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四七 遠報

情況比張問想象得還要糟糕,一支衣甲軍械混亂的軍隊,卻派系林立,中下層更加混亂,有的士兵居然不知道自己究竟應該直接聽命於誰,在“軍令大如山”的軍隊裡,他們的情況簡直難以置信。張問看到這樣一幅景象之後,信心頓失,完全沒有了戰心。

實際上張問已經沮喪到了極點,這是一支比明朝府兵更爛的軍隊;以前張問認爲地方府兵根本就無法在戰陣上使用,而現在擺在他面前的這支人馬,完全就是烏合之衆。整頓一支軍隊不是三五幾天半個月就有成效的,何況張問根本沒有決斷之權,所以張問不認爲跟着一羣人去送死很有意思。

每天日落的時候,張問都會站在帳篷外面,久久望着北方。他第一次感覺,那些瓊臺高闕正離自己越來越遠、那些雄關要塞也漸漸遠去。他就像張騫在遙遠的西域東望長安,傷感孤單……張騫有信念,而張問是絕望。

張問生病了,他渾身燙得幾乎可以熟雞蛋。異地他鄉沒有讓他水土不服,死裡逃生沒有讓他垮掉,但是在這裡,失去希望讓他徹底沉淪。

他吃不下東西,每天除了喝藥,就是喝許多熱水,照顧他的人說風熱多喝熱水有好處。張問被迫不斷地灌水,灌得他身上發虛。終於又有人灌他水時,張問忍不住說道:“能不能在水裡加點鹽?沒鹽我受不了。”

“好,你等等,我馬上叫人給你加鹽。”一個女人的聲音說。

平時照顧張問的是一個後生,這時候變成了個女人,張問便歪過頭去看,一看是韓阿妹,張問慢騰騰地坐起來,說道:“身上沒什麼勁,對聖姑有失禮之處請見諒。”

“你現在都病成這樣了,還客套什麼?”韓阿妹伸出手想摸張問的額頭,她伸了一下手,卻縮了回去。她又說道:“你怎麼病得這麼重,是不是被子薄了,還是吃的東西不習慣?”

張問搖搖頭道:“可能是水土不服身體熬不住,養養就沒事了。”

這時帳外走進來一個人,就是照顧張問那個後生,他拿來了一包鹽巴,倒了一些在杯子裡,然後端杯子過來讓張問喝水。張問喝了一口,問道:“現在什麼時候了?”

韓阿妹想了想道:“太陽都快下山了,差不多酉時吧。”

“你扶我起來。”張問指着那個小夥道,“成天睡着人都睡得發昏。”

韓阿妹沒有阻止張問,只是說道:“你要好生養病,儘快養好了,這裡上下萬餘人都指靠着你啊。”

張問心道靠我也沒用,你們去地裡把戚爺爺挖出來救活也沒用,他口上卻不敢這麼打擊他們,只說道:“上次我在韓教主面前說的那些建議,我也沒辦法逐條親自去•操作,還得靠穆將軍等將軍去辦,整頓行伍、整頓軍紀,沒有軍紀不能令出即行,再好的布呈方略都沒有用……”

在那個侍從的幫助下,張問軟綿綿地下了牀,他扶着侍從的胳膊,走到門口眺望遠方,呼吸幾口新鮮空氣,其實他什麼也看不見,除了重山疊壘。只是張問彷彿形成了習慣一樣,總覺得看看北邊心裡就會舒服一點,多少有點念想。

他想讓這些人放了自己,但是很明顯這是不可能的,在道路如這樣崎嶇的丘陵山地,跑也跑不了多遠,何況大軍駐紮之地,方圓之內哪裡一點哨探都沒有呢。

韓阿妹突然問道:“張問,你在看什麼?別告訴我你在看夕陽,夕陽在那邊。”

“我有點想念京師了,我的老家在那裡,而且京師是皇城。”張問喃喃地說道。

韓阿妹好言寬慰了幾句,她低頭想了一會,說道:“昨天我們收到了一個關於京師的消息,朝廷裡原首輔大臣葉向高在西市被斬首了。”

“什麼?”張問吃了一驚,他瞪圓了雙目,死死盯着韓阿妹,額頭上一冷,溼漉漉的汗水被涼風一吹涼颼颼的,“你……你剛纔說什麼?”

韓阿妹對於張問有這麼大反應也出乎意料,她又重複一遍:“葉向高以叛國罪被明朝廷會審判以斬刑,閹黨成員顧秉廉出任首輔。張問你別急,你應該慶幸纔對,雖說葉向高並不是你害死的,但是正是你捅了葉楓的馬蜂窩才導致了這次朝廷裡的傾軋,所以葉向高的死和你也有關係;葉向高是葉楓的祖父,現在葉楓肯定恨你入骨,如果你現在還在他的手裡,肯定被他謀害。葉楓現在肯定後悔把你送到萬年樓了,這是你的幸運……”

張問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對着北方大聲哭嚎起來,只是沒有眼淚,看起來像是假的一般,實際上他確實是難受得發慌。

幾個白衣侍衛已經聚到了韓阿妹的身邊,韓阿妹又窘又氣,指着張問道:“快把他拉進帳中!”

