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恐怖的建城速度

自從走上反抗遼帝暴政的路,喬峰帶領着趙孝錫組織的密營騎兵,還有陸續逃往出來的遼人。在西夏、回鶻與大遼三國接壤的地方,算是徹底的站穩了腳根。

如今以喬峰爲首,所組成的一個大型部落,讓疲於奔命的遼帝有心剷除,卻也不敢隨意動兵。原因很簡單,喬峰手下的騎兵都是精銳,跟遼帝也算有深仇大恨。

更重要的,叛亂未能被斬殺的皇叔之子,如今在遼國西北紮根了下來。如果遼帝想剿滅這些反叛勢力,就會動搖他在中京跟上京的統治。

面對這種情況,遼帝最終做出了休兵罷戰的決定。不再重兵圍剿,這些逃亡到偏僻西北部的叛軍。更多將精力,放在整理本國軍備的事情上。

當然,讓遼帝放下圍剿的很大原因,還是他們感受到了大宋的威脅。誰都清楚,以燕雲十六州建立起來的大遼,失去這些地盤會造成多大的麻煩。

加上女真部落的異軍崛起,這種情況下,反倒讓大遼進行了一個平和期。處於三面威脅的大遼,如今日子並不好過。好在對於戰爭,那方勢力下的百姓都不喜歡。

當上了反叛軍的大將軍,喬峰拒絕了遼帝的招降,也拒絕了那位叛軍王子的招攬。而且更令趙孝錫覺得有意思的是,支持耶律齊的土狼部落,最終也跟叛軍混到了一起。

以至目前被定爲遼國太子的耶律圖,對這些舉族逃亡的傢伙,也是恨之入骨。可面對如此緊張的國內形勢,他不得不放下仇怨,爲接掌遼國做準備。

至於原本想動兵的大宋,也因爲高太后的殯天,不得不中止軍事行動。加上北方即將進入冬季,不適合出兵,邊境緊張了一段時間又安靜了下來。

而被趙孝錫破壞的西夏和親之事,隨着遼國將注意力轉移到大宋身上。他們也終於得到,他們最想要的穩定時期,繼續埋頭復興着國內的實力。

總之,看似戰雲密佈的幾國,隨着冬季的到來,跟一連串的變故。又漸漸的平靜了下來,而大宋邊軍也開始,進行了例行的靖邊行動。

只是不論大遼還是西夏,在這種情況下,都不會輕易派兵闖進大宋。這也意味着,大宋邊關的軍民,今年可以過個消停年,不用擔心狼煙四起的場面發生。

相比宋遼跟西夏的局勢,如今有點不消停的,也只有吐蕃方面。只是面對吐蕃的襲擾,大宋跟大理合力,他們也翻不起什麼浪花來,反倒要小心得不償失。

儘管身處這大海之上,讓趙孝錫收到情報的速度,要比以前延後一些。可趙孝錫清楚,走出京城的那刻開始,不光他要蟄伏一段時間,他的情報機關也一樣。

相比北方開始氣溫驟降,身處琉球島的趙孝錫,爲了修築新城卻熱火朝天。有了這些女人的到來,趙孝錫的幹勁十足,希望給她們一個安全的環境。

這段時間,有了段正淳的到來,趙顥也算有了消遣。沒事帶着這位鎮南王,去海邊釣釣魚,不時帶上一批人馬,去附近的山林裡狩獵,這日子過的倒逍遙。

至於木婉清這些女人,最近同樣過的很逍遙,每天陪着那些婆婆老媽,在這個基地轉着。除了晚上,衆人期待着趙孝錫的迴歸,這生活也不至太過無聊。

或許是難得出來一次,加之最近不時有新鮮事發生,女孩們的注意力,也轉移到收集一些新鮮物件的事情上。每次有船來,都少不了過去淘置一番東西。

而這個時候,由工部主事姜大石負責的新城選址,正式進入了開工的階段。那些從三佛爪哇,抓跟販賣而來的奴隸,正在努力將條石跟樹木,往修城的地方運去。

對於這些奴隸而言,他們也覺得這裡的生活,似乎不是相象中那樣苦。只要努力幹活,就能吃着對他們而言,如同山珍海味般的食物。

看着漸漸挖掘出來的新城地基,段正淳等人也期待着,這座新城落成之時,到底會何等的壯觀。對於新城中心的城主府,他們更是充滿了期待。

