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回 牧野仙蹤(2)

方國渙悄然離了鶴鳴山莊,走至黃河岸邊,望着滔滔河水,孑然一身獨立,想起天元一戰,直如夢境一般,心潮隨滾滾巨流澎湃不已。方國渙孤身獨立許久,忽然想起師父苦元大師說起過的一個人,家居河北清河縣內,此人便是天下第一快棋手鍾世源,心中思量道:“此地距河北清河不算甚遠,鍾世源是當今三大棋上名家之一,如此高人,不能不去拜訪,另外還可以請教鬼棋的……”想到這裡,方國渙忽心中一緊,想起鍾世源棋名之大,河北距京城甚近,國手太監李無三不能不知。方國渙心中大悔,先前怎麼沒想起此事,便轉身奔河北清河而來。

方國渙擔心又會出現曲良儀、白光景一樣的禍事,路上急急而行,這日便已到了清河縣。此地出了鍾世源這位棋上名家,倒也不難打聽,方國渙在路人的指引下,來到一座宅院門前,便自扣門環,時間不大,出來一名老僕,方國渙拱手一禮道:“請問老人家,這裡可是鍾世源先生府上?”

那老僕望了望方國渙,點頭應道:“不錯,正是我家主人居處,小公子莫不是來尋主人鬥棋的吧?”方國渙道:“在下久慕鍾世源先生的棋名,特來拜訪,還請老人家給引見了。”

那老僕臉上泛出些得意之色,隨即搖頭道:“可惜了,小公子與那些慕我家主人棋名的人一樣,來得都不巧,主人三個月前便出遊了,也不知何時才能回來。”

方國渙聞之,不由喜憂參半,喜的是鍾世源雲遊未歸,那李無三就是尋了來,自家也是撲空,看來鍾世源暫時避過了此禍。憂的是自己不曾拜會過鍾世源一面,不免有些遺憾,尤其是李無三已經成爲了當今棋上高手名家的最大威脅,希望天下棋家能有所警覺。方國渙訪鍾世源不着,提着的心便放下了許多,想起美食家趙明風之約,於是計劃一路南下蘇州,待會着了趙明風之後,再去拜訪另一位棋上名家,居於蘇州城的江南棋王田陽午,然後轉道連雲山天元寺,向師父苦元大師報以鬼棋殺人事,讓師父想出個穩妥主意,儘量使棋壇避免這場禍事。方國渙想到自己剛剛遊棋天下,便遇上了這等棋道劫難,自是憂心忡忡。

這一日,方國渙行至一處空曠的原野之中,但見天藍地綠,景色迥異,風掀草浪,清氣四蕩,遠處有山,近處有水,中生雜樹,風光奇麗,令人心曠神怡。方國渙性好山水,見此迷人景色,胸中一暢,心意爽然,暫時忘卻了諸多煩惱。信步游來,遇見一位打草的樵夫,問之地名,那樵夫道:“此地爲前朝元人牧馬之野,故名牧野。”

方國渙聞之,點頭稱善。自家漫無目的的閒走了多時,當把神思收轉回來,忽見田野中多了一位白衣少年,負手而立,凝望遠方,如玉樹臨風。方國渙乍見之下,心中不由一怔,發現此少年站在那裡似給人一種欲融容於萬物之中的感覺,望之茫然不可測,暗自詫異道:“此人怎麼會有這種超凡的神仙般的氣質?”這時,那少年轉過身來,見方國渙望着自己,點頭微微一笑。方國渙見之一驚,發覺此少年英俊的相貌中,透溢着一種和善至祥之氣,也不知自家怎麼會有這種奇異的感覺,尤其那微微一笑,可令任何人心中的任何煩惱,瞬間冰雪釋然。方國渙心中驚訝道:“羅坤賢弟因食過寶物,光彩照人,而此少年給人的感覺又是不同,清秀之中蘊含着一種天然的神韻,自給人奇異之感,立於萬人之中,便可一眼識出!”

