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

最終蘇澤還是同意了內閣提出來的妥協方案。

通過禮部,在湖廣出一份卷子,在湖廣的舊官吏和讀書中招募一批能夠勝任的官吏。

同時都察院也派出都察院御史巡視地方,對於有劣跡的違法官吏嚴懲不貸。

就在這個時候,三份情報送到了大都督府。

第一份是濟州島海戰的戰報,濟州島上的木下藤吉郎大敗了圍攻濟州島的朝鮮水師,繳獲了朝鮮水師的艦船。

第二份則是安南的戰報,戚繼光一路氣吞萬里如虎,迅速佔領了安南北部地區。而沈一貫那邊帶着阮潢離開中郡城,立刻聯絡上了後黎那邊反對安南權臣鄭檢的勢力,發動了席捲了整個後黎的叛亂。

而沈一貫也和戚繼光聯繫上,得到了東南軍隊的支持,這場叛亂迅速從升龍府地區蔓延開,鄭檢手裡的大軍只能四處滅火,但好像四處都是敵人。

第三份則是草原上的情報,是俞大猷將俺達汗身死,黃臺吉和三娘子上臺執政,頒佈禁酒令的消息,並且附上了如今草原局勢的分析。

看完了這三份情報,蘇澤看着兒子堆起來的骨牌,他輕輕推動骨牌,骨牌一片一片的倒下。

蘇澤的兒子興奮的哇哇大笑,而蘇澤對着申時行說道:“骨牌已經倒下,接下來就要大明朝廷接招了。”

申時行明白蘇澤的意思,他點頭說道:“這一次明廷可要好好吃一壺了。”

此時的大明中書省,中書丞相張居正同樣接到了這樣的情報。

對於這樣的變故,張居正是喜憂參半。

俺達汗身死,但是新上任的順義王對大明很恭順,甚至主動要求明廷冊封。

但是順義王禁絕了烈酒貿易,這又讓張居正有些不滿,九邊貢市的商人們也聯合嚮明廷提出了抗議,他們希望大明朝廷能讓草原收回禁酒令。

如果放在以前,商人的請願張居正是不會理睬的,但是現在已經不一樣了。

九邊烈酒商人也是專營的,他們都是從朝廷拿到專賣權才能生產銷售烈酒的。

無論是榷賣烈酒專賣權,還是從烈酒商人手裡收到的貢市稅收,這都已經成爲九邊收入的大頭。

這筆錢不僅僅能夠用來供養九邊的士兵,甚至還會被運送到京師的戶部,補充明廷並不寬裕的戶部府庫。

甚至經過戶部官員的測算,大明戶部是無法接受這麼一大筆錢的損失的。

張居正只能正視這些商人的需求,他命令禮部派出使者,一面前往草原冊封新的蒙古可汗爲順義王,順便也要向草原上施加壓力,要求他們廢除禁酒令。

對於這些烈酒商人追逐利益,將烈酒販賣到草原上的行爲,張居正內心也是反對的。

但是張居正是成熟的政治家,這種道德審判無法解決朝廷財政上的缺口,現在是大明朝廷需要這些烈酒工坊主和商人。

張居正有些憂慮,如今的朝廷正在變得越來越複雜。

曾經的大明朝廷,主要稅收收入就是田稅,戶部的職能的就是確保每年徵收的夏糧和秋糧二稅能入庫,剩餘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和皇帝扯皮,想着去減少皇帝大興土木的預算,拆東牆補西牆的維持朝廷的運轉。

可是如今的戶部,已經膨脹到了比其他五部都要龐大一倍的巨無霸部門。

大明朝廷的賬本,已經複雜到了戶部尚書自己都搞不清朝廷有多少收入,海量的物資在帝國內部調配運轉,這還是明廷只佔據了一半江山的情況下。

張居正突然有些羨慕蘇澤,比起大明修修補補的財政體系,複雜到讓自己都頭疼的各種律令條例,以及連戶部老吏都說不清楚到底有多少稅在徵收,東南的財政體制從建立開始,就被蘇澤梳理的清晰明確。

張居正越發感覺到了財政的重要性,這也是當年蘇澤能夠以兩省之地,如今席捲半個天下的重要原因。

草原的事情只能算是開胃菜,那朝鮮的事情就傷到了明廷的七寸了。

如今對朝鮮和倭國貿易,是明廷糧食和白銀的重要來源。

特別是對倭貿易換取的白銀,可以說是大明朝廷的生命線。

在沒有紙幣這些信用貨幣的年代,大明朝廷最大的問題是流通貨幣不足。

雖然出臺了對東南的禁令,但是大明這邊的工業能力依然和東南不能比,而且很多高端產品,也就是附加值比較高的商品,也只有東南才能生產。

比如火柴、比如肥皂、比如鐘錶,這些東西已經進入了日常生活中,很難通過一紙禁令就完全禁止這些東西進入明廷控制區。

張居正也清楚這一點,他只對大明能夠生產的布匹、絲綢等商品,嚴格打擊東南的走私貿易,對於那些北方無法生產的商品,張居正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樣導致的貨幣外流,不是簡單的改鑄銀元就能夠解決的。

而且隨着大明這邊商品經濟的發展,對於貨幣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對倭國貿易獲得白銀,幾乎關係到了大明財政的命脈。

