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戰宥州(四)

沒藏慶香神情疲憊地躺在一輛馬車上,迷迷糊糊睡了一會,突然耳邊傳來一陣馬蹄聲,頓時一個激靈坐了起來。

“阿爺?”沒藏結明掀開了布簾,一臉憂心。

“原來是做夢了。”沒藏慶香無奈地笑了笑,在兒子的攙扶下跳到了地上。

天已經完全黑了。

四野一片寂靜,黑幕籠罩着大地。營地內點了很多火把,稍稍驅散了一點黑暗。沒藏部的士兵們緊握着刀槍,瞪大眼睛看着四周,稍微有一點風吹草動,就神情緊張地大呼小叫,搞得正在休息的其他人也沒法睡個囫圇覺,疲倦已極。

沒藏慶香早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他沒有辦法。畢竟都是山民,就沒幾個是正兒八經的軍士。他們雖然兇悍,但經歷得太少,多是部落之間的械鬥,沒見過大場面。若是自己能如拓跋思恭那樣當上一州刺史,甚至是定難軍節度使,習得中國之制,按中國之法編練軍隊,再有中國之甲冑、器械,假以時日,必能練出一支強軍。

部落裡那些人,和漢人比起來,吃苦耐勞,沒那麼多花花心思,頭人讓幹啥就幹啥,都是好兵苗子啊!

可惜,沒這個機會。原本拓跋家最接近這個機會,但他們現在危若累卵,被定難軍節度使邵樹德的三萬大軍圍困着,戰又不敢戰,走又走不了,這局勢,唉!

“結明,現在到哪裡了?”沒藏慶香拿出乾糧,一邊吃一邊問道。

“剛過了百井戍,走了不到十里吧。”沒藏結明說道。

“幾天時間才走了三十里……”沒藏慶香皺眉道:“邵賊的騎卒太多了,四處都是。但又不肯痛痛快快打一場,盡在周圍襲擾,都是沒膽的貨色。”

沒藏結明並不說話。他當然明白父親是在給自己壯膽,若不怕邵賊的騎卒,大夥現在直接躺下睡覺好了,何須弄得如此緊張?事實上跟着他們一起出發的李阿部已經潰散掉了,五百多人,被騎兵日騷擾、夜騷擾,全軍上下疲累已極,最後一不留神被近了身,五百餘人給砍了個七零八落。若不是其他部拼死救援的話,五百多人估計全得死,而不是還能搶回來兩百餘人。

從那以後,沒藏慶香便下令各部緊緊靠在一起,互相掩護,交替前進。但這樣真的太累人了,走不了多遠,大夥就得停下來休息,一天還不知道能不能往前挪動個七八里。

到了晚上,更沒個消停。沒藏慶香能夠想象得出來,邵賊的騎兵一定分成了好多部,數百人一股,輪番休息、睡覺,始終對他們保持着高強度的襲擾,不論白天還是晚上。

即便紮下了營寨,也無法安心休息,必須時刻警惕他們夜襲。山民們再吃苦耐勞,此時也產生了一點厭戰情緒,因爲只能被動挨打,不能還手的感覺太憋屈了。

“阿爺,這仗不能打了。”沒藏結明說道:“他們有馬,可以遠遠地找個安全的地方睡覺。休息夠了再追過來,也花不了多少時間。但我們這邊全是步卒,車輛也不多,怎麼辦?根本沒法打!”

“拓跋氏也沒派出騎卒來接應咱們,肯定是不敢了。就算敢出來,天知道邵賊有多少騎兵,能不能打得過還很難說。沒有騎兵掩護,單靠咱們這四五千步卒,就是送死。”沒藏結明繼續說道:“阿爺,現在撤還來得及。先退到百井戍以南,找個寨子好好休整一下。我不信邵賊的騎兵還能追到山上來,到時肯定給他們好看,讓他們知道誰纔是橫山真正的主人!”

