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回 天元寺

方國渙見那苦元大師欲與自己在棋上各以十子相對,不由詫異道:“一人十子,不過二十手之數,如何分得勝負?”苦元大師道:“善弈者看勢,勝負雖不能分得,高低卻能定得,小施主可有興趣?”方國渙知道,僅十子之數,只能定式佈局,佔以大勢,見苦元大師如此試棋於己,心中惑然,也只好應道:“晚輩盡力吧。”便收過那十枚黑色棋子,忽“咦”了一聲,發現這些棋子的質地非普通棋子,圓亮潤澤,持在手中十分壓手,剛纔卻沒有注意到,此時不由讚歎道:“好棋子!”

苦元大師道:“這是一副‘羅漢棋子’,是棋中上品。”法無一旁道:“看來方小施主的運氣不錯,能持羅漢棋子對弈者,都是些棋上的高人,一般棋家沾不得手的。”方國渙聞之,暗訝不已。

方國渙一日之內,連遇兩位棋上高手,此時自是不敢再走以開子天元的佈局之法了,但於右下星位點落一子,苦元大師隨手而應,各在全局布以大勢。待雙方互走至第十八手棋時,方國渙不由吃一驚,雖然雙方佈列棋盤上的棋子稀疏,但白棋寥寥數子,將全局的棋勢都佔了,自家黑棋無論怎樣佈列,始終罩在白棋的棋勢之內,無法展開。方國渙驚異之餘,知道對方是真正的棋上高人,也自不失冷靜,思慮了片刻,將手中最後一枚棋子佈下。

苦元大師此時暗訝道:“這孩子果非尋常,與老僧十子之內能走出這般棋勢者,世間少見。”心中不由一喜,尤感欣慰,也自布落了最後一子。方國渙再看時,大是驚訝,雙方雖然各弈對了十子,但白方棋勢一統全局,幾無破綻可尋,而自家黑方棋勢卻已呈出兩處虧象來。

方國渙一驚之下,忙起身拜道:“大師是棋上的真正高人,晚輩今日有幸得遇,還請賜教。”苦元大師點了點頭,起身相扶道:“小施主天資聰慧,手法高妙,雖暫不能稱絕天下,卻是老衲平生中所遇棋上最有天分的一個,沒想到苦尋了幾十年,今日終於在你身上找到了棋上的靈氣。”說話間,苦元大師竟有些激動。方國渙聞之,一時不得其解。法無和尚一旁高興道:“恭喜師父,苦尋了多年,今日終於如願以償。”法無接着對一臉茫然的方國渙笑道:“小施主不是想去天元寺拜師學棋嗎,師父便是天元寺的住持。”方國渙聞之一驚,望着苦元大師,一時間百感交集,竟自呆了。苦元大師這時點了點頭,欣然道:“老衲時常雲遊天下,爲的是想找到一個像你這般有着棋根的孩子,天不枉人的苦心,讓你我在此相遇,實爲緣分。”

法無和尚這時拍了一下激動得有些不知所措的方國渙,笑道:“還不快拜見師父,等着做甚?”方國渙如夢方醒,忙驚喜萬分地俯身叩拜道:“弟子方國渙,拜見師父。”淚水自是奪眶而出。苦元大師高興地受了方國渙的拜師之禮,隨後扶了道:“爲師幾十年的心願,看來是要應在你身上了,今日收你爲徒,或是天意吧。”接着指了法無和尚道:“這是你的法無師兄,且拜見了。”方國渙忙上前施了一禮道:“多謝師兄引見,否則不知何時才能見到師父。”法無欣然道:“沒想到你被師父選中了,能有你這麼一位小師弟,實爲我的造化,也是天元寺的喜事。”

苦元大師隨後詢問了方國渙的身世,方國渙便把自己幼小從家中走失,流落江湖的遭遇說了一遍,苦元大師與法無聞之惻然。當說到楓林草堂的智善和尚時,苦元大師訝道:“多年前,天元寺確實來過一位法號叫智善的同門,因在寺中輸了盤棋後便走掉了,沒想到是他指引你來的,真是一位有心人,是一位真正的棋家!”法無這時纔講了豐臺城鐵龍寺棋擂的事,苦元大師聞之,驚異道:“這是一位世外的高人,此番出山,是欲以棋響世的。”法無道:“那李如川棋力高深,可與大師兄成對手,國渙師弟就是不誤開子天元,也很難勝他。只可惜此人棋道雖高,卻是一位心胸狹窄、性情陰險之人,不值得我等相交,若不是弟子救護得及時,國渙師弟可能就被他害了。”隨將經過講了一遍。