方國渙見此少年如此面善之至,心中驚歎,知非常人,忙上前拱手一禮道:“這位仁兄請了,在下方國渙,還敢問尊姓大名?”那少年回禮笑道:“原來是方大哥,小弟袁靈,今日有緣,你我能巧遇相識在這牧野之中。”

方國渙道:“適才見賢弟入了神,不知在這荒野之中觀察什麼?”袁靈聞之,指了周圍諸景道:“方大哥請看,這些草木與人有何不同?”方國渙聞之一怔,見袁靈問得好是奇怪,但語氣純真,並無空談之意,便應道:“草木無知,而人有知,這是人與物之別,難道賢弟還有什麼高見不成?”

袁靈笑道:“怎麼說草木無知呢!要知道,草木是隨四時寒暑而榮枯的,這與人的避冷勢而擇居處,又有何區別?”方國渙見袁靈把人與草木同論,言語中自有一種玄奧,果知非常人,於是忙道:“原來袁靈賢弟是探究萬物之理者,在下智愚,不能相辯,還要請教。”袁靈笑道:“一面之相當是不差的,方大哥氣質不俗,定是一位得道的高人,勿以相謙爲是。”

袁靈接着道:“小弟不才,五歲離家,隨師父觀感於萬物之中,參悟人生性命之理。曾與三教中的高人論以大道,然多空談之輩,但論以玄奇,不化於形質。而今日一見方大哥,自感與衆不同,神氣所顯,當於萬物之中通化於一物,方大哥以爲如何?”

方國渙聞之,大吃一驚道:“賢弟莫非是神仙現世,開悟於我不成?”袁靈笑道:“小弟與方大哥一般,凡身肉體罷了,不過神仙也是人做的,所謂的神仙,便是通曉了萬物變化之妙,奪了天地造化之機的人。”方國渙聞之,心中愕然道:“此人境界高深,已超凡俗,看來觀此人似與萬物相融之感非幻,必是一位得了大道的高人。”

方國渙隨後敬服道:“今日有幸,偶遇袁靈賢弟,所聞數語,自是感受非常,賢弟似已達到了與物同感的境界,不知何以至此?”

袁靈道:“境由心生,法由意成,小弟從山川草木、風雨雷電中,來感悟萬物之情,參以人情世故,進而明知人之本性是與大道相通的。人爲萬物之靈,無論賢愚,都有悟道之根,既生於天地之間,當究以萬物之理,方不至於在迷途中亂走,悟之深淺,自家領會的境界也自不同。”方國渙聞之,感嘆道:“世間雖萬物紛雜,看來也是有道理可覓的,猶如那棋盤上一樣,雖千變萬化,也自有棋路可尋,所謂世事如棋,便是這個道理了。”

袁靈這時又道:“原來方大哥是境化於棋道,對別人來說,棋上的萬般變化似乎不可捉摸,而對於方大哥則不然了,這便是人對事物理解的不同,境界也自迥異。”接着又道:“技精可以通神,化於氣質,方大哥這等高手難覓,可願與小弟對弈一局否?也讓小弟領略一回化境之棋。”方國渙聞之,笑道:“賢弟也能與萬物同感,若感悟以棋道,必是絕頂高手。”說着,從包裹內取出了那副羅漢棋子,在地上鋪了繪有棋盤的絹布,隨後與袁靈相視一笑,坐地對弈起來。

然而方國渙僅僅布落了三子,袁靈忽止了自家走勢,驚訝道:“方大哥的化境之棋果非一般,區區三子,便把天地人三勢都走盡了,小弟有自知之明,就此歇手吧。”方國渙聞之,沒想到袁靈竟以自己的開局三子定了乾坤,不由詫異道:“賢弟何以三子論短長?”袁靈歎服道:“此三子有穩天地之功,定全局之勢,故小弟棄子,不敢再走。”方國渙聞之笑道:“賢弟境界高深,我不及也!”