張問被人拖進大帳,他猶自伏在地上不願意起來,乾嚎不已。韓阿妹見他的額頭和鼻子都在地上磨破,忍不住怒道:“葉向高是葉楓的祖父,他死了關你什麼事?你爲他哭什麼喪!”

張問哭了許久,哭累了,才說道:“葉楓是葉楓,葉向高是葉向高!我大明自有首輔以來,就有黨爭,但是現在居然到了首輔在任被誅殺的境地!”

韓阿妹怔了怔,她嘆了一口氣說道:“所以朝廷腐朽,你何必再向着他們?好吧,咱們就把葉楓和葉向高分開來看,葉向高是忠臣,現在落個什麼下場?聽線人說他被逮捕之前在午門跪了兩天兩夜,高喊收人心、通言路等語,令人心寒啊!”

安遼民、通言路、清榷稅、收人心。十二字政•治主張,是葉向高畢生堅持的挽救大明王朝的理想。張問想起新天子繼位之初,葉向高重掌內閣,氣宇軒昂、鬚髮飄逸,儀表方正、一身正氣,朗朗而奏,志向高遠,中興王朝志在必得。那個場景彷彿就發生在昨日。

張問掏胸大哭。不到兩年時間,什麼中興的跡象沒有,葉向高魂歸九泉。

張問身體虛弱,一番折騰之後支撐不住,昏了過去。於是他在渾渾噩噩中又不知過了幾天,人整整瘦了一大圈。

等他清醒些了之後,身上的高熱退了,只是沒有勁,他尋思了許久,吃了些稀飯,叫人去喚聖姑韓阿妹。

韓阿妹進帳之後看了一眼旁邊放着的空碗,冷冷道:“我還以爲我花了這麼多心思,弄了個沒用的人回來。哼,你想通了?”

張問慢騰騰地從牀上爬起來說道:“聖姑,我就給你交個實底,你們手裡這支人馬拉出去是送死,誰帶領都是一樣,我沒有辦法。你們在江湖上也有些人脈,我看還是爲自己早作打算爲上……你看我們無怨無仇的,沈小姐又和你們關係很好,你能不能放了我。我已經別無所求,只想和自家女人找個地方躲起來過日子。世道上的事,不是我張問有能力去改變什麼的,與其白乾,不如好好過自己的生活……”

韓阿妹聽了十分震驚,她滿臉怒色,指着張問的鼻子,氣得幾乎說不出話來:“你……你……”

張問道:“我沒有騙你,戰場上拼得是戰力,至少我張問是這麼打的,相差太遠了;朝廷裡的各大黨派皇親國戚,樹大根深,也不是我小小的張問能改變什麼的。這兩者都是一個道理,想改變就是逆天行事,我自問沒那本事。你何必強人所難?”

“你這出爾反爾的小人!當初你在汀州是怎麼答應我的?你……”韓阿妹氣得身體發•顫,想罵更多難聽的話,但是她一時竟然不知道從何罵起。

張問愕然道:“在汀州我只是說試試,你又沒告訴我這裡的人是這麼一副模樣!我反正鐵了心不想當這鳥官了,我現在也不缺過活的銀子,沒事找罪受!小人也罷,大人也好,反正都是一樣。”

韓阿妹氣極反悟,頓時明白了張問的心思,她反而不氣了,她說道:“我知道考進士不容易,你就此離開仕途?”

張問道:“當初我考進士是另有所圖,後來心願完成,又想爲國盡力,現在這國家沒辦法了,也不需要我等盡什麼力,我當官做什麼?我現在有銀子、有地、有女人,我還用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在官場上幹甚?我知道你們會逼我,但是逼我也沒有用,這場戰爭真的沒有辦法,我瞧着你們的糧草也堅持不了多久,一切都結束了,你我都認命吧……”

韓阿妹站起身來,冷冷地說道:“你好好再休息兩天,想明白了再告訴我。”

“我已經想明白了,現在說的都是大實話。”

韓阿妹也不應答,走出了帳篷。

張問被留在帳篷裡,他的病好了之後,飯也吃得下了,身體很快恢復,畢竟人年輕,不是什麼大病的話,能吃下飯很快就能恢復身子骨。但是張問發現了一件十分不妙的事,帳篷門口的侍衛不讓他出去。