只要能夠不斷的從倭國獲得白銀,如今大明岌岌可危的財政體系才能維持下去。

這是張居正得出的結論,也是戶部報表上的事實。

這也是明廷爲什麼寧可推翻朝貢體系,在倭國要設立租界,也要對倭國貿易的原因。

相比這麼兩件事,安南對明廷的影響是最小了。 明廷本身就和安南沒有經濟上的往來,也不在乎安南的死活。

張居正突然意識到,如今的世界也和以前完全不同了。

在他的老師徐階的時代,朝廷第一位關注的是自身的問題,是抗倭,是到處的災禍和叛亂,是內部的黨爭。

可是現在朝廷要關注的,是對各國的貿易和財政,是附近所有地區的政治平衡,是一張張對外貿易的報表。

在張居正看來,如今手下大部分官員都是不合格的,就和大明不合格的士兵一樣,根本無法勝任自己的工作。

甚至這還要比軍隊落後還要棘手的事情,因爲軍隊的落後還可以通過訓練和武器來彌補,而官員的無能卻不是短期能夠提高的。

張居正越發的感覺到了,如今是和以往時代完全不同的變革之時。

歷史的經驗能夠提供的幫助已經極其有限。

每一天都要面臨新的問題和新的挑戰。

而自己還要面臨無數舊軍閥和舊官僚的掣肘。

偏偏支持自己執政的,就是這些舊官僚和舊軍閥,他無法和東南的蘇澤那樣,在一片空白上另起爐竈。

張居正想到了蘇澤在《警世報》上對自己的評價:舊世界的修補匠。

張居正竟然覺得十分的正確。

而世界也在被貿易更加緊密的聯繫在了一起。

一場朝鮮釜山倭商館的襲擊,影響到了大明輸入的白銀,又影響到了整個明廷的整體財政。

張居正看着朝鮮國主發來的聲淚俱下的求援國書,只能嘆了一口氣召集明廷內閣開會,商議出兵救援的事項。

這又給明廷本來就已經很脆弱的財政雪上加霜。

張居正感覺到自己被圍困在一盤棋局中,蘇澤在四處落子擠壓自己的生存空間,可偏偏在正面戰場上,明廷也打不開局面。

沒有能夠勸說父親從河南老家前往東南,高務觀只能自己返回了南京。

好友李言恭的妻子已經誕下了兒子,高務觀連忙帶着賀禮前往李家。

李言恭臉上掛着抑制不住的笑容,高務觀見過這個小侄子後,將一枚金鎖交給丹芸,然後就被李言恭拉到了後院。

坐在後院的涼亭中,李言恭說道:

“我要去湖廣了。”

高務觀倒是不驚訝,他剛剛回到南京,就聽說了好友熊況用騎兵打破了劉世延的湖廣新軍,一戰奠定了湖廣勝局。

如今整個陸軍部都亂作一團,曾經被掃進歷史垃圾堆的騎兵似乎在這一仗中翻身了,重新組建和訓練騎兵的呼聲越來越大,最後大都督蘇澤一錘定音,以熊況的騎兵作爲基礎,成立一支五千人的騎兵獨立團,由熊況出任這個獨立團的團長。

獨立團的級別在旅之下,但是人員可以突破普通的團級。

在陸軍部內部,曾經傳言大都督本來想要直接成立騎兵旅,由熊況擔任旅長的,但是由於晉升條令的限制,才先弄個獨立團出來。

反正無論如何,熊況已經突破了中層軍官到高級軍官的這道龍門,躋身到了高級將領的行列。

這對於整個東南新軍的軍官起了很強的激勵作用,如今不少人都向陸軍部打報告,希望能夠到前線去。

李言恭想要去湖廣前線,也是正常的事情。

高務觀微笑着說道:“丹芸才生完孩子,就放你走?”

李言恭說道:“她是支持我的,孩子留在李府有人照料,等丹芸坐完月子,她也準備回廣西。”

“這麼急?”

“丹芸是廣西的制憲會議代表,不能總留在南京,她的族人也在那邊。”

高務觀點點頭,李言恭這種也是東南年輕軍官的正常生活了,夫妻天各一方也是常態。

李言恭問道:“你這次回去,高伯父沒有催你成婚?”

高務觀搖頭,這時候李府門口突然一陣子騷亂。

幾個人走進後花園,李言恭和高務觀一看,竟然是他們認識的陸軍部武選司的張主司。

張主司身後還跟着一名文官,這名文官笑着對高務觀說道:“參謀部高級參謀高務觀?”

高務觀立刻走上前,這名文官說道:“伱的休假已經結束,大都督府對你有了新的安排。”

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482章 缺官第161章 連環巴掌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600章 三三制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049章 縣衙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608章 瘋狂的股票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416章 政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665章 海參崴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075章 治本經第533章 活該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030章 鬼市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635章 軍功章第635章 軍功章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036章 售鹽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663章 神聖感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647章 宮廷開支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569章 算瘋子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021章 開蒙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第388章 印花稅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231章 當家難
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482章 缺官第161章 連環巴掌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600章 三三制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049章 縣衙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608章 瘋狂的股票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416章 政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665章 海參崴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075章 治本經第533章 活該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030章 鬼市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635章 軍功章第635章 軍功章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036章 售鹽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663章 神聖感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647章 宮廷開支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569章 算瘋子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021章 開蒙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第388章 印花稅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231章 當家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