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

李煒等人看來,張居正下臺這件事,他們父子也出力良多。

自從紅丸仙丹案件之後,李煒父子雖然沒有被朝廷懲罰,但是名聲也已經臭了。

張居正理所當然的抄沒了父子二人的產業,正好用給他們的產業充公來推動新政。

李煒父子二人自然是深恨張居正。

在紅丸仙丹案之後,李煒父子也意識到了,政治力量的重要性,他們很快發現,在京師之中,反對張居正的人也是很多的。

那些因爲在新政中利益受損的羣體,對於張居正可以說是恨之入骨。

李煒父子團結了一部分人,並且出錢控制了一家報紙,沒事的時候就在報紙上罵一罵張居正。

在王恭廠大爆炸之後,就是李煒父子控制的這家報紙罵張居正罵的最狠。

父子二人不僅僅罵張居正,還聯絡了一部分言官彈劾張居正,這纔有了後來的倒張風暴。

張居正倒臺之後,到了分贓的時候了,李煒父子反而一點好處都沒有分到。

這當然讓父子二人憤怒。

李長風說道:“父親!這些文官欺人太甚了!他們就是針對我們這些外戚勳貴!”

李煒也說道:“我也是看出來了,這些文官就是害怕你妹妹垂簾聽政,這才如此打壓我們李家,無論換成誰上臺,這些文官都不會讓我們父子好過!”

李煒也想明白了,對於任何一個大明士大夫來說,打壓勳貴外戚都是政治正確。

在臺下的時候自然可以合作,但是一旦上臺就必須要立刻撇清關係,要不然就會被其他同僚罵的。

外戚、勳貴、宦官,這三方勢力都是皇權的附庸,明廷的文官們用了兩百年向皇權爭奪權利,到張居正是文官政治的高峰,他們是絕對不會鬆手的。

就在各方勢力都在爭奪明廷最高控制權的時候,一股新的力量也要登上歷史舞臺。

顏鈞正在王恭廠的廢墟上,繼續給官辦工坊的工人們講學。

京師城中也有很多貧民,他們不少人也聽到了顏鈞的名聲,齊聚在顏鈞身邊聽他講學。

顏鈞所講的,還是王學泰州的百姓日用之道,不過在這個基礎上,顏鈞又加入了他的“爭”學。

在王恭廠大爆炸之後,明廷在客觀上發還了一部分工坊剋扣的工資,有幾個軍工有關的工坊還提高了待遇。

而王恭廠大爆炸後,爲了重建火藥工坊,工部又將之前裁撤的工人重新招募起來,並且給他們漲了薪水。

這對於京師新興的工人來說,是一次有意義的鬥爭嘗試,這也是工人們第一次通過鬥爭,提高了自己的待遇。

這在以前是完全無法想象的,工人只是匠戶,在明廷的地位和軍戶也差不多,甚至還不如軍戶團結。

顏鈞一直都被通緝,以前都是秘密講學的。

如今明廷朝局變化,對於京師的掌控力下降,顏鈞就在王恭廠舊址上組織講學,反正城牆上炸開的破洞還沒修復,要是官府真的派兵來清剿,顏鈞從城牆的破洞逃跑就是了。

等到顏鈞講學完畢,執弟子禮在等待他的佟安上前說道:

“顏師,順天府已經知道您講學的消息了,現在就要走了。”

顏鈞點點頭,他原本就穿了一身粗布的衣服,戴上帽子之後迅速混在人羣中離開了京師。

等到順天府的官吏姍姍來遲的時候,顏鈞早就已經離開了。

順天府的人向顏鈞通風報信,這固然也有一部分官吏接受了先進思想的緣故,另外就是順天府官吏也害怕扣留顏鈞會引起更大的矛盾。

大家都是來當差的,幹嘛那麼拼命啊。

京師之中,暗流涌動,但是中書丞相是如今明廷最重要的職位,自然不可能長期空缺。

李春芳這段時間很忙。

作爲在中書省唯一的副手,李春芳一直將自己視作是未來的丞相。

雖然在張居正執政的時候,張居正只是將他當做是吉祥物,根本不給他任何的實權。

李春芳能入閣,主要是靠着當年迎接上皇嘉靖,從陝西迴鑾京師的功勞。

嘉靖西狩,隆慶在宣大登基後,後來隆慶皇帝返回京師,一直都對這個留在外面的父皇很不放心。

李春芳成功勸說上皇迴鑾京師,得到了隆慶皇帝的賞識,一下子就被提拔進入了內閣。

後來高拱執政的時候,內閣有三輔臣,分別是楊博、高拱和李春芳。

楊博是用來穩定人心的泥塑首輔,高拱一個人幾乎幹了內閣所有的事情,李春芳雖然是內閣成員,但是一點權力都沒有。

接下來是張居正執政,張居正將內閣變成了中書省,恢復了明初的丞相制度。

張居正爲中書丞相,李春芳也進入中書省。

現在張居正罷相,李春芳理所當然的成爲下一任中書丞相的唯一候選人。李春芳認爲這是難得的機遇,立刻開始活動起來。

但是結果上,李春芳卻感覺舉步維艱。

怎麼當年張居正要做中書丞相,從皇室到羣臣,再到地方的督撫,都是求着張居正去做。

怎麼輪到了自己,各方勢力都端起來了?!