方國渙此時仍心有餘悸,惑然道:“師父,弟子不明白,那李如川棋力高深,過弟子很多,棋擂上又勝了我,卻爲何還要追殺弟子?”苦元大師道:“此人必是見你年少棋高,將來的修爲當賽過於他,故生妒意,而起殺機。所謂棋家一動手,便知有沒有,在那棋擂上,李如川雖然勝了你,但是感到與你對弈時棋力顯老,而你卻有日進千里之勢,此人慾以棋名揚世,稱絕天下,豈容別人日後有賽過他的機會,與他棋上爭名?故要先除之爲快。”方國渙聞之,搖頭嘆道:“李如川棋力高深莫測,弟子再苦習幾年,怕是也難追及他,何必下此毒手,壞了棋上雅趣?”苦元大師道:“不然,棋品也即人品,多因品格所限,每提高一二子極難。李如川修習棋道多年,雖有大成,卻不知有此侷限,自以爲棋高無敵,目中便無他人。當感覺你日後在棋上有一飛沖天之勢,潛力尤過於他,自然也就有了妒意歹心,這是他的心性不純之故,棋力自然也就限在那裡了。”方國渙聞之,對苦元大師這番精闢的分析佩服不已。

苦元大師這時又道:“就天下技藝而言,多爲有形之學,倘若精妙到極點,古有‘吹簫引金鳳,彈箏喚鬼神’之說,別生奇境。而圍棋一道尤妙,其中千變萬化,鬼神難測,自古便上列仙品,尊爲雅藝。”苦元大師接着鄭重道:“爲師少好棋道,勤於習練,自認有所成,一生中見過棋家高手無數,可惜連爲師在內,於棋上仍不出俗家攻守之勢,不能達任意之境,依舊拘於術內。”方國渙聞之,詫異道:“在弟子看來,師父的棋藝,已然天下無敵了,還有更高的棋道嗎?”苦元大師道:“棋道廣博,無有至其極者,雖能無敵於一時,也僅限於棋盤之上,而對那種真正棋境的感悟,至今無人能爲,是爲棋家的憾事。”

方國渙訝道:“師父,何爲真正的棋境?”苦元大師道:“棋道應心,別生妙境,互互奇感,中合萬物。棋與心合,至高無上,棋之境界,便是心之境界,二者合一,便是真正的棋境。”方國渙驚異道:“這種棋境當是在棋上的另一種感受,或是一種最高的修爲,不知如何才能達到?”苦元大師感嘆一聲道:“這便是爲師一生中苦求不解的難題,棋爲雅藝,本以明心開智,修養性情爲上,若執著於勝負輸贏則爲之下,然而世事如棋,亂於攻殺鬥守之中,人之神思又豈能脫離於此間?”

苦元大師接着又道:“雖然也有那些勝固欣然,敗也可喜之人,以棋道娛樂養身,每逢秋高氣爽,庭院落花之際,二人對坐,隨意一枰,自叫那些文人士大夫們心曠神怡,境感非常。就是山翁野叟,也能因棋引出幾絲雅氣來,這是世行的棋之小術。然有視棋爲大道者,懷大棋之風,自以紋枰論世事,以棋聲動天下。萬物一理,世事如棋,能以棋道貫通世道,以棋濟世,方是棋家大德爲。真正的棋境,非僅棋盤上的奇妙感受,而是能化合於棋之內外,應感於萬物,是爲化境,這雖然只是一種幻而不達境界,不過人之天賦稟性不同,也自有達到這種無上修爲的可能。”苦元大師的一番話,令方國渙似有所悟。

苦元大師收下了方國渙,尤感欣慰,便對法無道:“你我師徒雲遊了數月,今日既已收了你國渙師弟,我們也該回天元寺了。”法無道:“弟子還有些事情未了,請師父與小師弟先行一步吧。”苦元大師道:“也好,衆師兄弟中,數你江湖事最多,既然如此,爲師與你國渙師弟先行一步便是,你也要早些回寺中。”聽說要去天元寺,方國渙心中一陣歡喜。法無隨後辭別了苦元大師、方國渙二人,自家先去了,苦元大師便帶了方案渙一路迴轉天元寺而來。將近洞庭湖時,苦元大師道:“這幾年湖中多盜患,不甚太平,我們走旱路吧。”於是引了方國渙繞走他徑。

