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意氣風發關雲長

當吳衛和龐林護送着諸葛亮登上渡江的車船,諸葛亮眺望着湍急往東而流的江水,心思一片複雜,他心知,此次南下,怕是有生之年,再難北返。

“算算時辰,午時之際,關將軍應當率軍行至襄陽了罷。”諸葛亮一手輕搖着羽毛扇,他此行南下,走了劉備攻打豫州各地的腳程,途中因戰亂沿着江東軍進兵的古道走了一遭,讓他看到了雄壯無比的江東軍陣,也讓他看到了江東軍兩員上將,甘寧和徐晃。

諸葛亮心中對此二人暗自估量,“甘興霸可爲破敵襲營之先鋒,徐晃可爲偏師主將。”

他與故交好友龐士元初次在江夏太守府相見,他二人不過暢談一夜,共飲一樽,便匆匆辭別。

南下,諸葛亮不知自己的未來如何,他只知,此去秣陵,定當先與那吳侯會晤,那人爲何便能算到自己所在,派出軍士看守了自己數年之久,自己那兩位手足會同叔父,都在他帳下,卻不知,即便無人看守他,他也不忍舍他們而去。

諸葛亮想到了那日三顧茅廬的劉皇叔,那人或許是他心中嚮往的主公罷,只可惜……這一世,怕是無法在他帳下爲吏。

——

也就在他心緒亂成一團之際,襄陽的古道上,駛來數百精騎,後隊的馬步軍,被關羽留給副將關平統帥,他身側跟着爲他平日捧刀的周倉,一手撫須,立馬於十裡亭外。

遠遠地,他便看到一騎快馬行至近前,“來人可是關將軍?”

“正是關某。”關羽頷首笑道。

“劉刺史已命吾等在此等候多時,將軍請隨吾等來罷,此刻襄陽上下,期盼劉皇叔舊矣,如今刺史正率荊州文武,於城門外等候,還請將軍入城。”

關羽跟着接應的官員行至城門前一里外,他突然下令駐馬不前。

“將軍爲何不進?”

關羽不答,卻是他見城上兵卒不少,仍有背弓挎箭之士,心中也多了幾分謹慎。

“荊州刺史劉琮,替亡父拜見劉皇叔,不知皇叔可曾前來?”遠處,大隊文武官員行至近前,步行於前一人,卻正是新任荊州刺史劉琮。

“吾兄長公務繁忙,命關某前來。”關羽翻身下馬,將手中長刀遞給周倉,朝着劉琮回禮一輯,“末將關羽,拜見劉使君。”

“關將軍勇武之名,吾早有耳聞,今日一見,果真雄壯。”劉琮迎着關羽這不怒而威的目光,心中略微發顫,卻是怒氣保持笑容答道。

不多時,劉琮爲關羽引見身後的荊州文武。

關羽着重看了一眼蒯良、蒯越二人,又看了一眼劉先、韓嵩、王粲之輩,“爲何未見文聘、霍峻二位將軍?”

關羽此行之前,軍師便交代,讓他在文臣之中,多注意蒯氏兄弟,武將之中,荊州軍中,唯此二人有勇有謀。

“回稟關將軍,文聘將軍如今尚且駐守江陵,與江東軍交戰,而霍峻將軍,已移師宜城駐守。”

關羽微微頷首,聽到身後腳步聲傳來,便看到關平已引大隊步卒行至近前。

“還請將軍入城。”這已是劉琮的第二請。

關羽朝他回禮一輯,肅然伸出一手向前,“劉使君請。”

“請。”

入得刺史府,關羽推託之後,坐在右下首,“關某此來,一是應刺史之邀,二是奉兄長之命,不過,吾部兵馬僅有五千之衆,大隊士卒尚有吾主麾下衆將統帥與曹操在中原之地鏖戰,不能調動,若要抵擋江東之兵來犯,當藉助刺史大人麾下精兵強將爾。”

“吾聽聞皇叔已上表天子,加封將軍爲漢壽亭侯?”

關羽聞言撫須頷首,“正是如此。”

“請將軍督荊州軍事,抵禦江東之兵。”劉琮連忙起身道。

關羽沉吟片刻,便看到對面的別駕劉先率先起身,“還請關將軍莫要推辭,將軍溫酒斬華雄,虎牢關外勇鬥呂布,乃當世名將爾,那江東軍中悍勇無數,唯將軍之勇,方能擋之。”

“關將軍若缺糧草軍械,吾等皆可從荊州各地爲將軍徵集,數日之內必可供應將軍所部之需。”

關羽一手撫須,“敢問刺史,江東軍此來有多少兵馬?”