“但咱們已經出兵了,邵賊知道我們與拓跋氏的關係,日後如何能放得過咱們?”沒藏慶香嘆了口氣,將女兒嫁給拓跋仁福看來是個錯誤。等於是站了臺,日後免不了要被清算。野利經臣那廝,堂堂大部酋豪,結果將女兒送給邵賊當侍婢,當初還被自己狠狠嘲笑過一番,如今看來,未必是壞事啊。

將來若是清算沒藏部,會不會也有野利部的身影?

“阿爺,那便是還要去宥州?”沒藏結明嘆了口氣,既然自家父親已經下定決心,那麼沒什麼好說的了。沒藏部出來的這幾千人,要死就死一起好了,讓邵賊也瞧瞧咱們不是孬種,都是敢戰的勇士!

“不,回山。”沒藏慶香說道:“只要實力還在,就還有轉圜的機會。實力沒了,纔是真的什麼都沒了,到時肯定會被清算。這幾千人,一定要帶回去!”

“結明,邵樹德是梟雄,不會因爲一點小事就追着不放的。只要咱們恭順一點,給夏州上貢,未必就會被他針對。因爲咱們還有實力,對他有利用價值,這個道理你懂也好,不懂也罷,總之咱們要把這幾千人完整帶回去。實在不行,降了邵樹德算了,他不會拿我們怎麼樣的,說不定還會溫言撫慰,給點賞賜。他現在要對付的是拓跋氏,咱們只要回了山,一切都好說。”沒藏慶香看起來是下定決心了,一點不拖泥帶水:“今晚好好休息,明天派人去和邵樹德的人接觸,看看是個什麼說法。”

沒藏結明沒想到父親竟是這個思路。仔細想想,未必不是個辦法啊!

這年頭,真真是憑實力說話。可以投拓跋氏,當然也可以投邵氏。拓跋氏看樣子是不成了,那麼就得果斷改換門庭。

就是可惜妹妹了,唉!

沒藏結明想起了小時候帶着妹妹在山上到處玩的事情,心中黯然。山上清苦,下了山亦是苦命,妹妹竟然一輩子沒機會享受富貴。

這世道!

******

“嗖!嗖!”羽箭飛來飛去,營外殺聲震天。

“都滾回去睡覺!”盧懷忠走到一處帳篷前,將十餘名正東張西望的軍士趕了回去。

敵軍襲營,軍中自有法度。

入夜後,每面別置外探,一人領馬數匹,去營十餘里外遊弋,以備非常。如有緊急,馳報軍中,縱逢雨雪亦不抽回。

賊大隊撲至營前,當夜守營軍士擊鼓,備援軍士起身,披甲、持械,其餘各營不動,見走者即射,維持大營秩序。

若來犯賊軍較多,中軍纔出兵救援。不過考慮到偷營的敵軍經常多作叫聲,虛張聲勢,這時候要求值夜的將領要經驗豐富,準備判斷出敵軍到底是虛張聲勢還是真的來了很多人。

諸如此類的手段還有很多,比如每面大營外二三十步築一小寨,駐五十人警備。比如賊軍大營(或城池)外設夜間暗鋪,在敵軍撲營的必經之路附近設夜間暗鋪,手段多得很。

定難軍是經制之軍,各項規矩法度都是軍中千錘百煉總結起來的。邵樹德管軍很嚴,法令嚴格執行,雖然看起來很麻煩,但時間久了,大家也適應了。

麻煩是麻煩一點,但保險不是嗎?

