“箭魚”第266章 登場(下)第1001章 皮亞韋河之戰(中)第753章 半渡而擊(中)第14章 炮術較量第31章 以競技之名第133章 命數(上)第408章 魚鉤第30章 哥本哈根夢魘(下)第254章 意志的瘋狂(下)第235章 早有“預謀”第434章 轉折或是插曲?第685章 撿漏良機第16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506章 危機的兩面(下)第37章 炒作(中)第366章 貓的遊戲第292章 蜂羣飛舞(上)第876章 角力澳洲(上)第801章 鐵底灣(上)第172章 仗劍高歌第38章 炒作(下)第751章 馬沙爾的閃光(下)第694章 最後的掙扎第559章 阜姆與威尼斯(上)第136章 鑄鐵爲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