而由商部主導的貿易,同樣讓居住在大宋沿海的海商們欣喜若狂。只要趙孝錫所需要的物資,這些海商都會收購而來,轉身賣給骷髏海盜團賺取利潤。

這種足不出戶,就能賺取大把銀子的好事,無疑讓海商們也高興不己。巴不得,趙孝錫這種看上去,有點敗家的行爲越多越好。

唯有一些膽大的海商,得知新城落成後,城裡會開設方便海商們交易的商鋪。誰都清楚,未來的新南城肯定商機無限,紛紛打着新貨的名頭,來島上查看情況。

在這種全島都沉浸於忙碌的狀態中,移民們也收穫了他們今年的糧食。看着米糧入庫,老百姓也顯得很高興。有了糧食,就意味着有了一切。

更何況,隨着島上的基建工程增多,以往只能坐在家裡吃閒糧的他們。也能在島上找到工作,賺取一些錢財幫家裡改善一下條件,這無形中也拉動了島上的商品流通。

做爲城主的趙孝錫,此刻卻跟水泥廠的工廠,看着那些新燒製出來的水泥,伴上沙石之後。看着不久之後,終於堅硬如石的水泥塊,水泥廠的工人也非常高興。

看着水泥終於成功生產出來,趙孝錫很豪爽的道:“福叔,等下給廠裡的工人,每人發上二兩賞錢。工頭跟主事,各賞十兩跟五十兩。晚上再殺頭豬,給大家加加餐!”

聽到這話,主事跟工頭自然欣喜,那些工人當然更加欣喜。可這個時候,趙孝錫卻大聲道:“諸位,水泥的產量多少,決定着我們修築新城的速度。

現在磚廠生產出來的牆磚,已經堆滿了新城的地基之上。有了這些水泥,相信我們的第一座城,不久後就能出現在你們面前。所以,諸位還在加把勁,多生產些水泥來啊!”

一同前來的工部主事姜大石,也清楚有了這種水泥,泥匠們修建城牆的速度,會無比的速度。而且姜大石也終於明白,爲何趙孝錫會說,他繪製的新城太小家子氣。

這種水泥的出現,勢必將改變泥匠們的方式。以往修城牆靠人力的方式,也將大大的改變。而這些生產出來的水泥,第二天就出現在新城的建築工地上。

看着這種用水泥粘合,不斷疊加累積的城牆,最近經常來這裡閒逛的段正淳。非常好奇的道:“賢婿,你這城牆這樣修,怕是經不起風雨沖刷吧?”

面對段正淳的不解,趙孝錫笑着道:“伯父,你放心,這是我修建的第一座城池,我豈會不知道它的重要性。現在你覺得,這城牆不牢固,可明天你來看看就知道了。”

果不其然,帶着一頭霧水回到城主府的段正淳。第二天再來到工地的時候,看到那些工匠,已經將城牆修建的一人高,這速度簡單聞所未聞啊!

可當趙孝錫,帶他來到一幢昨天修建好的城牆邊,讓他試着推了一下。這些看上去,只是簡單疊加上去的城牆,卻發現紋絲不動,那怕用盡全力也一樣。

直到這時,趙孝錫才笑着道:“伯父,這種充當粘合的泥土,是我專門讓人燒製出來的。剛粘上去的時候,確實不怎麼緊。可只要過上一天,這些粘合在一起的城牆就牢不可破。

可以說,有了這種地方,只要有足夠的財料。這幢城牆,最多半月就能修建完成。等到城牆修建完畢,我們就能開始修建內城。

如果不是繼續過年的時間不長,說不定我們都能在新城過年。不過,看這進度,只要財料供應的上。過完年,要不了多久你就能看到,一座新城撥地而起。”

確實,有了水泥這種東西在,修建城牆變得很簡單。只要有人將財料準備好,工匠只需要不斷的將其疊加上去就行。這樣輕鬆的築城速度,也難怪段正淳等人會驚訝。

可趙孝錫清楚,這座奇蹟之城,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從這座島上,不斷出現的新東西,會徹底改變很多大宋人的固有知識。畢竟,爲這天他準備了很久!

