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時分,北美方面關於《泰坦尼克號》的影評陸續傳來威尼斯。
相比於歐洲,艾瑞克以及螢火蟲高層都更加看中北美媒體對這部電影的評價,畢竟,《泰坦尼克號》在北美市場往往要比海外市場率先上映,其在北美市場的票房表現,很大程度上也影響着海外市場。
不過,北美那邊關於《泰坦尼克號》的媒體評論同樣並不樂觀。
雖然不乏《今日美國》、《紐約時報》、《好萊塢報道者》等報紙對電影大加稱讚,《紐約時報》甚至還盛讚這部影片爲‘堪比《亂世佳人》的傑作’。但同樣,《洛杉磯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報紙也毫不掩飾地批評這部電影爲一部故事平庸情節冗長的爛片,《洛杉磯時報》甚至還公開質疑這部影片是否真的價值2.15億美元。
艾瑞克只記得前世《泰坦尼克號》上映之後的無限風光,對於這部影片在上映之前的遭遇,大致也只停留在卡梅隆的坎坷製作階段,那還是媒體報道的結果,至於《泰坦尼克號》上映之前的口碑,艾瑞克就不甚瞭解了。
因此,此時看着影片在歐洲和北美同時出現兩極分化的口碑,他也不免忐忑起來。
艾瑞克記憶中有着很多口碑兩極分化的電影,這種類型的電影往往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以小說、漫畫等原創作品改編的粉絲型電影,而且,類似影片的票房基本上都有着在電影公司的強力宣傳下,前期票房高企但後勁嚴重不足的特點。
《泰坦尼克號》無論如何都絕對算不上粉絲型電影,那麼,在當前的兩極分化口碑下,前景就更加難於預料。
畢竟,粉絲型電影還可以憑藉原作積累的人氣,在開畫前幾周收穫大筆票房,即使後勁不足,總票房往往也不會太差勁。但《泰坦尼克號》卻沒有了這種優勢,它在上映前幾周不可能拿到類似粉絲型電影的高票房,一旦後期的口碑依舊兩極分化,那麼後勁不足的情況下,累計票房絕對要比粉絲型電影慘淡很多。
第二天,彼得·裡奇將影片展映場次那幾十位普通影迷觀衆的調查問卷送到艾瑞克面前,這些調查問卷中,大部分觀衆都對《泰坦尼克號》給與了積極的評價,但也有少量觀衆抱怨影片過於漫長前期鋪墊略顯臃腫等問題。
7月29日,下午。
艾瑞克即將乘坐晚上七點鐘的飛機飛往倫敦,這是《泰坦尼克號》劇組的最後一次碰頭會。
影片確定將在聖誕檔的12月20日上映,公開的宣傳已經公佈了這一日期,不存在再次更改的可能性。此時,艾瑞克、卡森伯格、詹姆斯·卡梅隆以及螢火蟲集團隨行的其他幾位中層管理一起坐在麗都島酒店艾瑞克套房的客廳裡。
“現在的情況確實不算太好,不過,我希望你們按照既定的宣發策略,側重於面向年輕觀衆羣體的宣傳。”說着這些,艾瑞克看了看卡森伯格以及其他幾位高管,想起原時空中的一些細節,補充道:“還有一點,無論外界如何評價《泰坦尼克號》,但我不希望螢火蟲內部出現自己拆自己臺的聲音,如果讓我發現有哪位高管胡亂對媒體表達什麼,那他就等着收拾東西走人吧。我的話完了,大家還有什麼意見?”
“威廉姆斯先生,是這樣的,”發行部門一位高管道:“昨天我接到了日本東寶國際一位高管的電話,他們希望能夠提前買斷《泰坦尼克號》的日本發行權,包括影院發行和錄像帶、dvd等周邊。”
艾瑞克微微挑眉,那位高管以爲艾瑞克不知道東寶國際,又道:“東寶國際是日本幾大主要發行商之一。”
“這個我知道,”艾瑞克點點頭,即使他現在心中有些忐忑,但也絕對沒有像前世福克斯那樣提前賣出發行權的意思,不過,艾瑞克還是好奇地問道:“他們開價多少?”