劉琮目光看向蒯越,後者迎着他的目光出列,朝着關羽一輯:“江夏龐統所部,兵馬兩萬餘衆,有徐晃、甘寧、趙雲、張允所部,南郡呂蒙帳下,有江東水師周泰、蔣欽之兵,亦有魏延、黃忠之兵,兵馬應在五萬之衆,若兩路逼近吾襄陽,即便有文聘將軍牽制,霍峻將軍鎮守之宜城,亦當有五萬精銳圍城。”

關羽沉吟頃刻,“敢問刺史,這荊州還有多少兵馬?”

劉琮嘆了口氣,“不瞞將軍,除房陵郡鎮守之兵,吾襄陽、章陵、南郡之地,除卻文聘將軍的一萬五千精兵,僅剩不足兩萬之衆。”

關羽眯着眼,“吾須就地徵召至五萬兵馬,方能與江東軍一戰。”

韓嵩面色微變,“關將軍,那江東軍來勢洶洶,且連戰連捷,士氣正盛,不日必將兵臨城下,吾軍即便徵召軍士,怕也的訓練三五月之久方可上陣廝殺,那江東軍豈能等吾等三五月?”

關羽眯着眼,“章陵如今既已失守,此幾路兵馬便可越過宜城直撲襄陽,吾欲率軍奪回章陵,便需兵力圍城。”

言及於此,他看了一眼蒯良,“若是荊州力有不逮,吾大可傳書兄長,調來老營兵馬,不過,這錢糧軍械……”

這時,荊州一衆文武方纔恍然大悟,關羽此人不太適合這些彎彎繞繞,繞了一大圈,竟是想討要糧草軍械。

“此事易爾,只要關將軍能擊退江東之兵,吾即刻調撥汝十萬石糧草。”劉琮大手一揮,豪氣如雲,他有着劉表多年存留下來的繼續,還有荊州幾大士族作爲依靠,眼前形勢,他缺兵少將,無可用之將能解荊州之圍,卻唯獨不缺錢糧。