天高皇帝遠,來到這裡的趙孝錫,終於不用顧及什麼驚世駭俗。只要他能想到的東西,這個時代又能生產出來,他都不再藏着全部放手生產。

在新組建的工廠裡面,還有一家琉璃廠。那些後世由歐洲人,帶到華夏來的東西,趙孝錫也打算將其生產出來。用來賺取財富,支持他不斷的擴張腳步。

甚至在將來修建的城主府,他也將用這種琉璃裝飾。那怕到了傍晚,也不用擔心那些窗戶,被蒙上了紙張而顯得特別昏暗。

總之,這是他修建的第一座新城,等到他去瓊州上任。他會在瓊州也修建一座城,讓那些生活在內陸的人知道。瓊州是個海外福地,而不是想象中的蠻荒之地。

有了這兩塊基地,他就能慢慢滲透進沿海的各大城市。最終憑藉這些基石,實現重返中原的戰略。到那時,任何阻礙他野心的人,都將被碾壓殞命!rs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第二百五十一章 三問玄慈第五十章 給皇帝的回禮第二百一十四章 珍瓏棋局第五十二章 攜美至江南第一百八十八章 坦露真實身份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面合圍第五十四章 海上實彈測試第四十九章 少林絕技PK第四十五章 喜上加喜第一百三十章 夜幕下的殺戮第二百三十八章 解生死符的條件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坡攻防戰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難逃第五十七章 王子配公主第七十六章 釜底抽薪的條件第六十三章 茶樓約見第十二章 侍女的命運第五章 再不走,就走不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切爲打贏第十九章 戰爭不是兒戲第一百零五章 鐵血亦有柔情第五十二章 改變,教育先行!第四十五章 不省心的段王爺第二百七十六章 夜宿平原第二百四十九章 多說無用,戰!第六十九章 連夜抓捕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回城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征的意義第十三章 御花園中吃狗肉第二百二十五章 癡情師姐妹第六十二章 搶錢與送錢第六十七章 殺雞用牛刀第三百一十五章 姐妹起爭執第三十章 皇帝的反省第一百七十九章 做客萬劫谷第五十六章 不普通的煙雨樓第八十二章 謠言四起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義爲先第一百五十八章 移民天下的計劃第九章 去河裡洗嘴巴第四十三章 艱難的選擇第八十一章 兄弟各有算計第一百八十四章 阿紫的小盤算第一百九十五章 騎軍大選兵第十四章 兄弟情祖孫意第一百零二章 喜憂兩重天第六章 裝傻充愣謀封地第八十四章 靡爛的兵曹司第七十八章 夜航突襲第二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第一百五十一章 戰馬的重要性第三百零五章 驛站外的殺手第三章 久別重逢敘親情第三十六章 美人同行大理第九十五章 復國之策 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禁軍VS騎軍第一百三十二章 慕容復的突襲第二百零四章 抓個現形第一百八十五章 離家出走的郡主第一百五十章 打錯算盤的完顏第一百五十二章 以血鑄軍魂第一百三十三章 啥招都不好使第三十九章 聰慧的木婉清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返大理國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醬油的劍神第二百五十九章 武林大會〔七〕第一百零七章 無懼流言蜚語第二百六十三章 癡情王語嫣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亂之徵兆第七十一章 太宗祖訓第一百六十章 決死突圍第二百一十九章 勸大惡人出家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帝名、江湖傳第三百三十三章 求仇人幫忙第三百二十章 誰是幕後真兇第一百零一章 丐幫麻煩至第六十六章 山賊夜襲城第一百九十八章 有**終成眷屬第十九章 中轉香灣島第三百三十五章 拓跋玉的感嘆第九章 去河裡洗嘴巴第二百三十五章 攻擊受阻第五十二章 改變,教育先行!第八十七章 宣戰李朝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聽話的後果第二十章 離京踏征途第一百零九章 國之根基第七十九章 王爺駕臨嶽府第二章 家門前動武第三百零四章 強塞的燙手山芋第八章 蛟龍入海待風起第二百六十四章 人至賤則無敵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也有童真第六十八章 前李朝的敵意第一百九十二章 朝廷顏面何在第二百五十九章 武林大會〔七〕第二十一章 雁門關外的伏殺第八十三章 一切爲了打贏第九十六章 攻擊接連受挫第一百八十章 人生悲喜劇
