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鳳、樑

鳳州城頭已經換上了定難軍的大旗。

天柱軍一部進駐了城內,鐵林軍、義從軍右廂步卒萬餘人仍屯於城東北的大散水之畔。至於保塞軍李孝昌部,則在後方督運糧草,他們也就只能做這些事了。

大散水,又名故道川,從鳳州城西北流過,後世名叫嘉陵江。

從鳳州往東南,有一條道可直通興元府,即北魏年間所修回車道是也。

邵樹德不準備走這條路,仍然是既定路線,走興州。即從鳳州往西,過馬嶺寨、兩當縣、河池縣,然後折向南方,走青泥嶺、長舉縣、興州理所順政縣,再往東,經飛仙嶺、大桃戍、西縣、女郎祠、褒城縣,至興元府理所南鄭縣。

後面其實已經沒什麼仗可打了。興州早降,鳳州賊軍也被消滅得七七八八,頂多還剩一些殘餘,基本可一鼓而破,或者直接招降過來。

而到了興元府,政治仗和軍事仗又會接踵而至。根據最新消息,諸葛大帥已經無法再率兵出征,直接臥牀靜養了。後面攻諸葛仲保之事,還得邵某人主持大局,當然這也是他原本就打算做的事情。

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

“張彥球所部到哪了?”邵樹德一邊招呼幕僚、部將吃烤肉,一邊問道。

“先鋒已至二十四孔閣。”趙光逢放下割肉刀,答道。

“這麼快?”邵樹德有些驚訝。

李延齡不在身邊,烤肉的換成了糧料使強全勝,可惜,手藝比老李還差一點。這幫子長安人,到底不會烤肉,就是不如西城老人嘛。

李延齡、盧懷忠、任遇吉這幾人,跟自己最早。這些年官越做越大,老盧還好,李、任二人跟隨出征的機會卻無限趨近於無。

身邊之人,來來去去。有人已經安享富貴,不再出外拼搏,有人卻剛來,遠未滿足。人生百態,莫過於此。

“回大帥,一路上未經大戰,自然進軍神速。”趙光逢答道:“先鋒兩千精兵,樑漢顒便在其中,若南下西江口,便可至興元府,迂迴襲擊洋州側背……”

邵樹德點了點頭。

大帥的女婿,可不好當啊。你立下戰功升官了,別人暗地裡會說大帥特意照顧,其實功勞微薄,算不得什麼。若沒立下功勳,那可就更要招別人嘲笑了。

樑漢顒能不能破開這個局面,值得觀察。

“朱玫一路有何進展?”

“已攻克駱谷關,正在向真符縣挺進。”

四路大軍南下,一路克鳳州,剪除洋州羽翼;一路走子午谷,出其不意,連克黃金、西鄉兩縣;一路突入二十四孔閣,即將從側後對洋州理所興道縣發起攻擊;一路入駱谷,克駱谷關,馬上就要攻真符縣。

這武定軍,當真是數面受敵啊,敗局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歷史上能以數千人敵數萬大軍併成功的,都值得大書特書,可惜楊守忠沒這本事。

吃完烤肉,鳳州一衆降官被押着前來拜見。

邵樹德懶得看這幫人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訴,直接將他們關押了起來,日後任憑朝廷處置。是死是活,看你們的造化。

在這一點上,邵大帥其實一直十分恭順。之前擊破原州吐蕃,抓獲了數百人,統一送往長安,朝廷將其流放嶺南。後來西征河渭,前後抓獲了近千名吐蕃貴人及其家屬,同樣械往長安,朝廷斬了首惡,餘衆流放吳越,讓他們去江南排沼澤,治良田去。

鳳、洋二州官員及其家眷,如果無法將功折罪,那麼也將被押往長安論罪,最後多半被流放至會州定西縣。

第二日,邵樹德進鳳州城看了看。

登上城樓之後,入目所見,是一處又一處險峰,以及夾雜在險峰中的河道及山谷。

“興、鳳二州,一定要控制在手中。”邵樹德指着遠處的崇山峻嶺,道:“有此二州在手,山南西道對咱們就是不設防的,亦可自此南下三泉,入劍門。”

入了劍門,蜀中會如何,不問自知。

“大帥,那武定軍是一定得罷廢了。”趙光逢說道:“興、鳳、洋三州併入鳳翔鎮,秦、成二州併入河渭,重置隴右鎮。今朱全忠已領兩鎮節度使,大帥不妨上表朝廷,將夏綏、朔方、天德軍、振武軍合併爲天寶年間之朔方鎮,身兼朔方、隴右兩鎮節度使,爲朝廷西北屏藩。”

“過了,過了。”邵樹德失笑道。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趙光逢道:“求兼朔方、隴右兩鎮節度使,朝廷必不許。那麼退而得其次,任朔方節度使可也。”