“如此,糧草大可運往蔡陽前線,吾即日便可出兵,迎戰龐統。”關羽一手撫須,心中不禁有些自得。他關雲長,如今亦要統帥數萬之兵,於沙場與江東一戰。

遙想當年淮南之戰時,他兄弟三人麾下不過數千悍卒,江東軍數萬之衆,便是縱橫天下的曹孟德,亦不敢拭其鋒芒。

那時,他兄弟三人,如同破落戶一般,無處爲家,心中着實有些羨慕。

第三百八十七章 困於大澤鄉第九十九章 陳宮的失望第四百八十八章 華佗:我只有三集戲份?第四百零三章 開疆拓土者,賞金封侯第四百三十四章 諸葛灌湯包第兩百六十九章 擢驃騎將軍第四百五十二章 諸葛亮發明系列第一百九十一章 狼潮,重騎戰術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雲和關羽第五百六十六章 登基第四百一十二章 哀牢侯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一百七十六章 萬馬衝陣,三丈槍林第三十二章 梟首示衆第一百四十七章 甘寧歸吳做先鋒(第六更,求首訂)第七十八章 軍用沙盤第三十八章 周泰戰孫策第五百三十七章 晉陽之變第一百八十五章 阿瞞頭風犯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勸降第一百五十九章 張飛VS太史慈第五百六十六章 登基第兩百四十一章 遭遇水戰第兩百六十一章 大興土木,修建馳道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北之戰——趙雲拜營第三十二章 梟首示衆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中呂布第一百六十一章 子龍離營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三百零六章 屏風題名第一百九十一章 狼潮,重騎戰術第一百一十一章 皖縣雙姝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敗一陣,吾再相勸第一百三十八章 劉玄德兵至第兩百八十三章 李通敗走第四百七十五章 曹操:頭疼欲裂第兩百七十二章 大喬如露,小喬如水第九章 喜怒交加的劉繇第九十六章 截殺,溫候之女第五百五十八章 吾許褚從未想過要逃第兩百五十八章 問罪堂前第三百三十一章 逢戰料敵於先第兩百四十八章 千帆過江,片舟不存第兩百一十五章 長沙張氏第四十三章 秘密武器——投石車第四十八章 周瑜連環計第五百四十六章 難道我張郃是來收屍的?第三百二十章 郭嘉:扶我起來第五百零六章 魯肅殉國第兩百二十六章 壯士斷腕第四百四十七章 路招和繁欽第一百四十四章 甘寧VS徐晃(三更求首訂)第兩百三十九章 黃祖絕江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兩百二十五章 零陵太守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純甘爲誘餌第五十七章 五月,返程第兩百八十三章 李通敗走第四百九十一章 孫劉會晤第七十一章 各方來使第一百八十四章 水師退夏侯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街一個劉,南門一個劉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諫第一百八十三章 曹仁之死第五百零二章 侯選與楊秋的抉擇第一百七十六章 萬馬衝陣,三丈槍林第三百九十五章 繼續往南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淹下邳第一百零八章 徐庶VS劉曄第兩百一十八章 毛太守,有禮了第三百四十章 萬人敵——張飛第一百零七章 棄守皖縣第四百九十章 自此行醫不入北魏第一章 江東劉子興第兩百七十六章 陸遜新官上任的一天第三百三十七章 督師一軍第四百零六章 河北上將文丑第二十九章 罪不容恕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三十二章 梟首示衆第四百二十六章 驛卒張任第兩百八十九章 當陽長阪坡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一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戰——喬氏長女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石灘殺夏侯第四百零六章 河北上將文丑第兩百九十六章 諸葛夜入襄陽第一百四十章 尋陽,大將之爭第兩百三十七章 龍驍營趙雲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師之外的任務第一百零七章 棄守皖縣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純甘爲誘餌第一百一十九章 孫呂不約而盟第四百七十四章 福侯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局第四百七十一章 逃竄的曹彰第兩百三十二章 劉奇勸黃忠第四百一十八章 周瑜敗李嚴
第三百八十七章 困於大澤鄉第九十九章 陳宮的失望第四百八十八章 華佗:我只有三集戲份?第四百零三章 開疆拓土者,賞金封侯第四百三十四章 諸葛灌湯包第兩百六十九章 擢驃騎將軍第四百五十二章 諸葛亮發明系列第一百九十一章 狼潮,重騎戰術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雲和關羽第五百六十六章 登基第四百一十二章 哀牢侯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一百七十六章 萬馬衝陣,三丈槍林第三十二章 梟首示衆第一百四十七章 甘寧歸吳做先鋒(第六更,求首訂)第七十八章 軍用沙盤第三十八章 周泰戰孫策第五百三十七章 晉陽之變第一百八十五章 阿瞞頭風犯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勸降第一百五十九章 張飛VS太史慈第五百六十六章 登基第兩百四十一章 遭遇水戰第兩百六十一章 大興土木,修建馳道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北之戰——趙雲拜營第三十二章 梟首示衆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中呂布第一百六十一章 子龍離營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三百零六章 屏風題名第一百九十一章 狼潮,重騎戰術第一百一十一章 皖縣雙姝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敗一陣,吾再相勸第一百三十八章 劉玄德兵至第兩百八十三章 李通敗走第四百七十五章 曹操:頭疼欲裂第兩百七十二章 大喬如露,小喬如水第九章 喜怒交加的劉繇第九十六章 截殺,溫候之女第五百五十八章 吾許褚從未想過要逃第兩百五十八章 問罪堂前第三百三十一章 逢戰料敵於先第兩百四十八章 千帆過江,片舟不存第兩百一十五章 長沙張氏第四十三章 秘密武器——投石車第四十八章 周瑜連環計第五百四十六章 難道我張郃是來收屍的?第三百二十章 郭嘉:扶我起來第五百零六章 魯肅殉國第兩百二十六章 壯士斷腕第四百四十七章 路招和繁欽第一百四十四章 甘寧VS徐晃(三更求首訂)第兩百三十九章 黃祖絕江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兩百二十五章 零陵太守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純甘爲誘餌第五十七章 五月,返程第兩百八十三章 李通敗走第四百九十一章 孫劉會晤第七十一章 各方來使第一百八十四章 水師退夏侯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街一個劉,南門一個劉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諫第一百八十三章 曹仁之死第五百零二章 侯選與楊秋的抉擇第一百七十六章 萬馬衝陣,三丈槍林第三百九十五章 繼續往南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淹下邳第一百零八章 徐庶VS劉曄第兩百一十八章 毛太守,有禮了第三百四十章 萬人敵——張飛第一百零七章 棄守皖縣第四百九十章 自此行醫不入北魏第一章 江東劉子興第兩百七十六章 陸遜新官上任的一天第三百三十七章 督師一軍第四百零六章 河北上將文丑第二十九章 罪不容恕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三十二章 梟首示衆第四百二十六章 驛卒張任第兩百八十九章 當陽長阪坡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一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戰——喬氏長女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石灘殺夏侯第四百零六章 河北上將文丑第兩百九十六章 諸葛夜入襄陽第一百四十章 尋陽,大將之爭第兩百三十七章 龍驍營趙雲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師之外的任務第一百零七章 棄守皖縣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純甘爲誘餌第一百一十九章 孫呂不約而盟第四百七十四章 福侯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局第四百七十一章 逃竄的曹彰第兩百三十二章 劉奇勸黃忠第四百一十八章 周瑜敗李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