這一日,苦元大師帶着方國渙來到了一座大山之下,此山山勢高聳,數峰並立,林密草深,氣爽境幽,人跡罕至,爲一世外桃源地。苦元大師這時道:“渙兒,這裡便是連雲山了。”方國渙聞之釋然,心中自喜,別有一種親切之感。師徒二人沿山路走了多時,忽山迴路轉,前方現出一座廟宇來,此寺廟依山而建,雖不甚壯觀,卻也古樸莊嚴,紅牆碧瓦之內,隱現殿堂。到了山門前,“天元寺”三個字映入眼簾,方國渙忽恍悟道:“是了,天元寺是就棋枰上天元之位而名了。”

苦元大師上前輕輕拍打了幾下寺門。時間不長,寺門開啓了一道縫,探出一個小和尚的頭來。那小和尚一見苦元大師,立時驚喜道:“師父回來了!”隨即敞開了寺門,讓進了苦元大師和方國渙,接着高興地跑在前面引路向正殿走去。苦元大師邊走邊問道:“法能,我出門數月,可有外人來過?”那名叫法能的小和尚應道:“回師父,五華山青河寺的慶明長老雲遊至此,候了師父兩日,等不及也就去了。”“哦!是慶明長老。”苦元大師點了點頭。

法能又道:“對了,師父走後一個月,有一位殘了右臂的同門,法號叫不了師父的來過。”苦元大師聞之,忽怔了一下,隨即問道:“那不了師父可曾說過什麼?”法能道:“不了師父說,三年後的八月十五請師父不要外出,在寺中候他,那時他定會來拜訪師父。”苦元大師搖搖頭,慨嘆一聲道:“這個廢僧,還是不服,簡直沒完沒了。”說話間,已到了大雄寶殿上。幾名掃地的僧人見了苦元大師,各呈喜色,忙都放下手中活計,合掌施禮道:“師父!”另有數名僧人也都忙着過來禮見了。苦元大師點頭應了,拉了方國渙於一旁的椅上坐了,立有僧人獻上茶來,二人用了。

苦元大師飲了口茶,隨後喊:“法遠。”一名中年僧人上前應道:“弟子在。”苦元大師道:“去把你的師兄弟們都喚來,爲師有話要講。”法遠道:“奉遵師命!”施禮退出。苦元大師接着和藹地對方國渙道:“渙兒,天元寺日後就是你的家了。”方國渙激動地點了點頭道:“多謝師父。”法能一旁見了,知道又多了一個師兄弟,朝方國渙友好地微微一笑。這時,法遠領了十餘名僧人進了來,老少皆有,見了苦元大師,立刻齊身禮拜道:“參見師父。”隨後分於兩旁恭敬地立了,動作輕微,生怕弄出聲響來。方國渙見了,心中訝道:“師父面容慈祥,不甚嚴厲,這些和尚們卻也如此敬畏。”身子也不由自主地正了正。

苦元大師這時道:“都齊了嗎?”法遠上前道:“回師父,法陽大師兄下山採辦鹽米去了,這兩日便能回來,法無師弟隨師父出遊卻未歸還,其餘的師兄弟都齊了。”苦元大師點了點頭,然後介紹了方國渙道:“這是你們新來的師弟,爲師收的俗家弟子,叫方國渙,你等日後要好生相處。”衆僧聞之,便把目光一起投向方國渙,皆成惑然之色。方國渙忙起身施禮道:“方國渙見過各位師兄。”

苦元大師這時緩緩地道:“你們平日裡自恃棋藝高超,以爲勝得了天下俗人,而你們這位國渙師弟,棋上修爲尤高,強中更有強中手,日後要互相激勵。”衆僧聞言,各自驚異,又都重新打量着方國渙。方國渙心中道:“師父的棋力深不可測,這些師兄們也必然都是棋上的高手,日後要小心謹慎纔是,勿讓這些師兄們笑話了。”苦元大師又道:“法能,你的這位師弟初到寺中,一切還都不習慣,日後你要多加照顧。”法能高興地道:“弟子明白。”苦元大師又道:“渙兒,走了一天,也累了,且隨法能去歇了吧,明日叫法能領你到後山的白雲洞見我。”方國渙忙起身應了,與法能施禮退出。