拓跋氏的此次偷營,從一開始就被暗鋪發現了,隨後遊騎也回營報信,等他們氣喘吁吁地趕到大營附近時,邵樹德下令備援軍士起身,其餘人則繼續睡覺,敢亂喊亂叫亂動者,立即射殺。

他們的這個大營,因爲並不是住一晚就走,因此是標準的掘壕下營法。大營外挖掘壕溝,底寬一丈二尺,口寬一丈五尺,深一丈。挖出來的土向裡拍成了一堵牆,高四尺五寸,壓實,急切間弄不塌。

壕溝上只在通人處設橋,置壕門,聽到遊騎報信時已經拆去。壕溝外側二十五步的範圍內還挖了不少陷馬坑,每坑置鹿角槍三根。壕溝內側布棘一重,後置戰樓,弓手若干。

只要自己不玩忽職守,嚴格按照條令來,基本不會出錯。那些被偷營成功的,往往都是自己出了這樣那樣的問題。畢竟打仗是人與人之間的爭鬥,你自己不按照規矩來,視條令於無物,偷懶耍滑,抱有僥倖心理,那麼總有一天會吃大虧。

定難軍是很守規矩的,哪怕再繁瑣,軍官們也用鞭子教會了士兵不能偷懶。因此,當拓跋氏精挑細選的襲營精銳撲到大營附近時,迎接他們的是精準無比的箭矢,同時還有難纏坑人的各種防禦手段。

帶隊的拓跋思忠怒不可遏,同時也有點心慌意亂。

城中出動了三千精兵,都是拓跋家的老底子,半脫產職業武人。剛纔攻了一波,還沒越過壕溝,就死傷了兩百多,不得不退了回來。

拓跋思忠不想勞而無功,又連續遣人攻了兩回。

他們冒着箭雨,繞過陷馬坑,衝向壕溝,不懼死亡,奮勇翻越,結果兩次都失敗了,又扔下四五百人。

三次進攻損失七百精兵,其實當場死的並不多。但傷者躺在陷馬坑裡,躺在壕溝裡,躺在荊棘之上,基本不可能回去了。而回不去,那和死了有什麼兩樣?天明後人家的輔兵出來,一人賞一刀,都白白做了功勞。甚至都不用等到天明,這會人家戰樓上的弓手就可以提前鎖定戰功了,都是不會動的活靶子,射起來輕鬆愜意。

偷營變成了強攻,而強攻連營牆都摸不到,這仗打得讓人氣餒。

出發前拓跋思忠甚至還設想過最好的情況:突然襲營,定難軍大亂,他們趁勢掩殺,定難軍亂得更厲害,他們趁勢防火,定難軍驚慌失措,軍無戰心,紛紛逃跑,然後他們趁勢掩殺,斬首數千乃至萬餘!