不讓出去就不讓出去,張問便在裡邊養着。每頓好吃好喝,可是這樣的日子他堅持了不到一天,就有些忍耐不住了,沒事幹實在是件很痛苦的事。於是張問要求侍衛找幾本書送過來,隨便什麼書,只要印了字就成。

第二天,他們真就送來了一本書。張問一看書名:《福廬靈巖志》,這書是葉向高寫的。他有些納悶,懷疑是韓阿妹故意叫人找的葉向高的書。不過都一樣,張問沒事就拿來翻看消磨時間。

張問很快發現書末有手寫的字,仔細一看,那是被人手寫上去的關於葉向高生平和政•治主張等內容的文字。雖然張問早已瞭解葉向高一生主要都幹了些什麼,但是這時他還是忍不住去重讀了一遍。

這位宰輔之才幾起幾落,完全可以說明他對儒家行爲的信仰:知其不可爲而爲之。實際上他個人當了這麼多年的官,除了得到名聲,沒得到什麼好處。張問細想之下,更加堅信葉楓乾的事,葉向高並不知情。

張問重讀這些東西,自然是感概良多,常常長聲嘆息。

就在這時,門外忽然走進來一個人,張問擡頭一看,又是韓阿妹,便隨口說道:“你把我關在這裡,想要怎麼樣?”

韓阿妹冷笑道:“怎麼樣?張大人,你看到這本書有何感想?”

張問道:“沒什麼感想。”

韓阿妹道:“後面那篇文章是江南一個不知名的士子寫的。我也看了,那人說葉向高臨危受命、所能施展的餘地並不大,他老成持重,總結前朝許多人革新失敗的教訓,最終選擇了十二字主張,但是如此舉措對重症毫無成效,所以沒能成功,現在無數有志之士想要各盡綿薄之力卻沒有機會。而張大人身居高位,有這樣的機會卻這般頹廢,真令人嘆息啊!”

張問默然不語,他在想自己恐怕也不是個閒得住的人,只是面前的情況也太讓人惡寒了,就相當於有人擡了一具已經腐爛的屍體上來,對你說:把它救活。

韓阿妹繼續勸說張問,她知道張問情緒低落心灰意冷,想要激起張問的鬥志,多少幫她們一把。因爲韓阿妹現在也很困難,如果被葉楓打敗,其他的路子也可能會逐漸被剪滅,以後她的日子怎麼過還不知道。

張問終於說道:“我就是想盡點力,也沒機會啊,你們又不放我。”

韓阿妹道:“你幫我們在戰場上打敗葉楓!”

張問攤開手道:“你怎麼就不能面對現實?要我怎麼說你才肯信,我看了你們的軍營之後就明白了:沒辦法!”

韓阿妹道:“我不管有沒有辦法,總之得盡所有努力!我們不好找張大人這樣的人,現在找到了你就得幫我們,不管成不成,你都得試試!”

張問聽罷愣愣地看着韓阿妹,突然覺得她現在的樣子很熟悉,自己好像也面臨過這樣的處境,張問嘆了一口氣道:“好吧,就憑你不放棄任何機會的勇氣……說不好聽點就是不見棺材不掉淚,我就盡全力試一試!”

韓阿妹突然笑了,她高興地說道:“我就知道你不是會輕易放棄的人,只要你調整過來,一定會幫我們!”

張問搖搖頭,站起身來說道:“穆將軍開始整頓軍隊中的上下關係了麼?一個士兵屬於哪一隊,某隊屬於哪一旗,某旗屬於哪個把總管束,都要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能有一點含糊。軍紀賞罰也不能有一點含糊,犯了軍法,兒子親爹也不能包庇袒護!”

韓阿妹回頭道:“你去把穆小青叫來。”

“是。”

不一會,穆小青一身戎裝就趕了過來,向韓阿妹報道,韓阿妹讓張問詢問。穆小青道:“咱們義軍不是這麼個編制,小隊,大隊,頭領,營,這樣分的,這些日子末將一直在理清這個關係,可就是很棘手,比如前營裡有個頭領,一個人佔了兩個頭領的兵力,下面都是混編,動也動不了。”

張問瞪眼道:“爲什麼動不了?”

穆小青道:“那人的親爹是韓教主身邊的紅人,救過韓教主的性命,末將這樣的後輩,雖說受聖姑賞識封了大帥的頭銜,可是沒法子動他。”

“怎麼沒法子,這裡是軍營,上下分明,他的職位比你低,就得聽你的命令,否則軍令如何執行?這人抗拒軍令,按律……按軍法當斬,立刻斬首以儆效尤!”

