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風穿過梧桐葉隙,在桌上投下搖曳的光斑。
張有爲端起粗陶茶盞,指腹摩挲着杯壁,茶湯裡浮着兩片嫩芽,隨他的動作輕輕打轉。
他和大多數有理想的青年幹部一樣,有理想,有衝勁,不甘心止步於此,都想着要折騰一下。
想和伏魔觀合作,以仙女湖畔爲核心,逐漸向周邊輻射,打造一個宜居之城。
受限於眼界和思維,他還是想靠賣地來解決財政上的危機。
“首長說,伏魔觀的有真靈匯聚,這裡的空氣質量要比其他地方優質,是個養老宜居的好地方。”
本來想提靈氣復甦的,但總覺得有些違和,張有爲便換了個委婉的說法。
聽完他的構想,時萊指尖輕輕敲擊着桌面,思忖道:“這是縣裡的決策,應該不需要經過我們這些道士吧?”
“這個規劃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伏魔觀。”張有爲直言不諱道:“真人是得了道的,我們認爲,伏魔觀的......空氣質量,也是真人在改變。”
他說,“既然是以伏魔觀爲核心,我們必須尊重真人的意見。”
這話就很客氣,甚至有些謙卑。
時萊點了點頭,“你準備用多久時間來完成這個構想?”
“十年,或者十五年。”張有爲平靜的說着,不急不躁。
時萊倒是驚訝了下,“你能在這裡待這麼久?”
“從制度上來說,一屆任期五年,我可以連任兩屆,然後再往上走一走,還能再待五年。”
“你今年還沒三十吧?”
“剛好三十。”
“萬里挑一啊......”時萊感嘆了一聲,不解道:“你就甘心十幾年時間,一直在這裡?”
“紮根基層,做好了,可以實現我的理想。”張有爲放下茶盞,瓷底與青石相觸,發出清脆的“叮”聲。
大概覺得這話不足以取信時萊,他突然笑了起來,忽然笑起來,眼角擠出幾道細紋:“我只要做好了,回京城直接入團委。”
哦,走快車道啊!
時萊笑了笑,人家用十五年來換一條快車道也不算捷徑。
他只是疑惑,“你不怕做出成績後被人摘了桃子?”
張有爲就笑,笑容裡有藏不住的自信。
他是正兒八經的三代,不,應該算四代,畢竟他爺爺就是二代了。
而且,來這裡,還有大佬的支持。
以大佬的身體,再堅持一二十年應該沒問題。
時萊沒想到他如此有耐心,倒是有些驚訝,低着頭默默思量。
不管張有爲個人野心如何,這個計劃如果能有條不紊的推行,對伏魔觀影響甚微。
他生於斯,長於斯,對本鄉本土自然是有感情的,也願意榔坪村甚至小鎮上的居民都富裕起來。
而且,張有爲承諾,幫着把仙女湖畔建設好。
昨天顧蘇橋去看過場地,帶上湖畔後面的緩坡,兩百七十畝土地,真要建起來,這是一大筆錢。
小仙女的私房錢只夠蓋兩間草屋。
遲疑了會,他說,“縣裡的事情,我不懂,只要不影響到伏魔觀,我們願意配合。”
能開誠佈公的談,張有爲就知道事情有希望,坐在桌前,認真傾聽。
“我就兩個要求。”
“真人,您說。”
“一個是不要把榔坪村的村民趕走,他們大多都是老人,經不起折騰。”
張有爲猶豫了下,緩緩點頭。
時萊指尖無意識敲擊着桌面,繼續道:“其二,符水之事......”
“官方絕不會宣傳。”張有爲接得飛快,眼底閃過一絲銳光,“這點敏感度我還是有的。”
這麼點見識都沒有,他就不會被選來當縣長。
靈氣已經復甦,符水的事情終於也會藏不住,會慢慢發酵,未來也許人盡皆知。
但是伏魔觀現在老的老,小的小,在沒有成長起來之前,還扛不住資本的撕咬。
大事談定,張有爲又問,“真人,您有什麼要求,可以直接對我提。”
“我是修道之人,對俗世沒有要求,要不,你們幫我長生不老?”
“哈哈,這個願望我可幫不上真人,您得提一個人力可爲的。”
“那就讓男足在世界盃奪冠?”
“真人,咱們還是討論下,您長生不老的事。”
......
自張有爲來過後,伏魔觀又恢復了平靜。
曲招娣跟着大師兄鑽了幾天小樹林,臉上的笑容也逐漸多了起來。
她現在主要負責賣野果。
果子賣的比山下精品水果店還要貴,香客們大多是不滿的,但是嘗過幾顆後,紛紛搶着購買。
於是小姑娘忙了起來,每天上山摘野果,洗野果,賣野果,沒人指使她,自己忙的不亦樂乎。
賣的錢,也沒人找她要,讓她自己存着。
存着就存着吧。
等大師兄給真人哥哥買小車車的時候,自己也能出一份力,她心裡想着。
山上的香客又慢慢了恢復了往日的人流,每天千餘人左右上山,連帶着方茵的生意也好了起來,茶葉蛋和礦泉水供不應求。
只有一個老道士,每日天不亮就上山,一直到天黑才隨着隨後一波香客下山,從來不會買礦泉水,餓了買兩個玉米一個茶葉蛋,渴了就接一點山泉水。
偶爾還會在大殿裡打坐誦經,但是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放生池邊的青石上打坐。
他不開口,時萊也不主動攀談。
人家沒在伏魔觀裡掛單,他只當是個雲遊的老道。
只有曲招娣心疼這個老道士,經常會端一杯茶水送過去。
她覺得老道士肯定很窮,捨不得買水喝。
“道士爺爺,你是來旅遊的嗎?”
“不是,我來這裡修行。”老道士抿了口茶水,輕輕放在身側,笑的慈祥。
“哦。”小姑娘還不懂這些,懵懂的點了點頭,就在老道士身邊找了處陰涼的位置坐下發呆,聽陸明唱歌。
正覺得無聊,就看見時萊從道觀裡走出來,身後跟着顧蘇橋他們六個老道士和鮑燕青。
六個老道士身上揹着褡褳,鮑燕青揹着雙肩包,每人手裡都提着一把長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