李春芳很不理解,大家都是大明的臣子,憑什麼要支持自己的時候,這幫傢伙就漫天要價!?

真的當老實人是好欺負的嗎?

首先就是皇室。

張居正逼迫兩宮太后撤去垂簾,讓皇室不再聽政,陳太后對於政務並沒有太大的興趣,但是李太后就不一樣了。

也許是李家的慫恿,又或者是萬曆皇帝是李太后的兒子,李太后想要給兒子看着家產。

皇室也是支持李春芳擔任中書丞相的,但是要求以後中書省的政令,都要送到宮內審閱。

在張居正執政的時候,幾乎已經將皇權掌握在了手裡。

中書省的公文,效力等同於皇帝的詔書,甚至要比皇帝的詔書還管用。

這算是張居正執政的最大政治成果,就是將皇權從整個行政體系中排除出去,徹底改變了嘉靖朝皇帝利用權術控制朝廷的格局。

現在李太后索要奏章的批駁權,等於要將最終的裁決權從中書省拿走,這是李春芳本能反對的。

他要繼承的是張居正的中書丞相位置,而不是徐階高拱的內閣首輔的位置。

如果皇室依然掌握批駁權,那不等於中書省又變成了內閣了嗎?

但是李春芳又和張居正不同,他沒有張居正的威望,而且手上也沒有武裝力量。

當年張居正上臺,是皇室求着他上臺的,因爲公車上書的事情,京師朝廷喪失了權威。

那時候張居正王者歸來,皇室幾乎沒有任何抵抗的餘地。

但是李春芳的情況就不同了,他必須要有皇室的支持,才能坐穩這個中書丞相的位置。

李春芳明白這一點,但是如果他妥協,那就要在所有士大夫面前丟了威望。

將批駁權從皇室手裡搶過來,是張居正最大的政治遺產,如果李春芳這麼放棄了,就被認爲是整個文官階層的叛徒。

皇室的壓力在這個,而羣臣也對李春芳步步緊逼。

張居正執政的時候,他是中書丞相,大權獨攬,羣臣都是被張居正鞭策驅使的。

如今廢除考成法的呼聲很高,另外一股呼聲就是恢復大明傳統的羣相制度。

中書省不僅僅有中書丞相,還應該分設中書令,用來分擔丞相的“公務”,其實就是更多的大臣想要分享中書省的權利。

對於這一點李春芳倒是能夠妥協,以他的能力也無法和張居正一樣,什麼事情都事必躬親,每件事都能自己處理。

李春芳自己就是從禮部升上來的,人事、財政、軍事,他都沒有經驗,所以中書省增設中書令,也是大勢所趨。

廢除考成法,這也是李春芳反對張居正,團結文官的旗幟,他既然要執政了,自然要兌現自己的政治諾言。

至於廢除考成法,會不會讓剛剛有些起色的吏治重新墮落下去。

李春芳只能先上臺再說,哪裡還能考慮那麼多。

最後就是地方督撫們了。

和河南巡撫陳以勤接觸後,陳以勤對於支持李春芳只有一個訴求,那就是要求陳以勤也加六部尚書這類大臣的銜。

陳以勤總結自己和李成樑競爭中,總是落於下風的原因,就是他的職權不如李成樑。

李成樑是新軍大臣,擁有任免山東官吏的權利,等於是封疆大吏。

而陳以勤這個河南巡撫,無法任免河南的官吏。

之前是用張居正的考成法威懾河南上下,如今考成法被廢是大勢所趨,那陳以勤自然伸手要地方上的人事權。

對於這個,李春芳也很糾結。

如今各省的地方財政幾乎是獨立,而各省新軍等於在軍事上也半獨立。

朝廷的權威,一方面在於先進武器和彈藥補給,都要依靠京師附近的新式工坊提供,第二就是朝廷對於地方人事的任免權利。

如果地方人事權再丟了,那就真的是地方割據。

光是一個山東的李成樑,就足以讓人頭大,再加一個河南?

但是李春芳沒有陳以勤的支持,也很難坐穩中書丞相的位置。

他只能再一次的妥協了。

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185章 去月港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430章 鐵路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193章 將鑄新錢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013章 開荒忙,煎人壽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185章 去月港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674章 夜航船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78章 銃炮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532章 女真叛亂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635章 軍功章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682章 最後一戰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491章 橡膠樹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591章 千年變局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185章 去月港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173章 案首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149章 主動出擊的計劃(中午十二點加更)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77章 三江感言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069章 縣令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462章 戚虎下山
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185章 去月港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430章 鐵路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193章 將鑄新錢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013章 開荒忙,煎人壽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185章 去月港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674章 夜航船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78章 銃炮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532章 女真叛亂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635章 軍功章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682章 最後一戰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491章 橡膠樹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591章 千年變局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185章 去月港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173章 案首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149章 主動出擊的計劃(中午十二點加更)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77章 三江感言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069章 縣令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462章 戚虎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