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湖畔,水霧氤氳。
顧蘇橋的道袍下襬已被汗水浸溼,他卻渾然不覺。
修行半載,今日靈臺忽明,丹田氣海翻涌如潮。
這是築基之兆!
他連衣冠都來不及整理,踏着山間石階疾步而上,青石板上的苔蘚在他腳下發出細微的脆響。
“師兄!”
“師兄!”
大殿前,錢月夏與常破虜正在擦拭香爐。
這兩位外門弟子雖出身迥異,卻在伏魔觀中成了旗鼓相當的對手。
見顧蘇橋匆匆而來,兩人同時停下手中活計行禮。
“真君可在?”
“剛回後院。”
“好,我去尋真君。”
朝着兩位師弟拱了拱手,他深吸一口氣,緩步朝着後院走去。
只是心中依然火熱。
在伏魔觀裡修行,隔三差五還要下山去降妖除魔,到今日,他終於觸摸到了築基的門檻。
想想山中面壁三十年,他不禁眼眶發熱。
後院裡,李萬基正在和兩個小傢伙討論購買材料的事情。
至於硬幣,也不知道他耗費多少腦細胞,才把米小滿給糊弄過去。
“大師兄,二師兄。”顧蘇橋整了整道袍,朝着兩個小人兒施禮,“真君在嗎?”
時萊聞聲而出,額間金紋一閃,目光在顧蘇橋眉間頓了頓。
無需把脈,那層即將破繭的靈光已昭然若揭。
他快步上前扣住對方手腕,靈力遊走間脣角微揚:“要築基了?”
“啓稟真君,弟子有感,今夜可以築基。”
時萊點點頭,“修出正果,可喜可賀。”
“多謝真君教誨。”顧蘇橋真心誠意的,不帶半點虛假。
時萊溫言道:“這是你我之間的緣分。”
顧蘇橋怔神,旋即撩開前襟,雙膝跪地,道袍前襟已鋪展在青磚之上。
雙手做子午訣,鄭重道:“真君大恩,蘇橋永世不忘。”
兩人雖然沒有明說,但意思都明白。
時萊是二郎顯聖真君,自己又來自梅山觀,冥冥之中,一切都是天定。
“起來。”時萊托住他手肘,“你我之間,不必如此。”
北屋吱呀一聲,木門打開。
謝靈運緩步走出來,到了顧蘇橋身前上下打量了一眼,柔聲道:“今夜,我和真君爲你護法,放心築基。”
前世,是這六兄弟,以命換命,把時萊送到魔酋面前。
這一世,他雖然已經不再是康安裕,身份也從兄弟變成門徒,但情誼不變。
送顧蘇橋回去準備,再回後院之中,謝靈運道:“他也算功德無量,此番築基,你是他師父,不能輕慢,我去爲他尋些賀禮來。”
時萊躊躇道:“是否要稟告天庭?”
“想給他們撐場面?”謝靈運笑着搖了搖頭,“這兄弟六人,哪裡是那些爭名奪利之輩。”
二郎一脈,梅山六兄弟,一千二百草頭神,哪個不是聽調不聽宣之輩。
寧願跟着二郎神整日遊山玩水,也不肯去天庭坐班,最後空領着太尉和將軍的頭銜。
時萊頷首,“那就麻煩你了。”
“些許小事而已,我在天庭和崑崙還有三五好友,尋些尖兵利器,不廢多少事。”
看着小仙女御空而去,李萬基到這會才輕聲感嘆,“又築基了啊!”
話語之中,透着濃濃的羨慕。
雖說,他有些好吃懶做,不願意修煉,但那也只是自我安慰的話。
真實想法是,他和時萊原本是兄弟,如果納入伏魔觀中,平白低了一輩不說,這兄弟也做不得了。
如果要他像旁人一樣對時萊畢恭畢敬......這修行又有什麼意思。
時萊也扭頭看了眼這貨。
論功德,這貨也算積攢了許多。
就是因爲不願意修行,白白浪費。
不過也好,只要堅持做下去,至少去了地府,能少許多折磨。
霞光漸染時,謝靈運駕雲而歸。
天庭雖未露面,卻賜下七套兵甲——梅山六兄弟與鮑燕青各得長劍一柄、強弓一張、縛妖索一根,金色鎧甲上還刻着“伏魔”二字雲紋。
此時,外門弟子們已在湖畔擺開八卦陣,銅錢劍插在陣眼嗡嗡作響。
忽見西方晚霞如血,雲層中傳來熟悉的嬉笑:“好太尉!築基這等喜事也不請俺老孫?”
筋斗雲撕開暮色,毛臉雷公嘴的馬嘍倒掛着金箍棒躍下雲端,火眼金睛掃過衆人,在顧蘇橋肩上重重一拍:“當年的交情都忘了?今夜俺老孫給你護法。”
顧蘇橋大驚,連忙道,“不敢勞煩大聖。”
他正要行禮,卻被一股柔勁托住。
大聖擠眉弄眼,“莫說這些文縐縐的話,你我兄弟相稱便可。”
(西遊記六十三回節選,六兄弟乃是康、張、姚、李、郭、直,各各出營叫道:“孫悟空哥哥,大哥有請。”行者上前,對衆作禮,遂同上山。)
他和顯聖真君一脈,恩怨情仇,早就算不清楚。
大鬧天宮之前,不知道多少猴子猴孫被他們抓了去。
西遊之時,大聖大戰九頭蟲,路遇二郎神帶着六兄弟出門打獵,求得他們幫助,聯手將九頭蟲擊敗,取回寶物,釋放了金光寺的僧人,並改寺名爲伏龍寺。
行者感謝不盡,欲留同見國王。
諸公不肯,遂帥衆回灌口去訖。
時萊此時再見大聖,心緒已經穩定了許多,笑着上前寒暄。
聊了幾句,大聖目光一轉,看見仙女湖畔,大樹下面,踮着腳好奇觀望的李萬基,咧嘴笑道:“那呆子還沒修行?”
時萊一時不明所以,只有謝靈運和魃女掩嘴輕笑,“使者怕是看不上我伏魔觀的功法。”
大聖火眼流轉,輕輕嘆了口氣。
他本是心思通透之人,略微思量,就明白了意思。
沉默片刻,走到時萊身邊,“大哥,我有一門修行功法,你幫我傳給那個呆子。”
說話間,只見大聖指尖凝出個金光燦燦的字符,輕輕落在時萊手中。
“這是我早年間跟着老恩師所學,如今我代我恩師收徒,傳授與他,也不算辱沒了他的身份。”
時萊怔神。
大聖的授業恩師,可不是那位取經人。
只是,他不敢提及恩師名諱。
時萊卻知道,猴子在靈臺方寸山的斜月三星洞修行,學的是大品天仙訣。
天庭之中,會這門功法的只有兩人。
一個是猴子。
一個是玉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