邵樹德想了想,沒給出最終的回答。此事,可以是一個努力的方向,但還得觀望下朝廷風色以及天下局勢,再做決定。

******

南鄭縣的暮靄煙雨中,諸葛爽勉強起身,坐到了胡牀上。

“蔣二郎,何如此悲切耶?人生數十年,還沒看透嗎?生老病死,時至則行。”諸葛爽淡淡地笑了笑,眼睛看向窗外,一時間陷入了回憶。

年少時家裡很窮,經常吃不飽飯。雖然父親曾自豪地說,他們是琅琊諸葛氏的後裔,出身名門,但實際上濟不得甚事。中山靖王之後都能織蓆販履,他這個諸葛氏的後人,爲了混口飯吃,還是去投軍了。

人生經歷的一幕幕,遇到的一個個人,有些他自己都忘了,但此時一一記起,恍如昨日。

有少年時光大門楣的宏願:年少的他,總覺得自己是最特別的一個,以後一定前程遠大,可以匡扶社稷,令天下人仰望。

有青年時投身軍旅的意氣:青年的他,實際了一些,但自恃勇力,看不起這人,看不起那人,總覺得他們蠅營狗苟,若自己身居高位,會怎樣怎樣,一定比他們做得更好。

有淪爲乞丐時食不果腹的悲切:年少時的理想已經遠去,而今只想活着,同時也深深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有用。

有加入亂軍朝不保夕的彷徨: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落到這步田地,正路走不通,只能奮力拼一把,走邪路了。

有歸順朝廷時妻兒同賀的喜悅:小小的汝州防禦史,就令自己欣喜若狂,再回想起二十年前自己指點江山、憤世嫉俗的醜態,真是羞得無地自容。

……

“人生就是一齣戲,而今我該退場了。”諸葛爽回過神來,笑道:“蔣二郎,昔年汝州之時,你自言習得文武藝,卻無人賞識。某見你乃是同鄉,便募你做幕僚,而今快二十年了吧?”

“十八年了……”蔣德溫神色感傷,彷彿也陷入了追憶。

那時的自己,方纔十七八歲,大言不慚,自比管仲,簡直可笑。而今十八年幕僚做下來,方知年少時的淺薄,知世事之不易,知世間大才何其多也。

兩人一時間都陷入了沉默。

良久之後,諸葛爽嘆道:“今後,二郎便盡心輔佐樹德吧。”

“大帥……”

“人之將死,看得愈發清楚。”諸葛爽笑道:“我這一輩子,還有什麼可求的呢?保我諸葛氏家業是一回事,爲一班老兄弟謀條後路同樣重要。二郎你還春秋鼎盛,有未酬之壯志,跟着我這個行將就木之人有何好處?吾兒仲方,也沒那個本事進取開拓,跟着他,只會蹉跎歲月,荒廢時光,甚至……”

“你也不用多說了。”諸葛爽嘆道:“牛禮、王虔裕二將,皆吾青州鄉人,有勇力、有見識、善帶兵,繼續留在山南西道,只會埋沒了他們的本事。明日,某便會與他倆詳談。樹德並無門戶之見,只要忠心,有本事,皆可重用。這對他們而言,也是條出路。”

“大帥……”

“呵呵,某老矣,將死矣。有些事情,看得淡了。”諸葛爽輕輕地靠坐在椅背上:“樹德業已三十了,這年紀,或還有機會……”

蔣德溫離開大帥府邸後,在門外撞到了牛禮。

“蔣書記。”

“牛將軍。”

“將軍行色匆匆,可是有軍情稟報?”

牛禮不答。

諸葛大帥對牛禮的評價是木訥、忠誠、勤勉、謹慎、要強,對他非常放心。長期相處下來,蔣德溫對牛禮的印象也不錯,這是一位作風紮實兼且忠誠要強的將領,同時也很勇猛。如果讓他獨領一軍,別的不敢說,一般情況下不至於大敗、慘敗。

當然這都不是最可貴的,對這時節的節帥來說,忠誠比什麼都重要啊!

若牛禮來輔佐留後諸葛仲方,斷不至於發生欺主之事。但看樣子大帥要把他舉薦給靈武郡王,或許是爲了他這個鄉黨的前途,或許也有爲子孫後代考慮的因素。

牛禮的用兵風格,頗對大帥的胃口,自然也很對靈武郡王的胃口。一旦投過去,說不定就要受重用了。

回到節度使衙後,蔣德溫查閱了部分軍報。他重點關注的是靈武郡王邵樹德的動向,得知其前鋒已收兩當縣,主力已過馬嶺寨後,頓時鬆了一口氣。

興元府,如今正需要強兵過來壓陣,不然何時才能剿滅諸葛仲保那個叛徒?