“這……”穆小青看向韓阿妹。

韓阿妹沉思了一會,說道:“這樣做恐怕不妥吧,我可以去向教主說明實情曉以利害,然後讓下邊那個頭領聽從調遣。”

張問愕然道:“下個簡單的命令都要這麼多周折,打起仗來,佈置一下得十天還是半個月?我明白你們的苦衷,但是現在時間不多,必須得下猛藥纔有點希望,聖姑要是聽我的,就讓穆小青直接將人砍了,以後誰敢冒頭挑釁上峰權威,就拿腦袋來冒險!”

韓阿妹猶豫了片刻,神色一凜,說道:“好,就聽你的!穆小青,你去把人拉出去砍了!”

穆小青苦着臉道:“我去拿人他們不聽怎麼辦?萬一動靜鬧大或者釀出兵變……”

張問沒好氣地看了穆小青一眼,“真不知道你這主將是怎麼帶這支兵馬的,你不去,我去!”張問說罷,伸出手道:“把你的劍拿來!”

穆小青不知道怎麼辦,只好把自己的佩劍取下遞了過去,張問一把抓在手裡,“那頭領叫什麼名字?帶我去認人。”

“王大通。”

張問和穆小青等一行人出了中軍,外邊的營地上,有的營隊在訓練,有的東倒西歪在那瞎胡鬧。穆小青帶着張問找到王大通頭領所在的營地,那裡的人衣甲不整,有的躺着在曬太陽、有的在烤野味、有的竟然在公然賭錢,一片混亂景象。

他們走到營前,門口的軍士認識穆小青,忙單膝跪倒道:“卑職等拜見穆將軍。”

段十三 路軌段二一 停手段四 琴心段三四 規則段六九 跳梁段五一 少女段三二 小心段五 書院段七六 滄桑段三五 張嫣段二四 問道段六 殺人段二三 督戰段二九 公子段八 密報段六 大犬段十四 殘兵段三三 無語段三三 琴聲段五 桑槐段四四 合作段六六 炮響段十三 死地段七九 血案段九 五味段九十 黃曆段二二 世子段十五 叢林段三一 罷官段七五 大坑段二二 祈福段七 目的段三七 開門段二一 變徵段三八 心動段十四 意象段三七 薰香段七二 捷報段十五 滅口段三七 解字段八 密報段三二 腐敗請假段八一 關心段五 姊妹段四十 安嬪段三四 曹娥段三四 進攻段四 石板段十二 富陽段四三 聖姑段二七 登高段二二 捧月段二三 看茶段十三 總督段三四 曹娥段四一 紛紛段二六 亂局段七二 權守段七七 重炮段十六 日記段十二 震懾段三三 沿江段七 客人段二十 碧瑤段二一 傳信段三四 長亭段六二 錦州段六 客氏段十九 小計段四六 南下段三 湖畔段三二 仗義段五一 裝甲段二四 問道段十一 扁舟段四 天命段十二 震懾段六六 輕騎段十 鄉飲段二三 督戰段四八 海棠段八八 一席段二七 御苑段四七 遠報段三六 祝莊段六十 部署段三八 心動段十五 菜市段七二 權守段二七 御苑段十八 後宮段十六 懷柔段五二 去留段五八 飛石段二四 官廳段九十 黃曆段十七 夕陽段十七 蕙娘段十四 納妾
段十三 路軌段二一 停手段四 琴心段三四 規則段六九 跳梁段五一 少女段三二 小心段五 書院段七六 滄桑段三五 張嫣段二四 問道段六 殺人段二三 督戰段二九 公子段八 密報段六 大犬段十四 殘兵段三三 無語段三三 琴聲段五 桑槐段四四 合作段六六 炮響段十三 死地段七九 血案段九 五味段九十 黃曆段二二 世子段十五 叢林段三一 罷官段七五 大坑段二二 祈福段七 目的段三七 開門段二一 變徵段三八 心動段十四 意象段三七 薰香段七二 捷報段十五 滅口段三七 解字段八 密報段三二 腐敗請假段八一 關心段五 姊妹段四十 安嬪段三四 曹娥段三四 進攻段四 石板段十二 富陽段四三 聖姑段二七 登高段二二 捧月段二三 看茶段十三 總督段三四 曹娥段四一 紛紛段二六 亂局段七二 權守段七七 重炮段十六 日記段十二 震懾段三三 沿江段七 客人段二十 碧瑤段二一 傳信段三四 長亭段六二 錦州段六 客氏段十九 小計段四六 南下段三 湖畔段三二 仗義段五一 裝甲段二四 問道段十一 扁舟段四 天命段十二 震懾段六六 輕騎段十 鄉飲段二三 督戰段四八 海棠段八八 一席段二七 御苑段四七 遠報段三六 祝莊段六十 部署段三八 心動段十五 菜市段七二 權守段二七 御苑段十八 後宮段十六 懷柔段五二 去留段五八 飛石段二四 官廳段九十 黃曆段十七 夕陽段十七 蕙娘段十四 納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