但現實給了他重重一巴掌。定難軍大部分軍士甚至被勒令回營繼續睡覺,不得喧譁隨意走動。然後就憑值守和備援的兩部人馬,就壓得他們連外圍都突不過去。

兵書上說:以精騎勁兵夜襲,若趁之而不亂,攻之而愈靖,將卒不驚,營壁如故,則彼之法制謹嚴,備預周密,此強軍也。

經制之軍、職業武人,和他們之間的鴻溝難道真這麼大?還是定難軍特別厲害?他記得邠寧軍可沒這麼嚴謹啊。

“撤吧!”拓跋思忠最終還是無奈下令。他已經沒心情分辨到底哪支軍隊厲害了,他只知道自己敗了,兄長多半也敗了,心情沮喪得很。

第六十九章 前戲(月票加更2)第1315章 各自的選擇第四十六章 不斷加碼第五章 定策第三十九章 兩路(三)第四十八章 操作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二十四章 就硬懟第五十五章 可亡矣第一百章 生前事第1020章 迎駕第七十三章 收穫第十一章 幕後與密使第1306章 大巫第四十六章 安排第十三章 消息第六十二章 掃尾第1059章 轉變還在客戶這第十四章 出征(上三江了,感謝編輯,今日加更一章)第四十三章 宣州第二十九章 幹掉他們!第二十四章 集州第八十二章 臨別談話第三十八章 南下第四十章 分歧第三十一章 體系與上黨第三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變局第一章 機會之地第十二章 破襲第1217章 人事與工作第五十五章 離京第二十四章 約定第1223章 生擒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1003章 國祚第十六章 東面第五十三章 對兒雞第四十章 密旨第968章 虞鄉第1159章 爭吵第十八章 金城(一)第四十八章 遺留問題之三第六十章 用盡全力第三十四章 北進第四十四章 無路可退第十四章 全忠第1084章 框架第1042章 開疆拓土全靠女人第1049章 勸諫第五十一章 推恩第1201章 劈波斬浪第四十三章 騎牆第五十章 交易第二十二章 善後(一)第三十五章 “百姓”第1060章 做事第1051章 又是艱難的決定第五十二章 巢奔第十四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二)第1037章 想說放棄不容易第二十八章 柴與學校第八十三章 經濟聯繫第1162章 河東道第十二章 新徵程第九十六章 了斷第四章 康佛金(給盟主小哲夫加更)第六十四章 雙重噩耗第二十二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二)第八十八章 歉疚第四十章 兩路(四)第四十二章 主帥第十八章 勸第二十八章 難唸的經第七十七章 只有我能代表靜江軍第三十二章 結交第九章 麟州行(三)第十五章 出招第三十六章 事已至此第四十四章 內閣會議第1101章 統戰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第二十一章 效節第四十四章 追亡逐北(三)第十四章 民氣第三十三章 南原與舊人第十二章 觀魚第六十九章 前戲(月票加更2)第1245章 長夏第1254章 沉重第八十一章 渡河第六十九章 整頓第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四十二章 徐州第1079章 循序漸進第五十二章 最後的佈置與離開第九十一章 行蹤第二十二章 舊地第七章 選擇方向第四十章 密旨
第六十九章 前戲(月票加更2)第1315章 各自的選擇第四十六章 不斷加碼第五章 定策第三十九章 兩路(三)第四十八章 操作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二十四章 就硬懟第五十五章 可亡矣第一百章 生前事第1020章 迎駕第七十三章 收穫第十一章 幕後與密使第1306章 大巫第四十六章 安排第十三章 消息第六十二章 掃尾第1059章 轉變還在客戶這第十四章 出征(上三江了,感謝編輯,今日加更一章)第四十三章 宣州第二十九章 幹掉他們!第二十四章 集州第八十二章 臨別談話第三十八章 南下第四十章 分歧第三十一章 體系與上黨第三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變局第一章 機會之地第十二章 破襲第1217章 人事與工作第五十五章 離京第二十四章 約定第1223章 生擒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1003章 國祚第十六章 東面第五十三章 對兒雞第四十章 密旨第968章 虞鄉第1159章 爭吵第十八章 金城(一)第四十八章 遺留問題之三第六十章 用盡全力第三十四章 北進第四十四章 無路可退第十四章 全忠第1084章 框架第1042章 開疆拓土全靠女人第1049章 勸諫第五十一章 推恩第1201章 劈波斬浪第四十三章 騎牆第五十章 交易第二十二章 善後(一)第三十五章 “百姓”第1060章 做事第1051章 又是艱難的決定第五十二章 巢奔第十四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二)第1037章 想說放棄不容易第二十八章 柴與學校第八十三章 經濟聯繫第1162章 河東道第十二章 新徵程第九十六章 了斷第四章 康佛金(給盟主小哲夫加更)第六十四章 雙重噩耗第二十二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二)第八十八章 歉疚第四十章 兩路(四)第四十二章 主帥第十八章 勸第二十八章 難唸的經第七十七章 只有我能代表靜江軍第三十二章 結交第九章 麟州行(三)第十五章 出招第三十六章 事已至此第四十四章 內閣會議第1101章 統戰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第二十一章 效節第四十四章 追亡逐北(三)第十四章 民氣第三十三章 南原與舊人第十二章 觀魚第六十九章 前戲(月票加更2)第1245章 長夏第1254章 沉重第八十一章 渡河第六十九章 整頓第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四十二章 徐州第1079章 循序漸進第五十二章 最後的佈置與離開第九十一章 行蹤第二十二章 舊地第七章 選擇方向第四十章 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