第四章 康佛金(給盟主小哲夫加更)第五十四章 關起門來第六十三章 揚子宮第1020章 迎駕第七十二章 佈告中外之三第四章 團伙第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第三十五章 觀察使先秦至唐代樂人簡述第四章 調查(四)第1004章 國相喀喇汗王朝來歷第四十九章 中條山第1304章 臘日第七十九章 加速第四十九章 必勝第三十一章 遍地烽火第九章 拂雲堆祠(爲盟主暱稱不是空白加更)第三十八章 手續第三十六章 反他孃的!第四十七章 沃野鎮第十九章 全力南下第1218章 得意第1253章 蜀中與營州第四十二章 大膽!第二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三章 都是忠臣第八十一章 三德第二十章 一了百了第1301章 被日曆控制的男人第四十一章 爭先恐後第三章 演員就位第五章 定策第八十五章 公文與棣州第十八章 入長安(三)第六十八章 混亂的棋局(月票加更1/3)第1204章 選擇第991章 艱難的決定第十六章 迂迴第四十二章 追亡逐北(一)第八十七章 稅務監的一天第四章 兩手都要硬第七十五章 路線第九十五章 安排與鞏固第三章 紅利之三第963章 南北衙第六十七章 梳理第1246章 鈍刀子割肉第四十五章 巡邊(四)第三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十四章 轉移談談騎馬行軍的問題第1285章 塑造(加更2)第十七章 神速第1194章 機會難得第994章 追索第九十四章 一躍四十年第587章 不動搖第二十二章 舊地第二十六章 感受第六章 三鬥第三十八章 兩路(二)第十三章 面聖第八十章 定扶余第三十七章 風向第四十九章 中條山第二十二章 第二件成就第二十二章 鏖戰第989章 試驗第四十四章 學生第七十三章 鐵騎繞龍城第二十三章 衝突先秦至唐代樂人簡述第二十章 戰宥州(四)第四十四章 二月第五十三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四)第四十六章 粗安第九章 焦躁第五十三章 背鍋第三十八章 多麼痛的領悟第八十八章 新勢力第1267章 甜頭第七十三章 扶溝第1315章 各自的選擇第七十七章 “糧道”第四十八章 蚌埠住第二十三章 人類的戰爭啊!第二章 城傍第956章 你不懂第1312章 交代第十四章 驅走第七十三章 鐵騎繞龍城第四十一章 拓跋金國如何防禦蒙古騎兵入境敵後騷擾第二十三章 我要進來了第五十章 又是交易的藝術第五十六章 冒險第1035章 戰術帶師第二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1184章 棣州城
第四章 康佛金(給盟主小哲夫加更)第五十四章 關起門來第六十三章 揚子宮第1020章 迎駕第七十二章 佈告中外之三第四章 團伙第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第三十五章 觀察使先秦至唐代樂人簡述第四章 調查(四)第1004章 國相喀喇汗王朝來歷第四十九章 中條山第1304章 臘日第七十九章 加速第四十九章 必勝第三十一章 遍地烽火第九章 拂雲堆祠(爲盟主暱稱不是空白加更)第三十八章 手續第三十六章 反他孃的!第四十七章 沃野鎮第十九章 全力南下第1218章 得意第1253章 蜀中與營州第四十二章 大膽!第二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三章 都是忠臣第八十一章 三德第二十章 一了百了第1301章 被日曆控制的男人第四十一章 爭先恐後第三章 演員就位第五章 定策第八十五章 公文與棣州第十八章 入長安(三)第六十八章 混亂的棋局(月票加更1/3)第1204章 選擇第991章 艱難的決定第十六章 迂迴第四十二章 追亡逐北(一)第八十七章 稅務監的一天第四章 兩手都要硬第七十五章 路線第九十五章 安排與鞏固第三章 紅利之三第963章 南北衙第六十七章 梳理第1246章 鈍刀子割肉第四十五章 巡邊(四)第三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十四章 轉移談談騎馬行軍的問題第1285章 塑造(加更2)第十七章 神速第1194章 機會難得第994章 追索第九十四章 一躍四十年第587章 不動搖第二十二章 舊地第二十六章 感受第六章 三鬥第三十八章 兩路(二)第十三章 面聖第八十章 定扶余第三十七章 風向第四十九章 中條山第二十二章 第二件成就第二十二章 鏖戰第989章 試驗第四十四章 學生第七十三章 鐵騎繞龍城第二十三章 衝突先秦至唐代樂人簡述第二十章 戰宥州(四)第四十四章 二月第五十三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四)第四十六章 粗安第九章 焦躁第五十三章 背鍋第三十八章 多麼痛的領悟第八十八章 新勢力第1267章 甜頭第七十三章 扶溝第1315章 各自的選擇第七十七章 “糧道”第四十八章 蚌埠住第二十三章 人類的戰爭啊!第二章 城傍第956章 你不懂第1312章 交代第十四章 驅走第七十三章 鐵騎繞龍城第四十一章 拓跋金國如何防禦蒙古騎兵入境敵後騷擾第二十三章 我要進來了第五十章 又是交易的藝術第五十六章 冒險第1035章 戰術帶師第二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1184章 棣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