袁靈這時異道:“方大哥棋境通神,可應萬物,不知如何達此極高的修爲?”方國渙便把自己修悟成天元化境之棋道的經過,簡述了一遍。袁靈聞之,驚異道:“棋上的這種天元化境,已達仙化之境了,方大哥若勤以修之,當一通百通,自可窺破天地之奧,而奪造化之機。方大哥已入大道之門,乃是因棋得道,且不可誤了自家已修成的這般機緣。”

方國渙笑道:“我只不過成就了棋道一藝而已,哪裡有賢弟這般修悟仙道的根基。”袁靈搖頭道:“也罷,現在方大哥塵緣未了,待到了適當的時候,小弟自會去尋方大哥,至一清靜地,結廬同修。”方國渙不經意地笑道:“天上的神仙我做不來的,但做人間一位遊走的散仙罷了。”袁靈聞之一笑,倒也不再深說。

時近黃昏,殘陽西照,萬物血紅,更加深了牧野的空曠渾然之感。方國渙、袁靈二人機緣偶遇,相談甚洽,此時握手言別,方國渙欲約以相會之期,袁靈笑道:“要相見時,必會不期而遇。”隨後道聲:“方大哥保重,日後有緣再相見吧。”說完,轉身飄然離去,消失在牧野的黃昏之中。方國渙望着遠去的袁靈,茫然呆立,適才所經,猶如夢境一般,不敢定其真假。回味與袁靈談以大道之理,心中忽有一種微妙的感覺,恍惚間,有出世之感。

