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愷熠,盧伯琦之孫,盧紹青之侄,因定年號爲‘開宏’,也稱開宏帝。帝身形俊秀,談吐文雅,祖帝在位時,嘗誇讚其厚德聰慧。”
“當今聖上入京時,開宏帝主動縱火深宮,一衆宮人葬身其中。災後卻未能找到帝屍,傳國玉璽亦下落不明,因此懷疑開宏帝未死,藏身世間。”
“典秘儀受聖上口諭,近年來覓跡尋蹤,卻一無所獲。”
夜晚,風雷交加,狂蛇般的紫電劃過天際。窗外暴雨滂沱,檐角水流如注。
機關燈架立於旁側,橙黃色的燈光柔和明亮。蔚渺靜坐於典秘儀府邸的書房中,翻閱過往宗卷。
“開宏帝倚重文臣,所拜神像爲明光佛,不善殺伐,而善養心,其行寬宏,易令人信服,修至高深處,一言可令人改心。帝修行時間尚短,在各種資源的幫助下,已爲超一流武者。”
這些都是關於盧愷熠的個人描述,此外還有他的身世記載。
“祖帝在位時,本立嫡長子盧禎爲太子。盧禎文武雙全,監國有方,深得民心。薈寧20年,盧禎代帝南巡,歸來途中染怪疾。祖帝曾召集天下名醫,茗鼎門掌門楊孜受命入京,承詔視疾,言‘命當絕,無藥可醫’。”
“一年後,太子於東宮病薨,年僅32歲。”
“祖帝晚年喪子,悲痛欲絕,立盧禎次子盧愷熠爲皇太孫。薈寧26年,祖帝駕崩,盧愷熠即位,大赦天下……”
典秘儀中有着盧愷熠的詳細信息。典秘儀創立之初,主要的任務就是搜尋開宏帝的蹤跡,無數奉常侍把他當稀世珍寶來研究,恨不得掘地三尺,連日常如廁規律都不放過。
司天監同樣高度關注着他的信息,他是對盧紹青即位正統性的最大威脅。誰能找到他,聖上的封賞之厚可想而知,
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如今一首讖言詩橫空出世,論起已知的嫌疑者,前朝皇帝有着充足的動機和能力,也不必擔心奪位的正當性。
“但記載中,開宏帝宅心仁厚,會爲了奪位不惜掀起瘟疫?”蔚渺一邊思索,一邊整理桌上卷宗,“人並非一成不變。墮落者比本惡者更可畏。”
讖言詩並非預言,而是人爲的輿論手段,前朝早有人用過,所以盧紹青與顧浮徽的判斷都是有人想搞事。
蔚渺擁有十字重瞳,有短暫窺視未來的能力,觸類旁通之下,對預言類能力也有部分心得。
預言的準確度受雙方的運道影響,正如她窺視敵方的未來行動時,信息獲取度受雙方的位格高低影響。
盧紹青或許不是一位勵精圖治的帝王,但堪稱英明神武,延續前二位帝王的治國方略,保一個太平盛世問題不大。
境內河清海晏,王朝氣運如日中天,加上盧紹青本人爲七宗武者,想要預知改朝換代這樣與當前趨勢不符的天下大勢,可以讓佔命者先吐上三升心頭血。
這世上與命道相關的名家只有兩位,一位是大宣朝末期的欽天監監正曹倫,神像爲追生伐命星君,現在生死不知。
欽天監是司天監的前身,職責是觀星象以推衍天下大勢,曹倫是絕對的核心人物。曹倫失蹤後,欽天監無人可用,祖帝將它與六扇門合併,創立司天監。
另一位是江湖散修,號稱“元辰道人”,神像不詳,行蹤不定,不時放出一些小災小厄的預言,受江湖人士追捧。
“如果真的是盧愷熠,反倒是好事。典秘儀找了對方這麼多年,不如讓他親自出手,纔有跡可循。”
一道雷光映於眼角,打斷了蔚渺的思索。她起身走出書房,撐起輕薄的鐵傘,吩咐門口的奉常侍將卷宗送回庫房,而她則朝後院走去。氣象森嚴的奉常獄靜立於雷雨中,精鐵鍛造的門牆泛着幽冷的光。屋檐下的紅燈籠微微搖晃,上書“明刑弼教”“天憲森嚴”“公正無枉”等題詞。
門口守着兩頭一人高的狴犴石像,形似猛虎,頭生兩角,呈蓄勢待發的姿勢踩於石臺上。
它們的形象取自神像“狴犴”,其武學與心魔特質都與監獄相關,長久演變之下成爲監獄的文化象徵,這種象徵被機樞院借來安在機關獸上。
機關架構隱於石皮下,罕爲人知,因爲至今還沒有人能從奉常獄中逃脫,觸發狴犴的防禦機制。
狴犴的控制權同樣在裴溫韋手中,他也是這座監獄名義上的典獄長。
奉常獄作爲令人聞風喪膽的凶地,門前卻有一片荷花池塘,水中鯉魚膘肥體壯,胃口極好。
蔚渺覷了眼波瀾盪漾的池面,忽然憶起一件事。
某次,裴溫韋宴請諸位判官及總令,宴上有一道紅燒鯉魚。直至宴會結束時,品嚐過這道菜的僅有三位判官,五位新入職的總令。兩位典秘使將宴上的菜都吃過一輪,唯獨不動它。
裴溫韋則評價其肉質鮮美,香色俱全,是道可入宮宴的好菜。
蔚渺今晚讓人撈了一條上來,認可了裴溫韋的美食品味。
在現實中喪失的味覺,在副本中竟能恢復,雖然是不一樣的身體,但關鍵點恐怕並不在身體上。
其中所透露出的訊息讓蔚渺在心底有了幾分揣測。
關乎扮演的本質。
隨着目光收回的還有思緒。蔚渺神色如常地走近奉常獄,按例向門衛出示令牌。
如果說典秘儀的府邸聚集了衆多精英武者,那麼看守奉常獄的是精英中的精英,最能彰顯典秘儀的底蘊。
表面巡邏的奉常侍有十隊之多,暗地裡盯着的好手更是不知凡幾,連超一流高手都有幾位,堪稱強者如雲。
裴溫韋本人想硬闖都得掂量一下。
尋常人想進奉常獄,必須持典秘使以上級別之人的手書或通行令。
門口兩位一流武者連忙放行,沉重的鐵門發出齒輪傳動的機械聲響,向內洞開。
皁靴踏過血色難褪的青銅地面,蔚渺不疾不徐地向獄中走去。
獄門在她身後緩緩閉合,將重重絕望與怨念封入死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