出了大殿,法能便親熱地拉了方國渙,歡喜道:“師父如此看重師弟,師弟必是有過人的本事,不簡單。”方國渙拘謹地道:“師兄過獎了,日後還請多多指教。”法能笑道:“不要客氣,師父既能收下你,當比我們都強的。”轉過兩道院門,來到了後院一排精緻的僧舍前,法能道:“國渙師弟就住左邊這間吧,你先進去歇了,我去廚下把茶飯提來。”說完,推開房門,讓進了方國渙,便轉身去了。方國渙進了僧舍內,見此房間收拾得整潔乾淨,南北靠牆側各設了張木牀,牀上疊放着整齊的素布被褥,地中一張方形木桌,卻在桌面上刻畫了一幅棋盤來,方國渙心中一動道:“是了,這寺中的和尚們,敢情都是些棋僧了。”

不多時,法能提了一隻食盒進了來,把飯菜於桌上一一擺了,一碗上尖的米飯,兩碟素菜,還有一壺茶水。方國渙道了聲謝,便胡亂用了。食畢,法能收拾了碗筷,仍舊放在食盒裡,方國渙欲上前幫忙,法能攔了道:“這些活我來吧,師弟不必客氣的。”方國渙不安道:“怎敢勞師兄侍候?”這時,門外有一人應道:“天道生人,各有所主,既是師父的安排,小師弟勿要客氣纔是。”

方國渙聞聲看時,見是法遠與幾名僧人站在門外,忙上前迎了道:“各位師兄快請。”把法遠等人讓進了層內,一名僧人把手中的兩簍棋子放在了桌上。法遠這時笑道:“適才聽師父說,師弟是百年不遇的奇才,天資棋力皆在我等之上。世間好手難尋,一時技癢,故不顧師弟旅途勞累,來向師弟討教一局。”方國渙忙道:“不敢當,還請各位師兄指教纔是。”法遠笑了笑道:“好說。”隨後對身旁的一名僧人道:“法化師弟,你來領略一下這位小師弟的妙手。”法化和尚道:“遵二師兄之命。”即上前與方國渙臨桌對坐弈棋。法能見有棋局看了,忙把食盒送至廚房,跑回來觀棋。

這時,方國渙與法化已互走了十幾手棋,方國渙心知對方是一高手,運子佈局非常謹慎,知道這些師兄們在試自己棋力的高低,更是不敢大意了。幾十手棋過後,方國渙暗訝法化棋路特別,全不同於昔日與自己對弈之人,極是難纏,已是感到吃力起來。棋至中盤,方國渙愈加感到艱難,棋勢不能盡展,暗中驚歎道:“難道這天下間的高手都集在了天元寺不成?”而這邊的法化更是驚訝萬分,心中異道:“這位小師弟運子非常,招招妙手,如此年紀,竟修成這般棋力,不知師父哪裡尋的他來?”旁邊觀棋的法遠等人各自驚異不已,以法化的棋力,在天元寺中,除了師父之外不下前四名,此時竟然在這個新師弟面前,棋路感到艱澀,棋勢走不開去,衆僧始知師父所言果然不差,皆對方國渙心生敬意。

法能這時暗裡喜道:“這位師弟真是厲害!竟與法化師兄棋逢對手,此時已略佔優勢,這般走下去,必要勝的,日後有了他在,再不怕師兄們在棋上欺我了。”結果一局終了,方國渙僅以一子半領先,實爲險勝。法化此時坦然一笑道:“小師弟果然是師父要找的那位神童國手,佩服!佩服!”衆僧驚喜之餘,各自折服。

送走了法遠、法化等人,法能尤顯高興地道:“師弟可真行!剛一來就露了臉面,法遠師兄此時都不敢和你過子,故令法化師兄來試。”方國渙搖了搖頭,感嘆道:“法化師兄是我生平所遇幾位棋上的高手之一,適才一局,勝得實爲不易,也是法化師兄見我初來,讓了我的。天元寺內,真是高手如林,能在此修習棋道,不枉此生了!”