第2回 楓林草堂第67回 菊花夫人(3)第90回 海熒石(1)第110回 重逢(4)第50回 棋公子(2)第79回 太湖幫(1)第73回 琴曲化梵音(2)第76回 小全子(1)第69回 途中救險(2)第77回 木各莊(2)第36回 天星棋子(3)第71回 棋戰黃鶴樓(上)第90回 海熒石(2)第105回 轉世靈童第5回 藥王第62回 戲鬧武昌府(2)第49回 玉棋山莊(2)第35回 牧野仙蹤(2)第105回 轉世靈童第81回 起死回生(2)第70回 兵護黃鶴樓(2)第34回 羣英脫險(1)第37回 碧瑤山莊上(1)第58回 棋神(1)第50回 棋公子(1)第31回 困阻獨石口(1)第84回 羣英出海(3)第30回 校場奪馬第51回 天人弈戰(3)第89回 蛇角吸毒(1)第60回 蘭玲公主(3)第107回 驚走鄱陽湖第53回 無相棋(4)第39回 江南棋王(2)第31回 困阻獨石口(2)第60回 蘭玲公主(4)第22回 鬼棋(上)第6回 白虎山(下)第46回 驚棋(1)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12回 天元化境(上)第12回 天元化境(下)第60回 蘭玲公主(1)第30回 校場奪馬第23回 地煞棋經(上)第79回 太湖幫(3)第79回 太湖幫(3)第64回 客留鳳陽城(3)第63回 徐州棋案(1)第85回 海王三(2)第53回 無相棋(1)第33回 血戰天元(2)第63回 徐州棋案(3)第20回 寶馬神駒第71回 棋戰黃鶴樓(上)第38回 碧瑤山莊下(4)第55回 釋棋白兆山(1)第89回 蛇角吸毒(2)第34回 羣英脫險(3)第84回 羣英出海(1)第71回 棋戰黃鶴樓(上)第37回 碧瑤山莊上(1)第57回 棋驚黃鶴樓(2)第111回 小活佛(3)第25回 神竹少年(上)第57回 棋驚黃鶴樓(2)第58回 棋神(2)第51回 天人弈戰(2)第66回 大明公主(1)第116回 浴血遼東 1第83回 風景盛宴(1)第37回 碧瑤山莊上(1)第25回 神竹少年(下)第48回 相國寺(2)第14回 緝盜洞庭湖第113回 羣英會上(2)第94回 印度商隊(2)第46回 驚棋(2)第33回 血戰天元(1)第76回 小全子(3)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56回 昆吾刀(3)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25回 神竹少年(上)第68回 五毒菊全(1)第98回 迷團(1)第81回 起死回生(1)第60回 蘭玲公主(3)第25回 神竹少年(上)第48回 相國寺(3)第50回 棋公子(2)第95回 黑衣盜(1)第101回 地下之旅(上)第70回 兵護黃鶴樓(3)第48回 相國寺(2)第21回 百溪棋館第4回 雌雄寶參第38回 碧瑤山莊下(5)第23回 地煞棋經(中)第44回 棋祭(1)
第2回 楓林草堂第67回 菊花夫人(3)第90回 海熒石(1)第110回 重逢(4)第50回 棋公子(2)第79回 太湖幫(1)第73回 琴曲化梵音(2)第76回 小全子(1)第69回 途中救險(2)第77回 木各莊(2)第36回 天星棋子(3)第71回 棋戰黃鶴樓(上)第90回 海熒石(2)第105回 轉世靈童第5回 藥王第62回 戲鬧武昌府(2)第49回 玉棋山莊(2)第35回 牧野仙蹤(2)第105回 轉世靈童第81回 起死回生(2)第70回 兵護黃鶴樓(2)第34回 羣英脫險(1)第37回 碧瑤山莊上(1)第58回 棋神(1)第50回 棋公子(1)第31回 困阻獨石口(1)第84回 羣英出海(3)第30回 校場奪馬第51回 天人弈戰(3)第89回 蛇角吸毒(1)第60回 蘭玲公主(3)第107回 驚走鄱陽湖第53回 無相棋(4)第39回 江南棋王(2)第31回 困阻獨石口(2)第60回 蘭玲公主(4)第22回 鬼棋(上)第6回 白虎山(下)第46回 驚棋(1)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12回 天元化境(上)第12回 天元化境(下)第60回 蘭玲公主(1)第30回 校場奪馬第23回 地煞棋經(上)第79回 太湖幫(3)第79回 太湖幫(3)第64回 客留鳳陽城(3)第63回 徐州棋案(1)第85回 海王三(2)第53回 無相棋(1)第33回 血戰天元(2)第63回 徐州棋案(3)第20回 寶馬神駒第71回 棋戰黃鶴樓(上)第38回 碧瑤山莊下(4)第55回 釋棋白兆山(1)第89回 蛇角吸毒(2)第34回 羣英脫險(3)第84回 羣英出海(1)第71回 棋戰黃鶴樓(上)第37回 碧瑤山莊上(1)第57回 棋驚黃鶴樓(2)第111回 小活佛(3)第25回 神竹少年(上)第57回 棋驚黃鶴樓(2)第58回 棋神(2)第51回 天人弈戰(2)第66回 大明公主(1)第116回 浴血遼東 1第83回 風景盛宴(1)第37回 碧瑤山莊上(1)第25回 神竹少年(下)第48回 相國寺(2)第14回 緝盜洞庭湖第113回 羣英會上(2)第94回 印度商隊(2)第46回 驚棋(2)第33回 血戰天元(1)第76回 小全子(3)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56回 昆吾刀(3)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25回 神竹少年(上)第68回 五毒菊全(1)第98回 迷團(1)第81回 起死回生(1)第60回 蘭玲公主(3)第25回 神竹少年(上)第48回 相國寺(3)第50回 棋公子(2)第95回 黑衣盜(1)第101回 地下之旅(上)第70回 兵護黃鶴樓(3)第48回 相國寺(2)第21回 百溪棋館第4回 雌雄寶參第38回 碧瑤山莊下(5)第23回 地煞棋經(中)第44回 棋祭(1)