第二百五十一章 三問玄慈第五十章 給皇帝的回禮第二百一十四章 珍瓏棋局第五十二章 攜美至江南第一百八十八章 坦露真實身份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面合圍第五十四章 海上實彈測試第四十九章 少林絕技PK第四十五章 喜上加喜第一百三十章 夜幕下的殺戮第二百三十八章 解生死符的條件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坡攻防戰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難逃第五十七章 王子配公主第七十六章 釜底抽薪的條件第六十三章 茶樓約見第十二章 侍女的命運第五章 再不走,就走不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切爲打贏第十九章 戰爭不是兒戲第一百零五章 鐵血亦有柔情第五十二章 改變,教育先行!第四十五章 不省心的段王爺第二百七十六章 夜宿平原第二百四十九章 多說無用,戰!第六十九章 連夜抓捕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回城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征的意義第十三章 御花園中吃狗肉第二百二十五章 癡情師姐妹第六十二章 搶錢與送錢第六十七章 殺雞用牛刀第三百一十五章 姐妹起爭執第三十章 皇帝的反省第一百七十九章 做客萬劫谷第五十六章 不普通的煙雨樓第八十二章 謠言四起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義爲先第一百五十八章 移民天下的計劃第九章 去河裡洗嘴巴第四十三章 艱難的選擇第八十一章 兄弟各有算計第一百八十四章 阿紫的小盤算第一百九十五章 騎軍大選兵第十四章 兄弟情祖孫意第一百零二章 喜憂兩重天第六章 裝傻充愣謀封地第八十四章 靡爛的兵曹司第七十八章 夜航突襲第二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第一百五十一章 戰馬的重要性第三百零五章 驛站外的殺手第三章 久別重逢敘親情第三十六章 美人同行大理第九十五章 復國之策 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禁軍VS騎軍第一百三十二章 慕容復的突襲第二百零四章 抓個現形第一百八十五章 離家出走的郡主第一百五十章 打錯算盤的完顏第一百五十二章 以血鑄軍魂第一百三十三章 啥招都不好使第三十九章 聰慧的木婉清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返大理國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醬油的劍神第二百五十九章 武林大會〔七〕第一百零七章 無懼流言蜚語第二百六十三章 癡情王語嫣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亂之徵兆第七十一章 太宗祖訓第一百六十章 決死突圍第二百一十九章 勸大惡人出家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帝名、江湖傳第三百三十三章 求仇人幫忙第三百二十章 誰是幕後真兇第一百零一章 丐幫麻煩至第六十六章 山賊夜襲城第一百九十八章 有**終成眷屬第十九章 中轉香灣島第三百三十五章 拓跋玉的感嘆第九章 去河裡洗嘴巴第二百三十五章 攻擊受阻第五十二章 改變,教育先行!第八十七章 宣戰李朝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聽話的後果第二十章 離京踏征途第一百零九章 國之根基第七十九章 王爺駕臨嶽府第二章 家門前動武第三百零四章 強塞的燙手山芋第八章 蛟龍入海待風起第二百六十四章 人至賤則無敵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也有童真第六十八章 前李朝的敵意第一百九十二章 朝廷顏面何在第二百五十九章 武林大會〔七〕第二十一章 雁門關外的伏殺第八十三章 一切爲了打贏第九十六章 攻擊接連受挫第一百八十章 人生悲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