法能這時道:“看來除了師父,只有法陽大師兄能高過你了,法陽大師兄的棋力已近師父,有時竟然還能高出師父一子半子的。”方國渙聞之,愈加驚奇,自知天元寺內皆爲高人,暗中慶幸有此際遇。方國渙又與法能說了會話,二人年齡相仿,交談得十分融洽。到了掌燈時分,法能這才離去了,方國渙也自上牀安歇。

第二天,當方國渙醒來時,已是日高過竿,想起還要見師父,方國渙不由大急,連忙穿了衣衫,出了房門。此時,各屋舍內的僧人都已走空了,四下不見不個人影,方國渙茫茫然,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

這時,法能提着食盒走了過來,見方國渙站在檐下發怔,便招呼道:“國渙師弟,昨晚睡得好嗎?”方國渙見了法能,心中這才一鬆,忙道:“日高多時,師兄怎麼不喚我一聲?”法能道:“法遠師兄交待過,只要不誤了見師父的時辰,可讓你多睡一會,故不曾喚得。”方國渙聞之,心下稍安。到盥洗間簡單洗漱了,進了室內,法能從食盒中取了茶水點心,讓方國渙用了。方國渙一邊用茶點,一邊問道:“怎麼不見其他師兄?”法能道:“師兄們這會該唸完佛經,去做棋課了。”“棋課?”方國渙訝道,“什麼棋課?”法能道:“這是師父早年立下的規矩,柔曰棋經,專究棋之理法,剛曰棋課,則是實戰對弈。”方國渙聞之感慨不已。

用畢茶點,方國渙便隨了法能出了天元寺後門,一路尋那白雲洞而來。路上,方國渙問法能道:“法能師兄,能向我說說法無師兄嗎?”法能一聽,立時眉飛色舞道:“你說的是三師兄啊!他練就的一身武功絕技,尤以輕功見長,江湖上人稱‘飛天和尚’,算是寺中的大護法,愛管江湖上的閒事,據說是本朝一位很有名的大將軍之後,早年便跟了師父出家的。法無師兄功夫了得,曾有一隻幼虎,不慎從山後百丈崖上跌落谷中,摔成了重傷,法無師兄硬是負着這隻幼虎從陡峭的崖壁下跑將上來,如履平地一般,那才叫絕呢!”方國渙聞之,驚奇不已,想起法無從那位李如川的手下救了自己,心中尤爲想念。

正行走間,前方呈現出了一片寬闊整齊的松林。方國渙此時發現這片松樹林有些古怪,樹幹幾乎一樣粗壯,枝繁葉茂,遮得林中昏暗不可測,尤其是樹木之間的間距排列似有規則,而非天然成形,自給人一種異樣的感覺。法能這時拉了方國渙在樹林邊站了,肅然道:“師弟,你可知這是什麼所在嗎?”方國渙惑異道:“這片松樹林看起來與衆不同,當真有什麼古怪嗎?”

法能這時顯得神秘兮兮的,附於方國渙耳邊道:“這是一片棋林,也就是用樹木布成的棋陣。”“棋林?”方國渙聞之驚訝道,“這棋林是何人布的?”法能道:“這是師父在年輕時,擇優質鬆苗,按一盤奇妙的棋勢栽植佈列下的,黑白同色,不以棋枰論,自成一座棋陣。棋林內如迷宮一般,樹木之間的排列十分複雜,人若誤闖了進去,休想出來,也就是被困在裡面了。”方國渙聞之,驚異道:“依棋譜按棋勢布林成陣,當真會有這麼大的作用?”法能得意道:“當然了,師父說這是棋盤內外相互化通的結果,萬物一理,棋家不可拘於一尺紋枰之內,限於黑白二子之間,當要以棋應物,互相變通,才能達到那種大棋之境。”方國渙聞之,驚訝道:“難道師父布植這片棋林,是要證明這種大棋之境嗎?”法能道:“也許吧,或者還有別的用意,內裡玄機,我也不甚明白。”

方國渙望着這片神秘莫測的棋林,惑然道:“植木成林,依棋佈陣,能有多大的作用呢?這畢竟不同於奇門數術之類,或以幻術來迷亂人心智的。”法能道:“國渙師弟且不可小看了這片棋林,現已無人敢進去了。曾有一獵戶誤入其中,師父也是費了好大力氣才把他找出來,再晚一些,那獵戶恐怕要餓死在裡面了。說來也怪,在山中別處時常看到野獸出沒,而不曾見有動物在棋林邊緣出現過,就連飛禽也難看到棲息在此,山中鳥獸似對此棋林有種畏懼之感,卻又不知何故?”方國渙聞之,愈加驚奇。

