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全場譁然。
時萊原本淡然的神色驟然一冷,眸中似有寒星閃爍。
他修長的手指無意識地在道袍袖中收緊,指節泛白。
這件事,真要論起來,確實道家理虧。
自魏晉南北朝佛道相爭以來,道家爲對抗佛教傳播,確實吸收了不少佛門元素。
所以供奉慈航真人的道觀並不多,多是民間自發。
但此刻,時萊作爲道門真君,豈能後退半步?
更何況,佛道相爭千年,佛門“竊取”的道家真神又何止一尊菩薩?
地藏王菩薩原爲道家太乙救苦天尊,
韋陀菩薩本是道門護法神將,
這些往事若真要計較起來,誰又能說的清楚。
“哦?”他聲音低沉,卻如雷霆暗涌,每個字都彷彿帶着千鈞之力,“你說‘竊取’?”
高和尚此時衝動已過,冷汗浸透了內衫。
他忽然意識到,眼前這位可不是什麼尋常道士,而是能引動天象的當世真君。
但衆目睽睽之下,他只能硬着頭皮道:“不錯!佛門觀世音菩薩,豈能由道家隨意更名?此乃我佛門正法,不容混淆!”
“好,很好!”
時萊忽然笑了。
只是那笑容極淡,卻讓人心底發寒。
他微微側身,指向伏魔觀巍峨的殿宇:“你可知我伏魔觀西殿供奉的是哪位真君?”
高和尚一怔,隨即臉色大變。
伏魔觀中,西殿供奉的正是: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
而這位,在佛門中,又被稱爲伽藍菩薩。
伏魔觀之所以叫伏魔觀,以前,時萊以爲是因爲西殿的緣故。
可是在得知前世自己擊殺魔酋後,他對小廟的來歷有了更多的猜測。
只可惜,這些傳承,還要等師父歸來才能知道。
他收斂起心中雜念,緩緩擡手,指尖在虛空輕輕一劃。
剎那間,天地變色!
原本晴朗的天空驟然暗沉,雲層如怒濤翻涌。
一道赤紅神光自九天垂落,似天火焚空,將半邊蒼穹染成血色。
神光之中,隱約可見千軍萬馬奔騰的虛影,戰鼓雷鳴,旌旗獵獵。
“轟——”
一聲震天動地的巨響,神光炸裂。
一道巍峨身影踏雲而出,身披金甲紅袍,丹鳳眼含威,臥蠶眉帶煞,面如重棗,長髯垂胸。手中青龍偃月刀寒光凜冽,刀鋒所向,似能劈開山河日月。
周身神威如獄,壓得方圓百丈內草木盡折腰。
“關聖帝君顯聖了!”
人羣瞬間沸騰。
白髮老者跪伏在地,年輕人舉着手機的手不住顫抖,孩童們睜大眼睛一瞬不瞬地望着這神話般的景象。
在華夏大地上,關聖帝君的信仰已綿延千年。
從三國時期的“萬人敵”,到宋元時期的“義勇武安王”,再到明清敕封的"三界伏魔大帝",關公早已超越歷史人物,成爲忠義仁勇的化身。
商賈供奉他爲武財神,江湖尊他爲義氣之神,佛道兩家都將他納入護法神系。
此刻真身顯聖,怎不叫人魂悸魄動?
高和尚面如金紙,雙腿一軟險些跪倒。
他身後的胖和尚更是不堪,直接癱坐在地,袈裟下襬已溼了一片。
時萊擡手抱拳:“見過帝君!”
哪知關羽卻側身讓過,從雲端落下,在平臺之上橫抱大刀:”末將拜見顯聖真君,恕甲冑在身,不能施全禮。”
這一聲,如驚雷炸響。
以往,對時萊身份的猜測,在這一刻,都成爲了現實。
他真的是真君,二郎顯聖真君!
他就是行走在人間的神靈!
人羣裡的議論聲更大了。
胡楊和柳青青兩人自病癒之後,一直留在外門做事,今日聽聞有人來鬧事,慌慌張張趕到山顛來助陣,剛巧見到這一幕。
原來救自己性命於危難的,乃是二郎真君在世。
這一刻再也控制不住心中激盪,兩人就在石階之上,深伏於地,顫身道:“拜見顯聖真君!”
喧鬧的人羣裡,只有身邊的人聽見,稍稍愣神,立刻跟在兩人身後,以全禮拜伏,“拜見顯聖真君。”
越來越多的人跟着跪倒,最後場上只剩下三個和尚呆立原地。
一股凜冽殺氣驟然鎖定三人。
關羽鳳目微眯,青龍刀微微震顫,發出龍吟般的嗡鳴。
“噗通”三聲,三個和尚終於跪倒在地。
額頭重重磕在青石板上:“小僧拜見顯聖真君,拜見......拜見關聖帝君!”
他們終究沒敢再提“伽藍菩薩”四字。
時萊此時卻陷入恍惚。
雖然早從謝靈運口中得知前世身份,但被關羽當衆叫破的衝擊依然讓他心神震盪。
他緩緩吐出一口濁氣,柔聲道:“大家都起來吧。”
聽到吩咐,衆人才敢紛紛起身,再看時萊,眼神愈發狂熱。
時萊環視一圈,微微點頭,最後對關羽道:“帝君,此人言佛門菩薩不可更名,道家'竊取'佛門尊號。不知帝君——可認佛門'伽藍菩薩'之位?”
關羽鳳目微睜,兩道神光如電射出。
他撫過長髯,聲震九霄。
“吾乃漢壽亭侯,敕封伏魔大帝!一生忠義,千秋祭祀,何曾受佛門冊封?!”
這聲音如黃鐘大呂,在羣山間迴盪不息。
遠處松林驚起萬千飛鳥,近處幾個直播的手機竟同時爆出刺耳的電流雜音。
高和尚面如死灰,嘴脣顫抖着,卻一個字也吐不出來。
他忽然想起寺中古籍記載:明萬曆年間,曾有高僧欲請關公入佛門護法,結果當夜寺中十八尊羅漢像盡數崩裂。
此刻方知,傳說未必是假。
時萊冷冷掃視全場,目光所及,衆人皆低頭避讓。
最後落在三位僧人身上時,那目光已凝成實質般的壓力:“佛道之爭,本無意義。但若有人藉機生事,辱我道門——”
他廣袖一揮,漫天紅雲頓時散去。
關羽的神影漸漸淡去,卻在消失前將青龍刀往虛空一頓,頓時地動山搖,在場所有人都不由自主踉蹌了一下。
待風平浪靜,時萊早已轉身離去,只餘青色道袍的一角在觀門處一閃而逝。
山門內,趙衛國探出頭,瞅了瞅癱軟在地的三個和尚,搖了搖頭,“關二爺都搬出來了,這不是找打麼?也就是真君脾氣好,不然今天他們連禪杖都保不住。”
說完,偷偷瞥了眼身邊的米小滿。
“禪杖?”
米小滿在他身邊小聲嘀咕着。
她在山裡摘果子,看見風雲變化,火急火燎的趕回來,剛好見到最後一幕。
此時,小傢伙看着失魂落魄的三個和尚,盯着他們手裡鑲滿寶石的禪杖,眼珠子滴溜溜的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