“30億日元,”那位高管低頭看了眼備忘錄,道:“大概是2500萬美金。”
卡森伯格聽到對方的報價,心裡就開始快速盤算,因爲《終結者》系列,卡梅隆在日本有着非常高的人氣,估計這也是東寶國際提前看中《泰坦尼克號》的原因之一,另外,《泰坦尼克號》的超高預算以及當前風評兩極分化的狀況,也是日本人出手的主要原因,對方明顯是要賭一把,並且判定螢火蟲很可能會接受這份‘賭約’。
2500萬美元肯定只是初步報價,日本人的心理價位應該在3000萬美元左右。因爲是買斷日本方面的全面發行權,那麼,按照3000萬的預期價格,日本人對於本土票房的預期應該在6000萬美元左右,只有這樣,纔可以保證後期完全收回成本並實現盈利。
6000萬美元的日本票房,雖然無法達到當初《侏羅紀公園》1.2億美元的高度,但絕對超過好萊塢大製作電影在日本的平均票房數值了。
而且,對於好萊塢發行公司來說,按照35%的海外分成比例,想要在日本收回3000萬美元票房,卻需要大概1億美元的日本票房,當然,這一點並沒有算進日本方面的錄像帶等收益,但這海外市場的周邊版權運營週期,甚至比美國本土都還要漫長,如果計算時間成本,一次性將全部日本發行權賣出,還是非常划算的。
快速理清思路,卡森伯格道:“艾瑞克,我覺得,或許可以考慮一下,我們最終應該能談到3000萬美元左右。”
“不,”短暫的沉默後,艾瑞克便搖頭,道:“不賣,大家,如果有其他方面接觸,想要買斷《泰坦尼克號》發行權的話,一律拒絕。”
見衆人一臉疑惑不解的目光,艾瑞克攤攤手,很光棍地說道:“就這樣,或許你們想要解釋,但我不知道該怎麼解釋,就是不賣。既然已經到了這一地步,無論輸贏,大家都轟轟烈烈一場吧。”
其他幾位高管都有些發愣,一直沉默不語的卡梅隆表情略顯激動,卡森伯格則苦笑着搖了搖頭,難得看到艾瑞克如此孩子氣般任性的一面,到底還是年輕人啊。
不過,確實,既然已經到了現在這種地步,想要依靠提前販售發行權收回成本,根本就不可能,反而只會引來一些趁火打劫的傢伙,以及在這種行爲下媒體的進一步看衰。
那麼,無論結局如何,都轟轟烈烈一場吧。
反正,螢火蟲集團也足以承擔這種失敗,這次失敗也可以按照計劃,對公司略顯激進的製片策略進行改革,到時候,想必艾瑞克也不會再反對了。
下午的會議之後,艾瑞克飛往倫敦,卡森伯格前往巴黎,卡梅隆明天也將帶着《泰坦尼克號》劇組以及螢火蟲發行部門工作人員返回洛杉磯,開始籌備《泰坦尼克號》的正式宣傳工作。
傍晚七點鐘在威尼斯起飛,兩個小時後,私人商務機便在倫敦希斯羅機場降落,艾瑞克帶着最後一批隨從下飛機,第一感覺就是冷。
威尼斯此時還溫暖如春,但八月底九月初的倫敦,夜晚氣溫已經降到了10度左右,007系列的製片人芭芭拉·布洛克裡和邁克爾·威爾遜兄妹一起過來接機,衆人寒暄幾句,便一起開車前往離希斯羅機場並不遠的松林製片廠。
說起007系列,除了打造這一傳奇特工電影系列的布洛克裡家族,就不得不提及位於英國倫敦西北郊外的松林製片廠。
從1963年第一部《諾博士》開始,007大部分續集的內景戲幾乎都在松林製片廠拍攝。007系列也一度成爲松林製片廠的主要收入支撐,使其在電視行業崛起以及歐洲電影衰落等因素的衝擊下依舊能夠保存至今。因爲007系列對製片廠的重大意義,松林製片廠內除了標誌性的007專用攝影棚外,還有很多以007元素命名的建築,園區內的幾條主幹道也基本上被007系列承包,分別叫‘布洛克裡大道’、‘007大道’和‘金手指大道’。
當天晚上在緊鄰松林製片廠東部的小鎮上安頓下來,第二天上午,布洛克裡兄妹便帶着艾瑞克進入製片廠園區,今天並沒有拍攝計劃,艾瑞克主要是先熟悉一下未來兩個月的拍攝場地。