法能接着又道:“當年法遠師兄一時好奇,自行闖進棋林,結果在裡面困了三天三夜,餓得奄奄一息,師父爲了救法遠師兄,也是在裡面轉了一天才把法遠師兄背出來。”方國渙驚訝道:“師父怎麼也會被困住一天?”法能道:“後來聽師父說,這片棋林由於年頭久了,枝繁葉茂,罩住了林頂的空間,光線不得入,白晝也如黑夜,昏暗不能辨物。並且有些較粗的側枝,橫生亂長,竟完全改變了師父當初布成的格局,而變得更加複雜起來。師父爲防再生意外,便把棋林列爲禁地,寺中諸人不可再進入。後來又出了許多意外的事,法無師兄曾在百丈崖下救起的那隻幼虎,當年被圈養寺中,傷勢漸愈,法無師兄本想過幾日把它放歸山中。不料此虎在寺中受了驚嚇,從籠中逃出,竄出後門,慌亂間跑進了這片棋林中。法無師兄追到林旁沒敢進去,便在外面候了,想等那隻幼虎出來。法無師兄在棋林周圍轉了三四天,也未見個動靜,知道那畜生必是困死在裡面了,只好作罷。”

方國渙聽法能說得如此怪險離奇,也動了好奇之心,不由得走進了棋林內。法能見了,急得大叫道:“師弟,萬不可進去,裡面危險。”方國渙走進林中沒幾步,也就停下了,林內昏暗怖人,隱隱可見那些排列詭異的樹幹,地上雖寸草不生,卻已鋪滿了厚厚的針葉,一股潮溼的陰冷之氣,夾雜着黴腐氣味沖鼻而來。往深裡探望,黑暗中似伏着一頭巨獸,張着恐怖的大口,等人來投。方國渙身上激起了一層雞皮疙瘩,毛髮豎立,寒意徒生,心下不由大駭,連忙退了出去。法能見了,心中一鬆,便拉了方國渙遠遠走開,一路向後山的白雲洞而來。

連雲山山勢起伏,奇峰聳立,實爲一處風光秀麗之地。方國渙一路觀來,心神暢然,自感山水之妙可令人陶醉。法能引方國渙登上了一座高山,山勢初看陡峭,無路可行,其實在草叢中隱藏着一條不易察覺的通向山上的小徑。越走越高,漸漸的似與天上浮游的白雲相視而平。越高越陡,以至手腳並用,攀着人工鑿成的石階而行。忽在路盡頭處,現出了一塊三四米見方的青石平臺,一處幽深的洞口也呈現在了眼前,這便是那白雲洞了。此時,法化與一名僧人站在洞口旁,見方國渙、法能二人上來,法化笑迎道:“師父等候多時了,小師弟快進去吧。”讓進了方國渙,法化自與法能在洞口守着。

方國渙進了洞內,立感洞中甚是寬闊,光線也不甚暗。拾階而下,迎面是一套石桌石凳,一石牀上鋪置了軟席,苦元大師身着潔素的僧袍,垂簾閉目,一臉的安詳,盤膝在上面坐了。方國渙輕輕的走上前,施了一禮道:“弟子方國渙拜見師父。”苦元大師微點了一下頭道:“你來了,上來坐吧。”方國渙惶惑道:“弟子不敢與師父同坐。”苦元大師此時睜開了雙眼,和藹地道:“不必多禮,渙兒,你是俗家弟子,不比他們,且上來坐吧,爲師有話對你說。”方國渙猶豫了一下,這才上了石牀與師父對坐了。

苦元大師關切道:“昨晚休息得還好吧?”方國渙忙應道:“多謝師父關心,弟子雖到寺中僅一日,卻也習慣。”苦元大師點了點頭道:“天元寺不比別處,你不受拘束最好,日後自要潛心修習棋道。”苦元大師接着肅然道:“你是爲師一生中所遇棋上靈性和天賦最高的一人,日後的修爲,師父也不敢定深淺。但是你此時的棋藝多走習於民間,術上雖高,理上欠通,日後需在棋之理法上下些功夫,方可成就大棋之材,而趨無上妙境。”方國渙聞之,敬服道:“師父言棋,博大精深,令弟子每感不足,還請師父教誨。”

苦元大師鄭重地道:“棋道深奧廣博,不明棋之大理,對於一個單會走子的棋家來說,是不會有大成就的。棋之爲藝,古有三十二法,爲:衝、幹、綽、約、飛、關、札、粘、頂、尖、覷、門、打、斷、行、立、捺、點、聚、蹺、挾、拶、、刺、勒、撲、徵、劫、持、殺、鬆、盤。前朝又有人創三十六法、六十四法的,本因棋上千變萬化,從定式佈局,中盤官子,時有創新。又因人的品格、天分不同,代出國手,獨領一時棋風,以至天下好棋者日衆。這些棋之理法,爲師日後自會講解你聽,自能於棋上有所益,增加感悟。”

苦元大師又道:“既爲棋家,當要了解現今棋上事。本朝棋風大盛,高手輩出,其中有三位極負盛名的棋家,棋力皆高深莫測,都已達大棋之境,此三人爲棋家的楷模,不可不知。一位是住在蘇州,人稱‘江南棋王’的田陽午;一位是以走快棋聞世,有‘天下第一快棋手’之稱的河北青河的鐘世源,還有一位是四川的劉訶劉敏章,爲一代宗師。此三人的棋上造詣都不在爲師之下,並且各有風範,日後機緣得遇,當要虛心請教了,每與三人對弈一局,自家尤能獲益匪淺。”

方國渙聞之,暗暗吃驚,又想起那位擺棋設擂的李如川,知道這天下間棋上的高人多得是,皆非自家所及,感慨之餘,修棋之志尤增。苦元大師見方國渙聞言有立斂之色,點頭笑道:“你如今年齡尚小,還未到棋揚天下之時,依爲師看來,不出三五年,本朝的棋壇領袖,則非你莫屬了。”方國渙聞之,惶恐道:“弟子實不敢當,師父羞煞我了。”苦元大師道:“當然,這也要看你自家日後的修爲了。”接着,苦元大師在棋盤上向方國渙講授了一種極難的“調棋”之法,方國渙一點即通,絲毫不費口舌,苦元大師心中暗自驚喜。

師徒二人又研討了一陣棋道,不覺間,天色將晚,苦元大師便道:“渙兒,你且回寺中歇了,明日早些來此,你我師徒再研棋吧。”方國渙道:“師父不回寺裡嗎?”苦元大師慨然一聲道:“師父爲了悟以最高棋境,時居此洞中潛修,看來爲師悟性已老,日後這裡當是你靜修悟棋之所了。”方國渙聞之,自爲師父的悟棋精神所感,其餘倒未多想,隨後施禮退出。

這時洞口僅剩法能一人,法化與另外一名僧人不知何時已去了。見方國渙出了來,法能迎上前,羨慕道:“師父果對師弟器重得很,談了這許久,平日裡師父說我等的棋力已到頂了,再提高几子極難。而今看來,師弟是與衆不同的,當是師父說的那種高而無界之人了。”方國渙搖了搖頭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師兄莫要誇我,若能達到師父那般棋力,便自足矣。”說完,又疑惑地向洞內望了望。法能見了道:“師父苦心修悟棋道多年,在此獨坐慣了,稍後自有師兄送茶飯來,不要擔心的。”說完,法能便拉了方國渙,一路談笑迴轉天元寺了。