帶着艾瑞克在這座30公頃左右的園區內走了一遍,檢查了幾處爲《皇家賭場》提前安排的佈景,芭芭拉·布洛克裡道:“未來兩個月,倫敦這邊的氣溫會越來越冷,所以我們把邦德和維斯珀的那場水中戲份安排在了三天後,艾瑞克,我們先過去水箱那邊看看吧。”
松林製片廠有着歐洲最大的水下攝影設施,整體可以容納1200噸水,這同樣是當初爲了007系列而專門建造的。
艾瑞克保留了原版中邦德和維斯珀在威尼斯那棟建築垮塌後的水下訣別戲份,不過,這場戲肯定不可能在威尼斯城內拍攝,而是挪到了松林製片廠內的水下攝影基地。
艾瑞克點點頭,隨着布洛克裡兄妹一起來到一棟攝影棚內。
乍看之下,攝影棚內猶如一個巨大的室內游泳館,但其實不然,如果只是簡單地建造一個室內水池,世界各地任何一家制片廠都可以完成。松林製片廠的水下攝影基地最大的優勢就在與其擁有一整套完善的水下拍攝設備以及方案。
做過電影的人都知道,無論是水上拍攝還是水下拍攝,反正只要沾上水,拍攝難度都會大大增加,就像當初卡梅隆的《深淵》以及凱文·科斯特納的《未來水世界》,還有剛剛製作完成的《泰坦尼克號》,這些影片之所以都耗資巨大,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因爲涉及到了與水相關的拍攝。
雖然今天劇組還在休息,但水下攝影棚內部依舊有幾位《皇家賭場》的工作人員在忙碌着,艾瑞克還看到了他的御用攝影師尼克爾·弗蘭克正穿着潛水衣渾身溼淋淋地站在水池旁與另外一個同樣穿潛水衣的人討論着什麼。
看到艾瑞克和布洛克裡兄妹出現,衆人都開口打招呼,尼克爾還帶着另外一人走了過來,打過招呼後,介紹道:“艾瑞克,這位是大衛·瑞斯,松林製片廠的水下攝影師。”
“你好,瑞斯先生,未來幾天可能要麻煩你了。”艾瑞克微笑着伸手與對方握了握,尼克爾經過這些年的歷練,雖然已經是好萊塢最頂級的攝影師之一,但卻沒有涉足過水下拍攝,因此,這次拍攝很大程度上還要依靠松林製片廠內的專業水下攝影師協助。
大衛·瑞斯與艾瑞克握着手,同樣微笑着說道:“威廉姆斯先生,能與你合作是我的榮幸。”
艾瑞克走到水池邊,伸手試了試水溫,道:“現在溫度比較低,這裡的水溫大概是多少?”
“20度左右吧,與室溫相當,”大衛·瑞斯主動解釋道:“不過,拍攝期間,我們可以開啓溫水循環系統,將水溫控制在更加適宜的溫度上。”
眯起眼睛朝水底望了望,艾瑞克沒有看到水箱底部,又問道:“水深呢?”
“這邊是深水區,水深爲六米,”大衛·瑞斯道:“因爲那個鐵籠子就超過兩米,爲了避免穿幫,所以,《皇家賭場》的水下佈景主要在這部分區域。”
兩人聊了幾句,尼克爾道:“艾瑞克,我們已經弄好了水下佈景,你要下去看看嗎?”
艾瑞克點點頭,大衛·瑞斯主動帶着艾瑞克前往換衣間,換上潛水衣之後,尼克爾和大衛·瑞斯又和他解說了一番,三人這才緩緩下水。
周圍一片冰涼襲來,艾瑞克的身體素質不錯,因此,片刻後便緩緩適應過來。
雖然在水面上望下去一片幽深,但潛入水中,再加上些許燈光,大致就已經能夠看到周圍的場景。
周圍的佈景是按照威尼斯那棟建築坍塌後的殘骸設置的,來到佈景區,四周到處散落着非常逼真的斷壁殘垣,猶如真的有一棟建築剛剛沉入水底。
尼克爾和大衛·瑞斯帶着艾瑞克在水底轉了幾分鐘,然後潛出水面,一起討論了一些細節,艾瑞克正要讓大衛·瑞士將水下攝影機拿來測試一下水下拍攝效果,他的助理彼得·裡奇從不遠處走過來,拿着手機朝艾瑞克示意了下。
“大家稍等,我可能要接個電話,”艾瑞克說着,順着池邊的梯子除了水池,接過一個工作人員遞過來的大毛巾簡單擦了擦身上的水漬,就向彼得·裡奇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