第92回 奇遇大西島(2)第110回 重逢(3)第61回 誤陷囹圄(3)第55回 釋棋白兆山(1)第76回 小全子(3)第79回 太湖幫(2)第20回 寶馬神駒第33回 血戰天元(1)第49回 玉棋山莊(3)第32回 棋佈天元陣(3)第26回 曲家集(下)第76回 小全子(2)第77回 木各莊(1)第101回 地下之旅(上)第89回 蛇角吸毒(1)第35回 牧野仙蹤(1)第62回 戲鬧武昌府(2)第47回 龍鳳琴(2)第78回 靈棋術(1)第16回 國手狀元第109回 盲棋(1)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60回 蘭玲公主(3)第104回 幽靈再現第61回 誤陷囹圄(2)第25回 神竹少年(下)第60回 蘭玲公主(4)第59回 拒禮漢陽王(2)第40回 血棋譜(2)第56回 昆吾刀(4)第96回 三王之亂第89回 蛇角吸毒(2)第39回 江南棋王(2)第82回 鄭和航海圖(4)第31回 困阻獨石口(2)第73回 琴曲化梵音(2)第108回 口技(2)第35回 牧野仙蹤(3)第92回 奇遇大西島(1)第81回 起死回生(1)第49回 玉棋山莊(2)第65回 六合島(3)第66回 大明公主(2)第49回 玉棋山莊(2)第54回 隨州客棧(2)第57回 棋驚黃鶴樓(1)第66回 大明公主(1)第108回 口技(2)第84回 羣英出海(2)第44回 棋祭(3)第14回 緝盜洞庭湖第28回 金槍無敵將第57回 棋驚黃鶴樓(2)第115回 巧破徐州案(1)第58回 棋神(2)第100回 地象(1)第60回 蘭玲公主(4)第39回 江南棋王(1)第8回 三味玉清湯第37回 碧瑤山莊上(1)第48回 相國寺(1)第42回 棋情(1)第95回 黑衣盜(1)第52回 響枰神針(2)第54回 隨州客棧(2)第85回 海王三(1)第114回 羣英會下(2)第42回 棋情(1)第69回 途中救險(1)第49回 玉棋山莊(2)第57回 棋驚黃鶴樓(1)第110回 重逢(2)第60回 蘭玲公主(1)第63回 徐州棋案(3)第18回 六合堂第100回 地象(2)第91回 海市蜃樓第96回 三王之亂第80回 東瀛棋士(1)第29章 相會齊家堡第102回 地下之旅 中(2)第36回 天星棋子(1)第53回 無相棋(3)第45回 火器專家(2)第108回 口技(2)第36回 天星棋子(2)第81回 起死回生(1)刪除第82回 鄭和航海圖(2)第22回 鬼棋(下)第46回 驚棋(1)第111回 小活佛(1)第50回 棋公子(3)第41回 雨夜棋話(1)第35回 牧野仙蹤(2)第84回 羣英出海(1)第53回 無相棋(3)第59回 拒禮漢陽王(2)第63回 徐州棋案(2)第37回 碧瑤山莊上(4)
第92回 奇遇大西島(2)第110回 重逢(3)第61回 誤陷囹圄(3)第55回 釋棋白兆山(1)第76回 小全子(3)第79回 太湖幫(2)第20回 寶馬神駒第33回 血戰天元(1)第49回 玉棋山莊(3)第32回 棋佈天元陣(3)第26回 曲家集(下)第76回 小全子(2)第77回 木各莊(1)第101回 地下之旅(上)第89回 蛇角吸毒(1)第35回 牧野仙蹤(1)第62回 戲鬧武昌府(2)第47回 龍鳳琴(2)第78回 靈棋術(1)第16回 國手狀元第109回 盲棋(1)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60回 蘭玲公主(3)第104回 幽靈再現第61回 誤陷囹圄(2)第25回 神竹少年(下)第60回 蘭玲公主(4)第59回 拒禮漢陽王(2)第40回 血棋譜(2)第56回 昆吾刀(4)第96回 三王之亂第89回 蛇角吸毒(2)第39回 江南棋王(2)第82回 鄭和航海圖(4)第31回 困阻獨石口(2)第73回 琴曲化梵音(2)第108回 口技(2)第35回 牧野仙蹤(3)第92回 奇遇大西島(1)第81回 起死回生(1)第49回 玉棋山莊(2)第65回 六合島(3)第66回 大明公主(2)第49回 玉棋山莊(2)第54回 隨州客棧(2)第57回 棋驚黃鶴樓(1)第66回 大明公主(1)第108回 口技(2)第84回 羣英出海(2)第44回 棋祭(3)第14回 緝盜洞庭湖第28回 金槍無敵將第57回 棋驚黃鶴樓(2)第115回 巧破徐州案(1)第58回 棋神(2)第100回 地象(1)第60回 蘭玲公主(4)第39回 江南棋王(1)第8回 三味玉清湯第37回 碧瑤山莊上(1)第48回 相國寺(1)第42回 棋情(1)第95回 黑衣盜(1)第52回 響枰神針(2)第54回 隨州客棧(2)第85回 海王三(1)第114回 羣英會下(2)第42回 棋情(1)第69回 途中救險(1)第49回 玉棋山莊(2)第57回 棋驚黃鶴樓(1)第110回 重逢(2)第60回 蘭玲公主(1)第63回 徐州棋案(3)第18回 六合堂第100回 地象(2)第91回 海市蜃樓第96回 三王之亂第80回 東瀛棋士(1)第29章 相會齊家堡第102回 地下之旅 中(2)第36回 天星棋子(1)第53回 無相棋(3)第45回 火器專家(2)第108回 口技(2)第36回 天星棋子(2)第81回 起死回生(1)刪除第82回 鄭和航海圖(2)第22回 鬼棋(下)第46回 驚棋(1)第111回 小活佛(1)第50回 棋公子(3)第41回 雨夜棋話(1)第35回 牧野仙蹤(2)第84回 羣英出海(1)第53回 無相棋(3)第59回 拒禮漢陽王(2)第63回 徐州棋案(2)第37回 碧瑤山莊上(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